《算得有多巧融资就有多快(中小企业融资操作36式与精品案例解析)》作者静然对融资的各种渠道了然于心,驾轻就熟,成书过程中也条理清晰,分析到位,让对融资一窍不通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能够快速入门,轻松了解各种融资方式的利弊,并能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作出准确判断,可以说对企业找到适合自身的融资模式有着教科书式的意义。
这本书中所涉及的各种案例,既真实又有趣,读者读完理论条款之后来看看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融资成功的故事,既学到了融资经验,又感受到了真实的鼓舞。
书中有几个细节恰是本书的亮点,如作者精心设计的“小贴士”和“知识链接”板块,无论是计算公式还是对融资手续办理的提醒,真是既贴心又实用,有时一个公式或一个提醒就可省去大麻烦!作者可谓用心良苦。
静然编著的《算得有多巧融资就有多快(中小企业融资操作36式与精品案例解析)》介绍了多达36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和技巧,并对其条件、内容、优势劣势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此外,书中还添加了小贴士、案例链接、知识链接几个板块,内容涉及融资技巧、成本计算公式、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和金融相关知识等,便于读者把握融资模式的精髓,以此来为读者的融资决策提供更多参考和帮助。
R1 做自己的银行之一——留存盈余融资
R2 做自己的银行之二——应收账款融资
R3 做自己的银行之三——票据贴现融资
R4 变废为宝,以物易资——资产典当融资
R5 不容忽视的民间力量——民间贷款融资
R6 借鸡生蛋,以租为融——融资租赁
R7 或雪中送炭,或锦上添花——国内银行贷款
R8 为自己创造融资条件——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R9 向银行借信用——信用证融资
R10 找个机构为你的国际贸易风险买单——国际保理
R11 中长期贸易的福音——福费廷
R12 推动贸易合作的新武器——出口信贷
R13 入股融资两相宜——IFC国际贷款
R14 产业链条中的资本再生——供应链融资
R15 低风险,速度快——出口押汇与打包放款
R16 “傍大款”,求共赢——补偿贸易融资
R17 融资渠道的创新——信托融资
R18 国内上市融资之一——发行股票
R19 国内上市融资之二——创业板
R20 国内上市融资之三——香港上市融资
R21 借他山之石——境外上市融资
R22 进入资本市场的捷径——买壳上市与借壳上市
R23 向证券市场进军——产权交易融资
R24 亦失亦得,以权易资——股权出让融资
R25 中小企业的自我壮大——增资扩股融资
R26 暗中借力,催生资本——私募股权融资
R27 以小博大蛇吞象——杠杆收购融资
R28 借政府的东风——BOT项目融资
R29 将项目资产变成证券——ABS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
R30 由政府为你的融资做担保——PPP项目融资
R31 进入国际市场的低门槛——跨国并购
R32 寻找有识之士——引进风险投资
R33 初创业者的曙光——天使投资
R34 科技型企业的天使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R35 政府伸出的援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R36 专款专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R10 找个机构为你的国际贸易风险买单——国际保理
保理的核心就是对应收账款的买断。具体来说,保理就是保付代理,卖方将现在或将来即将回收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卖方提供应收账款的催收或管理、贸易融资、保理预付款和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业务。
国际保理,英文写作International Factoring,通常也被称为承购应收账款,是企业利用出口货物得到的应收账款为自身获得融资的一种方式。以商业信用出口货物时,出口商交货后把应收账款的发票和装运单据转让给保理商,即可取得应收取的大部分贷款,日后一旦发生进口商不付或逾期付款,则由保理商承担付款责任,在保理业务中,保理商承担第一付款责任。所以保理商会充分考察出口企业的履约能力、信用程度和对自身产品的控制能力。
若保理商对预付款没有追索权,对余款也要担保付款,即称之为无追索权保理,反之则为有追索权保理。常见的还有融资保理及到期保理(到期保理指出口商将其应收款出售给保理商后,保理商在发票到期日从债务人手中收回债款,扣除服务费后,把款项付给出口商)。国际保理服务的范围主要有:资金服务、信用保险服务、管理服务、资信调查服务等。
小贴士:有关国际保理的关键词
T/T——电汇
O/A——赊销
L/C——信用证
D/A——承兑交单
国际保理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贸易结算方式,是银行作为保理商而提供的出口贸易融资、销售账务处理、收取应收账款及买方信用担保合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其服务内容具体包括:
1、提供信息服务。保理商可以帮助你调查对方的付款记录和信用状况,使你对合作客户的资金能力、经营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2、一定额度内的信用保证。在一定额度或比例内,支付出口商赊销的货款,大大降低了赊销的收款风险。
3、保理公司一般拥有专业的收款人员,会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催款、收款方式和手段,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应收账款的催款服务。
4、保理公司可对客户的销售账户进行管理,对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支付情况等进行管理。
国际保理有两种运作方式:单保理和双保理。单保理指由同一保理商在出口商、进口商之间进行保理业务;双保理指两个不同保理商通过业务连接分别与本地区的出口商或进口商操作保理业务。各种保理业务都是以保理协议为基础的,如在双保理中,包括出口商与出口保理商之间的出口保理协议和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的相互保理协议。
在实际操作中,双保理形式使用比较广泛。
在国际贸易中,国际保理主要采用无追索权的双保理方式,一般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
1、出口保理商与出口商之间签订国际保理协议。即进出口双方在交易磋商过程中,出口商首先找到出口保理商,向其提出出口保理的业务申请,填写《出口保理业务申请书》。
2、出口商向出口保理商申请债务人(进口商)信用额度,出口商填写的《出口保理业务申请书》,又称为《信用额度申请书》,用于为进口商申请信用额度。申请书一般包括出口商业务情况、交易背景资料、申请的额度情况等内容。
3、出口保理商将此申请传递给进口保理商。具体操作时一般由出口保理商于当日选择进口保理商,通过由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开发的保理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FACTORING将申请中的情况通知进口保理商,并请其对进口商进行信用评估。出口保理商一般选择已与其签订过《代理保理协议》并参加了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组织且在进口商所在地的保理商为进口保理商。
4、进口保理商对进口商进行资信调查评估。进口保理商依所提供的情况,对进口商的资信及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并为进口商初步核定信用额度。
5、进口保理商将核定的信用额度通知出口保理商,再由出口保理商将核准的进口商的信用额度及自己的报价通知出口商。
6、出口商接受出口保理商的报价,与其签订《出口保理协议》,并与进口商正式达成交易合同,出口保理商与出口商签署《出口保理协议》后,出口保理商向进口保理商正式申请信用额度。
7、出口商根据进口保理商通知的信用额度发运货物。
8、货物出运后,出口商将正本发票、提单、原产地证书、质检证书等单据寄送进口商,将发票副本及有关单据副本(依进口保理商要求)交出口保理商。同时,出口商还向出口保理商提交《债权转让通知书》和《出口保理融资申请书》,由出口商将发运货物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出口保理商。出口保理商按照《出口保理协议》向其提供相当于发票金额80%的融资。
9、进口保理商在规定的时间按商业惯例向进口商催收货款。即由出口保理商在收到副本发票及单据当天将发票及单据的详细内容通过EDI FACTERING系统通知进口保理商,进口保理商于发票到期日前若干天开始向进口商催收。
10、在货款到期日,进口商将货款交给进口保理商,后者将其转交出口保理商。
11、出口保理商在扣除预付款、服务费等后,将货款余额付给出口商。
P66-68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通常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其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较少。
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和界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标准。例如美国将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的企业界定为中小企业;欧盟将雇员人数在250人以下且年产值不超过4000万或者资占年度负债总额不超过2700万埃居、且不被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持有25%以上的股权的企业界定为中小企业。(埃居是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的简称,是欧共体各国之间的清算工具和记账单位。在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之后,埃居自动以1:1的汇价折成欧元)。
而在中国,201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将各行业各行业划型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比如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
不容质疑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并且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数据表明,截止至2012年底,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达到1366.6万户,这其中99.7%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为国家创造了50%以上的财政收入,占GDP生产总值的50%以上。在国家整个出口额中,中小企业占到60%。同时,中小企业还提供了社会上近80%的就业岗位。可以说,中小企业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稳定、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而国家相关部门也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近年来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金融政策日益完善,贷款规模不断加大,各种减免政策纷纷出台,不少中小企业因此受益。
然而,中小企业发展的春天真正来到了吗?对此,业内人士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不争的事实是,近几年由于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土地和资源环境成本不断攀升,中国已经逐步告别低成本时代。对于依赖“成本驱动”,并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而言,做实业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面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新趋势,中小企业将面临新的冲击。
在日常运营中,中小企业还往往背负着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管理力量弱、技术开发滞后、资金紧缺等压力,这其中最致命的就是资金链断裂。高科技项目、风险投资创业、新颖商业模式创业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多数中小企业还需要走常规创业之路,并将融资作为一个要时刻准备好去打的硬仗。
融资的难题是世界性的,并不只存在于中国的中小企业中。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盈利的微利状态,甚至每天都有因为缺乏资金而面临倒闭危机的企业存在。尽管国家相关机构、非政府机构和银行已经在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而努力,但并不是每个中小企业都能得到雪中送炭的帮助,许多专家学者提出的政策化引导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中小企业领导者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融资难,且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渡过难关。
那么,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赢融资这场胜仗呢?这就是本书希望能为中小企业领导者提供的启发,也可以说,是打赢这场硬仗的兵书。
中小企业如何能够掌握融资的渠道和技巧?在书中提供的多达三十六种融资方式里,那一种又最适合你的企业?怎样能够提高融资效率?这些答案在书中都能找到。
此外,书中还添加了小贴士、案例链接、知识链接几个板块,内容涉及融资技巧、成本计算公式、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和金融相关知识等,便于读者把握融资模式的精髓,以此来为你的融资决策提供更多参考和帮助。
创业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勇气。让梦想照进现实,我们拭目以待。
编者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