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0-8岁适用)/德国实用育儿经典系列
分类
作者 (德)安妮特·卡斯特-察恩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但绝非有求必应。孩子们想要的并非都是有益于他们成长的。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清楚:孩子成长需要什么?哪些仅仅是他想要的?当孩子令不行、禁不止,我该怎么办?我如何才能做到既公正又坚决?我该如何避免日常的冲突演变成亲子对抗,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当危机确实存在时,有哪些应对方法,这些方法又有哪些是适合我的?本书根据孩子们经常发生的具体问题给出了答案。

内容推荐

最令父母头疼的“孩子行为问题”list:

孩子总爱跟你“唱反调”?

孩子性格固执,父母的话从来都不听?

孩子总是心不在焉,小动作不断?

孩子脾气急躁,稍不如意就发作?

……或许,你还有一条要补充!

有问题?翻翻本书就搞定!(案例超丰富,方法超实用)

对孩子的评估问卷——你的孩子“自我控制、管理”的能力如何?

对父母的评估问卷——你和孩子相处的能力如何?

0-8岁孩子形形色色的“行为问题”——每个部分都有真实场景、若干解决办法及父母行为对错大比较!

对抗、攻击、冲动、急躁、注意力不集中、羞怯、腼腆。

孩子们写给父母的信——孩子们亲口说出的真相!了解孩子需求,教育才能真正起效。

每章结束“重点整理”——回顾要点,拒绝“看过就忘”!

目录

作者的话IX

推荐序XI

第一章 教育危机是如何产生的/1

 给孩子们所需要的,而非他们想要的,这是一种智慧/2

你的孩子需要什么,又想要什么?/3

*教育孩子其实并不难/4

孩子需要什么/5

*获得认可/6

*时间和关注/7

*呵护/7

*信任感与知情权/8

*照顾/9

*保护和安全感/9

*自己积累经验/10

父母需要什么/10

*安全感/11

*肯定/11

*发展自己的个性/12

*尊重/15

*力量/15

*还有什么是父母需要的?/15

教育箱/16

*“我想”箱子/17

*“我必须”箱子/20

*经受冲突: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箱/24

*重点整理/27

第二章 你的孩子应对危机的能力如何,你自己呢?/29

 自我评估问卷/30

正确评价你的孩子/31

*社交能力/35

*毅力和注意力/37

*自信/38

*良好的性格和协作精神/38

*睡觉、吃饭、上厕所/39

正确评价自我/39

*自制力/42

*表述清晰明确/43

*坚持原则/43

*关注孩子/44

*重点整理/44

第三章 这样帮孩子克服危机/47

 克服倔强的孩子身上的危机/48

“我来作决定!”/49

“你说的我就不做!”——对抗行为/50

*一开始有对抗,最终达到目的/50

*一开始有对抗,最终耗尽精力而作出让步/53

*对孩子严厉并使用强势手段/54

*说话温和,行为坚定/55

*怎么才能做到行为坚定/58

大发脾气——冲动行为/62

*4岁之前发脾气/63

*4岁之后的冲动行为/66

*需要他人的合作/71

*“暂停”是必须的/72

*进行角色扮演游戏,73

*观察计划/76

*奖赏计划/77

“我打你!”——攻击行为/78

*4岁之前的咬、打、踢等行为/79

*4岁之后的攻击行为/82

“是他先开始的!”——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87

*重点整理/91

 克服急躁、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身上的危机/93

小动作不断——心不在焉/94

“我没办法乖乖地坐着!”——不停地动/95

*为什么我的孩子安静不下来?/96

*什么时候父母应该进行干预?/98

“我没办法专心!”——总是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102

*缺失的内部制动机能/102

*注意力的“两面性”/105

*科学世界的一次远足/106

*4岁之前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108

*如何帮助孩子?/111

*学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113

*学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118

 克服羞怯、腼腆的孩子身上的危机/127

“我不敢!”/128

“留下来陪我!”——分离恐惧和羞怯/129

*3岁之前的分离恐惧/129

*害怕去幼儿园/133

*害怕上学/140

“怪兽来了!”——恐怖的幻象/144

*茉娜和怪兽/144

“我很害怕!”——儿童恐惧症/148

*重点整理,152

 克服睡觉、吃饭和上厕所等方面的危机/154

“我的身体属于我!”/155

“我不想睡觉!”——帮孩子学会睡觉/156

*儿童的睡眠规律/157

*睡眠问题的产生和处理/158

“我不爱吃这个!”——帮孩子学会正确吃饭/166

*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什么/167

*父母和孩子的任务分配/168

“我不要上厕所!”——自主控制大小便/174

*在孩子自主控制大小便的进程中伴随左右/175

*重点整理/185

试读章节

给孩子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教育的这一部分并不难,而且还会带来快乐。孩子们大部分的需求往往也是他们希望的,他们会高兴地接受我们所给予的,对我们心存感激。

作为父母,在我们给孩子制定规矩时,经常要扮演“扫兴者”的角色。冲突或危机会以何种方式产生?什么情况下父母可以摸索着慢慢前行?给孩子们制定规矩时都有哪些依据?我将向你们展示我的“教育箱”理论模型,这种理论模型在我的治疗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我将以这个理论模型为依据,向父母和孩子阐明为什么他们家里总是吵闹声不绝于耳,以及在吵闹时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一切对孩子而言很重要的事物都可以装入两个大箱子里:“我想”箱子和“我必须”箱子。

“我想”箱子

孩子们都爱“我想”箱子。这个箱子里装的都是令他们觉得高兴、想要的东西,还有喜欢做、很想去做的事情。孩子们甚至愿意一整天都在这个箱子里度过。能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能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这是一个真正的快乐王国。每个孩子的“我想”箱子都不同:

·尤莉亚(5岁)的箱子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她的小兔子,她的小朋友们,整个幼儿园,她的自行车,很多糖果,很晚才睡觉,看电视,和妈妈做游戏,玩拼图游戏。

·勒内(6岁)喜欢一切和科技有关的东西。在他的“我想”箱子里能找到爸爸的一整套工具和许多被拆开的东西,还有一些是勒内打算拆开或组装起来的。踢足球和其他一切能动起来的活动也在勒内的箱子里。

·丹尼尔(3岁)的箱子里装满了霸王龙这样的危险动物,还有武器和激光剑,以及许多下流话、竖中指、满地打滚和捉弄其他孩子。

·保罗(3岁半)的箱子里只装着一件事:“我来作决定!”没有什么事是保罗一直喜欢的,也没有什么是保罗从不喜欢的。事情的关键在于不是别人而是保罗自己来决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多久,由谁来做。所有可以让保罗自己决定的事情都还进行得不错。这时候的保罗很可爱,心情舒畅,很开心,尤其是当他可以命令别人的时候:“给我穿衣服!”“给我一些吃的!”“给我讲这个故事!”如果是保罗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开始玩,那他就能玩很长时间,尤其是在他原本应当准备好去幼儿园的时候。

·玛丽(4岁)好像除了看电视和吃糖果之外没有太多其他的喜好。经过仔细的询问才知道,原来她也很喜欢和妈妈一起玩社交游戏,在游乐场地上四处嬉闹,对数字和拼写也很感兴趣。

·飞机似乎是弗洛里安(7岁)的“我想”箱子里仅有的东西:他不愿意玩其他玩具。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他想起还有听音乐、看电视以及玩电脑游戏。

美好的、能带米乐趣的一切

无论“我想”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只要让孩子待在里面,他们就感觉很开心。对父母而言这个箱子里的东西也很不错。如果孩子们从中得到乐趣或者有所收获,父母终究也会很愉快。甚至有时候父母也和孩子一同在这个箱子里。

然而就算非常期待,也很有意义,游戏时间和欢乐时光终将结束——也许是因为孩子应该上床睡觉了,或者要去幼儿园了,或者妈妈打算带孩子一起去购物,或者到吃饭时间了,这时孩子们必须从箱子里出来。

很多不同的“箱子”

对于尤莉亚和勒内来说,这并不是很难。他们比较懂得与别人合作,几乎所有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他们的父母都很支持。当父母叫他们的时候,他们会自觉地停止动作,来到父母身边。他们是自己从“我想”箱子里爬出来的。  其他孩子就没有这么乖了。这类孩子必须被不停地从“我想”箱子里取出来,因为他们的父母觉得箱子里的很多东西都是无益的:丹尼尔的父母不喜欢武器,也无法容忍任何脏话和打架行为。因为丹尼尔不会自觉停止这样的行为,所以他的父母必须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从这个箱子里取出来——靠自愿根本行不通。几乎还没等离开箱子,丹尼尔就又钻了进去,开始下一次的胡闹。

保罗妈妈遇到的情况也差不多。一切只有按保罗的设想进行,他才会满意。这样一来,保罗的父母必须经常把保罗从“我想”箱子里拎出来。一句友好的“早上好,宝贝儿,起床啦!”或者“饭好了,过来吃饭吧?”对保罗而言都是难以忍受的事。如果妈妈想这样“管”保罗的话,保罗会觉得扫兴,觉得妈妈非常讨厌。

“我想”箱子对玛丽和弗洛里安而言尤为重要。当妈妈带着玛丽一起采购时,如果玛丽看到了糖果,她就会要求妈妈买,甚至是立刻就要搂到怀中。糖果是玛丽的“我想”箱子里非常重要的东西,妈妈又怎么能那么讨厌、那么令人扫兴地阻止玛丽买糖果呢?当弗洛里安在橱窗里看到一架飞机模型时,就必须立刻拥有它。如果不能让弗洛里安如愿以偿,那将会发生一场可怕的灾难,就如同地球要毁灭一般。

妈妈真扫兴

当孩子不能自觉停止做什么的时候,当孩子不能接受否定的答案或者不能接受“别这样”、“现在不行”或“马上结束”这样的话语的时候,就会产生冲突。冲突的另一方是谁?当我问孩子们时,得到的回答几乎都一样:“是妈妈。”在大多数家庭里,爸爸基本上都很少扮演“扫兴者”的角色。

P16-19

序言

好父母的智慧

将近10年在育儿杂志的工作经历常令我感慨:孩子的问题从来都“不简单”。“不简单”不仅仅是因为吃喝拉撒睡的每一件小事都足以将父母折磨得心力交瘁——同为妈妈,我自己在这方面有过切身的体会。“不简单”还因为几乎每个小问题的背后往往都埋藏着丰富的“宝藏”:

我的孩子吃得太少了!为什么觉得少?因为隔壁的孩子吃得更多。为什么他要吃得跟隔壁的孩子一样多?因为我担心他不长个儿。他不长吗?长。那你还担心什么?我……我觉得他吃得少是因为我不会做吃的,我担心我不是个好妈妈。

是的,每个看似简单的生活习惯、睡眠或者营养问题的背后,往往也藏着教育问题、理解问题、行为问题,也包括父母自己的需求和心理问题。所以一个优秀的儿科医生往往也是经验丰富的儿童心理学家,而一个聪明的儿童心理学家往往也能洞悉妈妈内心的“秘密”。

这就是我喜欢这套丛书的原因。面对被提出过无数次,也被各种育儿书解答过无数次的睡眠、饮食、行为及教育问题,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怎么办”,还有“为什么”和“怎么做对你更适合”。它不仅仅分享养育知识,更帮助父母搭建起一座充满爱和智慧的通往孩子内心的桥梁。

当你终于迎来一个甜美安宁的夜晚,当你们家的晚餐桌终于不再是战场,当愤怒和失望被爱接纳,当争执被理解消弭于无形,你学会的并不仅仅是如何教会孩子正确的行为,还有如何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以及如何尊重自己作为父母的需要。而体会到这一点,你也就具备了“如何做个好父(母)亲”的智慧。

《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主编钟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