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伯内特的《秘密花园》是关于友谊、决心和毅力的一本好书,百年来畅销不衰,曾经先后十几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卡通片、话剧、舞台剧。它讲述了:
玛丽是一个生活在印度的英国小女孩,她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个性倔犟,脾气古怪,待人专横霸道。一场霍乱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她只得前往英国的一座古老庄园投奔姑夫。但庄园里充满了神秘的气氛:一百间一直上着锁的房间、一座十年从不让人进去的花园、深夜里不时传来的号哭声……玛丽决定偷偷去弄明白这一切。
后来,玛丽见到了姑夫的独生子柯林——一个身体虚弱、对生活失去信心而且刁钻蛮横的小男孩。他俩几乎成了整个庄园的噩梦,但当另外一个乡村男孩狄肯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并把他们领向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之后,一切都在改变,所有的秘密都揭开了……
弗朗西斯·伯内特曾被美国文坛视为珍宝,但她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却大都安排在英国。她在布置自家的花园时获得创作的灵感,写下了《秘密花园》这部以自然和爱为主题的经典作品。《秘密花园》自发表以来一直备受欢迎,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音乐剧、话剧,还常做教材使用。
第一章 一个人也没剩下
玛丽·伦诺克斯是一个骄横、蛮不讲理的孩子。虽然她生活在富有的家庭中,但她那瘦削的黄色脸蛋儿、单薄的身材,还有那一头稀疏的黄发,怎么看都像是贫民窟中出来的孩子。
说来也是,她出生在印度,又生活在那里很多年。父亲不在身边,一直在遥远的英国工作。母亲漂亮得如同出水芙蓉,却不知道怎么照顾孩子,确切地说是没心思照顾孩子。因为她的心思都放在那些达官贵人的宴会上,想着今天穿什么样的衣服参加伯爵的宴会,明天穿什么样的衣服参加富人的生日宴会,简直是忙得不可开交。而可怜的小玛丽却在印度奶妈怀里嗷嗷待哺。
没有父亲的照顾,没有母亲的培育,有的只是那些言听计从的仆人,玛丽学到很多坏习惯,如任性、随意发脾气等,其他的好像就不会什么了,甚至连穿衣服都不曾自己动手做过。
我想谁都忍受不了这样的一个‘小公主”。父亲还是关心她的,给她特地从英国请来一位家庭教师,可她那骄横的态度让老师实在无法忍受,终于在三个月之后消失,不再来了。后来,又陆续请来几位老师,可老师们都是高兴地进来,皱着眉头出去。这是她六岁时所做的好事。
在她九岁的一天,她在睡梦中醒来,本是可以再多睡一会,可是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她感觉自己的心都在受着太阳的高温。她习惯了奶妈在身边,可闭着眼睛叫了三声也没听见回应,她便懒洋洋地睁开眼睛。看到的竟是令她讨厌的妈妈,她不耐烦地说:“你来做什么?我叫的是奶妈。”妈妈有些委屈地说:“难道我不能来吗?我来看我的女儿。”
“这里没有你的女儿。奶妈,奶妈!”玛丽任性地说,并一声一声地叫着奶妈。
妈妈一脸无奈,说:“奶妈不能来了。”可玛丽就是不听,继续喊着奶妈。
玛丽撇下妈妈,一个人在屋子里找了一圈,发现仆人比平日少了很多,剩下的不是面如死灰就是惶恐不安。她想:我才懒得管那些事呢。接着她来到花园中,自己一个人玩儿了起来。她假装在造花坛,把一朵朵深红的木槿花插进一个个小土堆里。要是在以前,奶妈都会站在一旁看着她玩儿,可现在只剩下她—人。心中的怒火正在燃烧,嘴里嘟囔着:“坏奶妈,坏奶妈,真是个大坏蛋。”忽然听到了她妈妈的声音。她正和一个漂亮的小伙子站在一起低声谈话,内容很奇怪。
妈妈说:“真的这么糟糕吗?这太不可思议了。” 。
那个年轻人应声道:“是的,十分糟糕。如果您能提前两个星期到山上就好了。”玛丽认识这个年轻人,他是个年轻军官,刚刚从英国来。
“糟糕透了,”年轻人声音颤抖地回答,“糟糕透了,伦诺克斯太太。你两个星期之前就该到山上去。”
“哦,我知道我应该!我是为了那个愚蠢至极的宴会。我真是个傻瓜!”妈妈的双手紧紧绞在一起说。
突然响亮的号哭声从仆人的住处破空而来。妈妈惊恐地问:“那是什么声音?”年轻军官回答:“有人死了,你没有跟我说在仆人那里也爆发了。”
妈妈有些不知所措,示意军官跟她走,他们快步走进房子里。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因为一种最致命的霍乱爆发了,人像蚊蝇一样纷纷死去。奶妈夜里发病,刚才棚屋里的号哭就是因为她死了。一天之内,还有三个仆人丧了命,别的人都害怕地逃走了。到处都是恐惧,小平房里到处都是死人。第二天,在一片混乱和狼藉之中,玛丽藏到了她的幼儿室里,被所有人遗忘。没有人想到她,也没有人想要她,奇怪的事情发生着,而她一无所知。那段时间,玛丽一会儿哭一会儿睡。她知道大家在生病,她听见神秘的、急迫的声音。她爬进饭厅,那里空无一人。桌子上的饭只吃了一半,仿佛吃饭的人出于什么原因突然站起来,椅子、盘子被慌张地推开。小家伙吃了点儿水果和饼干,她觉得渴,喝了一杯酒。那杯酒几乎是满的,而且是甜的,她不知道那酒有多烈,很快她就觉得非常困。
她晃晃悠悠地回到幼儿室。她能隐约听到棚屋里的喊叫声、匆忙的脚步声,这让她害怕。酒使她太困了,她几乎睁不开眼睛,她倒在床上,一会儿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她睡得很香,似乎还做了一个美梦,因为睡梦中的脸上还有一丝微笑挂着。她并不晓得小平房里的东西被抬出抬进。 ’不知道怎么了,她醒了。她感觉到没意思,就猜测着大家是不是都从霍乱里恢复过来了,所有的麻烦都结束了,屋子里是否有很多仆人来照顾她。她想到了奶妈,如果奶妈去世了,应该还会有新的奶妈来照顾她。
她不想就这样一个人出去,她希望能有人来找她,然后把她带出去,这样才能满足她做“公主”的感觉,最好是出动所有人。
玛丽听到院子里好像有动静,她仔细地听了—下,确定是脚步声。她还听到说话的声音,接着上面的人打开了一间一间房门。“一片废墟!”她听见一个声音说,“那么一个美人啊!我猜那个孩子也……我听说有个孩子,但是从来没人见过她。”他们又低声地说了什么,可玛丽没有听清楚。几分钟之后,他们打开门的时候,玛丽站在幼儿室的正中间。
第一个进来的男人是个高级军官,她有一次看到过他和她父亲谈话。当他看到她的时候,他吃惊得几乎往后跳。他惊叫起来,“巴尼!这儿有个小孩儿!就小孩儿自己!在这么个地方!上帝啊,她是谁?”玛丽双手掐腰说:“我是玛丽·伦诺克斯,大家染上霍乱的时候,我睡着了,刚刚才醒过来。怎么没有人来啊?”她极力想站直。她觉得这个男人很粗鲁,把她父亲的房子说成“这么个地方”!
男人对着同伴儿惊叫道:“她就是那个谁都没见过的孩子!她居然被忘记了!”玛丽跺着脚问:“什么我被忘记了?为什么没有人来?”
“可怜的小家伙!没有人剩下,也没有人能来。”那个叫巴尼的年轻人表情悲哀地看着她,语气中也充满了悲哀。
就这么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玛丽失去了家人,还有那些曾经围着她转来转去的仆人。这个大房子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P1-4
走进图书馆,仿佛你已置身于书的海洋。书海茫茫,无边无涯。据统计,全世界一万多个图书馆的藏书多达十三亿册。
书是知识的结晶,书是思想的宝库,可是谁都无法读遍所有的图书。对于青少年来说,面对众多的图书,最好的读书方法是细读其中的精华一名著。
时间如同大浪淘沙,冲走平庸,留下精华。名著是经受了时间考验的经典。不论放在哪一个年代,放在哪一个国度,都是熠熠生辉的金子,经久不衰。名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永恒的艺术魅力,是人类代代相传的传家宝。
我小时候是一个读书迷。我当时读过的许多名著,使我获益匪浅:不论是《鲁滨逊漂流记》所描述的荒岛上的艰难生活,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顽强毅力,都增添了我战胜困难的信心;读了《海底两万里》和《八十天环游地球》,给我插上科学幻想的翅膀,漫游未来世界;我被《福尔摩斯探案集》那扑朔迷离的案情深深吸引之余,又从中懂得了一定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名著使我受益无穷。
我惊讶地发现,吉林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最畅销的世界名著阅读系列”,其中大部分名著都是我小时候读过的。不过,这套书比我小时候读过的名著原著更加适合小读者:一是对名著进行适当的删繁就简和加工,变得更加简明;二是配上诸多精美的插图,做到图文并茂,大大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性。
这套“最畅销的世界名著阅读系列”,一定会受到小读者的欢迎,帮助小读者从小就从世界名著中汲取丰富的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