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德爽著的这本《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米斯特拉尔传》讲述了智利文学家米斯特拉尔的传奇艺术人生,因为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通过阅读此书,能够让读者对米斯特拉尔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米斯特拉尔传/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穆德爽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穆德爽著的这本《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米斯特拉尔传》讲述了智利文学家米斯特拉尔的传奇艺术人生,因为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通过阅读此书,能够让读者对米斯特拉尔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 内容推荐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智利女诗人,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拉丁美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诗人。 带着对这位传奇女诗人的景仰与好奇,笔者穆德爽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与文献,通过《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米斯特拉尔传》一书旨在呈现读者面前一个真实的远在智利的传奇女人。如同讲述一个平凡的故事,看一看出现在她生命中的每一道风景,体验一次她不朽的诗篇中那些“爱,死亡与永恒”。 目录 序言 民族的歌手 第一章 噩梦般的童年 1.艰难地诞生 2.山中童年 3.噩梦降临 4.坎坷求学路 5.15岁的乡村女教师 第二章 温柔园丁遭遇爱情悲剧 1.炽热而无望的爱情 2.不朽的爱情神话 3.暂别爱情与命运抗争 4.蜕变 5.安第斯情怀 6.惊天动地的诗作 7.史诗般的爱恋 第三章 寒冷的麦哲伦 1.自我流放式的逃遁 2.母性的善举 3.用诗去爱大自然 第四章 从特森科到圣地亚哥 1.告别 2.不友好的特木科 3.给爱情一个借口 4.圣地亚哥风波 第五章 耕耘墨西哥 1.远离故土漂向墨西哥 2.繁忙的墨西哥 3.《绝望》引燃希望 4.墨西哥情怀 5.告别墨西哥 第六章 在艰难中开启外交界的门 1.游历中问鼎《柔情》 2.短暂的归程 3.“儿子”从天而降 4.艰难的日子 5.特立独行的女诗人 第七章 游历中的外交官生涯 1.意大利之旅 2.“高贵”的西班牙和那些不同的声音 3.自由的外交官发表《塔拉》 4.诺贝尔奖——全拉美的期望 5.痛失 第八章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获奖前的宁静 2.沸腾的美洲 3.光荣的时刻 4.获奖之后情系祖国 第九章 流浪 1.心系印第安人和儿童 2.那不勒斯的日子 3.为了和平与人权的呐喊 第十章 曲终人去成追忆 1.暮年归乡 2.最后的日子 3.曲终人去 4.追忆 附录 米斯特拉尔生平 获奖辞 获奖时代背景 米斯特拉尔年表 获奖当年世界大事记 试读章节 1889年4月6日,在智利安第山脉的艾尔基山谷中,一对夫妇正在急匆匆地赶路,他们已经在山路上颠簸一整天了。天呐,那个骑在驴背上瘦小的女人居然还是个大腹便便的孕妇。她那痛苦的样子,好像是即将临盆了。一个赢弱的孕妇怎么禁得住这样的颠簸,即便是正常人,这样辛苦的行程也会让五脏六腑颠覆。 那个看起来比孕妇年青很多的男人好像没有女人那么紧张,一边走,一边漫不经心地浏览着身旁秋日的风景。 这个名叫佩德罗尼拉·阿尔卡亚迦的孕妇在心里默默地向上帝祈祷,希望仁慈的天主可以让她早些到达那个叫库维尼亚的镇子,可千万别把孩子生在这荒无人烟的山谷中。天色渐渐转暗,佩德罗尼拉万分焦虑,可又有什么办法呢。眼前那个叫胡安·赫罗尼莫·戈多伊·维尼亚努埃瓦的比自己小十多岁的丈夫根本指望不上,他只是个会唱歌、会写诗、会弹琴的乡村教师,他喜欢各种娱乐活动,生孩子这种事,他是一点忙也帮不上啊。 与此同时,在几十公里以外拉塞雷纳的一个叫拉乌尼翁的小村庄,一个高大健壮的老妇人也在虔诚地向上帝祈祷,她倒希望儿子胡安·赫罗尼莫和儿媳妇佩德罗尼拉能把自己的孙子生在去库维尼亚的路上,就像圣母玛丽亚把耶稣生在伯利恒的一个普通农合的马厩中一样,她希望自己的孙子将来能和耶稣一样,经历苦难后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也许是婆媳虔诚的祷告感动了上苍,夫妻两人终于在精神与体力都消耗到极限时,到达了那个叫维库尼亚的镇子,此时,这个镇子已经笼罩在忽隐忽现的暗夜中了,那比星星还弱的灯光在夫妻二人看来,是如此的光明。 佩德罗尼拉经过了一整天的颠簸劳顿,早已经筋疲力尽了,腹部时而剧烈的疼痛让她不停地呻吟着。他们来不及去母亲留给佩德罗尼亚的小屋,就像当年圣母玛丽亚与圣约瑟一样去敲门投宿,好心的安第斯山脚下的人像当年伯利恒人一样,给这对落难的夫妻敞开了大门,并热情地帮他们请来了接生婆。 生产并不顺利,因为佩德罗尼亚所有的力气都消耗殆尽了,她几乎连疼痛的叫喊声都是微弱的,哪有力气生孩子。如果不是这样的颠簸,这个孩子要晚几天才会降临。可现在,这个可怜的女人,唯有用力,再用力。接生婆累得满头大汗,就是听不到那声响亮的啼哭。 喘着粗气又毫无血色的佩德罗尼亚甚至出现了幻觉,她好像看见了已逝的母亲,还看见了一个天使向远方飞去,怎么不见上帝?婆婆不是说,这样大一点的城镇会离上帝的手近一些吗?早知这样的艰难,还不如就在拉乌尼翁那个小村子生产。上帝啊,真的要把天使带走吗?绝望中的佩德罗尼亚在恍惚间看到了丈夫手足无措的茫然神情,于是,她又很欣慰——因为即便死了,也终于有一个男人肯为她担忧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滑过,星星由暗变明再变暗,终于,当天空最后一颗星星悄悄隐退的时候,一个小女孩儿带着微弱的哭声降临到了这个世界。 这个小生命是那么瘦小虚弱,皱巴巴的小脸紫里发青,接生婆剪完脐带后,告诉孩子的父亲胡安·赫罗尼莫: “小伙子,这孩子不会活得太久,最好快抱她到教堂去接受洗礼,这可怜的天使快去上帝那里了。天呐,快去吧,上帝的手臂已经张开了。” P2-3 序言 民族的歌手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Histral),智利女诗人,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拉丁美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诗人。 “因为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后来,这如花神般的女诗人又跻身政坛,曾担任过智利驻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巴西、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领事,她还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筹建工作。然而,她的一生并不是几句简介这般的浪漫丰硕。 她曾经历了三次痛彻心扉又以失败而告终的爱情,她的诗中,每触及爱情的伤口都显得痛不欲生,相信很多人都在暗夜的寂寞中,聆听过诗人像发毒誓一样的宣言,仿佛此生真的会与爱情决绝。然而,当爱情的美好幻觉再次出现时,那旧日里的铮铮誓言则开始沦陷。终于,她以爱情诗登上了文坛王后的宝座,但她却始终没有收获爱情,终身孤独。 她有一双深潭般的绿色眼睛,还有圣女般安静而高贵的气质,然而,她却在爱情中让自己变得卑微,这又是曾经怎样的经历使然? 她童年的爱并不完整,而“爱”却主宰了她一生;在她的诗中,总能看到那种无疆而深刻的爱——对母亲、对孩子、对亲人、对祖国和大自然的爱;她没有孩子,却深情地低吟着美丽的童谣。她的诗歌和生命一样都闪耀着母爱的光辉。 她卑微地降临到人间,一生都素面朝天,而她死后,却用美丽的妆容让整个民族都在为她哭泣。 她爱憎分明、刚正不阿,在人类遭受空前劫难的二战期间,她以坚定的反法西斯立场站到了人民的一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西班牙孤儿;她为印第安人、犹太人以及政治上受压迫的人争取权益;她支持和平,反对暴力战争;她积极地帮助并组织土著人民,推动美洲的土地改革。 她说她是安第斯山的女儿,她深爱母亲一样的大山,但她却用一生去逃遁,只想死后能埋葬在那儿时的故乡。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以至于她的一生都在“自我逐放”式的漂泊。 带着对这位传奇女诗人的景仰与好奇,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与文献,旨在呈现读者面前一个真实的远在智利的传奇女人。如同讲述一个平凡的故事,看一看出现在她生命中的每一道风景,体验一次她不朽的诗篇中那些“爱,死亡与永恒”。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