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记住你是谁(哈佛经管图书简体中文版)(精)/哈佛经管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黛西·韦德曼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通过本书您可以轻松地进入哈佛课堂,与15位教授一起分享他们关于人生和领导力方面珍贵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或许是趣闻轶事,或许是感人故事;或许是某段精彩的人生经历,或许是回顾挑战、成就与过失,或许是轻松自在地侃侃而谈。它可以给你指引和鼓励,使你从中领悟领导的真谛、成功的价值与人生的真义。

内容推荐

哈佛商学院有个优良传统——每位教授在课程结束前的最后一堂课都要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作为送给学生们的特别礼物。本书就是这些特别“礼物”的集成。也就是说,通过本书您可以轻松地进入哈佛课堂,与15位教授一起分享他们关于人生和领导力方面珍贵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或许是趣闻轶事,或许是感人故事;或许是某段精彩的人生经历,或许是回顾挑战、成就与过失,或许是轻松自在地侃侃而谈。但不管内容如何,这些共同培育了成千上万青年学子和企业精英的教授和商业专家们,都是围绕同一个主题给出了他们的真知灼见——身为领导,应该如何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记住你是谁》为每一位寻求事业成功并追求美好生活,希望用自己的领导力改变世界的人提出了正确观念和具体忠告。不管我们是初入职场,还是身居要职,一些更重要、更基本的问题,还是只有自己才能找到答案。本书由认识自我、管理自我、领导他人、建立价值观组成。它可以给你指引和鼓励,使你从中领悟领导的真谛、成功的价值与人生的真义。

目录

认识自我

 跌倒后再爬起——放松心情,享受并庆祝生命

 鸟标本——排除干扰,全力以赴完成工作

 你就是你——区别生活和工作中的你

 黑白分明——思想来源于对历史的反思

管理自我

 美食背后的真相——接近并了解员工

 重聚——重新认识风险

 世间没有完人——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

 凯瑟琳·赫本与我——发现领导之声

领导他人

 萨拉的故事——人不只是一个数字

 珍惜每一刻——追求崇高的理想

 激发员工的潜能——牺牲部分个人权力

 拉什莫尔山之问——发现影响他人的机会,积极影响他人

建立价值观

 赛跑——坚强、幸运、无私和公正

 誓言——管理者的行为准则 尼汀·诺瑞亚

 记住你是谁——拥有梦想、保持希望、相信自己

作者简介

试读章节

20世纪90年代初,我开设了一门叫做“管理市场空间商务”的二年级选修课,也是全美首次开立的MBA电子商务课程。当时这一学科还处于萌芽时期,就像大多数“因特网”类事物一样,主要“网民”是一些真正相信科技在商业中的巨大力量的人。随着学生们不再热望进入世界五百强那样的大公司,而是渴望缔造他们自己的企业家梦想,电子商务这门课程迅速火热起来了。

对.com公司一度的狂热造就了它们现在的样子——在商业史上虽然昙花一现,但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特网没有像几年前流行的说法那样“真正改变任何事情”。但是现在,已经有了众多伟大的新鲜想法(有些有存在价值,有些则没有),甚至出现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这个无所不在的因特网可以连接地球上的每个人,对于商业有什么影响呢?网络化的商业怎样才能以更快速高效的方式为公司和顾客服务呢?在有关新经济的许多基本问题及新经济对于经理们所具有的含义都还没得到解答之前,MBA学生们在毕业后怎样才能在商场中实践新的想法呢?在那个时候,这完全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除了预计未来的商业世界将会与以往完全不同外,别无其他进展。同时也缺乏足够的、可靠的事实推出很多严密的结论。与因特网相关的机遇也似乎随着《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的封面故事一期一期更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快速发展的一串串眼花缭乱的与商业相关的科技;股市的泡沫对保守的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充满了诱惑,使它们几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投资的机会,哪怕是PPT演示中的一个玄虚的术语。所有这些意味着当前的年轻领导较之以往任何一代人都面临着更多机遇、更大的潜在回报。

但是事情也有消极的一面。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末,科技、互动式媒体与网络的迅速发展,吸引了一部分人投身其中,从而暗中滋长了商界中贪婪和愤世嫉俗的情绪。贪婪是由丰厚的回报所导致的;愤世嫉俗是因为迅速更替的商业模式暗示着在这场“革命”中缺乏一个理智或道德核心。对于有些人,“泡沫”就像一个巨大的错觉,一个对大众狂态的生动写照。对于另一些人,它是一场由最卑劣的商业本能所驱使的欺诈游戏,注定要以惨痛的方式结束。

抓住这一时刻的机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需要勇气——超越噪音和狂躁的勇气,创造新的商业模式的勇气,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不仅在技术上能实现,而且能持续创造价值。做到这些需要个人具有坚韧、正直、自信的品质,内在使命感的指引以及改变世界的热情与愿望。面对这种极度的不确定性,对于任何力图抓住这些机会的人而言,要作出决定都是个挑战。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因特网时代创业的人面临着与历史上每个时期创业的人完全一样的挑战——甚至只会更多。今天,变革的速度可能比五年前更加疯狂,世界也变得更加嘈杂和让人迷惑。如果说曾经存在过准确无误的决策,那今天已经是一种空想。

这些挑战,让我经常想起在哈佛大学读本科时一次期末考试的经历,我将与大家分享。

大二下学期,我违心地选修了动物学的课。我对动物学一点兴趣都没有,除了一直憧憬狐猴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那可以反转的拇指和环状的尾巴以外,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选这门课。我当然知道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与生命科学扯不上一丁点儿关系,尽管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于是我只得把这个选择归功于青春期不计后果的叛逆和当时强制性的选课要求。尽管如此,我开始学习各种野生生物的科目和属种,从那些两目艮发直的毕业生身上体会,如果一生都埋头研究生命形式、化石以及其他动物的残骸将意味着什么。

这门课期末考试的形式有点古怪。我们列队进入当时学院里最大的考试场地——纪念大厅里的食堂(现在是新生餐厅)。那是为了纪念学院在内战中阵亡的将士们修建的一座建筑,有一部分是砖石结构,但主体是木质结构,类似大教堂,气势非常恢弘。纪念堂的一端是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阶梯教室;另一端是一个足球场般大的大厅,沿着墙摆满了一排桌子,大约能坐500人。然而这绝不是一块安逸之地。这里绝非用来举行惯常的校友晚宴,这里的活动只限于两类——欢迎那些胆怯青涩、尚无社会经验的新生,并举行名目繁多得让人头脑麻木的课外活动;其次就是举行考试。

每次想起在纪念堂举行的考试,我头脑里就浮现出“规模经济,,四个字。学院会把尽可能多的待考不同科目的学生们聚在这空旷的大厅里,统一进行四小时的书面考试!(当时,我们还是在“蓝皮本”上考试,因为个人电脑还像小电冰箱那么大,尚未普及)。负责监考的是一个极度肥胖的人,他唯一的称呼是“监考博士”。有传言说监考博士是本校第17届的毕业生,也就是说他在17年前考入哈佛,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学位论文。这种人似乎很留恋哈佛这样的研究型大学,也许这样理解更恰当:他们对于人生命运心怀不满,因此我们这些占尽优势、前程似锦,尚未从哈佛毕业的典型大学生们,自然不能引起监考博士快乐的幻想,甚至无需导火索就能激起他的虐待狂倾向。我们许多人猜测监考博士之所以年复一年地监考,就是因为他乐此不疲,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近乎原始的环境中,折磨这些好学生。

我使用“原始”这个词,一点也没有夸张。大一那年,一场大雪铺天盖地席卷剑桥好几天,我对在纪念堂经历的那几场考试记忆犹新。尽管外面的雪景充满了艺术感,大厅里面却冻似冰窟,但监考博士大汗淋漓。为了驱散身上的热浪,监考博±竟然把大门敞开迎风站在门口,刺骨的寒风卷着雪花吹进来。我依然记得在凛冽的寒风中潦草地写着一篇关于浪漫派诗人的长长文章,雪被风卷进来,落在我的蓝皮本上,墨水都晕开来。学生们绝望的请求与抱怨都无济于事,这样无非引发监考博士一阵冷嘲热讽罢了。

监考博士力图与这些为数众多的考生保持距离,他用一个震耳欲聋的传声系统宣布考试开始和结束,那个装置足以使墨索里尼都感到自豪。他说话用的麦克风还是30年代的收音机雏形,手抓着上面的合金架子。毫无疑问,他还使用同样的“私人助理”系统好心为考生提供“时间进度”。他过度频繁且大声的报时使得学生们怨声载道。报时的间歇,他就坐在屋子一端的椅子上,恶狠狠地盯着四周,不时地从椅子后面拿出可乐一阵狂饮。那是一种可常温下贮存的半加仑瓶装低热量可乐。

由于只有24名学生选了这门课,使得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进行动物学考试尤其古怪。在这个巨大的房子里,我们只坐满了最前面短短的两排桌子。就在考试将要开始,监考博士正准备对着麦克风宣读他的第一条考试规则时,我们的助教,像往常一样,目光呆滞、衣冠不整地从侧门推着一辆实验室用的小车走进来,车上似乎是一只巨型鸟标本。我说“似乎,,是因为那只直立的鸟从头部到下面的羽毛几乎都被一个大粗麻布袋盖住了。我们的助教,显然是监考博士的同类,推着车到了我们桌子的最末端,冷冷地宣布:“这就是你们的期末考试。”当我们近乎歇斯底里地困惑又痛苦地叫喊时,他发话了:在考试中我们应当用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尽可能专业地描述这个鸟标本,从眼前的证据推断它的迁徙特征、饮食结构、交配习性、交流方式、群居本能,可能的话,还有它的科目和属种。像往常一样,考试持续四个小时,我们可以走近观察那只鸟,但有一个重要前提:不能揭开那个粗麻布袋。

这真是太稀奇了!为了证明整个学期的学习效果,我们只能看看两条细长的腿和一双爪子,还有在布袋边缘下垂着的大约一英寸左右的羽毛,除此之外,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当然,我们可以测量出鸟标本的近似形状来,但是用四小时来为这只不明身份也无法辨认的生物写解说词,实在太令人难受了!尽管很沮丧,大家还是坚定勇敢地开始检查这只鸟。

考试大约进行了一小时,当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奋笔疾书我们的观察心得和得出的结论时,班上有个同学终于爆发了。由于他平时脾气急躁,我不明白为什么他在一小时以后才作出反应!但是他突然从椅子上跳出来,冲到助教跟前宣称:“这场考试是无法令人容忍的,是侮辱人!我不要考了!”那位在人际交往上显然还很稚嫩的助教,茫然地看着他。我的同学还在怒吼,抱怨在整个学期中我们如何观察了成百上千的物种,在积满灰尘的实验室里我们花了多少小时完成作业,这门课的学费花了他父母多少血汗钱等等。毫无疑问,他应该受到约束。好几次,监考博±在屋子的另一端,对着麦克风用一种微弱的声音想要终止这一切。然而助教只是站在那里,出奇地坚忍不拔。他只是平静地说:“这是你的期末考试,你必须考完!”

当口角声逐渐升高时,我意识到如果争论不停止的话,大厅里没有一个人可以再写一个字:因为我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看着这段插曲。很明显,这位同学不会放弃他的主张。相反,他宣布对他而言考试已经结束,他将什么都不交,如果给他一个糟糕的成绩,他将对学院提起诉讼。他说这段时间本可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助教和监考博士费了很大的劲才缓过神来,开始批评我的同学,并让他坐下继续考完,但他拒绝了。后来他们要求他坐下,但他开始穿夹克准备离开。他们大声命令他坐下,但他转身朝着门口走去。

助教气得满脸通红,他朝着大厅大吼:“你这样胡闹像什么样子?”

作为回应,我的同学愤怒地转过身来,抬起一只脚,把裤脚往上拉到膝盖下面——像那只乌一样,他似乎想以强势向那位助教展示自己——朝他吼道:“我不知道!还要你告诉我!”

然后他就离开了。

我们剩下的人几乎不能判断哪个更离谱,是这场插曲和它戏剧性的结局,还是我们奇特的考试形式。无论如何,看着我们的同学冲出考场,我们这些不幸的、未来的动物学家们,还要头昏眼花、迷惑不解地回到我们的蓝皮本上继续考试。

这个故事也许看来轻松诙谐、幼稚可笑,但是它承载着一个非常严肃的哲理。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商场上,没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我们不能保证将出现什么结果。我们往往要在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只有错误信息的前提下作出关键的甚至是高代价的决定。这个世界充满了噪音,使我们不能全身心关注手头的工作。

所有从商的人都必须面对,在极端不确定和充满变数的情况下,为我们的商业或者事业导航,实际上这与面对一只看不到的鸟标本考试没什么差别。除了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和直觉外,没有多少信息可以让我们依靠。有很多东西阻碍我们看清前路:混乱的世界、周围人不理性的行为、冰冷无情的环境。前进的关键在于要意识到任何有价值的目标——比如做完试卷、完成考试以及修完课程——需要我们从有限的资料中识别出有用的信息,这种行为往往需要真正的——假如受过教育——十足的信心。商业上的创举和生活中一样需要勇气和自信。我们总会有借口不去做新的事情,不作决定,不采取行动。冲出屋子或者保持现状总是更容易一些。要有所不同,你需要对自身的能力与智力充满信心,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内心的罗盘来告诉你在企业和经济活动中,在伦理道德上什么是对的。

在事业前进的道路上,你也许会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但你不确定该如何作出最好的决定。就像那场考试以及那只鸟标本——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只有两条细腿和一些可以看见的羽毛——你不得不依据极少的信息作出判断、得出结论。遇到这种情况,你需要勇气与自信——相信自己的才能,相信商业合作伙伴的才能,相信创新的潜能以及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皆可能。

我对你们的忠告很简单: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要因为害怕作出错误的决定而丧失良机。不要因为贪图安逸而错失改变世界的机会。排除干扰,勇往直前,聆听你的激情,扪心自问,想想自己,想想整个人类,行动起来,做一些真正伟大的事情。

P22-28

序言

哈佛商学院经管图书简体中文版的出版使我十分高兴。2003年冬天,中国出版界朋友的到访,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们谈了许多,我向他们全面介绍了哈佛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也安排他们去了我们的课堂。从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商务印书馆,是一个历史悠久、使命感很强的出版机构。后来,我从我的母亲那里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她告诉我,商务印书馆很有名,她在中学、大学里念过的书,大多都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联想到与中国出版界朋友们的交流,我对商务印书馆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并为后来我们达成合作协议、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而深感自豪。

哈佛商学院是一所具有高度使命感的商学院,以培养杰出商界领袖为宗旨。作为哈佛商学院的四大部门之一,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延续着哈佛商学院的使命,致力于改善管理实践。迄今,我们已出版了大量具有突破性管理理念的图书,我们的许多作者都是世界著名的职业经理人和学者,这些图书在美国乃至全球都已产生了重大影响。我相信这些优秀的管理图书,通过商务印书馆的翻译出版,也会服务于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和中国的管理实践。

20多年前,我结束了学生生涯,离开哈佛商学院的校园走向社会。哈佛商学院的出版物给了我很多知识和力量,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过许多重要影响。我希望中国的读者也喜欢这些图书,并将从中获取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管理实践。过去哈佛商学院的出版物曾给了我许多帮助,今天,作为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我有一种更强烈的使命感,即出版更多更好的读物,以服务于包括中国读者在内的职业经理人。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翻译出版这一系列图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对所有参与这项翻译出版工作的商务印书馆的工作人员,以及我们的译者,表示诚挚的谢意。没有他们的努力,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万季美

书评(媒体评论)

在本书中,15位哈佛教授现身说法,给你人生和职业的一系列忠告,将带你走上成为优秀领导人的道路。

——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民

第一则箴言来自于我母亲……每天早上我离家前,她都会低下头注视着我的眼睛,对我说:“你今天出门是要做一个领导者,坚持你的是非观,不要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记住你是谁!”

——哈佛商学院院长 金·克拉克

本书不同于我所见过的任何其他商业书籍,它是有关15位最伟大的商业精英的故事,方寸之间充满了不可抗拒的诱惑。

——财捷软件公司执行委员会主席 斯科特·库克

站到镜子前,看着你自己,那个回视你的人是你从今往后一年、十年、甚至三十年都要面对的人——或许那时你已经身居要职。

——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高级讲师 斯蒂芬·P.考夫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