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伦敦有多远,其实就是两个车轮的距离。
骑车去伦敦,一个听似疯狂的梦,在727骑士团的车轮下见证了奇迹——“727车队”于2012年2月15日出发,经由中国云南、老挝、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希腊、匈牙利、斯洛伐克、奥地利、意大利、瑞士、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最后抵达2012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英国伦敦。里程17800公里。
“727车队”旨在通过这次活动,向所有在现实与理想之闻纠结的人群传递一种生活的正能量!正如他们所说,“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于都不会去做了。”
《骑迹(BIKE TO LONDON)》的作者是727车队。
《骑迹(BIKE TO LONDON)》内容介绍:骑车去伦敦,一个听似疯狂的梦,727车队的车轮见证了这段“骑迹”——骑行17800公里,横跨18个国家,分享每一个苦难时刻的遭遇和苦过之后慢慢浸透出来的那种快乐至上。用他们一路的苦乐见闻告诉我们:梦想不是只在有钱有闲的时候才能追逐,人生,最重要的是行动!若美好,叫做精彩;若糟糕,叫做经历。前进,义无反顾,毫无疑虑。
《骑迹(BIKE TO LONDON)》的作者是727车队。
人生若只如初见——骑行第一站的“心儿里美”
从老挝到泰国
Part 1 上路伊始——万事开头难
Part 2 42000的早餐,俺们不是一般的有钱银
Part 3 还有心思关注吃相问题
Part 4 热情的米国骑友夫妻,“到美国,俺们家就是你们家”
Part 5 太阳很毒辣,光头需谨慎
Part 6 带着柴火味儿的粥
Part 7 老挝吃得差,人民很友好
Part 8 卡西温泉
Part 9 在老挝人家里做客
Part 10 万象街头免费的午餐
前路漫漫VS惊喜不断——幸好还有情调做疲惫的铺垫
从泰国到巴基斯坦
Part 1 跨越边境,从地狱到天堂
Part 2 安营扎寨的风水宝地——加油站
Part 3 创纪录的旅店单间住房人数
Part 4 冲动的惩罚——天“燃”美白术
Part 5 大皇宫——Pula的性别受到质疑
Part 6 考山路——背包客集散地
Part 7 坑爹的曼谷机场
Part 8 不靠谱的阿三哥
Part 9 一派混乱&欣欣向荣的新德里
Part 10 狂爱拍照的印度人民
Part 11 穷游穷人的慈善义举
Part 12 交通不息,创新不止
Part 13 三哥很好奇,后果很严重
Part 14 围观与反围观——都是牛屎惹的祸
Part 15 寺庙里的枪支
Part 16 包吃包住,天上真会掉馅儿饼
Part 17 再见,印度
最艰难的时刻——做自己的加油站
从巴基斯坦到希腊
Part 1 中巴式笑声大PK
Part 2 中巴友谊万岁!
Part 3 巴基斯坦的农家生活
Part 4 我们被巴基斯坦人民的热情绑架了
Part 5 病痛逆袭,壮士也抱恙
Part 6 在巴国,“我是中国人”=惊喜连连
Part 7 意外之伤——213行为的代价
Part 8 搭车是个技术活儿
Part 9 别了,Lahore的露天阳台
Part 10 伊朗——神秘而危险的国度
Part 11 男女授受不亲,搭车也抓狂
Part 12 诡异的无人村庄
Part 13 单骑妹PK杂技哥,谁胜一筹
Part 14 至上美味——土豆番茄炖牛肉
Part 15 被揩油了
Part 16 被鸡肉伤怕的银
Part 17 从饥饿交加到营养过剩
Part 18 一波N折的签证,除了等待还能做点什么
Part 19 拍摄我们的骑行小故事
Part 20 舌尖上的土耳其
Part 21 Your life is so nice
Part 22 只要你走出第一步,全世界的人都会帮你
Part 23 骑逢“对手”,“骑迹”也疯狂
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的惊喜
从希腊到意大利
Part 1 为了爱琴海,放弃阳关道,偏行独木桥
Part 2 高速护栏下的一锅饭
Part 3 美丽又危险的一天
Part 4 雨中骑行,很累但很美
Part 5 音乐之都的不期而“雨”
Part 6 苦逼时刻的绝处逢生
Part 7 探访卫城古迹
Part 8 悠闲的奥地利小镇,一顿早餐不简单
Part 9 完美的开始,噩梦般的路途
Part 10 当我们准备露宿街头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黎明前的曙光乍现——泪奔中
从意大利到德国
Part 1 乌迪内,巧遇啤酒节
Part 2 威尼斯,浪漫的水上都市
Part 3 百密一疏,最后的签证被宰了
Part 4 罗马,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Part 5 短暂的罗马假日
Part 6 野果吃不完,温泉免费泡
Part 7 光头奇遇记
Part 8 在意大利遭遇“不靠谱”
Part 9 带着自行车搭车
Part 10 米兰,从相识到相知
Part 11 瑞士,物价很有压力
Part 12 乐极生悲,一失足成千古恨
Part 13 翻越阿尔卑斯山
Part 14 苏黎世,世界上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
Part 15 在异乡感受亲人般的温暖
并肩而骑,冲刺——这里其实不是终点
从德国到伦敦
Part 1 德国美女的“恻隐之心”
Part 2 德国科隆,饺子也疯狂
Part 3 好事成双218Part 4荷兰——自行车王国
Part 5 在阿姆斯特丹,看红灯区
Part 6 和奶牛相伴而眠
Part 7 巴黎“奇遇”
Part 8 7.27,我们和伦敦的三年之约
后记
7月8日,德国科隆——Stuerplaz,骑行40公里
昨天吃到饺子,晚上又好好睡了一觉,早上大家都起得很早。光头大哥作为车队的厨师长,总是第—个起床为大家准备早饭,今天也不例外。当我们陆陆续续洗漱完毕到厨房的时候,热乎平的煎饺已经准备好,还有煮得恰到好处的瘦肉粥,平时很难吃到热乎早饭的我们,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从今天开始,队伍将暂时分为两拨,因为尚有4人(TM、生来、pony、巴豆)没有拿到英国签证,骑行队伍缩小为6人。原本计划吃完早饭就出发,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大家不得不缩在青年旅社躲雨。一直持续到下午16:00大家只能窝在青旅,上上网。看看看不懂的电视,各自忙活。
待到雨过天晴,我们一行6人沿着莱茵河一路往北,目标荷兰阿姆斯特丹。
沿着莱茵河两岸的自行车道骑车本身也是件很享受的事情。路的一倒是缓缓流动的莱茵河,一侧是大片的农田和成片的树林。
今天虽然骑车时间很短暂,但奇遇倒是有二。下午5点多,已是饥肠辘辘的我们突然听到路边传来巨大的音乐声,面且路边不时出现带着帐篷睡袋的年轻人。更致命的是,我们闻到了扑鼻的香味。循着声音和味道一路过去,原来这里在举办音乐节,非常多的乐迷在这里狂欢,我们所到之处扎满了帐篷,他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喝着啤酒,吃着烧烤,很是惬意。规模实在超乎我们的想象,估计有上万乐迷在此露营,整个营地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场,大家尽情地释放着自己。我们在餐饮区如愿吃到了晚饭,牙买加咖喱饭味道很是不错,价格也实在。
而晚上寻找露营地的经历则更为跌宕起伏。因为天空乌云密布,我们需要找一个可以避雨的地方,一路问了好几个人。都表示无能为力,直到我们遇到一对跨国夫妻——来自美国的男主人两年前和德国妻子一起来到德国生活,如今已可以讲流利德语,他对我们从中国骑车到德国很是佩服,并几次将我们的事告诉自己7岁的儿子。他们起初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没想到男主人后来又骑着车子追上我们,帮我们当翻译。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得以在一个农场的仓库扎营。很是感谢这位美国大哥。可惜忘了问他的名字。在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露营,我们很是踏实,一夜好梦。
荷兰很小,这是每个荷兰人的感受;但荷兰让人很惊艳,这是我们的感受。
“郁金香之国,自行车王固,风车之固,设计之国,开化民主的典范”,荷兰拥有如此之多的美誉,你的旅程怎能错过这样一个国家。
从德国进人荷兰的边界地区似乎没有明显的。跨国”感觉。但你不用着急,沿着边界往西不久,这个自行车王国就会立马让你意识到我现在正骑行在尼德兰王国(荷兰人更愿意称呼自己的国家)的土地上。虽然德国的自行车道路系统已经做得非常好,但荷兰人显然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宽阔的自行车专用道,复杂而专业的自行车道路系统,细致人微的路牌指示。在德国骑车,你可能会不知不觉迷路,但在荷兰,这样的事情很难发生。
荷兰虽然人口密度很大,但在乡下(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每家的房子都很大,而且人也不算多,养殖业是这里人的主要收人来源。这里的牛啊羊啊显然是一群幸福的家伙,它们被主人放养在一大片牧场里,悠闲地吃着新鲜的牧草,困了就晒晒太阳打打盹。而且荷兰的乡下非常的安静,虽然每家都有车,但你很少看到大家开车出门,下午吃过晚饭,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跑步、骑车、遛狗的人。
因为靠近大海,荷兰的风也不是一般的大(这就可以理解这个国家为什么有那么多风车了)。快靠近阿姆斯特丹的时候,似乎上天是要跟我们开玩笑似的,突然刮起了很大的逆风。本来就被变化莫测的天气折磨得够狼狈了。突如其来的风又吹得我们骑都骑不动,让我们觉得荷兰之行真是够悲摧的。P218-221
1930年的夏天,有一位年轻人从南京出发,用了七年的时间游历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用双脚和自行车环游世界的第一人”。他叫潘德明,我们在策划南京青奥会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了他!在之后的一系列宣传展开时,727车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休学、辞职、前行,他们为的是心中的梦想和信念。
信念、坚持、勇气,这就是“727”的精神、品牌和象征。
一个“骑车去伦敦”的帖子。把他们凝聚在了一起。他们为此付出了长达三年的艰苦筹备和为时178天、全程17800公里的艰苦骑行。
在向着伦敦前进的途中,签证、健康、内部关系……一个个问题和困扰接踵而至.每一个问题都足以让他们打道回府。危机如影随形,他们没有一个人怯懦、没有一次退缩。那是内心对到达终点的渴望和比信心更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
伦敦归来,鲜花和赞誉随之而来,“727”的脚步没有片刻停留。
2014年,第二届青奥会将在南京举办。作为中国人,他们夏想为青奥做点什么。
2013年2月,中国台湾,南京青奥组委执行主席杨卫泽授予他们“南京青奥骑行梦之队”的大旗,环宝岛骑行活动随即展开;2013年7月-2014年8月,“727”将组建5支南京青奥宣传骑行队,分别从阿根廷、墨西哥、新西兰、南非、希腊出发,在2014年青奥会开幕前同时到达南京。他们将在一年的骑行中宣传南京和南京青奥会,向五大洲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告诉大家要绿色出行、健康生活。
路在脚下,青春无悔。希望“727”的故事能被越来越多的人复制和聆听;“727”的精神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践行;“727”的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和书写。
南京青奥委新闻宣传(媒体运行)部部长丁铭
在长途的骑行中琶会发生矛盾,想想看,十人上下,半年下来,怎么会没矛盾呢?曾经是军人的我,知道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我清楚地知道,队伍在外,稳定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矛盾及时解决,求大同存小异。
当然,欧洲的长途骑行也留下了很多遗憾:骑车长途,我习惯慢行,由于是组队骑行,必须统一,总是匆匆赶路,失去了许多路边的风景和别国民俗的感触,其二,没与老外有深的接触,我们沿途骑行都是整队的,扎营是远离当地老外,旅馆也是青年旅社,基本没机会接触到老外,像我在马场那样的机会实在难得。
但是,遗憾彰显完美!
除了路上的美景,那些吃不饱、睡不好、无处安身,那些为下一个国家的签证起早贪黑的日子,那些被当地人收留,语言不通,鸡同鸭讲的日子,都是一路上最美好的回忆,共同组成了我的25岁,照亮了未来和过去。
将近200天的骑行生活精彩纷呈,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因为不知道明天会见到什么样的景,遇到什么样的人,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生活真是值得期待。
结束旅途,我又要收拾心情,开始一如出发前的生活,租房子,找工作。虽说这只是一场旅行,带着点冒险意味的长途旅行,但它让我的25岁变得充满故事与回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不能解决我生活中的问题,但却让我在面对“生活“这个一生的长途旅行肘,充满了更多的勇气与思考,也更珍惜身边的人和当下的生活。
Pula&汪雨琦——更爱昕,更爱想,更能看见美好
回国后的我,过得很 很忙忙着赚钱还钱,忙着让自己忙起来。经常回忆起路上的那些人,那些给过我帮助的,哪怕只是一个微笑。我不下十次地梦见我和生来还有无名又在路上,又拍起了照片,不过这次是我在帮他们拍。
有遗憾才能感觉到生活的质感,也许有一段路就该自己一个人走。
如果一段经历让你觉得很特别,让你学到了什么,那一定是爱和勇气。
我其实一直都不知道我到底做什么事才是爸爸会绝对反对的,更不知道如果他反对了我是不是还会坚持。现在我很肯定,只要是真正想做的,就一定会去做了。坚持是最容易办到的,改变才是真正的难事。
谢谢爸爸妈妈,谢谢蒋敏,谢谢爱乐活,我的20岁真的很特别。
你好,远方一
无名——过好每一天
回国后,我开始进入IT领域,新的挑战,一切算是从头开始,正在努力奋斗中。 旅行结束后,要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少了很多浮躁。多了很多淡然处之的心态。欧洲人对陌生人友好耵微笑深深惑桑了我:最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对着身边的陌生人微笑。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热爱我所拥有的一切,并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简单而快乐。
对于未来,其实也没想过太多,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份工作,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相信,我的未来,不会很糟糕。
生来——把爱好和工作合二为一
伦敦骑行结束后,我在家休息了一个月,也在尝试着找工作,但当我投简历去应聘的时候,由于简历中有一年时间的空档,人家会问我这一年的原因,我便告诉他们我是去环球旅行,人家立马给出疑问,你确定你未来不会再有这样的举动么,会踏踏实实地安心工作么?
玻没有再找,接着去大理放空了半个月,便回家里收拾行李来了“南京七二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我们的727车队,爱好和工作结合一起的事业,正是目前许多人正在寻找的。
目前在公司负责活动策划和管理网站。
回到国内以后,没来压倒时差就返回单位了,几乎是无缝切换,接着就是上项目出差。一路忙到春节。坦白讲,生活上变化不大。
每当家人朋友们问起,我这一趟旅行回来有什么收获体会时,我通常会分享一些看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点,也谈起那些友人和奇遇。但我知道远远不只这些,很多感受必须要有一个触点,才能启动,如果非要叫我讲,那是很难讲得出的。比如说,当我回来之后,一头扎进项目中,有时候混乱缺少头绪,焦躁的情绪蔓延着,这个时候我可能会想起那位帮助我的德国农场主,还有收留我们的法国设计团队,地们工作中不为环境和情绪所影响。泰然面对变化的样子,此刻我会选择微笑,我收获了释怀的力量。
除了改变还有确认,通过此行,我更加确认了我的几个观点。做好一件事无非就是掌握两点;计划性和纪律性,事前制订周密可行的计划;事中排除干扰,强力执行计划。相比于所谓成功,平淡的生活。家庭的幸福更重要,我会更加热爱生活,关心环境,也会抽出时间多和家人待在一起。
收获和体会就像是一壶好酒,绵软而悠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沉淀发酵,我想,这一行对我的影响是持久的,永沅的。
从出发,到出发,到再出发。“727”始终保持着出发的心情,那是一种对远方风景的憧憬,对征服路途艰难的渴望,对用青春把梦想从天空撞落进现实的无比坚定。
南京青奥委新闻宣传(媒体运行)部部长 丁钻
我们的支持不一定帮他们骑到终点,但至少能帮他们上路。至今,我依旧非常庆幸自己有缘结识了这帮骑单车的年轻人,因为有了他们这17800公里的梦想追逐,才让我对梦想有了更彻底的感悟。其实梦想很简单,只不过就两步,一步上路,一步坚持。727,加油!
爱乐活CEO蔡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