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许倬云说历史(这个世界病了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许倬云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史学大师许倬云最新力作,指陈现代文明弊病,剖析人类未来困境。

著名文化学者金耀基作序,“不论你同意或不同意,都不能承认他的剖析锐利和博知多识,在我则更感佩他对人类前途的观心与胸怀”。

《许倬云说历史》系列再添新成员——《许倬云说历史(这个世界病了吗)》

“现代文明正在走入秋季,寒冬已经不远”。

内容推荐

启蒙运动以来三百余年,以西方文明为核心的现代文明席卷五洲四海,堪称人类文明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这一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渐露疲态:民主政治活力不再,金权与政权的相互渗透,使民主精神日益恶质化;资本主义经济呈现为以钱博钱的虚胖泡沫,时刻有破裂的危险;上下悬隔的贫富差距下,潜藏着巨大的社会矛盾;科技发展日异月新,人类对地球的开发与索取不断加剧着生态环境的失衡;个人越来越自由,却也越来越孤独,凝聚离散个人的家庭与社区日渐式微……

许倬云先生以纵深横阔的史学家视野,敏锐地洞察出:以美国为中心的第三期现代文明正在衰微,“现代文明正在走入秋季,寒冬已经不远”。《许倬云说历史(这个世界病了吗)》先从资本主义经济、主权国家、科学技术这三大支柱出发,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处境,指出了其面临的种种危机,最后尝试在西方传统之外,引入“生命现象的价值观”这一新的元素,作为新的人类共同文明结构的基础。

目录

推荐序 创造现代文明新秩序

自序

前言 从兴盛到衰颓

第一章 现代西方主流文明的困境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病与矫正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最近发生的问题

第五章 西欧和美国民主化的历史过程

第六章 现代国家的形式与运作(上)

第七章 现代国家的形式与运作(下)

第八章 现代科技的发展(上)

第九章 现代科技的发展(下)

第十章 资本主义目前的问题

第十一章 最近科技发展的情形

第十二章 为现代文明把脉

第十三章 国家功能的衰变

第十四章 主权国家的排他性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与国家的运作

第十六章 现代社会的松弛和解体

第十七章 现代科学呈现的宇宙观

第十八章 中国和印度形而上学所建构的“生命现象价值观 ”宇宙论

第十九章 后论

试读章节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最近发生的问题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是一次翻天覆地的重新洗牌。战后,美国成为主要的生产者。欧洲到欧盟一体化以后,才几乎跟美国的实力相当。而新兴的一些经济体,最近集中在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美国的附庸,不仅在军事上依赖美国的保护,其经济发展模式也和美国的战后经济完全配套。

美国能够一跃成为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一是因为“二战”期间美国本土没有承受战祸,二是战后美国帮助欧洲复兴,也帮助日本重建——于是,美国的生产力得以将全世界作为其市场。欧洲那些老的工业国家,在马歇尔计划以后很快复原,尤其是德国,即使经过东、西德的分裂,还是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二战”期间迅速地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击败了东进的德国军队。这一成绩说明,一个集权政权可以将全部力量集中起来建设军备。在战后,苏联除拥有自己的领土以外,还建立起在东欧的霸权。然而在冷战期间,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集团,终于在军备竞争上无法与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集团对抗,以致有了“苏东波”事件,苏联瓦解为旧日的俄罗斯和一些独立的小国。战后长期的冷战对抗,显示了集权主义在经济发展上的弱点:权力太集中了,一切决定都由一个中央做出,中央独揽大权。执政团体内部的权力集中,使得这个庞大团体的各部分除了听命以外,没有因应变化而调节的能力。

于是,冷战的结果似乎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色:经济体中的个人,由于其决定是自由的,而且所获利润是属于自己的,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可随时因应变化而做出调节,进而使得由许多个人组合成的经济体能随时面对需要而做出必要的调整。

在里根当政时期,美国的政策是依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制定的。那个所谓“供给面”的经济政策和凯恩斯的“消费面”经济理论,代表一正一反两个极端。里根时代冷战即将结束,苏联拜了下风,于是大家都以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确实应该回到亚当 ·斯密原来提出的特色上来。美国的货币政策和国家力量在里根时代前后,都跟着这一原则制定其调控方向。

所谓供给面的经济,乃是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放在投资者手里。哪边有利可图资本就往哪里放,由此造成的经济力就会增加许多工作机会,让劳动力有充分就业的机会,社会上总的收入也就增加了。在这个方向上,资本主义的经济必须依靠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博取大量的收益。

回头看看,以美国为例,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扩充,确实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货币供给量不够时,就以创造信用的方式透支资金,等收益落实以后,再回垫资金。“二战”以后,从战场回来的军人纷纷成家立业,他们都要购买住宅,购屋的经费全靠贷款,然后分期偿还。这就是一种信用制度,用中国的成语来说就是“寅吃卯粮”。为了供给这些房屋需求,建筑业、建材业、运输业等行业都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对总的经济体而言,则是从“承诺”开始,等发展以后才落实“承诺”,创造了资本财产。

P41-43

序言

创造现代文明新秩序

金耀基

许倬云先生一生以学术为志业,名重当代。中国古代史是他史学专业所在,但他的学术志趣与探究领域,远远超越专业范畴。 2006年七十七岁时,他所著的《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识见高远,视野阔大,是大历史之书写。书中论中国之发展分为“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及“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这在中国通史的叙事中,匠心独运、别开生面。倬云兄八十岁之后,虽经受长期身体的苦痛,但他对国事、天下事的关怀丝毫不减,笔耕也从未稍辍,最近又完成《许倬云说历史:这个世界病了吗?》一书,并要我写一序言。据告,此书最后一章是在他接受一次重大手术的前夜,由他口述、由其公子录音而成,闻之动容起敬。相识相交半世纪的学长倬云兄之嘱,自是欣然从命,亦因此对此书文稿得有先睹之快。

许倬云先生此书之作,是为西方现代文明“把脉”。他认为现代西方文明今日面临种种“困境”,已进入“秋季”;它已失去原有的发展动力,由兴盛走向衰败。西方现代文明是指近四五百年来,在欧美诞生、开展、构建的文明体。倬云兄的批判固以现代文明为着眼点,更以近百年来作为西方现代文明代表的美国为观察对象。他在美国生活逾半个世纪,对美国文明是耳闻目睹,所以他的剖析是清明的知性论述,还带有一份真实感受的体验。

文明史是范围最广的历史,西方近五百年的现代文明史内容尤其繁复纷杂,史家落笔最考本事处,就在写什么不写什么。在这里,倬云兄特别重视西方现代文明的制度特性,他以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大型共同体的主权国家体制,以及科技发展和与其相关的工业生产方式作为论述的重点。相应于这三个基础制度,他又指出西方现代文明的基本观念,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主权国家、民主政治、资本主义经济及工业生产和科学发展等五个支柱之上的。

在此书十万字的篇幅中,倬云兄用心最深、着墨最多的,便是西方现代文明核心的三个基础制度和五个观念支柱。在他条分缕析的论述中,更特别着力于制度与观念之间的交光重叠、相互渗透与影响。更有进者,倬云兄对西方文明的剖析,采取的是一个历史动态的角度;他把西方现代文明分为四个阶段,今日则处于第三阶段的后期。倬云兄认为在四五百年间,西方缔造的现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辉煌的篇章,但到了今日,西方现代文明已病象丛生,日薄西山。有意思的是,倬云兄的美国史学同道尼尔 .弗格森( Niall Ferguson)在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步入尾声之际,脑子里也闪过“我们已经历西方五百年优越地位的终结”的念头(见其《文明》一书中的论述)。诚然,倬云兄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前途剖析,比弗格森要灰暗很多;他比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对西方文化的批判,无疑更全面、更深入了。

许倬云先生认为西方现代文明的基石,如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主权为本的国家体制,乃至民主政治、个人主义,无不已经变质、异化、松弛、败坏了。他指出,资本主义已堕化为无“诚信”原则、“以钱博钱”的金钱游戏,造成结构性的贫富悬殊与财富世袭化;民主政治的理念在实践中已狭化为选举,而选举又为金钱所腐蚀;民间社会摇摇欲坠,再难有制衡国家机器的社会力量;政客则假借公权力成为取得支配地位的民选贵族,人权自由已无所保障,民主愈来愈空洞化与恶质化。至于对西方现代文明最有表征性的个人主义,他的感喟更多。他指出,个人自觉带来的个人主义,原赖基督教神恩之眷顾,神恩因科学之起而失,因而个人之自主性已无所着落,个人竟转变为只顾到自己而自私。更有甚者,自私导致的自我封闭,遂使人际疏离,亲情淡薄,家庭破碎,社会解体。许倬云先生认为西方现代文明已出现人之失落、社会之失落,而呈现生命意义与存在意义之危机。这不啻是说这个文明的整个精神世界正在崩塌之中。

百年来,书写西方现代文明没落、破产、沉沦者多矣,许倬云先生不是第一位,也不会是最后一位,但欲知西方现代文明如何病了?病在何处?病得多重?《许倬云说历史:这个世界病了吗?》一书,是十分值得认真阅读的。

许倬云先生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批判,不论你同意或不同意,都不能不承认他的剖析锐利和博知多识,在我则更感佩他对人类前途的关心与襟怀。真正地说,倬云兄对人类的未来,是仍抱有希望的。他不但承认西方现代文明“确实有其自我调整的机制”,更援引中国与印度的东方文化精神资源,以树立“生命现象的价值观”为安身立命之资。而他真正希望之所寄,则是人类能创造“第二个现代文明”。他说:“我们不能认为现代文明代表的一些组织型态,就是人类最后的选择。”又说:“我只是指出我们目前的路上危机重重,寻找新出路是必需的工作……有识者更当抛开一切模仿西方现代文明的旧习,重新思考对未来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更为适合的新途径。 ”旨哉斯言!这是我最认同的见解。 2013年,我出版了一本自选论文集《中国现代化的终极愿景》。我指出中国百年的现代化工作的终极愿景,就是要建构一个“中国的现代文明秩序”。中国的现代文明之构建,固然不能不以“西方现代文明”为参照体(应该指出,自由、民主、人权等现代人的价值,虽然在西方历史实践中已变质异化而空洞化,但这些价值的原始理念仍具有普世意义),但绝不能依样画葫芦,盲目模仿。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以五百年时间建立的“现代文明”,是迄今世界上唯一完成式的现代型文明,但唯一却不等同于具有典范地位。许倬云先生此书更清楚地阐明了“西方现代文明”已不具“现代文明”典范的正当性。以此,中国要建立的“现代文明”,应该正是许倬云先生心目中的“第二个现代文明”。然耶非耶,倬云学长当有以教我。是为序。

2014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