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丝路交流与戏曲形态的生成蜕变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陈文革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神话-仪式学基本理论框架,综合运用音乐学、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多学科方法,在综合分析古代丝绸之路的考古文献及传统习俗材料的基础上,沿着神话—偶仪—乐器—戏曲的路线讨论了戏曲文化观念的发生,依据脚色—叙事—曲牌—文本的线索讨论了戏曲诸因素的形成,因循唱(念)—腔—乐的思路讨论了戏曲形态的蜕变,多视角、多维度全景式地将戏曲发生、形成与蜕变的全过程还原到历史的语境中。总体上,本书视野开阔、材料丰富、观点新颖,为中国戏曲史、戏曲音乐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本书可供中国戏曲史、中国文化史、传统音乐研究方向的高校师生及其他学界同好参阅。
目录
前言
图目录
表目录
绪论 东方学及戏曲史研究的新向度
一、20世纪上半叶东方学视野下的丝路音乐交流研究
二、真戏剧、真戏曲与戏曲的发生:从观念—行为—发生出发
三、本书的意义、研究方法及框架
上编 “神话—偶仪—乐器—戏曲”:戏曲文化观念的发生
第一章 戏神信仰与西亚—中亚—东亚的二元对立观念
第一节 从神话到仪式:隐喻世界的浪漫遐想
第二节 从“摩醯首罗—维什帕克”到“二郎神—石敢当”
第三节 东南戏神田元帅:生殖崇拜的主题
第四节 道教北斗九皇神:道教话语中的戏神
第二章 傀儡戏、参军戏与东方戏剧的中国叙事
第一节 偶仪时代:“乐”所代表的神话“原型”意义
第二节 丧家乐—伎乐—演剧:傀儡戏的功能拓展
第三节 呼麦、傀儡唱法与汉时匈奴、唐时突厥
第四节 傀儡戏与印度佛教的偶仪
第五节 从祭之以神、祭之以王到驱神(煞)仪式
第六节 “绿衣参军”、参军桩与“绿衣杰克”、五月朔花柱
第七节 罗马、希腊驱假神仪式与中国参军戏、假官戏
第八节 参军戏(色)、竹竿子与古希腊的酒神祭祀
第三章 拍弹与变相——看图讲故事的中国文本
第一节 拍弹与pate、patā、patta、patra、phad、钵陀
第二节 拍弹/pate与古代印度的看图表演
第三节 拍弹之喉啭引声与俗讲仪式之“转读”“歌赞”
第四节 俳优小说与变文中讲故事
第五节 部派佛教造像、音声戒律的变迁与变相初识
第四章 双声的戏剧人类学解读
第一节 双声的三种类型
一、由人声构成的双声
二、由人与乐器共同构成的双声
三、仅由乐器构成的双声
第二节 双声文化的共性及形态递嬗
第三节 双声文化的历史考察
第四节 汉唐时期的双声乐器
第五节 神话—仪式中双声及其意义
第五章 般涉及般涉调考原
第一节 梵天、湿婆和般遮翼:以“五”为圣数的神话述事
第二节 pancama、数五、数论、密教与阿维斯塔经
第三节 pancalika—puttali—傀儡:神圣代码
第四节 从般遮尸弃至般涉单调
第六章 傀儡戏与戏曲脚色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悖拿儿—唐歌舞戏、鲍老—宋杂剧色、邦老—宋元戏文杂剧的净脚
第二节 般涉调套曲——隐于元曲末旦体制中净脚唱腔
第三节 “炸音”——净脚的唱法
第四节 净角唱腔的重要结构形式:“腔儿”—务头
第七章 从神圣到世俗:中国戏曲叙事的思维运演
第一节 创生神话主题运演与除煞仪式
第二节 神话结构运演与赛神叙事
第三节 宋代的二郎神—魁星崇拜与戏曲叙事主题转换
第四节 古代戏曲中婚姻主题对神话的运演
第八章 喉啭生律与西北苦音:“第6—12泛音组”假说
第一节 塑型:呼麦泛音(哨音)的旋律机制
第二节 拟他:“第6—12泛音组”与特征音4、音
第三节 变通:“以耳齐其声”与西北音阶
第四节 证史:从律印于器到调归般涉
第五节 “第6—12泛音组”的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第九章 粟特人与唐乐署供奉曲般涉调部分曲目关系考
第一节 由“火苏敕耶”引发的思考
第二节 佛教、祆教混合型——中亚胡人宗教类型
第三节 般涉调与筚篥(唢呐、胡笳)
第四节 胡人乐伎中的粟特人构成及乐署曲目的音乐归属
第十章 金元散曲般涉调套曲及曲牌源流考
第一节 和田木版画、壁画与“宜子”变相
第二节 密宗“罥索神变”(傀儡仪式)与“过关煞”仪式
第三节 七夕节、傀儡戏与般涉调
第十一章 从《穆护砂》到《穆护歌》:戏曲文本的生成与演变
第一节 穆护与《穆护歌》
第二节 “摩醯首罗—维什帕克”与佛教、祆教的创生主题
第三节 少女—化生—执莲童子—摩睺罗
第四节 《穆护歌》—木瓠—摩睺罗
下编 唱(念)—腔—乐:戏曲的音声形态
第十二章 “喉啭”与吼:古代戏曲的唱与念——兼及佛教咏经梵呗及汉唐歌演新声
第一节 “啭歌”拼合、四声得宜:受之“吠陀”的反切?
第二节 喉啭一声、响传百陌:唐代宫廷的“新声”
第三节 啭喉飞扬、长引滔滔:密宗真言与梵呗音声
第四节 喉啭引声、与茄同音:西域“喉歌”的跨界遗存
第十三章 “务头”与腔儿:戏曲唱法中音乐性的彰显
第一节 “拉罗腔”“拉嘛韵”与〔耍孩儿〕〔麻婆子〕
第二节 “拉罗腔”“拉嘛韵”与宋大曲的“嗺哨”“中腔”
第三节 “腔儿”与潮尔、长调的“诺古拉”
第十四章 从北曲〔耍孩儿〕到弦索腔〔耍孩儿〕
第一节 弦索调形成时间之辨
第二节 关于弦索调对剧唱影响力下降
第三节 弦索腔与俗曲
一、明代至清初的北方弦索俗曲
二、文献记载明代北方俗曲名的变迁
三、明清弦索俗曲的几种形式
第四节 弦索腔与〔耍孩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