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要论:中医脉学及仲景脉法探究》上篇,主要探讨了脉诊基本理论,从气血理论出发,探析了诸般脉象产生的机理;并参考阴阳理论、气血理论等,探讨了阴阳脉诊法,如两寸前主咽以上及皮毛诸疾、右寸后主肺、左寸后主心、右关前胃关后脾、左关前胆关后肝、右尺前大肠尺后肾阳、左尺前小肠尺后肾阴等;并以“虚实”为总纲,以“沉浮、迟数、滑涩”为六目,以“上下、来去、至止、前后、内外、曲直、厚薄、软硬、溢覆”为九象,合为两纲六目九象,凡临证所见诸般脉象,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皆可以此理论描述之、研究之。
《脉学要论:中医脉学及仲景脉法探究》下篇,主要研究了常见的二十七脉的基本脉象、病理意义、临床相关脉案等。如数脉有“至数之数”与“来去之数”之分,迟脉有“三至之迟”与“来去之迟”之分,长脉有“形体之长”与“往来之长”之分,有滑涩脉、双弦脉等。并参考《伤寒》《金匮》相关条文,探讨了条文中相关脉象的基本脉理;更参考诸家之说,以补充完善诸脉的生理病理意义。脉案主要选取于李士懋、赵绍琴、秦景明之实践,其皆为脉诊大家,而脉案中其脉象描述更是清楚明了,zui能恰当地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学习确实值得细细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