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选题是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学科的系列选题之一:“珞珈中国哲学文存”(第二辑)。第二辑内容分为四部分: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中国哲学的当代阐释;哲学问题与哲学家研究;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书稿主要聚焦于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老一辈学人的哲学思索与时代书写,展现了“珞珈中国哲学学派”的深厚学脉与整体精神风貌,以代表性学人的代表性作品的形式呈现出“珞珈中国哲学学派”的精神特质与哲思取向。 目录 序|i 郭齐勇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1 吴根友 乾嘉学术的人文实证主义方法及其得失分析|21 李健君 论“体之于身”的自我的界限与自由 ——从身体现象学到中国传统修身哲学|43 刘乐恒 “内圣转外王”:儒家政治哲学的新视野|69 陈晓杰 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与迷思 ——以朱子学研究为例|106 储昭华 朝向未来与立足当前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及其效应的比较考察|145 王林伟 情感与价值:试论孟子的广义伦理学|160 李巍 《公孙龙子》:一个哲学样本的确立|178 秦平 《春秋穀梁传》时间观念探析|201 萧航 论《白虎通义》的宇宙论及其意义|217 孙劲松 大厦之材,本出幽谷 ——早期禅宗兴盛之路探究|231 文碧方 张载、吕大临、康德与道德形而上学|247 刘沁 朱熹论“理一分殊”中的同一与差异|277 连凡 试论楠本正继对宋明儒学史的建构与诠释 ——以《宋明时代儒学思想之研究》为中心|299 廖璨璨 方以智的“格物穷理”说及其对明清之际西学的回应|321 任慧峰 晚清礼学与西方学术 ——以黄以周的礼仪观为中心|336 欧阳祯人 诸子百家与儒学的交融 ——刘咸炘诸子学思想研究|359 沈庭 论欧阳竟无的真理观|381 谢远笋 再论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404 余婉卉 诗、史、思的交融:陈寅恪“崇白抑元”论再探|426 李维武 萧萐父先生哲学人生二三事 |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