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潜战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森木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战乱岁月颠覆黑暗的鸿篇巨制,英雄的最高使命,就是为信仰而战!

  在那条合纵连横的战线上,他是穿越风云的一匹烈马……演绎一曲特殊的“战争”情缘。

由森木编著的《潜战》讲述了:在风雷激荡的战乱年代,有一个青年,他是来自北方的逃难者,他是名震遐迩的年轻实业家和银行家。国难时期,他以汪伪南京政府特派专员、副部长,国民党特别党员、少将参议的多重身份,周旋在沦陷区敌伪高层之间……

内容推荐

《潜战》由森木编著。

《潜战》讲述了:在风雷激荡的战乱年代,有一个青年,他是来自北方的逃难者,他是名震遐迩的年轻实业家和银行家。国难时期,他以汪伪南京政府特派专员、副部长,国民党特别党员、少将参议的多重身份,周旋在沦陷区敌伪高层之间,同各种势力进行着一番番生死、胆略与智慧的较量。然而,他的真实身份却是一个“党外布尔什维克”,他是化名“康华”、代号“红桃K”的第三线机构“红鬃烈马”小组的核心人物。捐钱款、运物资、拉队伍、锄汉奸、搞情报……信仰铸就了一个实业大亨、政商精英、高级特工、红色将领的英雄特质,那不啻是涅槃中飞出的一只火凤凰,演绎了一部烽火商人的传奇版故事……

目录

第一章 上海避难

第二章 青铜战马

第三章 英俊少年

第四章 远东巴黎

第五章 柴大官人

第六章 煤电老虎

第七章 青年大亨

第八章 风云际会

第九章 虹口琥血

第十章 山雨欲来

第十一章 清除内奸

第十二章 哀莫大焉

第十三章 抢购风潮

第十四章 出奇制胜

第十五章 公馆夜谈

第十六章 深山历险

第十七章 金陵之夜

第十八章 北顾延河

第十九章 开发洋房

第二十章 佩剑手杖

第二十一章 实业大王

第二十二章 康华先生

第二十三章 罢工浪潮

第二十四章 淮海银行

第二十五章 孤岛之光

第二十六章 应对危局

第二十七章 基督教堂

第二十八章 长江泅渡

第二十九章 红桃老K

第三十章 蔷薇之花

第三十一章 秘密斡旋

第三十二章 太平城堡

第三十三章 大佬聚会

第三十四章 特别党员

第三十五章 老板替身

第三十六章 红鬃烈马

第三十七章 故乡之路

第三十八章 凤凰涅檗

第三十九章 纵横捭阖

第四十章 解救俘虏

第四十一章 高官显贵

第四十二章 运筹帷幄

第四十三章 特别账户

第四十四章 军统少将

第四十五章 金融风暴

第四十六章 银行血战

第四十七章 夜奔黄桥

第四十八章 反间谍战

第四十九章 橡胶计划

第五十章 犁庭扫穴

第五十一章 战略情报

第五十二章 骑兵部队

第五十三章 谁是康华

第五十四章 美丽花朵

第五十五章 苏皖大战

第五十六章 暗通款曲

第五十七章 统制风波

第五十八章 对酒当歌

第五十九章 身陷囹圄

第六十章 南京兵变

第六十一章 战后风云

第六十二章 快速纵队

第六十三章 第二战线

第六十四章 黎明序曲

第六十五章 牧马行动

第六十六章 踏上江南

第六十七章 和平年代

第六十八章 命运沉浮

第六十九章 铜马之谜

第七十章 英雄壮曲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上海避难

民国十九年(公兀1930年)初冬。

阴霾的苍穹,一连数天都没露出过笑脸。绵延千里、平坦如毡的大平原,早被飘舞的飞雪和翻卷的狂风,肆虐得万象凋敝、光华尽逝。素有淮北大地“黑珍珠”之称的津浦线重镇宿县,更难觅到素日“煤炭基地”和“天然粮仓”的踪影。

城关镇街头巷尾,各家各户门窗都紧闭得严严实实,以阻挡鹅毛大雪的灌人和凛冽寒风的侵袭。大街上,除了偶尔有几个披着麻袋片、冻得瑟瑟发抖的人在沿街乞讨,还有零星几个蜷缩在房檐底和栅墙下躲避风雪的流浪者外,就再也看不到任何生命迹象了。

临近傍晚时分,天幕渐渐黑沉下来。

一阵有节奏的、沉闷的马蹄声传来。循声望去,只见汴河通渠的大坝埂上,一红一白两匹高头大马,正踏着厚重的积雪,顶着狂舞的朔风,向城关镇东北角疾驰而来。雪光暗色中,骑在前面那匹彪悍的枣红马上的人,身穿皮袄棉裤,头戴羊皮棉帽,看上去十七八岁的年纪;紧随其后的白马上的男人,也裹着老棉袍,看起来有四十多岁的模样。

两匹马穿过铁道口,越过古石舫桥,来到城关镇东北头,停在一座高宅大院的门前。不间断的暴雪已经将这座雕梁画栋的大深宅的门楼子,覆盖住半截,连门两旁的石狮子也被掩埋在雪堆里,成了两个大雪坨子。门东边,那棵参天耸立的百年老槐树,似乎也被大雪压得喘不过气来,不时地发出树枝被折断的脆响。

这时,那枣红马上的后生一跃跳下马背,拍打几下沾在棉帽和皮袄上的雪花,将手里的缰绳抛给后面的男人,说道:“陈叔,你把马牵到马厩里,俺先到堂屋去。”

“三少爷,您赶紧去吧。”被称作陈叔的男人接过缰绳,嘴里哈着热气应道。

已经过了晚饭时间,这家人还没有吃饭,摆在饭桌上的油馍、馒头和汤菜,似乎已经没有一丝热气了。在正厢房的另一侧,桌案上的洋油灯早已点燃,火苗在不停地向上蹿,光焰映在满屋人惊慌的脸上,屋里溢满了焦虑和凝重的气氛。

坐在桌案西侧红木太师椅上的男人,年纪在五十岁左右,穿着一件锦缎棉袄,鬓发有些花白,下颌上蓄着一撮山羊胡须,个头显得很高,身板也直挺、厚实。只见他手里紧紧握着一杆雕刻精美的玉制旱烟袋,低着头,久久沉默不语。他就是这座宅第的当家人柴德松。说起这柴老爷,方圆几百里都知道他的名望和身价。他家里有万贯家财、千亩良田,最近又新开办了一座大煤矿,在宿县城里,可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豪绅富户。

坐在另一侧的女人,长着一张瓜子脸,发髻盘得老高,虽然已有四十出头,但由于平日里锦衣玉食,讲究养生之道,人生得又比较白皙、丰满,所以看上去只有三十几岁的样子。她就是柴老爷的续弦夫人柴王氏。

对面挨排两张红木坐椅上,坐着柴家的两个儿子。那个中等身材、白白胖胖、梳着中分头的人,是大儿子柴元成,他今年二十二岁,眼下是柴家独资开办的龙王庙煤矿的经理。另一个面色红润、蓄着锅盖发式、单眼皮、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的青年,是二儿子柴仲韬。仲韬比他哥小两岁,过了新年就满二十岁了。自打出生以来,由于体质弱,他一直是病恹恹的,所以在南京读了几年书后,家里就让他辍学回来,跟在父亲后面,帮衬着管管账房和家业。

被称作三少爷的那个后生,是这家的小儿子,大号叫柴裕民。裕民和两个兄长的体形、肤色不一样,长得细细高高、肤色黝润,虽然眼睛不大,但眸子黑亮传神,加上鼻梁挺拔,显得眉清目秀、气宇轩昂。他生于民国二年,上个月刚过了整十八岁的生日。记得他出生的当天,有个云游四方的江湖道士途经柴宅,闻听柴家又喜得一子,便登门卜卦,口口声声说柴家门前有一道紫光凌空掠过,必有贵人降生,末了对柴老爷说:“令郎乃大富大贵之人,但一生必历尽坎坷,属奔跑不止之骝,注定与车马舟楫结缘。唯东方是此子的生门福地,只有离开家乡,才能免去凶祸血灾。”临行前,那道人还给婴儿送了一幅卦字,日:“此树垒得参天屋,丰盈谷物济世疴。”题写过后,旋即接过柴老爷赏赐的十块银圆,转身遁去。柴德松不解字卦其意,遂为三子取了个“柴裕民”的名字,对其他卦辞,也就一笑了之,未置一词。后来,裕民长到六岁时,德松便如对他的两个兄长一样,为他专门请了私塾先生,授课传文。到了十四岁时,德松送他进了北平的寄宿学堂,课程是国学、史地、天文、数理。裕民很用功,学业日益精进,但课余他喜欢阅读诸如《水浒传》、《杨家将》、《说岳全传》和《隋唐英雄传》一类的章回小说,谈起书中替天行道、仗义疏财和精忠报国的英雄豪杰,更是津津乐道。几个月前,德松想送裕民跨海留洋,但他却向父亲提出,意欲报考军校,投笔从戎。一想到身为富家子弟的儿子,将来要当兵扛枪上战场,德松说啥也不同意裕民的选择。为防止儿子违逆父命,私自行动,德松便嘱长子元成,连夜跑到北平,把“逆子”连押带拽地弄回家中。然则,自古乱世出英雄,见过京华大世面的少年郎,已然心绪怦动、跃跃欲试,岂甘安守平庸?家人的管束,虽然看得住他人,却禁不住其心。裕民整日无所事事,心中郁闷之余,他便向老爹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拜师学武术。德松拗不过儿子的恳求,就花钱雇了当地有名的刘拳师,让儿子在铁路西边的关帝庙内,跟在师傅后面习武练棒。

柴裕民跨进堂屋,喘着粗气问:“爹,您老招呼俺这么急赶回家,有啥事?”

柴老爷猛吸几口旱烟,指指旁边的椅子,让他落座,唉声叹气道:“今晌午,孙殿英带着一群大兵到咱家,要俺在明个晌午之前,给他的队伍筹集三十万块大洋,说充作啥撤军的饷银,还撂下狠话讲,如果少一文,就拉你们兄弟仨去当壮丁。”

裕民说:“姓孙的这个大军阀,食民膏、喝兵血,是出了名的。两年前,俺在北平读书时就听说过,他还领着队伍炸掘了遵化的皇东陵。前一阵子,俺听小道消息说,他的队伍吃了败仗,正打算往北撤,今天这工夫又来敲诈、勒索咱家,摆明了是想临走前捞一把。”

柴老爷点点头:“半年前,中原混战开始的时候,各路大军阀,几十万人马在咱这大地区,像梳篦子一样昏天黑地地厮杀、糟蹋,哪儿不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咱这地方可遭大殃啦!好不容易盼到这仗总算歇下了,可老百姓还难得消停。唉,三十万块大洋,真是狮子大开口,这可要了咱血本啦!你们都知道哩!咱这煤矿开工不久,光这矿井上下购买的全套洋设备,还有咱自个儿铺设的这段矿井铁道,就花了老鼻子的钱;等好不容易挖出煤,煤炭是卖出去了,可赊账的倒不少。唉!这些年,俺和你们二娘还沾染了坏毛病,抽大烟、推牌九,花销也不小。算来算去,里里外外,这家里头并没有多少闲钱,俺到哪弄那么多钱呢?”

元成忐忑不安地问:“爹,听说这孙殿英是阎锡山委任的安徽省主席,虽说他手下现在是一些残兵败将,但他还有枪有势,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又是兵痞惯匪出身,这种人无信无义,翻脸不认人,咱要是不给他,他能善罢甘休吗?”P1-3

后记

这是一个虽已尘封,却不太久远的真实故事。

毋庸讳言,书中的主人公,并非只是一个人的原型,而且还包括那个风云激荡、王旗变换的年代里,许多与其有着相同经历或相似命运的人们。换言之,他是根据多个原型集中塑造出来的。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所在。

一般来说,成功的商人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而成功的商人通过适合自己发展的种种努力,在开展商务活动和获取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又反哺和服务于社会。这就是英雄造时势。正是基于这个逻辑定势,我把塑造一个大时代背景下的商界精英形象,作为这个故事的主题来写,就显得颇具意义了。许久以来,在描写商人涉足宽领域、多方位的角逐,商人参与战争和历史进程,商人成为社会经济和政治精英等方面,尽管也有不少诸如吕不韦、胡雪岩、辛特勒式的政商奇人的故事,在民间广泛传播,然而在我们的文学作品里面,有关描写那些在苦难的岁月和特殊的环境下,积极从事高度机密与极端危险活动的商人们,尤其是大商人们的故事,却属鲜见。他们富甲一方,但同时也为一种崇高的信念舍弃自我、出生入死,这俨然是值得为他们树碑立传的。所以,这本书的整个构思,就是试图发掘那些商界英雄们的心路成长和奋斗历程,通过塑造一个现代版的社会商界精英鲜活的传奇故事,来以飨读者。

有一句不朽的名言,谓日:“商场如同战场”。的确如此,商战也是智慧的博弈和谋略的角逐。我说它是诡秘的谍战场的另一种心智和场景的演绎与延伸,大概是没有多少人会持异议的。显然,在某种意义上,商战作为一种狭义的谍战之概念,绝不是军人或者政治集团的专属领域。其实,商人又何尝不是时常活跃在那块暗潮汹涌的高危地带?战乱年代的商战和谍战也同样充满着奇谋和血腥,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了利益和使命,勇于冒险,企求成功。而现代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是无法离开经济斗争这个基本战场去孤立进行的。这就是本书要着力塑造一个红色资本家传奇故事的缘由。因此,这个故事的主体构架就是:他是一个商人,一个大商人,一个负有使命的红色大商人。而大凡这种隐匿真实身份和崇高目的的商人,必然要在一系列商战、谍战、枪战中,同各种人物和势力打交道,由此,安身立命、巧妙周旋、艰难进取、谋求制胜等等,就是这类故事情节的基本逻辑了。除此之外,它所要表达的另一个主题,就是颂扬那种“兼济天下”的财富价值观、企业发展观。众所周知,一直以来,为富者不仁,始终都是人类道德精神所鄙夷、所鞭挞、所摈弃的丑恶现象。而本书所要颂扬的,就是一个奋不顾身的大富豪,为信仰、为国家,甘愿抛洒自己一切的那种执著追求、侠肝义胆和古道热肠,哪怕是遭受各种磨难、非议和委屈,亦无怨无悔而笑傲人生。

这本书的人物线索安排,是以主人公作为名门之后的家族身世来进行演绎的,旨在传承历史文化的某种精神渊源。关于“青铜战马’’的故事,意在让整个故事线索在悬念迭生、扑朔迷离中渐次升华,来达到烘托主题的效果。一方面,这个铜马的珍贵,不亚于1969年在甘肃张掖出土的顶级国宝文物“马踏飞燕”;另一方面,以“红鬃烈马”作为主人公接受地下党领导并且从事进步活动的秘密机构的名字,不但寓意着这个组织的性质,而烈马者,又恰恰映衬着主人公的大气与壮烈。

如何塑造主人公柴裕民的艺术形象,是写作本书的关键。初谙世事的少年郎,由一个逃难者,携带一笔在当时算得上可观的“启动资金’’来到十里洋场,通过一番番艰辛打拼,迅速跻身于上海年轻大富豪的行列,这本身就印证了民国年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一说。这样一个成功的实业家、金融家,在他拥有了巨额的财富,并且有了坚定的政治信念后,他必然会创造自己璀璨的人生和传奇的华章——搏击商海、游弋官场、周旋敌营、猎取情报、追求真情、资助抗战、策马扬鞭、纵横疆场……因为他是血气方刚的北方汉子,是品行端正、智勇双全的青年才俊,所以,他广聚财富,而又散尽家资;他替天行道,而又仗义疏财;他金戈铁马,而又撒豆成兵;他出生人死,而又奇谋善断……所以,他能铸就自己实业大亨、政商精英、经济特工和红色将领的非凡人生。

在一定意义上,主人公的信仰和人格魅力的形成,离不开那些革命者和侠士们对他的影响,是他们引导他在风云际会中不自觉地走上了一条怀揣理想的英雄之路。而由于他心性中的正直、善良、侠骨、柔情,就注定了他的思想会迅速成熟起来,并且义无反顾地走上彻底的革命道路。“党外布尔什维克”,在那个汹涌澎湃的大时代里,是司空见惯的。民国时期,出于人身安全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一些重要的军政人物,虽有意愿,但都没有在组织上完成人党的手续,而是留在党外,襄助我们党的伟大事业。还有许多暂时脱党的名人名士和社会贤达,以及一批以中共秘密党员身份潜伏在敌营里的将军、官员等,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信仰而战斗着。因此,主人公的秘密红色身份,就是极平常而又不寻常的了。

其实,小说主人公的原型,是根据当时多个红色资本家和解放战争时期一千多名起义、投诚将领,集中塑造出来的,他们是:卢绪章,广大华行的总经理、南方局和周恩来直接领导的第三线机构的领导人之一,他不仅有着国民党特别党员的身份,还有少将参议的高级军衔,在十几年里,他为我们党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和大量的资金、物资;肖林,红色企业华益公司的老板,曾经向组织上提供了十二万两黄金、一千万美金;魏凤楼,西北军将领,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军队收编,起义后担任了豫皖苏军区副司令;唐生明,国民党中将参议,潜伏在汪伪政府的军政高官……

另外,在这个故事里,万源湘绣庄老板龚饮冰,天津实业家李烛尘、周叔弢,四川船运大王卢作孚,金城银行董事长周作民等人,是作为真实的背景人物出现的。至于其他人物,如上海纺织大王闻振甫、永安公司老板郭昌隆、新新公司老板刘润泽、军统经济专家罗宝光、军统高级将领周威龙、具有五重身份的中共特工袁懋成,以及华然、阚世文、胡楣、贾炳德、杨承烈等人,都有原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军政和财经界的知名人物,才使小说更具有可读性。

上海是旧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像两次淞沪战役、汪伪政权粉墨登场、清乡运动、敌后抗战、银行血战、经济统制、宁沪受降、金圆券风暴、上海战役……诸如此类的风云往事,都和这座饱经沧桑的远东大都市的命运息息相关,而那一阵阵悲怆、恢弘、迅猛的飓风,都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他身处的时代与背景,被记录和表现了出来。这样就使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还能解读到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密码。

全国解放后,主人公走上了公开的领导岗位,不久,国家开始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过去的资本家,面对新的形势,大都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我们书中的主人公自然也是率先响应,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十多年问,他曾将无数资财贡献给了民族抗战和人民解放事业;进入新中国以后,他又鼓励家族企业的现任掌门人——二哥柴仲韬,带头接受赎买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故事的结尾部分,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又嘱咐儿子投以巨资,连同那尊始终被读者牵肠挂肚的“青铜战马”一起,创建一个大型的慈善公益基金会,这就使主人公的形象和这个故事升华到了一定的高度,从而引发今天富裕的人们缅怀和追崇先辈先贤,也在我们面前,铺开了一幅鲜活的、永恒的、极具感染力的关于我们民族英雄主义的史诗画卷。

森 木

辛卯年十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