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著名作家贾平凹、二月河联袂国力荐。根据此书改编的电视剧由央视一套强势推出。
小说的主人公赖四打小就不安分,凭着好口才,在文革中成了村里“斗私批修”会的主讲人,为了挣钱讨媳妇干起了唱鼓的营生。他凭着农村人少有的机灵赢得了桂儿的芳心,她趁着赖四放火烧麦秸垛村里一片混乱的机会,和赖四私奔。不久,纵火之事败露赖四在结婚的当天被抓。改革开放后,赖四凭着自己的精明和勤奋,走出大山,在花花世界中闯出一翻事业,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诱惑、欺骗、算计和陷阱。在经历了同三个女人的感情纠葛和事业的起起落落后,赖四做出了新的选择……。
本书描述的是当代农民企业家赖四的艰难创业史,塑造了一位精明而又不失善良、赖得可爱的主人公,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充满着含泪而笑的黑色幽默。赖四的人生经历在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颇具普遍性,他的“人精”形象在先富起来的一代农民企业家中具有代表性,他们狡黠却带着憨实,无赖又深具责任感,好色而不乏真情,凭着特有的草根智慧、精明乐观的生活态度,谱写了一幕又一幕精彩的人生大戏。
小时候,爷爷找先生给他看过相。那先生看了说,这娃是个人精,有天分,长大了要靠卖嘴吃饭。先生说他,粗看长个狗相,细看是个虎相,狗走遍天下吃屎,虎走遍天下吃肉。先生看看他的手掌,说他财旺,桃花旺,一辈子不缺女人,贱处是有钱落不住。因为五个手指间缝隙太大,漏财。他爷爷说只要财旺漏财也不怕,落得总会比漏的多。至于桃花旺,爷爷不把它当回事儿。他说,女娃子桃花旺败门风,男娃子桃花旺不碍事,不用管他,只盼他长大成精发大财。因此,受了一辈子穷的爷爷就给他取名字叫张世发。
先生说的也算应验,世发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嘴就能呱嗒能喷。有一次,他和邻居家的娃娃在一起吹牛,那娃说:“我在城里看见一座塔,离天只有一丈八。”
世发说:“你见那不算高,我在城里看见了个春秋楼,高得半截钻到天里头。”
那娃又吹嘘:“俺门门功课考试都得100分。”他知道世发功课差,考试总是吃零蛋,故意挖苦他。
没想到世发脑子应变得快:“哼,俺考试那分数从来不带1,因为1是最小的数,老师在俺那卷子上,画圈比你那大几倍。”
到了十来岁上,世发虽然还在念一年级,可他就已经知道前朝古代的事儿,会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洪武下南京,猪八戒娶媳妇什么的。他还能侃程咬金“坐江山一十八天”的故事。那故事说的是:历史上有个民间草莽英雄叫程咬金,他在瓦岗寨聚起一帮绿林好汉,习武三年之后,一举攻进京城夺得了皇位。程咬金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仰天大笑,问其手下大臣,“如今我程咬金坐江山了,弟兄们都有功,大家说干啥美咱就干啥。”大臣说:“过年最美,娶媳妇最美。”程咬金听了哈哈大笑:“好吧,那咱就天天过年,夜夜娶亲吧!”于是宫廷里就天天杀猪宰羊,吃肉喝酒,舞狮子摇龙灯。到了晚上,这帮人就窜到大街小巷见民女就抢回来与程咬金成亲。结果十八天之后,官军重返京城,不费吹灰之力就赶跑了程咬金,程咬金狼狈逃窜。到了一座庙里,见了一个道士,请道士给他算了一卦。道士说:“你命中注定坐皇位一十八年,因为你天天过年,一天就当一年,所以只能坐江山十八天,天意不可违呀!”大人们听了直咂嘴,夸奖世发,这娃在哪儿学的这故事经,还怪有意思的。
他十五岁那年,已经没上学了,但也算不上公社的社员,整天游游荡荡。有一次,公社举办赛诗会,内容是歌唱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优胜单位扛红旗,败者要挂黑旗。东村的姑娘出来唱道:“文化革命威力大,学习大寨跨骏马。梯田修到山尖尖,不用浇水也丰产。麦穗儿长尺把,豌豆秧得搭架,棉花开得磨盘大,花生果儿赛冬瓜……”咦,唱绝了!西村的男女老少只咂嘴,生怕本村青年赛输了。结果就是没人敢上场,大队支书刘老八急得头上直冒汗。
就在这时世发冷不丁上场了,他唱道:“你队那些不算啥,俺队啥都比你大。一棵稻谷打斗把,黄豆壳内拴下马,玉米棒子长丈把,三小伙才能抬回家……”
世发话音刚落,村里人就连声称赞,“咦,真能喷!”“这娃子好能喷!”还有人说:“看来这娃真是算命先生说的,要指靠卖嘴吃饭哩!”
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人们发现世发这小子不光是嘴能呱嗒,心眼儿也稠,鬼点子不少。比如,到杏山修水库,生产队长派他去炸石头,打好炮眼装上炸药,装上引信,就要点炮时他害怕了,就往炮眼里尿了一泡尿,成了哑炮。生产队长派他去割青草喂牛,男劳力半天的任务是四十斤,他割不够,就在箩筐下面埋个青石头。队里往各家各户分棉花,分到他家时,他就把脚搁在箩筐下边,使劲把箩筐往上掂,压不住秤。他家的粮食不够吃,他就到生产队的牛屋里去偷牛饲料。生产队长批评他了,他就夜里跑到生产队长家的菜地里,用刀子把那正长的南瓜一个一个割开口,然后把尿尿进去……这种事儿多了,人们都说这娃精是精,就是精得有点孬。
这年夏天,公社又派来工作队,到村里组织召开“斗私批修”批判会,让人人狠斗“私”字一闪念,亮私不怕丑,批修连根剜。这天晚上,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明光光的汽灯挂在台子上,会场上黑压压地坐满了人。村支书刘老八为了把第一炮打响,特意安排了个刚毕业的高中生上去讲,没想到那学生是个没嘴葫芦,虽然肚子里装有墨水,嘴里却倒不出来。他愣头愣脑地在台子上足足站了七八分钟,却说不出一句话,台下人乱哄哄简直像一笼蜂。眼看要砸锅,刘老八又催另外几个人上场,那几个人也都是狗肉不上席。
这时候,刘老八又在人群里找到张世发,对世发说:“还是你上吧!”
世发此时有意摆起了架子:“这时你咋又想起我了?”
刘老八急得忙给他说好话:“我知道你那嘴能呱嗒,上吧!”
世发又讨价起来:“那你给我啥好处?”
刘老八说:“你只要讲得成功,给你记两天的工分。”
世发一听合算,就上场了。他毫不客气地往那大椅子上一坐,咳嗽一声,喝口茶,润润嗓门就开腔了:“私字是万恶之友,万恶之源,斗私要刺刀见红,修字才能连根铲。俺今晚要同头脑里的私字一刀两断。”
工作队长听了带头鼓掌,社员们当然也都跟着鼓掌。掌声过后,世发接着讲,他把偷吃牛饲料,草筐下面塞石头,一泡尿浇灭炸药引信子,残害生产队长家的南瓜子等等那些陈谷子烂芝麻,人不知道鬼知道的,都倒了出来。他为了讲得生动吸引人,把没有的事儿也都编到了自己的头上,说他月光下钻到草棵里偷看过女人在河里洗澡,小时候看新媳妇闹洞房乘机往新媳妇的怀里抓过一把,他尽力把自己说得比坏红薯还坏,比臭狗屎还臭。这下子算是一把盐撒到热锅里,炸响了。工作队长说他亮私不怕丑,揭短不怕疼,这就能防止修正主义。他与刘老八一商量,推荐张世发参加了公社组织的斗私批修报告团。接着又去参加了全县的斗私批修报告团,一连出去讲了大半年。
张世发原本以为出去讲了大半年会名声大振,回来后能在生产队里弄个一官半职干干,或是得点其他什么好处,结果是什么好处也没得,只落了个“赖娃”的绰号。因为他在弟兄中排行老四,就有人叫他“赖四”,喊来喊去喊习惯了,人们都喊他赖四,忘记他叫张世发了。
这时候,赖四心里说,没得好处也就罢了,出去作报告就是斗私心的,不能让私字再抬头,可就是娶不上媳妇他着急。有人故意逗他,问他结婚没有。他说,全家六个人,五个男人,就他爹结婚了,其余都是光棍。人家问他,想不想找老婆,他说做梦都在想。人家问他啥标准,他说只要是个母的会生娃就行。
这中间也有人给他提过两次亲。
头一次,是张王营的一个姑娘。来相亲前,赖四为了掩盖他家穷,炫耀他家粮食多,在面缸下面垫上沙,借生产队五十斤小麦,盖在上面。谁知那姑娘更精,手往缸底一摸露馅了,自然是亲事告吹。第二次,有人给他介绍罗李沟的一个姑娘。那姑娘还是个半语,说话哇哇啦啦,因家里穷,父母病,要赖四拿二百元彩礼。赖四家比她家还穷,别说二百元,五十元都拿不出来,女方自然也不干了。
两场事过来,赖四悟出来了,女人是和钱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钱是找不到女人的,即使找到了也是养不起的。俗话说,一分钱逼死英雄汉,眼下往哪儿去弄钱啊!他想起小时候爷爷给他讲过一句话, “男要闯,女要浪”。就是说男人要干成事儿就得出去闯荡,于是他下决心出去闯。出去闯荡也得有本事啊,没本事也闯荡不开。他觉得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才是自己的优势,就到县文化馆去找了个会说鼓词的老师学说鼓词。赖四脑瓜子灵,嘴巴子利,学了一个星期就能单独演唱了。又过了一个星期,他到街上买了个架子鼓背上就往西北山去了。那时候外出到哪里都得有介绍信,临走时,他找到支书刘老八给他开介绍信,刘老八硬是不给开。赖四在心里骂道:“日你娘的,当年你用老子给你涂脂抹粉的时候像孙子一样,现在老子用上你了,你又装得像爷子一样。”他气冲冲一扭头走了。回到家,找个萝卜,私刻了个公社公安派出所的公章,自己拿起笔写了个假证明。那证明上歪歪扭扭地写着:“沿途各公社、各大队革委会,兹证明我公社社员张世发到你处演唱,请予接洽。”他怀里就揣着这张假证明在山里闯荡开了。
这天,赖四来到个叫马圈王的村子,村子里有三四十户人家,在山里就算大村子了。
……
P1-6
大凡说“精”,即是达到了“极致”。比如说鸡精,就那么一点小面面加入汤中,就会满锅香喷喷的;还有糖精,也是那么小小的几粒加入一桶水中,那水立刻就会变成甜滋滋的;还有那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中,凡成“精”的,都具有魔力和传奇。一条白蛇在峨眉山白云洞修炼三千年成精后竟能变成美女;就是猴子成了精后也能摇身一变,成为蠓虫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兴风作怪……由此可见,凡成精的东西都具有异乎寻常的能力。
那么,人精呢?
“人精”就是赖四,赖四是很多读者都已经熟知的一个人物。2005年9月份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本中短篇小说集俄不回的感觉》,其中有一篇《赖四偷婚》,“人精”就是其中塑造的人物赖四。《人精》不是《赖四偷婚》的膨胀,而是《赖四偷婚》的延续,当时很多读者看了《赖四偷婚》之后,都觉得不过瘾,没有写完,都认为后面还应该再写下去。在河南省作协、省文学院召开的研讨会上,很多作家、评论家也都提出《赖四偷婚》的结尾收得太猛,不应该这样就结束了,事实上也就是这样,我在采访赖四这个原型后一直就是按照长篇小说来构思的。
“人精”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呢?我想可以这样划分:智商比较高的、有雄韬大略的、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能够成为国家栋梁的,这些人可以称为精英;处在稍低一点的层面上的,比较精明的,可以称之为人才。人才有正才、有奇才、有偏才、有怪才,我觉得“人精”这个人物,好象与正才、奇才、偏才、怪才都沾了一点边,但也不是完全的正才、完全的奇才、完全的偏才或完全的怪才。民间就把这种比较精明,又四不像的人物称为“人精”。书稿出来以后,包括《赖四偷婚》发表了以后,不少人说这个赖四是个“人精”,所以最后考虑就把书名定为《人精》。
赖四这个人物的确比较精明,比较幽默,心里很有计谋。在他生活所经历的过程中,虽然说曲曲折折,酸酸甜甜,苦苦辣辣,但从来没有能够难倒他的事情,他总能够想出办法,摆脱困境,绝处逢生;总能够在身处“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想出法子跳出困境,使自己“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事业上是这样,在感情上也是这样,我通过接触了解发现像赖四这样的一种人,是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他是改革开放大潮催生的一批农民企业家的典型,这些人在改革前,在事业没有成功前,多数是在生活的底层,不被人瞧得起,生活上也是流离漂泊,穷困潦倒没有生路。但是在改革大潮到来的时候,这些人敢于迎着风浪上,敢于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这些人因为带着浓厚的农民意识,很多人有了钱以后,有一种补偿感。古人有句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样必然对他的事业有损害。影响他事业的发展。我塑造的赖四这个人物尽管大量是写赖四有了钱之后,在灯红酒绿面前所迷惑,在处理婚姻家庭爱情的事情上也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看似揭露,但实际是在引导和教育农民企业家在有了钱之后,如何地回报社会,珍惜事业的来之不易。过去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创了业也得守住业,要使自己的事业向更高的层面发展,就是说,致富思源。所以小说最后赖四唱的那段《醒世歌》,就是这一篇小说的结晶。《人精》所要表达的目的,并不是要揭露这些企业家们在有了钱之后的一些负面现象,只期望能够引导这些企业家积极向上。这才是我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赖四这样的人物确实有代表性,很多读者引起了共鸣,觉得他幽默、精明、善良、智慧、心地比较好,一些传统美德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但是他在女人面前也确实是心太软,他应该是大家既很熟悉又不多见的新型农民企业家,大家都很喜爱他,虽说他也有把握不住走偏方向的时候,但是大家也并不痛恨他,这也可能是这个人物的魅力吧!
他确实是一个新型的农民,而不止是淳朴憨厚,他是个有经济头脑、经营头脑,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的农民。
改革开放的大潮培养了人,锻炼了人,教育了人,赖四就是改革开放所造就、提高、教育成的人。通过改革开放,让赖四这样的人物有了用武之地,富起来之后,为社会做出贡献,使之对社会主义更加热爱,对党也更加热爱,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才是本书的最大意义。我觉得塑造赖四这样一个人物的价值也就在于此。
赖四这个人物的确比较精明,比较幽默,很有计谋,总能够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使自己“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事业上是这样,在感情上也是这样。
像赖四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是改革开放大潮催生的农民企业家的典型,在改革前,在事业没有成功前,多数在生活的底层,不被人瞧得起,生活上也是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在改革大潮到来的时候,这些人敢于迎着风浪上,敢于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但是他们带着浓厚的农民意识,有钱以后难免有一种补偿感。
他在女人面前确实是心太软,虽说他也有把握不住走偏方向的时候,但是大家都很喜爱他,他应该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新型农民企业家。这可能就是这个人物的魅力吧!
——作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