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纽约州检察总长,他早早就嗅到了华尔街弥漫的贪婪气味。如果他所调查过的一系列金融欺诈案能够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或许可以避免。而如果他能够在担任纽约州州长期间像忠于他的选民那样忠于他的家庭,那么现在白宫的主人可能不会是贝拉克·奥巴马……
在《华尔街警长(埃利奥特·斯皮策)》中,作者布鲁克·A.马斯特斯不但引用了她对斯皮策及其员工的访谈记录,而且还大量引用了那些与斯皮策发生过冲突的监管人员、辩护律师和许多公司高层管理人士的谈话记录,描绘出一幅富有戏剧冲突、发人深省的生动画卷。
21世纪初,没有哪位政客能够像埃利奥特·斯皮策那样在美国政坛上异军突起,并产生如此重大深远的影响。这位昔日的纽约州检察总长,不仅揭露股票分析师、共同基金经理以及保险经纪人的不法行为,而且还对那些误导或者欺骗普通百姓的大公司展开深入调查,从而铸就了自己的赫赫威名。
斯皮策将保护老百姓免遭大公司的劫掠看作是自己的神圣使命。他和他的职员们一道,复活了美国一大批几乎被人们所淡忘的法律条文,并使之呈现出勃勃生机。当联邦政府调控机构动作拖沓缓慢时,他就依这些法律向不良公司发难。斯皮策既富有执政执法的热心和激情,同时又不乏对媒体管理的睿智理解力。他敢于与华尔街上最有名望的几家大公司以及一大批共同基金和保险公司展开激烈的较量,最终在与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理查德·A.格拉索的一场酣战中而达到制裁不当行为的高潮。他在华尔街上刻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印记。
没有哪位记者能够比《华盛顿邮报》记者布鲁克·A.马斯特斯对斯皮策的职业生涯有着更为便利、更为完善的了解途径,包括一些不为常人所知的幕后故事,她都能想方设法挖掘出来,以飨读者。这也是马斯特斯曾经屡获各种奖励的原因所在。在《华尔街警长(埃利奥特·斯皮策)》中,作者不但引用了她对斯皮策及其员工的访谈记录,而且还大量引用了那些与斯皮策发生过冲突的监管人员、辩护律师和许多公司高层管理人士的谈话记录,描绘出一幅富有戏剧冲突、发人深省的生动画卷。
埃利奥特·斯皮策雄心勃勃、铁面无私,为确保自由市场经济的公平合理化,他满腔热情、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他所认为的伟大事业中。但是,在常常以妥协和让步而取胜的政界,他的那套手段强硬的对抗性策略是否能够永远奏效?也许,他的最终结局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注解。
《华尔街警长(埃利奥特·斯皮策)》是一本极富感染力的书,读后令人眼界大开。
埃利奥特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时间要追溯到2004年的10月份。六个月以来,这位性格刚烈的纽约州检察总长和他的下属们一直在追查一条秘密消息。该消息不是别的,是规模庞大的保险经纪商马什公司(Marsh Inc.)接受秘密款项,从而操纵客户到特定的保险公司投保的事情。实际上,这六个月以来,马什保险公司的母公司马什·麦克里安公司(Marsh & McLennan)一直推诿搪塞,拒绝执行检察院下达的命令,声称根本不存在什么见不得人的欺诈性秘密交易之类的事情。也就是说,马什公司的客户都知道支付成功酬金的事情,而且这一款项也没有对公司经纪人的推荐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几个月以来,通过对电子邮件和公司有关文件的彻底搜查证明,事情恰恰相反,甚至比原先的推测还要糟糕。马什公司有些经纪人用虚假标书来引诱保险公司,并告诉他们要收取哪些费用,这样经纪人们就能操纵保险业务,从而引导客户选择对经纪人自己有利的公司,这就是价格操纵。价格操纵不仅是欺诈行为,而且还是犯罪行为。几位卷入价格操纵事件的保险公司高管已经承认此事,并且同意承认有罪。
然而,当斯皮策及其检方律师与马什·麦克里安公司的法律总顾问威廉姆·罗索夫(William Rosoff)于10月12日会面时,公司方面并没有像检方所期待的那样,承认他们应负的责任。相反,他们将责任推得一千二净,检方受到了冷遇。罗索夫坚持声称,马什·麦克里安公司还没有搞清楚检方到底在为什么事情大晾小怪;甚至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还没有弄明白,怎么就能平白无故地承认自己有错误呢?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与保险公司签署的协议中,客户并没有受到损害。这就是整个事情的基本过程。最后,威廉姆·罗索夫傲慢地宣称:“究其原因,只是你们不懂得保险这个行当而已。”
确实是到了该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时候了。斯皮策心里暗暗想到,不能由着保险经纪商这么摆布来摆布去了,即使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也不行。作为纽约州检察总长,在过去六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利用法律手段,不仅制止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行为,甚至还制裁了各种各样的非法行径。据检察总长自己估算,这几年他所做的事情包括从惩治华尔街的腐败现象到质疑乔治·W.布什(George W.Bush)政府所颁布的环境政策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斯皮策的形象无所不在。他光秃秃的脑门、突出的下巴、做指点江山状的食指,这一特征鲜明的形象不时地出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对此,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斯皮策的鼎鼎大名也几乎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在全国的重要报纸专栏中则更是司空见惯。一旦哪天斯皮策走出位于市中心曼哈顿的检察总长办公室,别说还真有些冒险的意味,因为用不了走过两个街区,就会有人认出他,拦住他,向他表达内心最真诚的善意和最真挚的祝愿。普通百姓赞扬他,赞扬他勇敢面对举足轻重的大财团(Big Business)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斯皮策办公室的电话成天响个不停,线路堵塞是常有的事,那些电话多半是提供内幕消息的人士打来的。他们披露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经济方面的不法行为。在各种线索的帮助和指引下,斯皮策的调查很快获得了结果。他铁面无私,拉下脸来制服了各种各样的大公司:从花旗集团(Citigroup)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那样的大投资银行到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之类的药品制造商,再到食品百货商店(Irood Emporium)这样的连锁超市。他强制执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并施行重大处罚:因发布带有偏袒性的股评研究报告,十几家华尔街投资银行被罚款15亿多美元;共同基金公司和经纪人由于进行不适当短期交易,被罚款35亿美元。而到现在,斯皮策也只有45岁。所有这一切表明,在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中,斯皮策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璀璨夺目。
但是,在马什公司的案件中,斯皮策想做的远不止这些。他决定向全体美国企业传递出强有力的信息:他的调查不仅仅是钱的事情。从现在起,对不当行为负有责任的高层主管人员不能因声称对所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只要支付一定的罚款就可以全身而退,毫发无损,平安逃脱。“我们一直在想,通过审理这些案件能够突出强调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加强基本道德规范行为建设的必要性。”斯皮策沉思着说,“在某些时候,你要说,等一等,伙计们,就是这样。那正是问题的关键。只有你让CEO负责,你才能向人们证明必须变革某些事情。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开刀?”
斯皮策办公室的律师们个个坚定顽强,他们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殚精竭虑地准备法律申诉书,想方设法将法律文件阐述得具体详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打击马什公司串通投标和操纵价格的行为。可是,尽管付出这么多心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能证明公司的CEO杰弗瑞·格林伯格(Jeffrey Greenberg)知晓或者纵容这一秘密计划。因为在格林伯格来公司任职之前,这一计划就已经开始实施了。至于格林伯格是否授权给罗索夫坚定不移地为此进行辩护,这一点也并不完全清楚。然而,即使检察总长的调查人员没有直接与CEO格林伯格对话,斯皮策还是蛮有把握地确定,问题就出在高管层中。串通投标诉讼案不是他与马什·麦克里安公司的第一次冲突。因为马什·麦克里安公司的子公司普特南投资公司(Putnam Investment)去年已经卷入了共同基金交易的丑闻。其美世咨询公司(Mercer Consulting)的职能部门已经就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主席理查德·A.格拉索(Richard A.Gmsso)1.4亿美元的薪酬包问题与斯皮策达成了协议,双方的这一较量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马什·麦克里安公司虽然有三大主要业务,但是,公司对这三大业务缺乏明显的管理手段和控制措施。有时候你甚至怀疑这种管理上的弛缓来自高层。……这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完全被动的管理方式。”戴维·布朗四世(David D.Bmwn Ⅳ)回忆起当时的调查情形时,这样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布朗是检察总长的助手,不论在共同基金诉讼案还是在保险调查中,都是斯皮策的得力干将和开路先锋。斯皮策知道,对格林伯格个人提出指控是不公平的,但是,一定还存在着他能做的其他事情。他要从其他的地方开刀。P1-4
这是一本极富感染力的书,读后令人眼界大开。布鲁克·马斯特斯以其惯有的顽强韧劲、过人的胆识和娴熟高超的写作技巧,描述了纽约州检察总长对各种公司腐败行为的调查。在这本书中,她毫无保留地对斯皮策进行了深入报道:为什么人们对他如此痴迷?为什么他在当代美国社会中不可或缺?
——《克林顿传》一书的作者戴维·马拉尼斯
本书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因为它是一位名人的传记,而且作者还带领我们闯入了美国大企业内部,目睹了它们不可告人的贪婪。此外,书中还向我们揭示了是谁盗取了你的养老金,他们是以何种手段盗取的,埃利奥特·斯皮策又是如何态度鲜明地处理这些案件的。本书还让我们弄懂了为什么作为金融中心的华尔街惧怕斯皮策,而普通百姓则对他拥戴有加。
——《优先购买权:一把双刃刀》一书的作者艾伦·德肖维茨
布鲁克·马斯特斯为他人之所不能为。她将埃利奥特·斯皮策置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下,抓住了其时代精神特质。本书解释了斯皮策如何大刀阔斧地掀起了一场华尔街革命,如何改变了民主党在经济问题上无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是扣动扳机的检察官,而且还是西奥多·罗斯福衣钵的合法继承人。他挽救了美国企业界人士于自我毁灭之中,因为他们的贪婪与巧取豪夺破坏了他们自己所控制的市场秩序。马斯特斯为斯皮策主持公道,我为此而喝彩。——市场评论员、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克莱姆教你轻松赚大钱》
节目主持人詹姆斯·J.克莱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