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二是杜月笙在上海最要好的朋友,和他最为知心。他与阿二已有十来天没见面了,身上很久没洗澡,也痒痒的,于是,就收起摊子,准备去浴德池找阿二聊聊天,顺便洗个澡。
谁知他在浴德池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阿二,到茶房一打听,方知阿二已有个把星期没来上班了。杜月笙以为阿二的哮喘病又发了,二话不说,拔脚冲出浴德池,三步并成两步往阿二家中跑去。
阿二也是个单身汉,就住在浴德池的附近。杜月笙一会儿就赶到了阿二的住处.但是这里房门紧闭,杜月笙敲房门好久,还是不见动静。他去找房东太太,打探阿二的情况。
“阿二啊,我也不知道他上哪儿了,只记得上星期来交过房租,还把下月房租也提前交了,可能这些日子不会回来。”
“你看他身体怎么样?”
“人挺有精神,不像有病。”
“你多长时间没见到阿二了?”
“好几天了!”
杜月笙一听阿二没生病,心定了许多,但一听到他多曰没归,又有些不安,找不到阿二,他也没办法,便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家去了。
杜月笙回到自己的住处,饭也不做,和衣就倒在床上,胡乱猜着阿二的下落。上海滩很乱,要是阿二有个三长两短,如何是好啊?想来想去,杜月笙心里不是个滋味。正在烦恼时,忽然有人敲门。他恹恹地爬起来,开门一看,原来是楼下的小三,手拿着一封信。
杜月笙接过信,回房内,取出一看落款,心中一喜,是阿二写来的,急急读起来,方知阿二现在已在山东青岛了。
杜月笙一口气读完信,又喜又惊。喜的是阿二终于有了着落,惊的是,平常不太有声响的阿二干事倒干净利索,竟然到青岛谋事去了。他不禁自叹不如。
夜里,杜月笙难以入眠:上海滩实在难混啊!自己在上海摆了这么长时间水果摊,还混不出一个模样来。阿二这个人样子比自己差多了,而这次他却比自己想得远,干得漂亮……东,所以上星期没同任何人打招呼,独个登上去大连的船。想不到,船到了青岛后,海上起了暴风,船在青岛港避风。阿二上岸后,见青岛不错,便决定先在青岛试试看。关东闯不成,闯了山东。阿二在信中说,青岛这地方好混。目前,他在一家木行内当伙计。
杜月笙一夜辗转,睡不着,思绪万千。鸡鸣头遍时,他还没睡着,脑子晕晕沉沉,于是披衣起身,用冷水一洗脸,顿时脑清目明,心想:“我何不像阿二一样,到外头去混混,去闯世界!”想到这,杜月笙决定歇业一天,先到城隍庙去求城隍老爷指点迷津。
大清早,杜月笙饭也没吃,就来到了城隍庙,抢烧了一炷头香,跪着祈求城隍老爷保佑自己发达。烧完香,他去湖心亭喝茶吃了点心,然后在老城隍庙内游玩一阵。当他再次走到庙门口时,只看到庙前有一个拆字摊,摊前人头挤攒,围着一大群人,生意极好,“唷,拆字摊生意这么好啊!”他一抬头,又见摊旁挂着一幅名幡,上书三个字:“张半仙。”
“嗬!好气派。”其他拆字摊都号称“某铁嘴”“某铜嘴”,他却自称“半仙”,杜月笙心中不由一动,何不请这位半仙先生指点我的前程呢?于是,挤到摊前,从‘半仙”的纸签中摸出两个纸卷,看也没看,就递给了“张半仙”请他解释。
“张半仙”闭着一只眼,睁开一只眼,接过杜月笙的纸卷,慢声问道:“先生要求何事?”
“先生,我要出门做生意,请问何方吉利,何方不利,前程如何?”
“张半仙”将卷子打开,看了一眼纸卷上的字,又闭上了双眼,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圆睁双眼,大叫一声:“出门东北方,必有贵人帮。好自为之,前途无量。”
杜月笙听了喜出望外,赶忙摸出一块银元,递给“半仙”,说了声“多谢”,然后喜滋滋地回自己的住处去了。
但是,一回到家中,杜月笙又犯起愁来了,老天啊,天下这么大,东北方是东北方,自己该往何处去呢?到底东北方的哪个地方才有贵人帮呢?他左思右想,突然想到了青岛。这正是东北方向啊!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