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领导重于管理(本尼斯管理思想实践指南)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邵雨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本尼斯管理思想实践指南。所有希望成为优秀领导者的人都应该好好学习本尼斯的著作。

本书介绍本尼斯在领导学领域取得的成果:对于领导以及领导者职能的阐述,使领导者们对自身的不足之处有了真实的体会。

内容推荐

本尼斯在领导学领域取得的成果无人能及,尽管他的著作不多,(相比德鲁克而言,他的几本著作不但页码少得可怜,而且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也相对窄得多。)但对于领导以及领导者职能的阐述已经深刻透彻,使领导者们对自身的不足之处有了真实的体会。

在他所有的观点中,有几点值得我们关注且奉为圭臬:

一、领导不足,管理有余。企业内存在着大量的管理者,却缺乏相应的领导者。这使得企业拥有一定的稳定性,却丧失了应该的发展性。“领导者做正确的事,管理者正确地做事”,这一观点已经成为整个管理学界信奉的教义。

二、人性领导。本尼斯认为领导者首先应该是一位人文主义者,他们必须围绕人性的渴望和需求展开领导。离开了人性基础,一切领导形式都很难取得成功。

三、愿景与榜样的重要性。领导者必须在企业内传达明确清晰的愿景,唯有在愿景的指引下,企业成员才能够真正凝聚在一起,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进展。同时,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员工们做出榜样。行动的影响力远远超出语言。

因为领导学的特殊性,虽然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但大多没有能够形成权威,也缺乏指导性。如果你想对领导学和领导者法则有所了解并希望能够运用到实践中,那么,我建议你去读本尼斯。阅读本尼斯最好的入门就是本书。本尼斯的领导学不仅具备一定的实践性(他自身曾担任过领导者),而且还“决不浪费你的时间”。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领导真谛

 管理过度,领导不足

实践指导:勇于承担责任

 征服者与屈服者: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实践指导:唯有征服才有未来

 结果:创造利益的根本

实践指导:结果至上

 SF

实践指导:应用“5F”

 领导力是对权力的妥善应用

实践指导:做领导者,而不是管理者

 领导者退缩成管理者

实践指导:做真正的领导者

 领导不是神

实践指导:人人都有领导力

 领导者做正确的事

实践指导:成就领导者的四大战略

 领导者的五种技巧

实践指导:将技巧转为实践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十二条区别

实践指导:以领导者的标准要求自己

 创新型领导者的四种能力

实践指导:我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吗?

 未来领导者的特征

实践指导:把握两个要点

 思考具有建设性

实践指导:对思考的要求

 利用反思学习

实践指导:学会反思

 反思:与自我对话

实践指导:自我反思更重要

 驾驭任务的能力

实践指导:学习驾驭能力

 复杂度:联系其他事物分析

实践指导:掌握核心规则

 把复杂问题简化

实践指导:寻求简单

 认清自我的检验方法

实践指导:制定清晰的发展计划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实践指导:领导者的权力是员工给予的

 行动力

实践指导:行动需要方法

 领导是一门艺术

实践指导:做右脑领导

 学习:保持竞争力的策略

实践指导:学会学习

 六种创新性学习模式

实践指导:认清学习型组织的核心

 维持性学习:学习已知

实践指导:建立维持性学习体系

 智力资本:21世纪企业组织的根本

实践指导:在历史中学习,以创新与未来

 董事会的困境

实践指导:避免董事会困境

 领导是天生的吗?

实践指导:不要相信命运

 分诊护士:立即决定什么是紧急重要的事

实践指导:向分诊护士学习决断

第二章 愿景为王

 公司使命

实践指导:让员工有使命感

 愿景:具备召唤力的经营目标

实践指导:如何构建企业愿景

 管理梦想:责任从梦想开始

实践指导:带领团队实现梦想

 内心没有失败

实践指导:相信没有不可能

 创造意义:让愿景生动起来

实践指导:愿景传达要准确

 长远观点:必须具备战略思维

实践指导:远见需要耐心

 表达意图:领导者的最后一种能力

实践指导:将个人的意图转化为组织的意图

 传达愿景:三种方式最有效

实践指导:被员工接受并理解的愿景才有价值

 构筑愿景必备能力

实践指导:愿景要具体和严谨

 目标:吸引跟随者

实践指导:不达目标,绝不罢休

 愿景与目标不同

实践指导:设定目标的步骤

 实干型梦想家:愿景与行动缺一不可

实践指导:别做单纯的梦想家

 自我愿景:成功领导者无不具备

实践指导:成功者是理想主义者

 专注力:集中全体成员力量

实践指导:将心注入企业

第三章 德胜天下

 品格:领导者必备

实践指导:马上开始品格建设

 诚信的三个组成部分

实践指导:言行一致

 公正:做起来很难

 实践指导:企业内要公正

 奉献:高绩效系统的动力之源

实践指导:如何让员工为公司奉献

 承诺:勇于做出承诺

实践指导:你会做承诺吗?

 信任:实现愿景的基石

实践指导:信任你的员工

 可信度:重塑权威

实践指导:信息共享获得信任

 质量:意义所在

实践指导:重质不重量

 自重:创造性地自我调整

实践指导:领导者需要自重

 真我:遵循内心,创造真我

实践指导:寻找真我

 坚定性:意志力的体现

实践指导:为坚持喝彩

 人格:领导力就是人格

实践指导:提升人格的办法

 领导者必备的几项人格特征

实践指导:要做事先做人

 价值观决定行事规则

实践指导:坚持使价值观固化

 道德准则:为组织成员的道德负责

实践指导:道德建设的根本在于企业领导者

 未来成功组织的特点

实践指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德十诫:设定一套新的准则

实践指导:道德准则应容易理解

 领导者必须满足追随者的四项要求

实践指导:让追随者更忠诚

 对自我负责

实践指导:自我表现就是在寻找自我

 领导者是自己创造的

实践指导:确定真实的自我

 没人教你如何取得领导权

实践指导:自我认知的四条经验

 自我管理比领导他人更重要

实践指导:不要忘记自我管理

 对自我进行评价

实践指导:学会自我评估

 平衡力决定选择的能力

实践指导:领导者必须注重平衡

第四章 人性致胜

 未来的企业是联合式的,不是管理式的

实践指导:要给员工决策权

 激情源于渴望

实践指导:挖掘员工的内心渴望

 巨大的困难成就伟大的品质

实践指导:正确看待磨难

 民主使组织更高效

实践指导:企业民主的内涵

 逆境考验品格和道德

实践指导:迎接挫折

 失败是希望的跳板

实践指导:无视失败

 让被领导的人有安全感

实践指导:安全感决定工作投入度

 包容度:不仅是宽容下属

实践指导:胸怀决定未来

 软能力决定领导者是否优秀

实践指导:软能力:情商和品格

 员工的投入度

实践指导:激发员工投入度

 言行如一赢得忠诚

实践指导:保持一致性

 从不浪费时间

实践指导:减少浪费他人的时间

 官僚制度比想像更棘手和坚固

实践指导:尊重是最有效的激励

 始终如一,赢取信任

实践指导:学会始终如一

 移情能力:可以学会的能力

实践指导:放弃过度自我

 以身作则:行动胜过言语

实践指导: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

 诺贝尔因素:乐观信念和希望

实践指导:人生要满怀希望

 皮革马列翁效应:鼓励下属取得成功

实践指导:不懂得激励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选择领导者:四种类型的候选人

实践指导:接班人决定企业未来

 喜剧精神:幽默感

实践指导:保持“喜剧精神”

第五章 决断未来

 领导者如何组织定位

实践指导:企业定位不可回避

 使风险降到最低

实践指导:理性地赌

 领导者要控制事件,而不要被事件控制

实践指导:变革三步骤

 管理变革

实践指导:管理变革就必须不断学习

 观点决定选择

实践指导:领导者要亮出观点

 总结过去,改善现在

实践指导:否定自我,更新自我

 领导者必须关注未来

实践指导:征服未来

 信心产生勇气

实践指导:决断需要勇气

 有准备的机会主义

实践指导: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运气包含机会

实践指导:你也能有好运气

 转型:关键在于新的愿景

实践指导:要么转型,要么消亡

 格雷兹基因素:预感

实践指导:关注信息

 快速环境扫描法:达成共识,赢得信任

实践指导:集中多人智慧

 临时性:加强适应能力

实践指导:剩者为王

 信息就是权力

实践指导:掌握正确的信息

 应对“迅杂”的建议

实践指导:应对迅速和复杂

 信息超载焦虑症:无用信息过多

实践指导:拒绝无用信息

 有效领导取决于正确的决断

实践指导:决断反映能力

 缺乏决断力就会引发灾难

实践指导:培养决断力

 培养领导者不可缺少的TPOV

实践指导:迅速拥有进行决断的指导手册

 故事主线:通向物质财富目标的路线图

实践指导:学会给员工讲故事

 故事主线与决断:偏离主线的决断偏离战略

实践指导:故事主线帮助决断

 正确决断,保证执行

实践指导:学习决断的四个过程

 成功决断的依据

实践指导:做决断时认真思考

 决断领域:战略决断成败的关键

实践指导:关注三大核心领域

 决断所需的知识体系

实践指导:避免决断误区

 决断矩阵:领导的好工具

实践指导:在决断矩阵的指导下工作

 人的决断:最复杂的工作

实践指导:人的决断关系企业存亡

 战略决断:为未来负责

实践指导:战略关系企业命运

 危机决断:时刻做好准备

实践指导:应对危机的两项准备

 全球性革命:了解变化的根源

实践指导:正确理解全球化

 危机机遇:迎难而上

实践指导:危机就是机遇

 战略转折点:把握关键之点

实践指导:发现并把握战略转折点

 战略决定成败

实践指导:制定企业战略的三个条件

 战略地图:绘制路线图

实践指导:实施战略的指导书

 转型领导力:提升追随者

实践指导:员工为什么要忠诚

 沃伦达因素:分神导致失败

实践指导:如何能够集中精力

第六章 追求协同

 团队第一,战略第二

实践指导:人的重要性

 伟大团队:智慧的圈子

实践指导:如何构建伟大团队

 社会结构:人编织的意义之网

实践指导:妥善处理旧文化

 调整改造组织的旧特性

实践指导:如何具备构筑组织结构的能力

 四重组织理念:和谐统一四种理念

实践指导:企业形象取决于顾客

 规范式组织:选择适合的组织形式

实践指导:思想规范是对创新的谋杀

 个人式组织:根据自我认知行动

实践指导:适用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方式

 共同领导力:分享权力

实践指导:如何构建共同领导

 共同领导者:最高领导者的助手

实践指导:摆正心态

 联邦制企业:无边界组织

实践指导:企业进行联合应注意的问题

 组织完整性:首先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

实践指导:确定组织的定位

 混合经济:多种组织的深度合作

实践指导:在竞争中合作

 独行侠迷思

实践指导:拒绝个人英雄主义

 沟通:领导必备能力

实践指导:如何有效沟通

 交流引起共鸣

实践指导:领导者应走近员工

 机敏:做好准备,适应变化

实践指导:迅速适应环境变化

 授权的真正含义

实践指导:学会授权

 领导补给线:早日制定接班人计划

实践指导:安排接班人要早

 选对接班人:最关键的决断

实践指导:如何选对接班人

 反观式反馈:反观式反馈的四种方式

实践指导:重视他人的评价

后记 写作就是人生

试读章节

管理过度,领导不足

领导学大师本尼斯对“管理过度而领导不足”的现象深恶痛绝。他将很多组织走向衰败的原因归结于此。他认为这些组织的领导者们或许能够出色地处理好日常事务,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他认为尽管两者都很重要,但管理与领导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管理意味着“带动、实现、负责、指挥”,而领导则是“影响、指引方向和道路、行动、提出意见”。两者的区别在于“愿景和决断(追求效果)与熟练于日常事务(追求效率)”之间的区别。

因此,大多数成功的领导者对自身有着明确的认识,他们拒绝承认自己是管理者,他们极力关注的是组织的基本目的和发展的大方向。

实践指导

勇于承担责任

依据本尼斯的这一观点,大多数企业都将走向衰败——“管理过度,领导不足”的现象在几乎所有的企业中都存在着。

为什么会出现这类现象?根据对众多管理者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他们在内心中惧怕承担责任,作为管理者,只要按照上级或是企业的规定将内部事务处理好即可,即使是出现问题也可以推卸给别人。领导者则不一样,他们必须作出决断,与此同时,他们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发生问题时,他们别无退路。

尽管两者承担的责任不一,但是领导者的人生势必比管理者更精彩,他们是率领企业走向成功的真正决策者,在此过程中体验到的各种感受是他人所无法理解的。

汤姆·彼得斯在《重启思维》中宣告:“久生在世当活得轰轰烈烈。”如果渴望得到一个辉煌而轰轰烈烈的人生,那么,别做唯唯诺诺的管理者,做个出色的领导者。

本尼斯骨子里鄙视管理者而推崇领导者,他始终在呼吁我们这个世界需要的是领导者而不是管理者。他对管理者与领导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很多阐述,征服者与屈服者是他的又一个论断。

在他眼里,领导者是征服者,而管理者是屈服者。他认为在21世纪,屈服者没有任何出路,最终只能迎接失败。“如果我们任凭外界不断动荡的因素为所欲为,我们一定会被它们扼杀。”但是,领导者却不一样,他们是征服者,他们将征服各种动荡不安和无法预知的因素。

唯有征服才有未来

选择屈服还是征服,将成为你是否能够成为领导者的重要评判标准。

作为领导者,你承担的责任绝非一个人的成败,而是一个企业组织的成败。因此,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和动荡,你首先应该思考的是战胜它们领导者首先应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一旦选择了屈服,那就意味着你放弃了自身的责任。

而且,领导者一般都拥有清晰的梦想(或愿景),他们知道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如果他们选择了屈服,也就放弃了方向和目标。这是优秀领导者所不愿意的。因此,无论是从个人的成败,还是企业的发展来看,领导者必须去征服,唯有征服才有未来。

领导者是最讲求结果的一群人,他们知道保证结果才能够真正为企业创造利益。因此,无论是在构筑愿景,还是在进行一项决断时,他们首先关注的是结果。如果他们在一开始就已经知晓很难获得理想的结果,他们要么会改变策略,要么放弃决定。

但是,一旦确定了目标,他们就一定会为之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在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时,他们不会轻易放弃。

实践指导

结果至上  近些年,一些管理学者在国内推行结果管理。但是,对结果的强调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共鸣。对于很多领导者来说,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身,依旧抱着旧有的观念。这一观念非常普遍,那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正是这一观念使得很多失败一笔勾销,也正是这一观念使得很多人得以滥竽充数。

但是,无论是历史,还是时间,都是很公平的。它们对领导者的评价只有一个:结果。如果你取得了好的结果,你就是成功者,相反,你就是失败者。

如果郭士纳失败了,如果戈恩的计划没有得到顺利的实施,结果会如何?我们会因为他们勇于挑战的勇气记得他们吗?自然不会。人们记得他们是因为他们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如果说企业管理真的有什么秘诀,那么,这一秘诀必定就是“结果至上”。只有时刻关注结果,将一切努力集中在结果之上的领导者才能够获得最终的成功。

5F

“5F”并非本尼斯的观点,而是他引用了另一位管理学大师坎特的定义。5F是五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们分别为:Fast(快速)、Focused(专注)、Flexible(灵活)、Friendly(友好)、Fun(有趣)。P1-5

序言

本尼斯管理思想实践指南

管理者的消亡不是由某个人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由企业的发展决定的。我依然坚持我在《决胜未来:企业永续发展的领导力模型》中写下的那句话:“管理者要么转变为领导者,要么面临消亡!”

我曾经宣告“管理者的终结”,今天,我要再次宣告。关于这一主题,本尼斯是始作俑者,在他反复强调“管理有余而领导不足”时,他在告诉我们,管理者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累赘。

阅读本尼斯带给我的触动超越所有其他的大师。

对彼得·德鲁克的博大与深邃,我充满了敬仰和钦佩,那是我一生努力的方向。对查尔斯·汉迪的智慧和空灵,那欧洲人特有的优雅和从容,我仰望已久。对迈克尔·波特的严谨,那强烈的学院气息,我避之不及,这样严肃的人生再成功也非我所愿。而汤姆·彼得斯的痴狂和创造性,又非我所能及,只能欣赏而无从实践。

但是,本尼斯给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阅读他的作品,尤其是阅读《领导的实践》这本书时,我总会产生一种幻觉:这就是我的作品。无论是对人性的强调,还是对民主的认同,这一切正是我已经写下的(《决胜未来——企业永续发展的领导力模型》的核心正是人性领导学),或是我计划要写的。

有很多次,我甚至产生一种取消写作的念头,因为我所构想的一切本尼斯已经写了出来。这是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一个学者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而本尼斯的存在使我丧失了创造的机会。

阅读本尼斯的过程是这种痛楚不断加深的过程,那段时间是我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光。你构想了一切,忽然发现别人做得更好,你付出心血创作的价值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你将感觉到生命就此终结。

——本尼斯将我逼上了绝路。对我来说,摆在眼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弃做管理学者的人生规划,要么寻求新的突破,创造出新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放弃是我无法接受的,我已经深深爱上了管理学,离开了她,我的生命将毫无意义。我决定选择第二条道路,尽管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

我决定放弃一切重新开始。如今,我仍然在黑暗中探索。

“继往开来”是中国人对创新提出的要求,也成了我重新开始管理学研究的指导理念。因此,我决定系统深入地研读西方管理学大师的作品,这套“应对金融危机的管理智慧”丛书正是此次研读的成果。通过对大师们管理思想的研读,我逐渐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管理思想发展脉络,相信在这样的基础上,我的管理学研究将走得更远。

因此,我内心中充满了对本尼斯的感激。他给了我新的研究生命。

本尼斯在领导学领域取得的成果无人能及,尽管他的著作不多,(相比德鲁克而言,他的几本著作不但页码少得可怜,而且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也相对窄得多。)但对于领导以及领导者职能的阐述已经深刻透彻,使领导者们对自身的不足之处有了真实的体会。

在他所有的观点中,有几点值得我们关注且奉为圭臬:

一、领导不足,管理有余。企业内存在着大量的管理者,却缺乏相应的领导者。这使得企业拥有一定的稳定性,却丧失了应该的发展性。“领导者做正确的事,管理者正确地做事”,这一观点已经成为整个管理学界信奉的教义。

二、人性领导。本尼斯认为领导者首先应该是一位人文主义者,他们必须围绕人性的渴望和需求展开领导。离开了人性基础,一切领导形式都很难取得成功。

三、愿景与榜样的重要性。领导者必须在企业内传达明确清晰的愿景,唯有在愿景的指引下,企业成员才能够真正凝聚在一起,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进展。同时,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员工们做出榜样。行动的影响力远远超出语言。

因为领导学的特殊性,虽然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但大多没有能够形成权威,也缺乏指导性。如果你想对领导学和领导者法则有所了解并希望能够运用到实践中,那么,我建议你去读本尼斯。阅读本尼斯最好的入门就是本书。本尼斯的领导学不仅具备一定的实践性(他自身曾担任过领导者),而且还“决不浪费你的时间”。

后记

写作就是人生

这几年,写作成了我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方式之一。每完成一部书稿,我都有一种解脱的感觉,真想睡上三天三夜,将写作过程中的失眠之夜追补回来。

——这可是在写作过程中想都不敢想的奢求。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都像一根紧绷着的弦,丝毫不能放松、懈怠。在我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书中的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都不能浪费读者的时间。我知道时间的意义,更知道时间的重要性。所以我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那些不必要的词语偷偷溜进我的书稿。这需要高度的自知之明和对读者的敬畏。

对于自己,我也始终抱着一个信念。这个信念来自我最尊敬的大师德鲁克。有人问他最满意自己的哪本书时,他总是微笑着回答:“下一本。”读到这个故事的那一刻,我便已决定,将“写出一本比一本出色的书”作为毕生的使命。

对一个将写作视为人生的学者来说,我认为这两个信念是必须的。因此,在编写《领导重于管理》的过程中,这两个信念始终悬在我头顶上空,我甚至将它们挂在书房最醒目的地方。

写作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写作过程中,我体会到的就是亢奋和激动,尤其是当自己找到一个最确切的词时。很多时候,两个词之间微妙的差别,对句子意思、语气的影响大不相同。在词语面前,我们创作的权力远远小于选择,尤其是当你需要用一些词对另一个词进行解读的时刻。

——这是我在写作《领导重于管理》时最深的体会之一。

另一个体会则是,当你用心去感受另一个人的作品时,你将发现他身上令人着迷的气息。或许他与你相隔万里,也或许他与你相距千年,你都能想像得出他的音容笑貌,甚至他讲话时的抑扬顿挫。读着本尼斯,读着读着,我能感觉到他谈论民主时会激昂陈词,而对官僚主义则深恶痛绝(这一点他与韦尔奇有相通之处)。谈及领导者时,他会为他们的愚蠢而焦虑,而深锁眉头。这就是本尼斯。

我在对他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阐述时,时常能够感觉到他就站在我身后,不时指出我一些不够准确的表述。

他就是一个真实的老人,一个有血有肉让人倍感亲切的老人。当然,他更愿意您将他视为一位极具责任心的老人。

我的理想始终是做一名学者,并将创造思想视为生命最大的价值。因此,我始终在追求搭建属于自己的管理学体系。这个过程让我充满了想像、渴望,甚至是梦想。

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您更深刻地理解这位伟大的管理学家的深刻思想。

书评(媒体评论)

◎所有希望成为优秀领导者的人都应该好好学习本尼斯的著作。

——汤姆·彼得斯

◎使领导学成为一门学科,为领导学建立学术规则的大师。

——《金融时报》

◎本尼斯从事领导力研究,绝不说教。他让管理者懂得领导艺术。

——彼得·德鲁克

◎把世界级管理大师的思想跟中国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

◎希望成为领导者的人可以将《领导重于管理》作为枕边书每天翻阅,相信一定会助你成功。

——史玉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