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23使用人类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种植自己的粮食,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我们说着别人发明的语言,使用别人发明的数学……我们一直在使用别人的成果。使用人类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是_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史蒂夫·乔布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
创新应该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通常我们所理解的,从无到有的技术创新;另一种创新则是从无序到有序的整合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从无序到有序的整合创新是一种对中国企业更为适合的创新。
在中国,不造出一块芯片,不搞出一个硬盘,就似乎无法向国人交代。但是最终消费者买的不是芯片,而是iPodI。iPod之所以成功,并不在于它技术的先进或者苹果的研发能力有多强。iPod并不具备任何技术的创新,就是一块硬盘、一个音乐下载插件和一个优美的外观。生产这种播放器的技术壁垒早就突破了,中国的代工企业都可以生产出这种播放器。但是,iPod是第一个把互联网上的内容放到硬盘上的。通过这种内容和硬件的整合,iPod风靡全球。
史蒂夫·乔布斯在这一点上无疑是明智的。他不仅做过行业的领头人,还愿意虚心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成果,虽然这一做法在当时不被理解,但是看看现在你手中趋近完美的电子产品,有哪一款不是经过学习、融通而得到的呢。
史蒂夫·乔布斯在管理公司和产品创新上,有一套自己的哲学体系:并不是每个创业者都需要种植自己吃的粮食,也不是每个创业者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我们说着别人发明的语言,使用别人发明的数学……我们一直在使用别人的成果。使用人类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在计算机技术上百家争霸的年代,而且苹果公司一直领先于其他的公司。但是在史蒂夫·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的那段时间情形发生了变化。此时的苹果公司已经不是当时技术最领先的公司,而且技术驱动的时代也不会再到来。在这种前提下,史蒂夫·乔布斯提出了“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进行价值创新”这一思想。
这一观点在如今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就像史蒂夫·乔布斯说的那样,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吃自己亲手种的粮食,不是每一个人都要穿自己亲手缝制的衣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责任,合理的分配和层层的借鉴才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于是史蒂夫·乔布斯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吸收其他企业优良的技术,并且在此之上做出更大的创新和优化。
iPad的发布,让苹果又一次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焦点,产品的发布会,也成了展示史蒂夫·乔布斯个人魅力的舞台。iPad如此吸引人,史蒂夫·乔布斯对此的解释是:这个产品是建立在史蒂夫·乔布斯右脑思维的基础之上的,是人文技术加科学技术的交融。
不过关于这款产品,人们议论的另一个焦点是,苹果利用了亚马逊的阅读器技术。亚马逊一直是阅读器方面的领先者,史蒂夫·乔布斯坦然说道:“我们是站立在他们的肩膀上,推出了自己的新应用ibooks。”
史蒂夫·乔布斯从来不认为利用别人的技术是耻辱的事,他甚至说过:“优秀的艺术家复制别人的作品,更优秀的艺术家偷窃别人的思想,他们从不以偷窃别人伟大思想为耻。”诚然,不了解他的人常会因此了产生鄙夷之情,但事实上,他的真正意思是:偷窃伟大作品的思想并加以运用。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史蒂夫·乔布斯经常带着员工去参观博物馆,从而引导他们的员工更多地创新思想。他还曾带着麦金塔电脑小组参观新艺术派设计大师路易斯·康福特·蒂凡尼的作品展,来完善自己的界面设计。
实际上“偷窃”并没有那么不堪,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你首先要提炼“精髓”,并把这“精髓”变为“自己的伟大创意和产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一度引起很多人的误解,他们认为那不过为自己偷窃他人成果所找的借口而已。事实果真如此么?
你现在吃的点心全都是自己亲手做的么?你现在穿的衣服全都是自己缝制的么?你在工作中应用的数学定律、商业法则都是自己总结出来的么?当然不是,社会是一个整体,我们不可能完全生活在没有别人帮助和铺垫的环境里,而我们常常被要求的独立也不是要我们对外界的信息完全隔离。社会的发展就是建立在信息和知识共享的基础之上的,封锁知识或者拒绝求援的人无疑是愚蠢的。
一位具有很高智慧的父亲和他7岁的儿子一起整理后花园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块深埋土中的大石头。父亲想了想,决定将这当成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于是父亲要孩子自己将巨石移开。
孩子推了半天,石头却纹丝不动,后来他就聪明地在旁边挖了一个洞,找来一根木头插进洞中,用另一块小石头垫在底下,使劲地往上撬,但大石头仍纹丝不动。显而易见,以他的力气是不足以搬动大石头的。
孩子告诉父亲他还是搬不动,父亲在一旁看得很清楚,但冷冷地说:“你要尽全力。”
这一次,孩子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小脸都憋得通红,到后来几乎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木头上了,石头仍无动静。孩子大口喘着气,颓然坐下。
这时父亲和蔼地走到他身边,问道:“你能确定你真的用尽全力了吗?”孩子说:“当然用尽了。”父亲这时温柔地拉起孩子的小手说:“不,儿子,你……
P153-155
他完美地把科技和艺术结合,创造了世界上最优雅的产品,不仅留下了市值最高的公司,更留下了人们对他深深的怀念。我们还能再崇拜谁呢?
——腾讯创始人、CEO马化腾
乔布斯是这样一个人,因为有他,世界从此不同。因为有他枯燥的世界有了鲜活,因为有他沉闷的世界有了创意,因为有他单调的世界有了色彩。
——新东方创始入,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
乔布斯对于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重大影响,面这种影响将在今后几代人身上体现出来。
——微软创始人、前董事长比尔·盖茨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置新定义了整个世界,并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成就:他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第44任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
第一章 热爱你所做的工作
——史蒂夫·乔布斯谈创业激情
忠告1 热爱你所做的工作
忠告2 把卓越转变成你身上的一个特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天赋
忠告2 充满激情地去创业,使事业成为喜悦
忠告4 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
忠告5 你必须有勇气,并愿意为创业去冒险
忠告6 这是我创业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
忠告7 不为创业没做好找理由
第二章 商业上杰出的东西不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的
——史蒂夫·乔布斯谈团队合作
忠告8 一旦有了好主意,把这个主意拿给别人看
忠告9 年轻创业者最好找到有经验并想投资的人
忠告10 苹果在整体上是一个单独的团队
忠告11 商业上杰出的东西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
忠告12 他们不是失败者,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好的教练团队
第三章 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保持员工的高水平
——史蒂夫·乔布斯谈人员管理
忠告03 最先录用的十个人将决定着公司的成败
忠告04 激发创业者的最大潜能
忠告15 新生企业的凋亡,深层原因是他们丧失了信念
忠告06 创业过程中,如果你总是回头,你就会被灭掉
忠告17 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保持组织之间员工的高水平
第四章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在于创新
——史蒂夫·乔布斯谈创新思维
忠告08 苹果的药方是要用创新走出当前的困境
忠告09 我们可不愿意去做那些你也做我也做的事情
忠告20 创新就是对1000件事说不,来确保我们不会误入歧途或者做得过度
忠告21 创造力,就是把已有的经验联系在一起
忠告22 创业时。时刻都要做好创新的准备
忠告23 使用人类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
第五章 只做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的产品
——史蒂夫一乔布斯谈创业产品设计
忠告24 我们为自己而设计产品
忠告25 设计需要在上面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忠告26 你的生死存亡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
忠告27 告诉客户什么才是潮流
忠告28 质量和外观必须贯穿整个过程的始终
忠告29 流程可以让你的产品生产更加有效率
第六章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史蒂夫·乔布斯谈人生理想
忠告30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忠告31 你必须相信一些东西——勇气、命运、生命、缘分,随便什么
忠告32 你要坚信,你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将与你的未来产生关联
忠告33 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的心与直觉
忠告34 永远保持初学者的心态
忠告35 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创业也是如此
他是完美主义者,渴望掌控所有。
他是时代弄潮儿,一生颠覆世界。
他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
他是计算机与娱乐界的领跑人。
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他的脾性褒贬不一,但他却是“创造”与“奇迹”的代名词。
他就是著名的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
由于他的伟大创新,人们把他与爱迪生与福特比肩。他的人生就好像苹果公司的标志,简单而充满想象,缺憾而蕴含完美。
史蒂夫·乔布斯在他数十年的苹果公司生涯中先后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iMac、iPod、iphone等风靡全球亿万人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就像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的那样“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新定义了整个行业,并铸就了人类历史上最罕见的一个奇迹:他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而对史蒂夫·乔布斯成功最高的致敬莫过于,世界很多人是通过他发明的一个产品得知他辞世的消息的”。
史蒂夫·乔布斯在他的短暂一生中创造出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等6大产业的颠覆性变革。史蒂夫·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不断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而他并不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也不是投资领域的舵手,更不是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却靠着自己激越的性格、完美的脾性和敏锐的眼光创造奇迹。
史蒂夫·乔布斯拥有超凡的魅力,他追求完美和誓不罢休的激情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他的“海盗团队”在他的管理模式下,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史蒂夫·乔布斯也是一个由养父母抚养大的孤儿,一个中途退学的大学生,一个吸毒文化的幸存者。他虽鼓舞千人共事,却让同事对他畏如蛇蝎,他无理的个性也经常让周围的人愤怒和绝望,以至于最终被赶出自己创办的苹果公司。
但就是这样一个从不妥协人物,在十多年后再回苹果时却与自己的竞争宿敌微软公司进行合作,并且还很乐观的说“我发现了一个好事,我发现苹果+微软等于100%,所以他们是我们的唯一伙伴,我们推行什么都可以叫做标准”。
美国作家斯科特说过:在美国人的生活中,不会有第二次创业的经历。但在史蒂夫·乔布斯回归后的短短十年,苹果就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史蒂夫·乔布斯是这个帝国的绝对君主,他无所不在的阴影早已超越了个人电脑范畴,从而成了横跨IT、手机和多媒体三大业务的领袖偶像。
史蒂夫·乔布斯说: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把它浪费在走别人的人生道路上面。不要受教条羁绊,那是在用别人的思考成果活着。不要让他人意见的噪音淹没你内心深处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听从内心和直觉的召唤。
难道史蒂夫·乔布斯的一生都在跟着内心与直觉行走?难道他的创业人生就是一部心灵的召唤?不同的创业阶段到底给了他多少体味?跌宕的创业历程最终赋予他多少感悟?就让我们跟随他的内心与直觉,体会他不一样的创业传奇……
最后要说明的是,在本书的策划与成稿过程中,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关于乔布斯的传记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这些文献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此外,本书还得到很多人的帮助,王勇泽、于健、苏皓、职珂珂、户兴沙等为协助本书的编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也希望大家的共同努力,能为读者朋友们提供有意义的价值!
郭亚军的《史蒂夫·乔布斯创业心经(史蒂夫·乔布斯给创业者的35个忠告)》是一部兼具励志和创业指导功能的大众财经图书。
《史蒂夫·乔布斯创业心经(史蒂夫·乔布斯给创业者的35个忠告)》从史蒂夫·乔布斯这个创业偶像本身的吸引力,结合故事与评述、创业经历与语录的形式,总结了史蒂夫·乔布斯给创业者的35个忠告。对创业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史蒂夫·乔布斯说: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把它浪费在走别人的人生道路上面。不要受教条羁绊,那是在用别人的思考成果活着。不要让他人意见的噪音淹没你内心深处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听从内心和直觉的召唤。
难道史蒂夫·乔布斯的一生都在跟着内心与直觉行走?难道他的创业人生就是一部心灵的召唤?不同的创业阶段到底给了他多少体味?跌宕的创业历程最终赋予他多少感悟?就让我们在郭亚军的《史蒂夫·乔布斯创业心经(史蒂夫·乔布斯给创业者的35个忠告)》跟随他的内心与直觉,体会他不一样的创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