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禅悦如风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邱紫华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禅既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又在琴棋书画诗歌赋中;禅教会我们如何觉悟,从而获得绝对自由和生命真正的解脱;禅是最好的心理医生;禅是艺术的子宫……

本书立足于哲学思维科学的角度,来看待禅的思维特征以及奇特的表达方式。重在揭示禅所表现出来的中国式智慧,也就是:以哲学观照禅学;从公案提取智慧;以智慧解说人生;以禅的精神剖析艺术。

内容推荐

本书力求从专家的视角,对禅进行平民式的解读。本书以深入浅出的介绍和透彻的学理分析为基点,以浅白流畅的文字和生动奇特的故事为特色,以丰富的社会人生知识和艺术现象做材料,从广泛联系的角度来透视禅,来激发读者的思路。本书的写作追求坚实的学理性、广博的知识性、审美的趣味性。

目录

绪论 什么是禅?

第一章 禅宗人物传奇

  第一节 先行者的悲剧——达摩

  第二节 慧可与僧粲的惨淡经营

  第三节 奠基者的功绩——道信

  第四节 衣钵之争

  第五节 曹溪风月——慧能的顿悟禅法

  第六节 从玉泉寺到长安城——神秀的渐悟禅法

  第七节 北禅南禅的较量

第二章 禅的智慧

  第一节 教外别传与不立文字

  第二节 万法皆空:“无常”与“无我”

  第三节 不二法门

第三章 禅的人生境界

  第一节 禅与金钱

  第二节 禅与情爱

  第三节 禅与职责和道义

  第四节 禅与“无凡无圣”

  第五节 禅的人生境界

  第六节 禅的人生态度

第四章 禅与艺术

  第一节 禅与诗歌

  第二节 禅与武学

  第三节 禅与园林

  第四节 禅与绘画

  第五节 禅与茶

后记

试读章节

简单地说,我们所讲的“禅的智慧”,它来源于中国佛教禅宗,但它不是宗教。“禅”是佛教禅宗的创造性成果,但“禅的智慧”不是出家人的专利。准确地说,禅宗是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以及魏晋时期的玄学和佛家、儒家学说融合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思想形态。禅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平淡而洒脱的人生态度,也是生活中一种机智的处事方法。

禅宗是中华传统思维的产物。但是禅学是印度的佛陀(释迦牟尼)和他的大弟子迦叶所创造的。大迦叶之后传到二十八代——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初祖。达摩是什么人呢?他有哪些传奇经历呢?

传说,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普通七年九月二十一日。有一位从南印度的大和尚菩提达摩乘船从海上到达中国广州。据说,当时的海关官员见到这个印度和尚时感到很惊讶、很奇怪。为什么感到惊讶和奇怪呢?

原因有两点:

首先,他声称他是和尚,但他却蓄着满脸浓密的胳腮胡子,长发飘散在肩头。中国的和尚都是光头,他哪里是和尚的打扮呢?再看他深陷的眼窝中射出来的电光火石的目光,更透露出看破世相的灵光!

其次,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居然除了一根锡杖和一个僧钵之外,两手空空,既没有带行李,更没有带一部经卷。海关的官员知道,凡是从印度来华的人,没有准不是带着大量的货物而来,尤其是和尚,从来没有不带大量经卷的。

从这两点看,此人的打扮和举动,是违背常理的,稀奇古怪的。海关官员暂时扣留了这个“和尚”,并把这人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内,给当时的广州刺史萧昂做了汇报。刺史萧昂知道当今武皇帝(萧衍)一向对外国和尚都另眼相看。萧昂立即把这个印度和尚送进“招待所”,命令人们在限制他自由行动的同时,又好好款待他,并连忙十万火急地派人把这个古怪的“印度和尚”的报告送到位于金陵的梁武帝手中。梁武帝听说有印度高僧来中国,马上命令萧昂用很高规格的礼仪接待菩提达摩,并立即派遣官员到广州迎接菩提达摩去金陵。

为什么梁武帝如此重视这个印度来的和尚呢?原来,梁武帝是信佛,是个“想当和尚当不成,当了皇帝当不好”的著名人物。据说,他曾经披着袈裟给大众讲《放光般若经》,他也曾经三度抛弃了皇位而在金陵同泰寺出家,后来又被大臣们硬“请”回来当皇帝。

在位期间,他花了国家大量的金钱修建了许许多多寺庙,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寸‘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指的这个皇帝做的事。他还组织僧人大规模翻译佛经,刻印和出版了许许多多的经卷。

梁武帝在中国佛教的传播和推广上,确实建立了丰功伟业。他在历史上有名,原因就在这里。

菩提达摩到达金陵后,梁武帝立即接见了他。梁武帝看见这位从佛国圣土到来的和尚,就大肆吹捧自己对佛教所做的功德。

“朕即位以来,大量建造寺庙、刻印佛经,还收养了大批僧人,大力宣扬佛教。你看,我的功德无量吧!”

达摩说:“没有功德。”

这样的回答是梁武帝做梦也没想到的。真是“热脸贴上了冰疙瘩”——情不投、意不合!梁武帝顿时感觉很不爽。就问道:“你为什么说我‘没有功德’?”

达摩说:“您所做的这些事情,就像一个人和苍天比较一样,人只是一粒小小的果实。因为,您做的事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民众的烦恼和苦难。您做的这些事情,就像人的影子一样,虽然是实实在在的,其实是虚无的,没有什么意义的。”

梁武帝听了达摩的这番话,心里很不痛快,就斜着眼反问达摩:“你说说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呀?”

达摩说:“万物的本性是空性,所以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有功德即是无功德。佛法的功德,不是你在人世间所做的那一点点事业就可以追求到的。”

梁武帝对达摩的新见解,真是一头雾水,一点也听不懂。梁武帝感到同达摩的谈话,句句不投机,谈不到一起。我们通常说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梁武帝就改变了话题。

梁武帝问达摩:“什么是佛教‘圣谛’第一义?”P20-22

后记

二十年前,我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东方美学研究”。为了研究东方的美学,就必须学习印度哲学、宗教和艺术方面的知识。由此,啃读了一些古代的印度经典,如《吠陀书》、《五十奥义书》、《薄迦梵歌》、《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一些印度佛教经典。在学习中国哲学与日本的美学过程中,体会到印度佛学不同于中国佛学;尽管日本佛学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依据的也是汉译佛经,但日本的佛学同中国佛学又有很大的差异。但三个民族的佛学思想中的共同性又非常明显,其中中国禅学同日本禅学的血缘关系更直接、更紧密。禅对中国的思想和艺术有极大的影响,可以夸张一点说,不懂佛教和禅学就难懂中国艺术。同样,不懂佛教和禅学也很难懂得日本艺术。因此,对禅的学习和研究就成为我的东方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经过这些年的学习,我对禅有了一些了解和领悟。我曾为我的硕士研究生和阵士生开讲过几次“禅与中国文化艺术”的专题课。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我更加感到,关于禅,在许多问题上还应当再钻研、再思考。近两年来,我花了不少时间准备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讲“禅与中国文化”,后因某些原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的却是另一个题目——“历史上的悲剧人物”。“禅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改在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荆楚讲坛”上演讲、播出。现在这套光盘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音像部出版。

本书就是我这些年来学习禅、研究禅的成果。

近年来,谈禅的通俗书籍已出版了几十种。有的是选出若干公案,加以翻译或注释,但没有解释其含义;有的是选取公案中的一些故事,汇聚成册,最后附上几句点评的话,指点此故事的意思,说一点教益之类的话;有的则是选出《五灯会元》或《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中的某些人物或故事,加以文学性的想象性描写和渲染,从而具有了既像历史,又像小说的特点。有的书则直接来自宗教人士的宣教说禅。已故的著名文坛大家张中行先生曾写了一本《禅外说禅》的书。这本论禅的书,系统深刻而透彻,然而,老先生却谦虚地说自己是“禅外之人”。面对这些书,我觉得自己很难突出重围,很难超越它们。一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思想的独特性。如何才能够站在前人的肩上,突显自己的思想价值呢?如何超越原来的自我呢?

本书在以下两个方面力求突破现有的沦禅书籍的模式。

第一,本书立足于哲学思维科学的角度,来看待禅的思维特征以及奇特的表达方式。重在揭示禅所表现出来的中国式智慧,也就是:以哲学观照禅学;从公案提取智慧;以智慧解说人生;以禅的精神剖析艺术。

第二,本书力求从专家的视角,对禅进行平民式的解读。本书以深入浅出的介绍和透彻的学理分析为基点,以浅白流畅的文字和生动奇特的故事为特色,以丰富的社会人生知识和艺术现象做材料,从广泛联系的角度来透视禅,来激发读者的思路。因此,本书的写作追求坚实的学理性、广博的知识性、审美的趣味性。

我的努力是否有成效,这就由读者朋友们来评说了。

由于本书的篇幅所限,本书在写作上采取了简明的论述方式。我是研究美学和艺术的,即便在我熟悉的领域中,也有许多东西也未能得到充分展开。例如,“禅与艺术”部分中的“禅与武学”、“禅与诗歌”、“弹与绘画”、“禅与园林”、“禅与茶”等也都采取了提纲契领的方式表述。因为这些题目中,每一。个都需要用一本书的篇幅才能详尽地表达。但我认为,本书所论的这些题目,做到了重点突出,观点清楚,见解深刻。

感谢湖北电视台《荆楚讲堂》栏目的编导喻涛先生和胡艳红女士,本书的写作是在他们的支持和鼓动下完成的。感谢世界知识出版社的胡孝文主任和编辑刘豫徽女士。他们不仅热情地推出本书,而且出于对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对本书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的修改意见,尤其是刘豫徽女士对本书不少地方的修改、润色,使本书锦上添花,这是令我非常感动的。

本书在写作中,参阅了不少论禅的著作,也引用了其中不少的文字,由于涉及的书多,不能逐一列举,我在这里一并向这些作者致谢了!

作者 2008年8月3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