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秘密》系作者尤斯塔斯·穆林斯花费十五年时间完成的一部旨在揭秘美联储内幕的学术著作。作者披露了控制全球货币的“美联储”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也不是美国政府的机构,而是属于民间组织。因此是民间私有资本控制着货币金钱与世界。该书是目前为止揭示“联储局之谜”的核心著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美联储的秘密/秘史译丛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美)尤斯塔斯·穆林斯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美联储的秘密》系作者尤斯塔斯·穆林斯花费十五年时间完成的一部旨在揭秘美联储内幕的学术著作。作者披露了控制全球货币的“美联储”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也不是美国政府的机构,而是属于民间组织。因此是民间私有资本控制着货币金钱与世界。该书是目前为止揭示“联储局之谜”的核心著作。 内容推荐 尤斯塔斯·穆林斯的这本《美联储的秘密》于1952年由纽约伯和霍顿出版社社初版,首次披露了国际银行家于1907-1910年在佐治亚州的杰基尔岛召开的秘密会议,然而1913年出台的《联邦储备法案》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神圣而不可侵犯,所谓的“联邦储备体系”实际上既不是联邦层面的,它也没有储备,因此并不能称为一个体系。《美联储的秘密》的面世,廓清了长久以来那些联邦银行家的种种阴谋与其刻意制造的神秘色彩,既是揭示“美联储之谜”的开山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核心文献。 目录 致谢 关于作者 前言 代序 杰斐逊论美国中央银行的合宪性 主编的话 第一章 杰尔基岛 第二章 奥尔德里奇计划 第三章 《联邦储备法案》 第四章 联邦顾问委员会 第五章 罗斯柴尔德家族 第六章 伦敦阵营 第七章 希特勒瓜葛 第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九章 农业萧条 第十章 货币制造者 第十一章 蒙塔古·诺曼勋爵 第十二章 大萧条 第十三章 20世纪30年代 第十四章 国会曙光 附录一 附录二 主要任务介绍 参考书目 问题及答复 试读章节 1910年11月22日晚,新泽西州霍伯肯市(Hoboken)的火车站外聚集了一群落寞的新闻记者。他们刚刚目睹了一个本国顶级的金融家代表团带着秘密使命离开了车站。直到数年后,他们才意识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使命,而且即便在那时候,他们也不明白美国的历史在霍伯肯之夜后已经经历了剧变。 那个代表团乘坐一辆车窗帷幕紧闭的密封火车驶往隐秘的目的地,领队是国家金融委员会(National Monetary Commission)头目尼尔森·奥尔德里奇议员(Senator Nelson Aldrich)。在经历了悲惨的“1907年经济恐慌”(Panic of 1907)及公众疾呼政府稳定国家货币体系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1908年把创建“国家金融委员会”的提案纳入了法律。奥尔德里奇带领该委员会的成员历时两年寻访欧洲各国,花费了约30万美元的公共资金。然而,他并没有汇报本次行程的成果,也没有提供任何银行改革计划。 在霍伯肯市车站,与奥尔德里奇议员随行的还有他的私人秘书希尔顿(Shelton);财政部的助理部长兼国家金融委员会特别助理A.皮亚特·安德鲁(A.Piatt Andrew);纽约国民城市银行(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的总裁弗兰克·范德利普(Frank Vanderlip);J.P.摩根公司的高级合伙人亨利·P.戴维森(Henry P.Davison),也通常被视为摩根的私人特使;以及摩根公司控制的纽约第一国民银行(First National Bank of New York)的总裁查尔斯·诺顿(Charles Norton)。在火车即将开动前加入这个代表团的还有号称J.P.摩根公司指挥官的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以及刚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的保罗·瓦尔堡(Paul Warburg),他以合伙人身份加入了纽约的库恩雷波公司(Kuhn, Loeb and Company)的银行部,年薪高达50万美元。 六年之后,金融作家伯蒂·查尔斯·福布斯(Bertie Charles Forbes)(后来成为《福布斯》的创始人;该杂志的现任主编马尔科姆·福布斯是其子)写道: 想象一下本国最具影响力的银行家队伍趁着夜色,乘坐私家有轨电车悄悄溜出纽约,秘密向南疾驶数百英里,潜入一个只有几位仆人的孤岛,在那里生活了一整个星期,但却行事隐秘,以至于其中任何人的名字都未被提起,仆人就更无从知晓他们的身份,更无从向世人披露美国金融史上堪称最怪异、最神秘的这次出行。这并非是我肆意渲染,我只是首次向世人讲述著名的奥尔德里奇货币报告幕后的真实故事,以及美国的新货币体系是如何写成的……这一天机成功瞒过了所有人。公众对于这件事不可能得到一星半点儿的消息。有轨电车接到命令停靠在一个不太常用的站台,奥尔德里奇吩咐各位代表悄悄上了这辆私家车。然后他们便起程了,成功地避开了纽约无处不在的记者们……尼尔森·奥尔德里奇对亨利、弗兰克、保罗和皮亚特坦白道,他要把他们隔离在杰基尔岛上,直到他们能为美国研究并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货币体系,即当前的联邦储备体系的雏形,这正是在杰基尔岛上由保罗、亨利、弗兰克等人密谋得出的……瓦尔堡是奥尔德里奇体系和当前的货币体系的联系纽带。瓦尔堡对于实现该体系比其他任何人的贡献都要大。 尼尔森·奥尔德里奇议员的官方传记写道: 1910年秋,奥尔德里奇、他的秘书希尔顿、安德鲁、戴维森、范德利普和瓦尔堡一行六人去野外猎鸭。记者们等候在布伦瑞克(佐治亚州)火车站。戴维森先生走出来,对他们说了几句话。记者们就散了,没有泄露本次略显怪异的行程的事宜。奥尔德里奇先生问戴维森先生,他是如何搞定记者们的,戴维森并没有透漏。 戴维森的特长是善于安抚敌对的派别。他在处理“1907年大恐慌”事件时曾为J.P.摩根公司担当过这一使命。另一位摩根公司的合伙人T.W.拉蒙特(T.W.Lamont)曾说: “亨利·戴维森在杰基尔岛之行中担当了公断者的角色。” 通过上述资料,似乎可以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了。正是奥尔德里奇的私家车从霍伯肯车站出发,把这些金融家们带到了佐治亚州的杰基尔岛。而在若干年之前,以J.P.摩根为首的一批顶级的百万富翁买下了这个岛作为冬日度假地。这些人自称为“杰基尔岛狩猎俱乐部”(Jekyll Island Hunt Club)。起初,这个岛仅用作狩猎探险,后来这些富豪们发现,这个气候宜人的小岛是可以避开纽约寒冬的温暖的度假地,于是开始在那里修建豪华公寓,称其为“小屋”(cottages),供其家人冬季度假休息用。这幢“小屋”由于建在孤岛上,有时也用于举办男性社交晚会以及与狩猎不相关的其他活动。每逢这种时机,那些没有收到邀请的俱乐部成员就会被要求在一段时间内不要来岛上活动。在尼尔森·奥尔德里奇一行人离开纽约之前,该俱乐部成员就接到通知,小岛将被占用两周。 选择“杰基尔岛俱乐部”的所在地来起草控制美国人的货币和信贷的计划不仅是因为它与世隔绝,还因为这里也是参与起草该计划的那些大腕的私人领地。1931年5月3日,《纽约时报》在报道J.P.摩根最亲密的合作人之一乔治·F.贝克(George F.Baker)的去世事件时评述道,“杰基尔岛俱乐部失去了它最尊贵的成员之一。世界总财富的1/6都掌握在杰基尔岛俱乐部成员手中。” 俱乐部的成员资格仅可以通过世袭获得。 奥尔德里奇率领的这帮人对狩猎并不感兴趣。他们选择杰基尔岛来准备中央银行的成立事宜是因为它能提供私密空间,在方圆50英里以内见不到一个记者。这恰恰能满足机密性需求。这帮人在抵达杰基尔岛之前甚至商定,在他们逗留岛上的两周期间,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以姓氏而要以名字相互称呼。这帮人后来自称为“有名无姓俱乐部”(First Name Club),因为他们的姓— 瓦尔堡、斯特朗、范德利普等在这期间是被禁用的。岛上平常的仆人都以放假两个星期的名义打发走了,新仆人都是从陆地专门带来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人的姓氏。因此,即便在奥尔德里奇一伙人返回纽约后对他们进行审问,他们也不可能说明白这些人的身份。这次安排经证实非常妥当,因此参与杰基尔岛密谈的那些人后来在纽约又有过几次非正式的会晤。 为什么要有如此高级别的保密规格呢?为什么要在密封的有轨电车上穿行上千英里来到一个偏远的狩猎俱乐部?显然,这是为了进行一项公众服务计划,为了国家金融委员会指示的银行业改革做准备。那些参与人员对于公共慈善并不陌生。他们的名字通常被镌刻在黄铜饰板或者他们捐赠的大楼的外墙上。但是,他们在杰基尔岛上并没有履行这套程序。我们并没有看到立起黄铜板来铭记1910年聚集在私人狩猎会所来改变每位美国公民命运的这些人的“无私”行为。 事实上,杰基尔岛上并没有任何慈善之举。奥尔德里奇一行人千里迢迢秘密来到岛上是要完成银行和货币立法,“国家金融委员会”受命公开为其做准备。这使得美国日后对货币和信贷的管控陷入危局。如果有准备好真正的货币改革并呈交国会,就会终止仅有一个世界货币制造者的权力。杰基尔岛之行保证了美国将成立一所中央银行,它将为那些银行家带来他们一直梦寐以求的一切。P3-7 序言 本书以纯粹的事实,在此揭露了一个惊为天人的背叛阴谋。威尔逊和豪斯很清楚他们进行的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我们无法揣摩人的动机,这一对搭档或许坚信他们会达到目的。他们不喜欢代议制政府。他们信奉由不受管制的寡头控制集团操纵的政府,寡头集团肮脏的作为只有在很长时间后才会大白于天下,以至于选民们永远无法在适当的时机采取有效行动来阻止这场劫掠。 埃兹拉·庞德 (1950年于华盛顿首府的圣·伊丽莎白医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