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此时此刻(吴亮谈话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吴亮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此时此刻(吴亮谈话录)》是一本谈话录。其中,除了个别对话稍早,大部分根据2008年以来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2008年初吴亮的眼睛做了手术,医生告诫我暂时不要阅读与写作,我就对自己说,好吧,那就找些人随便说点什么,用录音机把它记录下来。

内容推荐

《此时此刻(吴亮谈话录)》中的前半部分,是根据作者吴亮在2010年秋冬对五十余位当代艺术家进行电视访谈的录音资料中整理出来的,近二十位艺术家,占全部录音资料的三分之一;内容分别涉及艺术家的童年往事与“文革”记忆、创伤与梦想、个人艺术经历,以及各自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艺术形式、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技术与媒介、宗教与信仰、人类与生物、过去与未来等命题的感受和见解。

《此时此刻(吴亮谈话录)》中的后半部分,是作者平时各种谈话录音的整理,形式接近日常聊天,两人或多人聊天、还有接受采访、会议发言、在学校或美术馆讲演;内容庞杂,涉及政治、理论与现代史、当代文学、八十年代、先锋派、中国当代艺术的多重历史脉络、上海南京北京等城市的文化差异、作者口述自传,以及对艺术家个人和作品的印象。

目录

我等待着一个巅峰时刻

我每时每刻都在工作状态里

一半是黑暗,一半是光明

艺术品可能是世界所有物品的总和

恢复简单快乐,把艺术当作一个玩

很平静很疯狂,画画就像在梦里

困难重重,但你必须得做下去

世界太神秘了,只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一个团队比一个个体更加重要

有效期,我的脑袋是空白

时间是最后的仲裁者

走向自己,而不是为了走向世界

作为一个人,他就是他自己的神

高处不胜寒

我希望有一个梦想

迟早会有这一天

中国当代艺术的若干问题

艺术的背后

——在民生当代美术馆的一次演讲

当代艺术:返回非艺术的知识事件

也许一切都很天然

——在毛焰“意犹未尽”个人画展上的发言

不要把艺术家放到同一个秩序当中

赞美它就是批判它,反之亦然

——在“薛松 1988—2011年回顾展”的发言

昏暗时刻突然出现的幽灵

——关于王燮达作品的一次谈话

受到影响的特殊性

——在“K11贵阳艺术村城市零件工作室”十人油画作品展的发言

艺术是一种物与人的关系

——在“单体飞行”画展后与艺术家们的谈话

废墟就是崇高

先锋文学是历史上的一座座坟墓

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一点都不低

你认为的重要事实对我无足轻重

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和先锋批评

踪迹与涂抹

南京,城市的肚子

一个人的上海

上海是座动物园

城市之魂

——《环球企业家》专访吴亮

吴亮说吴亮

后记

试读章节

作为一个人,他就是他自己的神

张洹 吴亮

(张洹,艺术家,现居纽约。对话时间:2010年12月17日)

吴亮:最早看你的作品图片,就是你的行为,身体,以后我再看到你就会想,面前这位是艺术家还是他的作品呢,两者已经合二为一了……你曾经说,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政治家,或企业家,他未来将做什么,别人都不可预知。所以跟在你后面的人都很紧张,不知道你下一步要做什么,就好比那些围绕着毛泽东的人,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做些什么……你总是给人一些惊奇。你还多次说过这样的话,说你不能在这系统里玩,你就要不讲道理。但你有没有发现,你的不讲道理,当代艺术的不讲道理,也已经成了一个系统,甚至成了传统了,那么在这样一个成了传统的不讲道理的系统中,你再要不讲道理,那将是何其困难。

张洹:在不讲道理的这个系统里面,再要讲道理,他就只有更不讲道理。

吴亮:那是一个辩证的、相辅相成的事情了……我想肯定,你说自己的故事说过许多次了吧,外面对你的评论也特别多。我看了你的那本《创世纪》以后,发觉现在阐释张洹最权威的,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你把自己讲得特别清楚。你能成为一个作家,而且你已经成为作家了。你一开始用你的身体进行写作,然后用你的观念,各种媒……

P177

后记

这是一本谈话录。其中,除了个别对话稍早,大部分根据2008年以来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2008年初我的眼睛做了手术,医生告诫我暂时不要阅读与写作,我就对自己说,好吧,那就找些人随便说点什么,用录音机把它记录下来。我明白,自从便携式微型录音机越来越廉价以来,已经有无数人在这么做了,我既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过去,人们以为可以通过现场记录和复制技术拯救那些稍纵即逝的即席言论和偶然思想,使之不被湮没;但现在的情况正好颠倒了过来,人们所轻易掌握的数码技术手段因其廉价与普遍滥用,使那些或许有可能具有价值的言论与思想混杂在如瀚海一般过量保存的谈话录音中——被录音了,却没有闲暇进行文字整理;作了文字整理,却没有相匹配的地方刊登;侥幸发表了,却没有合适理想的人翻阅;匆匆浏览了,却没有留下印象;认真阅读了,却迅速地为纷至沓来的其他信息所覆盖;更可担忧的是,不仅目前已有的由数码技术所保存的语音图像资料恐怕在可以预料的短近将来都难见天日,那些接踵而至从未来朝我们浪潮般压迫过来的信息不仅是天文数字,而且每时每刻在以几何级数在增长。

也许,热衷记录我们平时的谈话本身就是一个过于自恋的错误,这个错误还导致了另一种倾向,即稍有机会,就事无巨细地记录并精心保存自己的图像与言论,却无暇关注其他人哪怕是最熟悉的人的同类记录。追根溯源,在漫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彼此交谈,只不过为了达成关于某个情境性的遭遇、沟通、诉求或临时合作之目的,一旦交流完成,原先的说话内容就自然废弃,我们的注意力和条件反射之本能被接踵而至的新情境所吸引。说话不需要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它不需要固置在原先的地点。简而言之,日常中的大量说话交流,其意义与有效性仅在此时此刻,我们平时说话并不是为了被记录,说过了听过了,相继而来的生活之流就应将其迅速淹没,了无痕迹才是它的应有宿命。

当然写作与日常谈话有所不同,特别是那种据说也正在慢慢消失中的老派写作,这种老派写作坚信,写作只能是为少数人的,甚至它只在两个人之间发生,它起源于一个人说,一个人听;然后反过来,听的人开始说,说的人开始听,最终形成对话。古老的写作几乎都起源于对话,无论苏格拉底、孔子还是佛陀……我愿意相信,只要人们对话的欲望和对话的形式没有从他们的肉体内与生活中消失,这一类老派写作也肯定会继续存在。许多年来,我的写作一直偏爱对话的形式,这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我的写作只能私下进行(以片断或通信的方式),尝试公开发表那些危险疑问与异端见解无异飞蛾扑火。八十年代起我开始正式写作,我最初出版的那些书的其中之一,《艺术家与友人的对话》就是一本虚构的谈话录。那时候还是一个低信息时代,一个所谓思想得以被允诺解放的初醒之晨,我和我的同代人以为一个回归性的启蒙运动也许真的将要来临,我们为一切我们所遇见的有可能是新的观念和新的事物欣喜若狂,我们每时每刻发现自己产生了新的疑问或新的解答。因为没有机会和必要的技术条件,我们无法记录我们平日里的某些思想邂逅和遭遇性的论辩,以及某些自以为有点意思的闲聊式谈话。

能记录就记录吧,能整理就整理出来吧,当然,能发表更好。为了此时此刻,为了曾经存在的谈论,无论它是否会被湮没或终究要归于尘土,在我们或你们的一息尚存之际,只要一息尚存,思想与谈论就不会停息,不管它是渺小还是伟大……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渺小与伟大,那些虚妄概念不过寄生于某些谈论,并被另一些谈论质疑,它们并不存在于我们之前或我们之后的无限世界中……《此时此刻》所谈论的那些话题都是极为有限的,它们依赖于这个尚未消失的时代,被局限在这个自以为已经非常开放与发达的时代,但我们必须依存这个时代,无论它有多么骄傲或有多么可笑。  吴亮

2012年3月3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