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别开生面的名片
——《社长是出版社的名片》序 刘杲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编
思辨——论理与前瞻
追问——出版人的品格
在“出版战略研讨会”上的开幕词
培植和发育出版物的商品触角
世纪之交的出版竞争阶段论
既讲“汉语”又讲“世界语”
——在“96北京国际书展版权贸易研讨会”上的演讲
世纪之交出版工作前瞻性思考
我们应该有一个梦
——在1997年香港“世界华文出版研讨会”上的演讲
潮头断想
——中国出版业集团化问题初探
剖析出版业现状与走向
聆听出版的世纪“绝唱”
中国——一块正在被开垦的版权贸易处女地
——应美国出版商协会邀请在芝加哥“99国际书展大会”
上的演讲
创建新的出版格局
——从中青社发展观察大陆出版经营
e时代的社刊工程
探寻出版热点
打造传统出版业与高科技的策略联盟
——在“成都2000出版发展论坛”的演讲
高新科技条件下传统出版业的创新和再生
化虚为实
——在中宣部精神文明座谈会上的发言
期刊崛起与媒体互动
坚守出版者的职业道德
——中国编辑学会第七届年会开场白
先进性要求前瞻性
变强比变大更紧迫
让思想冲破牢笼
——在中宣部“三个代表”理论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品牌期刊的变革趋势
两面看,两手抓
创新——不竭的发展动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中国出版人十年商战的嬗变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出版的国际化选择
——第二届中日韩编辑学国际研讨会演讲
永远的魅力
——大陆出版业之当下与未来
第二编
思路——格局与蓝图
团结奋进再创辉煌
——1993年在中青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认清形势调整策略满怀信心跨越世纪
——1995在中青社建社45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摘
要
以改革统领“第二次创业”
——1998年中青社改革动员会报告
在发展中继承
——2000年在中青社建社5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实施扩张性发展战略
——2001年在中青社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适应形势深化改革再接再厉不断创新
——2002年中青社工作会议讲话
放言产业化的社刊工程
——2002年中青社“社刊工程会议”发言摘要
2003年中青社工作会议讲话摘要
中青社改革思路草案(一)
中青社改革思路草案(二)
2005年中青总社图书工作会议讲话摘要
第三编
思谋——识见与企划
论读者
论品牌
对宣传典型的思考
青年思想修养读物编辑工作的政治责任感
青年读物的守望与歌吟
《理想与人生》(原稿名为《漫步在生死场上》)审读报告
附:《理想与人生》二审意见
《理想与人生》再审报告
关于《理想与人生》(书名已改为《抓紧生命的纤绳》)一书的
修改加工报告
关于《青年文摘》杂志改刊意见
——与编辑部谈话、研讨、发言整理
《格言》杂志创办思路
——与王晓明、李彤谈话整理
关于《中国青年》杂志改刊意见
——与编辑部谈话、讲话整理
社长怎样抓“好书”
编辑怎样抓“好书”
项目书
——“中国中学生考试网”策划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申办出版社的请示报告
关于创办及承办《中国期刊世界》杂志的申请
第四编
思絮——延展与意趣
我们别无选择
让我们“再出发”
——新年贺词
追寻新世纪的“绝唱”
准备好了吗?
——新年寄语
寄语
写在前面
——《典藏开明书店版名家散文系列》序言
写在前面
——《茅盾手迹本(子夜)》序言
《古董鉴藏》丛书总序
捧读一颗滚烫的心
——《活出新感觉》序言
写在前面
——《重塑你的心灵》序言
开头的话
——《走马黄河》丛书序言
写在简体字版出版时
——《文馨英汉词典》序言
另一种阅读
——《电影伴读中国文学文库》前言
《朝觐古文明》前言
今天是希望明天是栋梁
——写在前面
为《格言》创刊4周年题
在中野良子《真由美的世界》一书首发式上的讲话
我喜爱金黄色
知识引她奋飞
——《张海迪书信日记选》编后思考
来自“走马黄河”策划人的声音
能不忆《牛虻》?
我为书装鼓与呼
传记与文学的“随想”
“减负”之后
感想“读图”
国际书展识“小”
“品书”与“书品”
阅读的从容
“书衣”和“书脸”
从《大众哲学》再版想到的
也说图书的贱卖
还图书尊严
阅读的“胃口”问题
来了mook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办公楼中的古典文化之韵
——中青社办公楼装修设计感受
让社长成为出版社的“名片”
路之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