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对新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编辑出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一生写了大量书刊评论、发刊辞、编后记、出版说明、广告辞等,还留下了不少与作者、译者之间的通信,这些文字都体现了鲁迅的编辑出版思想。这些思想不但在当时对于编辑出版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在时隔近90载的当下,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基于此,编者编选了这本《鲁迅出版文选》,冀望为鲁迅编辑出版思想的研究的推动,提供些许的帮助,也愿为我们当今的报刊、出版行业的编辑工作者,提供学习或查阅的资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鲁迅出版文选 |
分类 | |
作者 | 杨里昂//彭国梁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对新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编辑出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一生写了大量书刊评论、发刊辞、编后记、出版说明、广告辞等,还留下了不少与作者、译者之间的通信,这些文字都体现了鲁迅的编辑出版思想。这些思想不但在当时对于编辑出版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在时隔近90载的当下,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基于此,编者编选了这本《鲁迅出版文选》,冀望为鲁迅编辑出版思想的研究的推动,提供些许的帮助,也愿为我们当今的报刊、出版行业的编辑工作者,提供学习或查阅的资料。 内容推荐 鲁迅先生一生著述之丰为世人所共睹,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伟大贡献也为有识者所景仰。当前,我国的出版事业正进入一个全盛时期,各种出版物正在走向全世界,这是当代出版工作者努力的结果,也是包括鲁迅在内的前辈出版家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帮助广大出版工作者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扬鲁迅的优良传统和经验,编者特编辑了本书。冀望为鲁迅编辑出版思想的研究的推动,提供些许的帮助。 目录 上篇 鲁迅论书刊出版 《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评语 《美术》杂志第一期(一九一八年) 渡河与引路(一九一八年) 随感录(一九一九年) 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一九一九年) 估《学衡》(一九二二年)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一九二二年) 所谓“国学”(一九二二年十月) 关于《小说世界》(一九二三年) 望勿“纠正”(一九二四年) 忽然想到(一九二五年) 通讯(二)(一九二五年)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一九二九年) 书籍和财色(一九三〇年一月) 上海文艺之一瞥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一九三一年) 我对于《文新》的意见(一九三二年) “连环图画”辩护(一九三二年)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一九三二年) 大家降一级试试看(一九三三年) 祝《涛声》(一九三三年) 我们要批评家(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二日) 上海的儿童(一九三三年) 为翻译辩护(一九三三年)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一九三三年) “论语一年”(一九三三年) 四库全书珍本(一九三三年) 各种捐班(一九三三年) 由聋而哑(一九三三年) 关于翻译(上)(一九三三年) 关于翻译(下)(一九三三年) 论翻印木刻(一九三三年) “商定”文豪(一九三三年) 选本(一九三三年) 批评家的批评家(一九三四年) 大小骗(一九三四年) 《看图识字》(一九三四年) 论重译(一九三四年) 再论重译(一九三四年) 书的还魂和赶造(一九三五年) 非有复译不可(一九三五年) 《表》译者的话(一九三五年) “题未定”草(节选)(一九三五年) 三月的租界(一九三六年) 《天觉报》创刊祝电(一九一二年) 致胡适(一九二一年) 致胡适(一九二四年) 致许广平(一九二五年) 致江绍原(一九二七年) 致李小峰(一九二七年) 致李霁野(一九二九年) 致孙用(一九三一年) 致郑伯奇(一九三二年) 致郑振铎(一九三三年) 致赵家璧(一九三三年) 致李小峰(一九三三年) 致邹韬奋(一九三三年) 致曹聚仁(一九三三年) 致黎烈文(一九三三年) 致黎烈文(一九三三年) 致郑振铎(一九三四年) 致陶亢德(一九三四年) 致陈烟桥(一九三四年) 致陶亢德(一九三四年) 致姚克(一九三四年) 致陈烟桥(一九三四年) 致郑振铎(一九三四年) 致郑振铎(一九三四年) 致杨霁云(一九三四年) 致徐懋庸(一九三四年) 致曹聚仁(一九三四年) 致曹聚仁(一九三五年) 致曹聚仁(一九三五年) 致孟十还(一九三五年) 致陈烟桥(一九三五年) 致李桦(一九三五年) 致台静农(一九三五年) 致聂绀弩(一九三五年) 致孟十还(一九三五年) 致杨晋豪(一九三六年) 致唐弢(一九三六年) 致曹白(一九三六年) 下篇 鲁迅出版文选 《域外小说集》 序言 《域外小说集》略例 《域外小说集》杂识(二则) 《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广告 《域外小说集》再版序言 《越铎》出世辞(一九一二年) 《古小说钩沉》序(一九一二年) 《会稽郡故书杂集》 序 虞预《会稽典录》序 钟离岫《会稽后贤传记》序 谢承《会稽先贤传》序 贺氏《会稽先贤像赞》序 朱育《会稽土地记》序 贺循《会稽记》序 孔灵符《会稽记》序 莽原 《莽原》出版预告 《莽原》半月刊出版预告 编完写起 编者附白 正误 “未名丛刊”与“乌合丛刊” 《未名丛刊》是什么,要怎样? 《未名丛刊》与《乌合丛书》印行书籍 《苏俄的文艺论战》前记 《穷人》小引 《十二个》后记 语丝 《某报剪注》按语 《“行路难”》按语 《东京通信》按语 复张孟闻 复章达生 本刊小信 附:我和《语丝》的始终 小说旧闻钞 《小说旧闻钞》序言 《小说旧闻钞》案语(三则) 《小说旧闻钞》再版序言 嵇康集 《嵇康集》序 《嵇康集》考 《嵇康集》著录考 《嵇康集》逸文考 《嵇康集》跋 唐宋传奇集 《唐宋传奇集》序例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 《唐宋传奇集》广告 奔流 《奔流》凡例五则 《奔流》编校后记 敬贺新禧 艺苑朝华 《艺苑朝华》广告 《近代木刻选集》(1)小引 《近代木刻选集》(1)附记 《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 《近代木刻选集》(2)附记 《露谷虹儿画选》小引 《比亚兹莱画选》小引 《新俄画选》小引 《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 《文艺研究》例言 《晦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 现代文艺丛书 介绍现代文艺丛书 《静静的顿河》后记 《铁甲列车Nr.14-69》译本后记 《浮士德与城》后记 《勇敢的约翰》校后记 铁流 《毁灭》和《铁流》的出版预告 《铁流》编校后记 竖琴 《竖琴》前记 《竖琴》后记 《一天的工作》 《一天的工作》前记 《一天的工作》后记 文艺连丛 《文艺连丛》——的开头和现在 《不走正路的安得伦》小引 《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 萧伯纳在上海 《萧伯纳在上海》序 《萧伯纳在上海》广告 北平笺谱 《北平笺谱》序 《北平笺谱》广告 十竹斋笺谱 《十竹斋笺谱》广告 《十竹斋笺谱》附条 《十竹斋笺谱》牌记 引玉集 《引玉集》后记 《引玉集》广告 《草鞋脚》小引 木刻纪程 《木刻纪程》小引 《木刻纪程》告白 《木刻纪程》出版告白 译文 《译文》创刊号前记 《译文》终刊号前记 《译文》复刊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编选感想 死魂灵百图 《死魂灵百图》小引 《死魂灵百图》广告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牌记 海上述林 《海上述林》上卷序言 《海上述林》下卷序言 绍介《海上述林》上卷 中国杰作小说 《中国杰作小说》小引 萧军简介 《城与年》插图小引 《苏联版画集》序 附录:鲁迅编辑出版简谱 试读章节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 (一九二九年) 倘说,凡大队的革命军,必须一切战士的意识,都十分正确,分明,这才是真的革命军,否则不值一哂。这言论,初看固然是很正当,彻底似的,然而这是不可能的难题,是空洞的高谈,是毒害革命的甜药。 譬如在帝国主义的主宰之下,必不容训练大众个个有了“人类之爱”,然后笑嘻嘻地拱手变为“大同世界”一样,在革命者们所反抗的势力之下,也决不容用言论或行动,使大多数人统得到正确的意识。所以每一革命部队的突起,战士大抵不过是反抗现状这一种意思,大略相同,终极目的是极为歧异的。或者为社会,或者为小集团,或者为一个爱人,或者为自己,或者简直为了自杀。然而革命军仍然能够前行。因为在进军的途中,对于敌人,个人主义者所发的子弹,和集团主义者所发的子弹是一样地能够制其死命;任何战士死伤之际,便要减少些军中的战斗力,也两者相等的。但自然,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我先前为叶永蓁君的《小小十年》作序,以为已经为社会尽了些力量,便是这意思。书中的主角,究竟上过前线,当过哨兵(虽然连放枪的方法也未曾被教),比起单是抱膝哀歌,握笔愤叹的文豪们来,实在也切实得远了。倘若要现在的战士都是意识正确,而且坚于钢铁之战士,不但是乌托邦的空想,也是出于情理之外的苛求。 但后来在《申报》上,却看见了更严厉,更彻底的批评,因为书中的主角的从军,动机是为了自己,所以深加不满。《申报》是最求和平,最不鼓动革命的报纸,初看仿佛是很不相称似的,我在这里要指出貌似彻底的革命者,而其实是极不革命或有害革命的个人主义的论客来,使那批评的灵魂和报纸的躯壳正相适合。 其一是颓废者,因为自己没有一定的理想和无力,便流落而求刹那的享乐;一定的享乐,又使他发生厌倦,则时时寻求新刺戟,而这刺戟又须利害,这才感到畅快。革命便也是那颓废者的新刺戟之一,正如饕餮者餍足了肥甘,味厌了,胃弱了,便要吃胡椒和辣椒之类,使额上出一点小汗,才能送下半碗饭去一般。他于革命文艺,就要彻底的,完全的革命文艺,一有时代的缺陷的反映,就使他皱眉,以为不值一哂。和事实离开是不妨的,只要一个爽快。法国的波特莱尔,谁都知道是颓废的诗人,然而他欢迎革命,待到革命要妨害他的颓废生活的时候,他才憎恶革命了。所以革命前夜的纸张上的革命家,而且是极彻底、极激烈的革命家,临革命时,便能够撕掉他先前的假面,——不自觉的假面。这种史例,是也应该献给一碰小钉子,一有小地位(或小款子),便东窜东京,西走巴黎的成仿吾那样“革命文学家”的。 其一,我还定不出他的名目。要之,是毫无定见,因而觉得世上没有一件对,自己没有一件不对,归根结蒂,还是现状最好的人们。他现为批评家而说话的时候,就随便捞到一种东西以驳诘相反的东西。要驳互助说时用争存说,驳争存说时用互助说;反对和平论时用阶级争斗说,反对斗争时就主张人类之爱。论敌是唯心论者呢,他的立场是唯物论,待到和唯物论者相辩难,他却又化为唯心论者了。要之,是用英尺来量俄里,又用法尺来量密达,而发见无一相合的人。因为别的一切,无一相合,于是永远觉得自己是“允执厥中”,永远得到自己满足。从这些人们的批评的指示,则只要不完全,有缺陷,就不行。但现在的人,的事,那里会有十分完全,并无缺陷的呢,为万全计,就只好毫不动弹。然而这毫不动弹,却也就是一个大错。总之,做人之道,是非常之烦难了,至于做革命家,那当然更不必说。 《申报》的批评家对于《小小十年》虽然要求彻底的革命的主角,但于社会科学的翻译,是加以刻毒的冷嘲的,所以那灵魂是后一流,而略带一些颓废者的对于人生的无聊,想吃些辣椒来开开胃的气味。 P26-28 序言 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对新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编辑出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从青年时期留学日本开始,就与编辑出版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逝世的前几天,他仍在为出版而操劳。 他一生写了大量书刊评论,编辑过数十种书刊,作为编者,他为这些出版物撰写了大量诸如序言、发刊辞、编后记、出版说明、广告辞等,还留下了不少与作者、译者之间的通信,这些文字都体现了鲁迅的编辑出版思想。如鲁迅在作《忽然想到》文中谈及书籍版式时说:“我于书的形式上有一种偏见,就是在开头和每个题目前后总喜欢留些空白。”他认为“行行挤得很紧”“满本是密密层层的字”的书给人以“压迫和窘促之感”,不特很少“读书之乐”,且觉得仿佛人生已没有“余裕”,“不留余地”了,等等。这些思想不但在当时对于编辑出版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在时隔近90载的当下,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基于此,我们编选了这本《鲁迅出版文选》,冀望为鲁迅编辑出版思想的研究的推动,提供些许的帮助,也愿为我们当今的报刊、出版行业的编辑工作者,提供学习或查阅的资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