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让个性助你成功/最成长青少年正能量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卞庆奎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节个性的特征

一、什么是个性

这也许是心理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因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众说纷纭。就个性的定义来说,据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的统计,就有50多种。

个性又称人格,原意是指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心理,类似于京剧中的脸谱。如在京剧中红脸代表的是忠厚,白脸代表的是阴险狡诈,黑脸代表的是刚正不阿。传统的心理学沿用这个含义,把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种种角色的心理活动都看作个性的表现。所以,心理学中个性是指一个人种种行为的心理活动的总和。

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将同时扮演很多社会关系的角色,如儿子、父亲、丈夫、同事、同学、朋友、上级、下级等。同样是父亲或领导,每个人的表现,如善与恶、利己与利他、可信与不可信、顺应与不顺应、理性与非理性、自信与不自信、高智能与低智能等,这些实际上都是一个人的个性表现。

二、个性是社会化的产物

人一生下来并不具备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如初生婴儿,只会吃、睡、啼哭、排泄。他们只有简单的感觉、知觉、情感和个性的最初表现,没有形成完整的个性,所以只能作为自然实体而存在,即自然人。婴儿与婴儿之间存在着个体特征的差异,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社会每分钟使成千上万的野蛮人问世,应该使他们文明化,成为社会的个体。”也就是说,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这个文明化的过程,也就是个体形成的过程,是获得智慧、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的过程。

一个初生婴儿(自然人),如果把他放到非洲人的家中去养育,他最后就会形成非洲人的脾气、习性、爱好和为人处事的方式;如果把他放到美国、中国、印度或其他地方去养育,他长大以后一定会具有这个地区、民族、家庭所共有的一些个性特征。如果一个婴儿从小就被剥夺了社会化(受教育)的权利,他就是皮亚杰所说的“野蛮人”。兽孩就是野蛮人,没有教化过的人。很多媒体都报道过有关狼孩的消息,如有关记载说,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山林里发现两个披头散发赤身裸体的人随狼群奔跑,当地人很害怕,以为是妖魔,后来一位美国人跟踪到狼窝里,用武力驱走狼,救出了两只人形的“狼”,那是两个女孩,估计一个3岁,一个8岁。人们分析,她们是从小不幸被母狼叼走在狼窝里长大的。在她们身上,人的一切心理现象全被埋没了:一无羞耻感,不肯穿衣服,强迫给她穿上,便用爪子把衣服撕破;二不会站立直行;三不会说话,不会笑(说话和笑是人的“专利”),连人的声音也不会发;四不吃熟食,而且只会在地上舔着吃;五不肯睡床,不愿盖被,喜欢趴在地上睡,而且白天睡觉,半夜爬到户外嗥叫;六是嗅觉灵敏,不出汗,而且喜欢黑暗,喜欢和狗、山羊接近……

以上这些可以说明,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人不能离群索居或单独存在,离开社会环境和与他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便不成其为人。人类个体终生与社会为伴,幼年依附于成人而生存,成年以后参与群体活动而生活,人的全部行为几乎都具有社会性。人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一切行为、思想、情感等,不仅因他人的存在或受他人行为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也对他人的行为产生某种作用。

三、个性的群体差异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点。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因此也就形成了带有明显地区特色的个性特点。

1.民族间的差异——文化的不同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特点。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印刻着自己民族色彩的行为方式,如生长在大草原的蒙古族同胞剽悍强壮,狂放不羁,热情好客,擅长歌舞。不同的种族的特点更是分明。《读者》杂志在《一眼分出中、日、韩三国人》一文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如何在人来人往的国际候机大厅里通过观察把外形相似的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加以分辨出来。文中说,如果是一群人在候机,只有一个人讲而大家都在听的群体一定是日本人,因为日本文化是集团主义的文化,他们具有集体优先的性格。他们服从集体,向集体妥协,希望把自己融入集体。因此,一个人一旦说话,其他人就会洗耳恭听。10个人中,八九个都在大呼小叫的,当然是韩国人,因为韩国文化是典型的个人主义的文化,即使是代表在说话,他们也要各抒己见,而且要大声强调自己的主张。几个人在讲,其他人一边听,一边在环顾四周的群体一定是中国人,因为中国文化是个人主义文化,但中国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故意装糊涂,不断地确认自己的位置,从而控制自己的个性,这就是明哲保身。另外,环顾四周是中国人的习惯。中国人无论到哪里,总是要先了解一下周围的环境,这是好奇心、安全感使然。

下面是《读者》转载的一篇文章,幽默的行文可以引发大家作出更深刻的思考。2-4

目录

写在前面/1

第一章 个性的认识

 第一节 个性的特征/2

一、什么是个性/2

二、个性是社会化的产物/2

三、个性的群体差异/4

四、个性的个体差异/7

 第二节 个性的基本结构/9

一、关于气质/9

二、关于性格/12

三、关于能力/25

第二章 个性的自我测试

 第一节 根据血型测试个性/28

一、血型种娄/28

二、血型分布/30

 第二节 从兴趣爱好看个性/32

一、对知识游戏的偏好/32

二、对服饰和色彩的爱好/33

三、对家与宠物的偏好/35

 第三节 从言行举止看个性/37

一、眼睛与性格/37

二、站立坐行与个性/38

三、握手与个性/39

四、言语表情与个性/41

五、字迹与个}生/44

 第四节 个人能力自我测试/46

第三章 个性与择业

 第一节 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成功/60

 第二节 根据性格选择职业/78

 第三节 根据气质选择职业/81

一、多血质人择业/81

二、抑郁质人择业/82

三、胆汁质人择业/83

四、黏液质人择业/85

第四章 个性与交际

一、不同气质人的人际关系/88

二、性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98

第五章 个性与爱情

一、不同气质人的爱情/108

二、不同性格人的爱情/133

第六章 个性的优化

 第一节 个性优化的阻力/140

一、个性优化的阻力之一——不了解你自己/140

二、个性优化的阻力之二——不想改变你自己/141

 第二节 优化个性——生存发展的需要/149

一、弄清我是谁/149

二、确定我到哪里去/151

 第三节 不同性格的人的自我优化/154

一、外向型人性格的优化/154

二、内向型人性格的优化/156

三、外向思考型性格的人如何优化/158

四、内向思考型性格的人如何优化/161

五、外向感情型性格的人如何优化/165

六、内向感情型性格的人如何优化/173

七、外向感觉型性格的人如何优化/180

八、内向感觉型性格的人如何优化/189

九、外向直观型性格的人如何优化/196

十、内向直观型性格的人如何优化/205

序言

个性是不能选择的。个性是天生的,它虽然在后天可以得到优化和改造,但其基本的东西即性质却是不会改变的。先框定一个职业,这个职业收入高、地位高,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比如说,像比尔.盖茨这样极具电脑天赋的人,如果有人(包括他自己)预先为他设定要做一名杰出的政治家,这怎么可能呢?

我们也常听到有些青少年这样说:我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也说不清楚,我越来越不了解自己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我怎么变成这样一种人了,等等。有的人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有的人虽然已经开始了独立的工作,但目前的工作并非自己真正想拥有的,他仍在不断地追求着。有不少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都很盲目,有的只是听从父母长辈的意见;有的只是随大流,听别人说什么热门就报什么;有的只是想能上个大学就可以了,其他方面考虑甚少。结果是上了大学后许多人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学那个专业。有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中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到了大学后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事件——一门课程考试不及格,而他对自己一向要求甚高,从此便开始怀疑自己,出现许多困扰情绪。他说自己已不是从前师长心目中聪明、能干、活跃、开朗的人了,而变成一个自己也难以认同的人了,真不知自己究竟会成为怎样一种人。

在追寻自我的历程中,人们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对现实自我较为客观、深刻、明确的认识。不少中学生报志愿时具有盲目性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对专业了解不够,二是对自己知之甚少。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特长等,究竟适合做什么,在这些方面了解得相当匮乏。有些人也不是一点儿也不了解自己,但了解得很不够。其中有的人一方面对现实自我评价较低,另一方面又对理想自我定位很高,结果导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出现严重)中突——苦闷、抑郁、彷徨;有的人则经不起挫折的考验,碰壁几回就自信心锐减,对自己给予不合理的评价,与此同时,内心深处对自我理想又有很高的追求,最终导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分裂,开始不知自己究竟为何人,又能成为怎样的人。

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你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最大的赞美。”但是,这却是事实。

这是一个不为我们所习惯的说法,但却符合事实。盲目从众已无法在当今的社会中立足。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已经同每个人的生存质量紧密相连。竞争的年代,不仅是才能的竞争,更是个性的竞争。一个人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独到之处,不了解自己潜在的优势,就很难凭真本事去竞争,就很难在择优的环境中显出实力,那么你的愿望就只能是愿望。要想施展自我,要想不被别人牵着走,只有认真地剖析自我,确认自我,勇敢地摔打自我,尽力开发自我价值,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

有些人在经过苦苦寻觅之后,最终认清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肯定了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情感所向、人生目标、职业取向等,知道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定位自己。这样的人是成熟的人、自我实现的人。他们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能够向自己的历史交代,即使遇到危机,也能够较好地去适应。这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做到了积极的统一。他们能对现实自我做出较为客观、全面、深刻的认识,在理想自我的确立不能立足现实、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的情况下,能够随时做出调整,时刻反省自己,制订出行之有效的目标、计划,并不断优化自身个性。

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究竟需不需要寻找自己?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只有积极地寻找自我,才会真正做到健康和快乐,才会做出真正的成就.走向成功。

内容推荐

卞庆奎编著的《让个性助你成功》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个性的基本特征以及个性与一个人的职业、交际、爱情等之间的关系。《让个性助你成功》中语言通俗易懂,事例生动形象,融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从个性的认识、个性的自我测试、个性与择业、个性与交际、个性与爱情、个性的优化六个发的方面进行一一的分析和介绍,并且列举了很多人人共知的典型成功人士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结合理论穿插进行,使得读者看起来不再感觉那么苦涩难懂,而是从中找到很多兴趣点,是广大青年朋友实现自我成功的良师益友以及家长、老师指导孩子成功的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编辑推荐

个性是不能选择的。个性是天生的,它虽然在后天可以得到优化和改造,但其基本的东西即性质却是不会改变的。先框定一个职业,这个职业收入高、地位高,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

卞庆奎编著的《让个性助你成功》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个性的基本特征以及个性与一个人的职业、交际、爱情等之间的关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3: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