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捕风捉影(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莎士比亚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莎士比亚的《捕风捉影(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精)》写作年代应在1598-1599年,是莎士比亚喜剧写作最成熟时期的创作,内容热闹欢乐,富有哲思。故事主旨为面具、伪装或游戏,剧中人物探寻的则是男女关系中的自我意识以及真诚与尊重。莎士比亚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乐观主义精神作为喜剧创作的基调,在作品中清晰地表达出要求个性解放、热爱现实生活、歌颂真挚爱情等人文主义思想,同时以笑声为武器,对各种各样阻挠社会发展的封建保守势力,给以无情的讽刺。

内容推荐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空前绝后的伟大戏剧诗人,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伟大的文豪。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特以我社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基础,综舍考虑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十四行诗,精选二十种出版单行本,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Sir John Gilbert)的全套经典插图,出版《捕风捉影(诗体插图珍藏本莎士比亚作品集)(精)》。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廖那托 (手持一信)这信上说,阿拉贡亲王唐·彼得罗今儿晚上就可以来到墨西拿了。

使者 这时候他也快到啦。我从他那儿赶来的当儿,也不过还差这么二十来里路。

廖那托 你们此番出兵,损失多少将领?

使者 那地位高的一个也没有,有名气的并无一人。

廖那托 旗开得胜,又是全师而归,那真是双料的胜利了!这信上还提起一位佛罗伦斯的青年,名叫克劳第的,看来唐·彼得罗 对他倒是十分器重呢。

使者·确实对他十分重用;凭他那个人才,也当真受之无愧。别看他年纪轻,所作所为,哪一个年轻小伙子能及得到?看模样儿,羔羊儿一头;上到战场,可活活是一头雄狮。要把他那些你想都想不到的好处都说给你听,只怪我这舌头太不济事了。

廖那托 他有一位伯父在这儿墨西拿,让他听了这些话,他可要大大高兴啦。

使者 他伯父那儿我早已送了信去,看他真是好不欢喜,到后来,欢喜得不知怎么才好,反而一阵予心酸——

廖那托 掉下眼泪来了?

使者 一连串的眼泪哪。

廖那托 真是天性的自然流露。最没有虚伪的就是那让眼泪洗过的脸了。欢喜得哭了,比了别人哭,你笑,可不知好多少呢!

贝特丽丝 (上前)请问,那位“摆花架势”大爷从战场上回来了没有?

使者 (一怔)小姐,这个名字儿倒没有听说过——军爷中没有这么一个人吧。

廖那托 侄女,你打听的是哪一位?

喜萝 姐姐指的是帕度亚的班尼迪大爷呀。

使者 啊,他也一起来啦,还是老样子,嘻嘻哈哈的。

贝特丽丝 从前他在这儿墨西拿,公开宣布,要和小爱神较量一下,说是那小爱神丘比特见了他就望风而逃,吓得连箭都不敢放了。我家叔父的小丑听得了他说这些大话,还拿着钝头箭替小爱神打抱不平呢。——请问,他这次打仗,杀了多少人啦,吃掉了多少人?可是我只消问:他杀了多少人?因为,可不,我早就答应过,他杀死多少人,全都由我吃下去,我包办。

廖那托 说真话,侄女儿,你把班尼迪大爷也挖苦得太过分了;他可是要来找你算账的呢,这还用说。

使者 这一次打仗,他也立了大功呢。

贝特丽丝 那大概是你们那些发霉的军粮多亏他帮忙“消灭”的吧。他是第一号大饭桶,吃饭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啊。

使者 他可也是个了不起的军人呀,小姐。

贝特丽丝 在小姐面前,他倒是个了不起的军人;可是碰见了爷儿们呢?

使者 在爷儿们面前是大爷,男子汉中间是男子汉——他一身装满了各种美德。

贝特丽丝 说得对,他还塞满一肚子稻草;稻草之外,还有——唉,别提了吧,反正咱们都是要吃饭的人。

廖那托 (发觉使者有些动气)军爷,你可千万别把我侄女的话当真。她跟班尼迪大爷两个可是说笑惯了的;这一对儿除非不碰头,碰在一起,总是少不得唇枪舌剑、一句顶一句地斗了起来。

贝特丽丝 唉,可惜他从来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上次我和他较量了一下,杀得他走投无路,三魂六魄险些儿全丢了;要是他现在还剩下那么一点儿灵性,冷啦,热啦,还懂得照料自个儿,那就叫他好好地守住了那点儿灵性吧——他的本钱都在这里了;这么着,他跟他的马儿,总算还有个区别,人家也好把他当做个有理性的动物。眼前他又跟哪一个搞在一起啦?听说他每隔一个月要换一个把兄弟呢。

使者 有这回事儿吗?

贝特丽丝 有的,太便当啦。他交朋友,就像他戴帽子,说换就换,永远跟着时髦走。

使者 小姐,我明白啦,原来这位大爷没能把名字写上你的诸亲好友的芳名录。

贝特丽丝 对啦,否则我可得把我的书房都一起烧啦。可是请问你,如今是哪一个跟他混在一起?总有那种轻狂的小伙子愿意跟他一起鬼混的吧?

使者 他总是跟那位尊贵高尚的克劳第在一块儿。

贝特丽丝 老天呀,他准会像瘟病一样把人家缠住了。他比流行病更容易染上,一染上了,人就马上疯狂起来。上帝保佑尊贵的克劳第吧!比不得伤风感冒,要是他“感染”上了班尼迪,不破费他一千个金镑只怕他这病还好不了呢。

使者 小姐,我只想能跟你交上个朋友。

贝特丽丝 很好呀,好朋友。

廖那托 侄女儿,你是怎么也不会害瘟病、发疯了。

贝特丽丝 不,除非冬天里也会有人中暑。

使者 瞧,唐·彼得罗来到啦。[唐·彼得罗亲王率庶弟唐·约翰,贵族青年克劳第,班尼迪上。侍从巴塔舍等随上]

彼得罗 好廖那托 大人,你这是迎接“麻烦”来啦。这年头,大家碰见亏本的事儿,躲避都来不及,怎么偏是你上前来招揽!

廖那托 可难得看见像殿下这样高贵的“麻烦”光临舍问!一旦“麻烦”去了,留下来一身轻松;可是等到你一走之后,我就只剩下发愁的份儿,仿佛有多少欢乐全叫你带走啦。

彼得罗 你可真是太喜欢跟“麻烦”攀交情了。——这位就是令爱吧?(向喜萝致意)  廖那托 正是小女——她的妈不止一次跟我这么说起过。

班尼迪 大爷,你可是心里有点儿放心不下,才请教尊夫人的?

廖那托 哪有这样的事儿,班尼迪大爷;因为那时候呀,你还是个娃娃呢。

彼得罗 班尼迪,这一下你可招架不住了。这么一说,我们不难想到,如今你长大成人,该是个什么角色了。一眼就看出,这位小姐就是她爸爸的女儿。小姐,你真该高兴,因为你长得活像你高贵的爸爸。(和廖那托父女谈天,退后)

班尼迪 (自语)就算廖那托大爷当真是她的爸爸,她也决不愿意她的脸蛋儿换上他那一副尊容——哪怕把整个儿墨西拿都给她。

贝特丽丝 怎么,班尼迪大爷,你还在那里只顾唠叨吗?并没有哪个理会你呀。

班尼迪 怎么,我那亲爱的“傲慢小姐”!你还活着吗?

贝特丽丝 有班尼迪大爷那么丰盛的酒菜在供养她,“傲慢小姐”能死得了吗?天下最有礼貌的人也不由得要傲慢起来——只要一碰见你。

班尼迪 这么说,“礼貌”准是个两面派了。可是,对你说了吧,除了你,不管哪位小姐,个个都看中我;我倒是愿意摸着自个儿的良心,发现我这人不是生就一副硬心肠;因为说实话,她们我一个也不爱。

贝特丽丝 那真是女儿们天大的运气!否则她们让一个厚脸皮的求婚者缠住了,那才叫受罪呢。我感谢上帝,还有我那冰冷的心肠——在这一点上,我倒是跟你志同道合。我宁可听我的狗向一只乌鸦乱咬,也不要听一个男人在我跟前口口声声发誓他爱我。

班尼迪 上帝保佑你小姐永远抱定这副心肠!这样,这一位或是那一位大爷,本当命中注定要给抓破脸皮,如今可以逃过他的灾难啦。

贝特丽丝 要是碰到像你这么一副尊容,抓破了,也难看不到哪里去呀。

班尼迪 哎呀,学舌的八哥可以拜你做老师啦。

贝特丽丝 算我是会说话的鸟儿,比起像你那样的牲口来,总还高出一头吧。

班尼迪 我的马儿要是能跟你那条舌尖比——马不停蹄地说个不停,扯个没完,那就好了。可是你只管扯你的吧,老天哪,我到此为止啦。

P7-13

序言

早在《捕风捉影》问世之前,意大利和欧洲各国已经流传着克劳第和喜萝类型的故事。克劳第本是属于骑士文学中的英雄人物,他和喜萝的终成眷属,该是英雄美人的风流韵事。但是来到莎士比亚的笔下,克劳第这位英雄人物身上的光彩就一层层剥落,最后终于显现了一个纨袴子弟的原形。

他还没上场,听使者那一番夸耀的介绍,仿佛当真是出类拔萃的骑士之花了。这个青年骑士上场后表示他情有所钟,可是莎士比亚顺手插上一个闲笔,用淡淡一句话,显示他首先关心的是女方的父亲“有没有儿子?”直到他确切得知喜萝是独养女儿,是墨西拿总督的惟一的财产继承人之后,他的“爱情”这才成熟了,可以公开表白了。

他的求爱、求婚,是地地道道按照封建统治阶级的那一套方式进行的:委托居间人包办。在这个喜剧里,显得更为可笑的是,那位居间人替代当事者求爱时还戴上了一个隐瞒身份的假面具。于是结成了没有感情基础的亲事;经不起坏人三言两语的挑拨,克劳第就信以为真,在举行婚礼的圣坛前,当众侮辱新娘。经过一番曲折,最后是大团圆。新娘把面罩摘下——她复活了,又可以公开露脸了,他却仅仅嚷了一声:“又是一个喜萝!”一句忏悔的话都没有。他心情是那样轻快。嬉皮笑脸地找班尼迪说他那低级趣味的笑话去了。

莎士比亚不想重复英雄美人的滥调。他推陈出新,在英雄美人旁边另外树立了一对欢喜冤家的生动形象,用喜剧性的夸张手法,但是不乏细致的笔触,写出了这两人怎样从各不相让的唇枪舌剑,转化为相互钦佩的爱慕。尽管《捕风捉影》还保留着英雄美人的故事框架,他们的好事多磨推动着戏剧情节的进展,但是使全剧有声有色、充满着喜剧气氛和时代气息的,却是贝特丽丝和班尼迪这一条情节线。这真可说是喧宾夺主,鹊巢鸠居。原来的英雄美人只得靠边站些。

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表明,当时观众也的确一开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戏剧家所匠心独创的男女主人公身上,因为他们认识到这里的一对才是属于他们那一个时代的新人:

只要贝特丽丝和班尼迪一出场,

看哪,一眨眼

就挤满了池子、楼座、包厢。

我们看到了这一对情人的思想感情怎样相互呼应,他们俩的结合是建立在相互了解上。更可喜的是,他们的陷入情网,意味着从各自的偏见中摆脱出来,性格得到成熟的发展。这也就是意味着,纯朴的爱情培养了情操,提炼了思想意境。

十六世纪末期的英国已经走上了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宗教改革(英国和罗马天主教会割断关系)之后,没落的封建阶级勾结着国内外的天主教反动势力曾经做过几番挣扎,却并没有能挽回他们失败的命运。当舞台上的班尼迪坚持摆出憎恨异性的姿态时,这么说道:

哪怕用火烧,也烧不掉我这个想法。我宁可为了这个

信念死在火刑柱上。

对于当时的观众,也许仿佛在听人偶然说起一个早已被忘却了的可怕的噩梦吧——虽然这时候,在反动势力大本营的欧洲南部,天主教会还在实施残酷的宗教迫害;虽然离《捕风捉影》首次上演不过四十年的光景,天主教的反动势力,集结在“血腥的玛丽”周围,在英国曾经又一次反扑,燃起熊熊烈

……

谁听说一个姑娘敢于把丈夫当做开玩笑的题材,把他比做一件可以随便替换的衣服呢?但是在夫权社会里,男人却公然把妇女当做随时可以替换的玩物;贝特丽丝在这里只是把男人的不合理的特权,用同样荒唐的反话——妇女的不容许的特权——指出来罢了。

她那些精彩的俏皮话,不仅妙趣横生,招来满堂笑声而已,她那逗人的、富于感染力的笑声更成为她的一种特殊的批评武器。你听,她是怎样“唆使”喜萝去对付封建包办婚姻的:只有当对象合乎自己的心意的时候,做女儿的才不妨顺水推舟,装得恭而敬之地答应道:“爸爸,由您做主吧”;要不然的话,还是再行个礼,这样回禀道:

爸爸,这可得由做女儿的做主啦!

她最爱笑,发出一阵阵明朗的笑声,甚至在睡梦中都会把自己笑醒了。对于她,明朗的笑声已成为一个最突出的、富于社会意义的性格特征了。

爱笑、爱说笑话的贝特丽丝,在莎士比亚所创造的一系列优秀的女性群像中,鲜明地表明了她是一个属于新时代的女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6: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