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慈祥、风趣、睿智的老人。同他接触过的人,大都被他的真诚、幽默、热情所感染。他执著于文化、艺术,以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国美学思想的探索和建设之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美学遗产,激励着我们在未竞的事业中继往开来……
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王朝闻。本书以详实的资料、独特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朝闻先生的一生,并附录了王朝闻年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朝闻传(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简平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位慈祥、风趣、睿智的老人。同他接触过的人,大都被他的真诚、幽默、热情所感染。他执著于文化、艺术,以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国美学思想的探索和建设之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美学遗产,激励着我们在未竞的事业中继往开来…… 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王朝闻。本书以详实的资料、独特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朝闻先生的一生,并附录了王朝闻年表。 内容推荐 《王朝闻传》以时间为线索,全书分为求学历程、时代潮中、十七年、在劫难逃、老树新枝、夕不甘死六章,真实记录了王朝闻先生的一生,并附录了王朝闻年表。王朝闻先生(1909年至2004年),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雕塑家,出生于四川省合江县。《王朝闻传》的首章和第二章记述了王朝闻从一名倾向革命的美术青年,成长为坚定的革命战士。他用自己的画笔和雕塑刀服务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期间代表作品有浮雕《鲁迅像》、圆雕《民兵》等。第三章至第六章追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7年,王朝闻踏入理论工作门槛,陆续出版文艺理论著作《新艺术创作论》、《新艺术论集》、《一以当十》、《喜闻乐见》等。文革结束后,新出版理论著作《王朝闻文艺论集》、《论凤姐》、《再再探索》、《审美谈》等,并主编了《中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中国石窟雕塑全集》、《八大山人全集》等。 朝朝闻道,载德以归。王朝闻始终以繁荣祖国文艺事业为己任,他持续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为后人留下了1000万言的著作。传记还记述了王朝闻本着党员文艺家的良心和责任感,著书育人。无论他诚善待人的品格,勤奋治学的作风,还是他稚真求道的精神,都已成为今日的宝贵遗产。在《王朝闻传》中,解驭珍女士首次披露一些珍贵的图片和事迹,以详实的资料、独特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朝闻先生的风采。 目录 求学历程 一、童年/3 二、离乡/11 三、出川/19 四、初进杭州艺专/23 五、再进杭州艺专/28 时代潮中 一、浙江流动剧团/37 二、战地服务队/42 三、塑《汪精卫与陈璧君跪像》/44 四、去延安/47 五、延安鲁艺/51 六、浮雕《鲁迅像》与《毛泽东像》/56 七、整风审干/58 八、华北联大/62 九、圆雕《民兵》/69 十七年 一、走进新生活/75 二、中央美院/83 三、主席的赞语/86 四、《新艺术创作论》论文集/87 五、交往白石老人/96 六、塑《毛泽东选集》封面浮雕像/100 七、圆雕《刘胡兰像》/102 八、中央宣传部与《面向生活》论文集/107 九、美术家协会与《美术》月刊/115 十、出访蒙、苏、波/119 十一、青岛疗养/121 十二、江丰蒙冤/127 十三、《一以当十》论文集/132 十四、快乐周日/138 十五、言传身教/141 十六、文祸累累/145 十七、主编《美学概论》/152 十八、《喜闻乐见》论文集/155 十九、寒风迭起/161 二十、山东“四清”/168 在劫难逃 一、靠边站/175 二、抄家批斗/181 三、外调/184 四、长夜苦熬/186 五、子女忧心/190 六、五七干校/192 七、塑陈毅浮雕像/198 八、最后的检查/199 九、《论凤姐》专著/204 十、回延安/212 十一、悲喜1976/214 老树新枝 一、编选《王朝闻文艺论集》/221 二、中国艺术研究院/225 三、《开心钥匙》与《再再探索》论文集/232 四、修改《美学概论》/242 五、招收美术理论研究生/244 六、再进青岛疗养院/246 七、曲艺会演与昆曲会演/251 八、民族性与民族化/257 九、《审美谈》专著/262 十、主编《中国美术史》/266 十一、住房风波/272 十二、《审美心态》专著/275 十三、出访欧、日/278 十四、《雕塑雕塑》专著,283 十五、雕塑考察/287 十六、故乡行/294 十七、无古不成今/297 十八、晋中憾事/304 十九、浙江行/306 二十、马不停蹄,315 二十一、《美术史论》的纠葛/322 夕不甘死 一、离休不休/329 二、两个版本的《王朝闻集》/332 三、八十华诞/334 四、远方来客/336 五、行万里路/338 六、尊师重道/345 七、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351 八、《神与物游》与《吐纳英华》专著/354 九、主编《中国石窟雕塑全集》与《八大山人全集》/358 十、俭朴一生,361 十一、《石道因缘》专著/365 十二、九十华诞/369 十三、防人之心不可无/373 十四、载德以归/374 附录 王朝闻年表/377 试读章节 一、童年 1909年4月18日(旧历闰二月二十八日),王朝闻出生于四川省合江县新店乡的花滩子。 合江县地处川南、黔北交界,赤水河与长江在此交汇,自古便是川南的物资集散地。荔枝、青果、柚子被称为“合江三绝”。 除了王朝闻外,原籍合江的知名人物还有夏之时、任国祥、贾若瑜、凌子风、成善谋、穆青、罗念一等。 论规模,花滩子尚且算不上一个村庄,而是依山坡建筑的十几间砖瓦房围起来的一座大宅院,住着王家老少三代人。两座院门,北面的一座称大朝门,南面的称作小朝门。据说,王朝闻祖上是明末清初迁自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的移民。祖父育有五子,他的父亲排行老大,自幼习武,在1901年考中了最后一科的武秀才。二叔、三叔、四叔都务农,有的问或行医,有的兼做大米生意。五叔在成都读商科学校,毕业后在成都的金融界曾有一点小名气。 父名王基禄,字宪章。自1903年朝廷废止武科举后,父亲弃武从文,东渡日本官费留学,在东亚帝国铁道学校学习土木工程。学成归国后,任职于川汉铁路的建设工程。夫人周氏病故得早,留下两个女儿。王朝闻的生母是继室,姓张,为先操坝一大地主的女儿。据说他母亲进过女校,受新思潮影响不愿嫁给一般的地主少爷,王基禄丧妻后便有人从中做媒。虽然双方的家境不很般配,但因对方是留过洋的,他母亲便不顾门第的悬殊嫁了过来,同时还带来一个丫头叫李四姐。这大约是1908年的事。 王朝闻母亲嫁过来时没有正式的名字,于是父亲为她起了名字叫做张国权,从中可以窥见父亲对于时局的态度。一年后王朝闻出世,父亲为他起名叫做王昭文。王家一门添了长孙,祖父母十分钟爱。到两岁时,父亲带着他们母子、两个姐姐和李四姐一同去了宜昌。 王朝闻的父亲在川汉铁路任职工程师,技术上负有重要责任,带领着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奔走在沙市、宜昌、秭归、巫山等地勘查路基。现存王朝闻最早的一张照片便是1911年在巫山县城拍摄的。1992年王朝闻路过兴山县,还特意去观看一段当年修筑的路基。 他记得,小时候曾经看到家中留存的杂物中有一块“符阳王寓”的木匾,可见他父亲在当地有一点地位。他的二姐回忆说:“父亲出行乘坐的轿子与县太爷的一样,在轿杆上缠着黑布以示特殊。父亲待人宽厚,从不让轿夫与百姓抢行。有一次厨师上街买菜,因分量不足在小市上争吵起来,折断了菜贩的秤杆。父亲对厨师说:‘他们是小本生意,起早贪黑很辛苦,为了赚几个小钱缺斤短两是难免的。虽然这种行为不好,可是不能这样对待他们。’随即拿出钱来,让厨师去赔偿小贩的秤。” 1911年5月,清政府先是将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转手又将修筑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这一卖国行径,激起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地人民的强烈不满,酿成著名的“保路运动”。川汉铁路的股东们在成都组织保路同志会,罢工、罢市、抗粮、抗捐,展开群众性的抗争。9月,四川保路同志会在重庆武装暴动,成立了蜀军政府。10月10日,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大江南北。 川汉铁路全线停工,王朝闻的父亲便带着一家老小,乘着包租的大木船返乡。沿江途中多次遭到革命军拦截,好在他是铁路工程师,并非清政府官员,每一次都客气地给予放行。这么停停走走,差不多个把月方抵达重庆。重庆蜀军政府的副都督、革命党人夏之时,挽留王朝闻的父亲王基禄参加政府工作,可他不愿从政返回了家乡。军政府又邀请他出任合江县长,仍被婉言谢绝。他的理想是实业救国,期待着局势稳定之后,重新投身于川汉铁路工程。 第二年的夏天,局势稳定下来,王朝闻的父亲王基禄执意出川去接洽川汉铁路的复工事项。没过多久,自宜昌某旅店拍回来一封电报,传达的却是王基禄病危的消息,家里顿时乱作一团。 经过商量,王朝闻祖父命在成都上学的五叔王伯桢赶赴宜昌。可是他五叔抵达时,王基禄已经撒手人寰,带着他的梦想仙逝了。五叔整理了遗物,结清了店费,携带父亲的灵柩返回家乡。那时候王朝闻年仅3岁,还不懂得失去父亲的悲哀,更不晓得这一变故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日子一年年过去。随着年龄增长,王朝闻感到母亲的脾气越来越坏,李四姐被当作做出气筒,母亲动不动就大声呵斥,而李四姐总是默默地承受着。有一天,王朝闻回家后见到一位老农坐在灶前同李四姐谈话,李四姐却一言不发。母亲告诉他:“那就是李四姐的父亲,家里生活好过了些,想接她回去,但是李四姐不愿意走。”为什么她不愿回家?母亲只是说她在这里过惯了,不愿意回去。 后来才听姐姐们说,李四姐是赤水河对岸的贵州人,在她两三岁时遇到灾年,父亲把她装在箩筐里挑过河来打算卖掉。一个老婆婆指点说:“在这里你卖不脱,前面不远有个姓张的大户,他家的老妈妈有善心,你可以求她收留这个女娃。”她父亲依言把她挑到张家大院,张妈妈怜惜她,便花了一斗米买下来,交给二小姐带。后来二小姐嫁到王家,李四姐作为陪嫁丫头跟了过来。她是跟着王朝闻母亲长大的,不愿意在母亲寡居无助的情况下,抛弃她的女主人。 王朝闻父亲的生前逸事,许多都是听姐姐们讲的,这对形成王朝闻善良、宽厚的性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P3-5 序言 这本书记录了王朝闻(1909~2004)的一生。他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完成美术学业,在举国抗日的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又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奔赴延安。作为雕塑家、文艺评论家和美学家,他是新中国艺术理论的一位开拓者,也是艺术学科教育的实践者。 2004年秋,他走完了96年的人生历程。他留给世人的是不多的几件雕塑精品和一千万言的理论著作。这些作品曾经促进了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并且在时代的进步中仍然葆有价值。 已经4年过去了。有时候我会发生错觉:仿佛他仍然专注地在书桌前写作,或者玩赏心爱的石头;又仿佛他在客厅中与朋友们热诚的交谈,或者与小孩子逗趣……倏忽间幻象消失,桌子上摆着这本即将完成的书稿——《王朝闻传》。 这部书,早在他生前已经开始着笔。作为他的妻子,也是助手,我们共同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历程,我觉得有义务记述他的经历。但是我们两个人轮流地生病住院,找不到相对集中的时间去做。直到去年我和力田完成了他的影集后,才专心进行这一工作。 在20世纪特定的历史空间中,无论身处顺境或是逆境,王朝闻始终以繁荣祖国文艺事业为己任,特别致力于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持续多年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还有艺术家的审美敏感为他提供了独到的眼光,为社会作出影响广泛的贡献。面临不断掀起的政治运动,他曾经不得已“批判”过别人,更多地是自己挨整。难能可贵的是,在几乎无法把握个人命运的险恶环境中他仍坚持高尚的艺术追求,创建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理论。本书还记述了改革开放20余年来,王朝闻本着党员文艺家的良心和责任感,著书育人,活跃在理论发展的前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注重个人修养,待人宽,律己严。他是性情中人,流连山水、童心不泯。他朴实节俭,珍惜物质财富,更珍惜有限的时间。 为了真实地再现传主的一生,我不仅直接引述了他未完成的《自述》中的一些原话,而且向熟悉情况的华夏、贾德臣、邓福星等同志调查,还要求三个孩子力田、小亚和力宇帮助我回忆。特别是力田,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余,抽出许多时间斟酌文稿的表述。所以说,这部书稿也体现了孩子们的劳作。 简平 2008年12月2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