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军统到保密局(1925至1949年国民党特工轶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朱小平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它是一个维护蒋家王朝统治的情报组织;它是一支使日伪汉奸闻风丧胆的特务班底;它是一台令无数正义人士蒙难的杀戮机器,它就是军统。

它集神秘与恐怖于一身,它的兴盛与没落随着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终结而被封缄入历史的长河……《从军统到保密局(1925至1949年国民党特工轶事)》(作者:朱小平)是一本讲述国民党军统局兴衰史的图书。

内容推荐

朱小平著的《从军统到保密局(1925至1949年国民党特工轶事)》这是一本讲述国民党军统局兴衰史的图书。本书在参考许多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对国民党军统局的历史沿革、行为举措、人物行迹等以专题形式做了非常详尽的梳理叙述,既揭露和批判了专制体制下军统局实行特务政治的反动本质,又对其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些行动行为给予了客观公允的评述;既揭露和批判了戴笠等军统人物的所作所为,又坚持不丑化不贬低、不溢美不抬高的原则,从多层次多角度反映了这些人的行迹。是一部内容全面丰富、史料翔实可信、取材繁简得体,且富有新意、知识性和可读性较强的作品。

目录

写在前面

楔 子

第一章 党务系统里的调查科

第二章 徐恩曾靠顾顺章案起家

第三章 徐恩曾失宠内幕

第四章 复兴社与军统

第五章 戴笠和军统的膨胀

第六章 蒋介石的驾驭术

第七章 用暗杀手段排斥异己

第八章 残暴与罪恶

第九章 腐化敛财与钩心斗角

第十章 纵横捭阖

第十一章 在抗战中坚持反共

第十二章 与日本间谍的博弈

第十三章 大锄奸

第十四章 境外追杀汪精卫

第十五章 斩首行动

第十六章 大策反

第十七章 军统在战时的经济管制

第十八章 中美合作所

第十九章 美国各方对中美合作所的争夺

第二十章 大肃奸

第二十一章 利用叛徒

第二十二章 为军统卖命的张国焘

第二十三章 叛徒特务的下场

第二十四章 蒋、戴之间的斗法

第二十五章 戴笠之死

第二十六章 军统、保密局的机构

第二十七章 渗透军队

第二十八章 从忠义救国军到交警总队

第二十九章 保密措施知多少

第三十章 军统内外的称谓

第三十一章 中共与军统的较量

第三十二章 残阳夕照

第三十三章 海岛余音

第三十四章 “十三太保”和“十人团”的结局

主要人物简表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第二章徐恩曾靠顾顺章案起家

“顾顺章叛变案”是调查科在成立伊始时所侦办的一件重要案件。

这里,很有必要先介绍一下继任的调查科科长徐恩曾。徐恩曾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电机科,后又赴美入康里奈斯大学学电机专业。他表面颇文质,戴近视眼镜,不爱多讲话,给人的直接印象是一个白面书生。但他与陈果夫有亲戚关系,遂经人介绍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总务科科长。因徐恩曾对于文书管理、健全规章制度、编制密电码等方面有一套办法,加上他常以美国联邦调查局为范本,向陈果夫、陈立夫提出改进调查科特务活动的建议,因而颇得二陈的欣赏。

陈立夫担任调查科科长这一职时间并不长,不久即由吴大钧和叶秀峰相继担任。1929年12月,徐恩曾暂时代理调查科科长,几个月后正式任职。此后一直干到1945年2月,历时15年,成为蒋介石最得力的鹰犬。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军统特务组织对中共的威胁最大,其实由于分工不同,中统特务才是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据统计,解放以前白区所有暴露和破获的中共地下党组织,主要是被中统特务组织破坏的。据统计,中共中央在上海的领导机构被中统破坏14次,被捕党员、干部24800余人。其中总书记三人:向忠发、陈独秀、瞿秋白,中央委员40人,省市委干部829人,县级干部8199人,一般干部党员15765人。1931年至1935年,被中统逮捕叛变的共276人,其中有中共总书记向忠发,政治局委员卢福坦、徐锡根,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上海中央局书记盛忠亮,上海中央执行局书记李竹声,军委秘书白鑫等。中共著名领导人瞿秋白、罗亦农、彭湃、恽代英等牺牲。白区工作损失近百分之百。中央特科(成立早于军统)被迫无法立足,埋藏于中统的高级内线杨登瀛被捕,打入中统任徐恩曾机要秘书的钱壮飞及胡底等因顾顺章案被迫撤离,从此失去高层情报来源。可见中统对中共白区组织的危害之大。中统人员还曾随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围剿”,参与抓捕、审讯共产党人,如瞿秋白等就是被中统人员负责劝降、审理的。

1931年春,徐恩曾亲自领导指挥,利用共产党叛徒在武昌破坏了中共湖北省委,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等悉被杀害。随后,中统又利用叛徒在汉口逮捕了中共地下党组织武汉市市委书记尤崇新。尤叛变后又被特务带领,于1931年4月在汉口江汉关轮渡码头指认了中共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保卫组织特科负责人顾顺章。顾顺章被捕后,立即叛变。在此之前,顾顺章生活已很腐化,而且谁的话也听不进。上海中共中央地下党领导人中,只有周恩来还能够批评他。因顾顺章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知道机密太多,所以他的叛变危害极大。本来顾顺章曾去过苏联专门学习政治保卫工作,但因周恩来发现他有个人野心,加上追求个人享受,便将他调出特科。这次因中共中央要护送张国焘等人到鄂豫皖根据地,中央指派他到武汉布置秘密行走路线。顾顺章完成任务后却不立即返回上海汇报,竟到处招摇,还独出心裁化名在汉口新市场当场演起了魔术,进而被叛徒认出。其实,顾顺章即便不被叛徒指认,也迟早会被调查科特务逮捕。因为在此之前,调查科武汉特派员蔡孟坚(公开职务是行营侦查处副处长)已获得情报,称有某重要中央地下人员,以耍魔术为名在武汉活动。但是,调查科并不知顾顺章在中共地下党内的具体职务,连叛徒尤崇新指认他时,也只是大喊:“就是他!他是上海暴动的总指挥!”因顾顺章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时,担任过工人纠察队队长。顾顺章被捕后,特务们才发现,顾顺章早已准备投靠国民党,他在家里已经写好了一封给蒋介石的信,所以顾顺章被捕后立即叛变。他并且提出:必须直接面见蒋介石。因为顾顺章知道在国民党特务组织中有地下党员在要害部门工作,他也明白中共中央特科(下设有“打狗队”,专门处决叛徒,直接归周恩来领导)的威力。所以,据说当时顾顺章虽然叛变,却什么也不太肯交代,只要求面见蒋介石,并一再要求不要发电报,以免泄露。

可惜,特务们虽然答应了他的要求,还是向南京调查科发电报获得同意之后,才由一连宪兵及特务押解乘江轮驶往南京。特派员蔡孟坚先乘飞机赶到南京。如果特务们不发电报,而将顾顺章用飞机押解南京,那么共产党中央所受的损失恐怕就无法计算了。后来到台湾的蔡孟坚写过一本回忆录,大发感慨,说如果听了顾顺章的建议,必建奇功,一举全部破获中共中央组织。

顾顺章临走之前为表示忠诚,已将武汉中共的交通机关、鄂西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和红军驻武汉办事处等悉数出卖,甚至一艘江轮上做工友的地下党员也被指认给了特务。

江轮到达南京后,因不能靠岸,只好派小船将顾顺章接到南京中山路305号徐恩曾的秘密办公室。顾顺章马上说:这是上海地下党在南京的秘密通讯处,请迅速逮捕徐先生(指徐恩曾)身边的机要秘书钱壮飞,钱壮飞是地下党员!徐恩曾如闻晴天响了一个焦雷,惊恐万状,马上下令搜捕钱壮飞,但钱壮飞已不知去向。P7-9

序言

意大利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句充满哲理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历史是由史料组成的。史料浩如烟海,历史学家的思想和学识,决定了史料的爬梳、分析、研究、整合,才可以给人们以正确的历史本质和真实。而非不加分析的堆砌。我不是历史学家。但一直对清末至民国的历史兴趣盎然。

比如研究民国史和国民党史,即离不开隐蔽最深的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历史,特务如同军事一样。也是政治的延续和手段。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对于蒋介石国民政府在大陆执政的20多年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因而受到蒋介石的重视,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警政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起到维护专制独裁的“党国”的重大作用。军统毫无疑问在政治层面是蒋介石专制独裁的忠实工具,其本质就是用于维护国民党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其性质就是反共反民主,其手段就是集法西斯之大成。中共隐蔽战线杰出领导人、与军统做过长期斗争的周恩来,早在《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一文中,就对军统等国民党特务组织的活动做过本质的准确分析与批判。诚如周恩来所说:“……国民党的特务机构,他们用法西斯的手段对待革命志士。双手沾满人民的鲜血。”国民党政权延续了2000多年封建制度的一些特征,同时也延续了唐、明、清直至袁世凯、北洋政府重视特务机构以稳定其统治的做法。其罪恶、残暴的特点更是集封建社会和纳粹德国、美国等特务组织之大成。

因而,研究民国史、国民党史,亦离不开其特务组织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国民党的军统、中统特务组织是国民党统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历史,就是专制、黑暗、残暴的罪恶史。

近些年来,对民国史、北洋政府、国民党史的研究有所拓展,但对国民党史和民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特务组织的研究却差强人意。国民党特务组织军统、中统组织(包括汪伪特工组织)的档案,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或销毁、或移存台湾,至今没有完全开放。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出版了不少描述国民党特务组织和领导人的“传记”“纪实”,甚至“揭秘”“演义”类书籍;近年更有不少有关影视作品问世,虚实难以分辨,戏说多于事实,泥沙混淆,完全不可看做是信史。大陆和台湾两地还出版了不少原军统、中统骨干的回忆录,这些固然填补史料之不足,但亦存在着掩盖罪恶、文过饰非、史实错误、前后矛盾的瑕疵。我个人认为,如果不能核对档案撰写,仅凭记忆、好恶,必然出现失误,尤其口述史料更要谨慎引用,应该与文献史料互为对证与鉴别。大陆出版的一些特务头目的出版物,因其身份在新中国成立后已成为战犯,除在世者亲撰外,逝后整理出版者故实则为“交代材料”,唐纵、沈醉等遗留的日记,尚可有一定参考价值。

还有,军统、中统因其性质——其定性当然不容粉饰——应当是被历史所否定的。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军统等组织被国民党作为一种非常方式用以抵御日寇的侵略,才使这一本身维护独裁的秘密组织投身于抗战的烈火硝烟之中。因之对其的评价更充满了复杂性。

2005年8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讲话中曾特别指出:“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军队与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与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使猖獗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据说,在同年10月台湾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赞成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观点。即国共合作赢得了抗战胜利。

那么,“隐蔽斗争”无疑包括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情报组织对日寇的浴血斗争,这一点愈来愈得到认同。当然,夸大或不谈或贬低“隐蔽斗争”在抗战中的作用都不符合历史。不过,军统的抗战丝毫没有改变它一贯反共的性质。

过去谈军统、保密局的书籍,有演义成分居多者,而且对一些其领导人如戴笠私生活过多渲染,甚至无限捕风捉影,给人造成认识混乱,有些本末倒置。只侧重军统暗杀的种种“揭秘”,也不乏真假莫辨。如中共领导人王若飞、叶挺、邓发等“四八”飞机失事,目前史料没有确证是军统所为。四川大学著名的费巩教授失踪案,尽管当时社会舆论怀疑是特务所为,但并没有确证。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尽管有军统特务参加,但并不是军统局发出的命令,而是云南地方警特人员的行为。又如当年轰动一时的施剑翘行刺孙传芳案,也有坊间文字传说是戴笠提供帮助。经我考证完全是讹传。凡此种种的推论形成文字,完全背离了历史真实。诚如沈醉先生所说,就连军统档案“也不是可信的”,“这类档案经过多少年之后,人们还得费一番考证工夫才能推断出来”。加上军统、保密局、中统作为特务组织的隐秘性,更是不易发掘史料。我曾读过一张政法单位办的报纸,整版刊载一位曾是“锄奸团”成员后参加军统的刑满释放者的专访。绝口不提“锄奸团”后来成为军统外围组织,抗战胜利后又为军统、保密局卖命的事实,将自己美化成抗日志士。“抗日锄奸团”固然是热血青年自发组织的抗日团体,但后来毕竟成为军统外围组织,受军统领导,也被军统、保密局利用于反共,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无须隐讳。

另外,军统、中统一些骨干在解放战争中被俘成为战犯,他们所写的交代材料,并非全部是信史,一是记忆有误。另外有些事实也并未如实写出。沈醉与徐远举在军统监狱曾审讯过中共地下党员江姐,行刑过程只谈了钉竹签,并未谈要扒光江姐的衣服以迫使其就范。这还只是细枝末节,沈醉、先大启(中统省调查室主任)在改造期间,从未写过江青、张春桥与特务组织的关系及被捕的经历,在粉碎“四人帮”后,才写成材料公布。即便是多年在军统工作的将级特务,如沈醉、文强、章微寒等,所写回忆也有一些细节上的不同。这就需要细致研究取证,以免以讹传讹。另外。关于叛徒特务的情况,沈醉先生有所顾虑,也很少提及。

20世纪80年代初,我曾写有关隐蔽战线与军统斗争的电影剧本,始接触有关公开出版的军统史料,后来又与军统老人沈醉等相识,并对其进行过采访,还有过写沈醉传记的积累。因沈醉先生女儿沈美娟大姐出版了《我的父亲沈醉》,我才放弃这一题材。1990年,我与友人合著的《蒋氏家族全传》出版,有关军统、中统的章节由我撰写。因为军统早期学习过中共特科(‘‘特务”这一称谓实际上还是中共首先使用的,1927年5月,为应对白色恐怖,中共中央军委成立“特务工作处”,以保卫自身安全与特殊的军事行动工作。国民党本身特务组织称之为‘‘调查机构”)和苏联政治保卫的组织方法,后又仿效德国纳粹特工组织。故由此上溯,也研究了有关“契卡”(肃清反革命和怠工特别委员会,后改为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格伯乌”(苏军总参情报局,克格勃前身)、德国“盖世太保”(帝国保安处)及党卫军的史实。复兴社和军统确曾向上述机构学习过,康泽还仿效党卫军建立了“别动队”,军统的交警总队也确有党卫军的痕迹。近年不断发现的或台湾方面公布的有关史料也在我浏览、研究之列,当然必须加以甄别。

军统与“契卡”“格伯乌”“盖世太保”以及美国情报机关是不同的。后三者在国内没有像中共那样有组织的对手。军统在某些方面如电讯侦破技术等还青出于蓝胜于蓝。在与中共较量期间,军统还一直担负着与日寇侵略者的斗争。是上述情报组织所不可比拟的。在这本书中,我不惜篇章突出中共隐蔽战线与军统的较量。这是过去一些有关军统的书籍未谈及或很少反映的。中共的隐蔽战线斗争艺术、中共地下人员坚贞的革命信仰、超强的政治素质,就连军统、中统也不得不恐惧并佩服。

另一方面。军统不仅仅是一个特工组织,还担负着经济秩序管控的任务,尤其在抗战期间,军统趋于公开化,在缉私、经济管制、交通检查、税务、海关、邮检、航空及对日伪的经济战等方面,全面负责管制,虽然军统参与了抗战,但使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得到巩固。本书特辟专章予以介绍。使之可以窥见军统的另一面。另外,对军统在抗战中的锄奸、策反、肃奸及军统渗透军队、警政和建立自己的武装部队等方面所起到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作用,也作了系统的揭露。对从军统到保密局的机构沿革、保密措施乃至称谓等细节,亦有专章叙述。我觉得“军统内外的称谓”可以提供给影视剧编导作为参考。免得其胡编乱造。因为在此之前,我没有发现有关的研究者肯下工夫对此加以钩沉。

同时,针对加入军统、中统的中共叛徒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本书也有系统叙述,也许对今天仍有警示作用。这也是以前有关书籍中少见的。

军统作为蒋介石最残暴的反共工具,其罪行必须要秉笔直书。国民党政权的专制独裁、贪污腐化是它的一个典型特征,这也是它失去民心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军统作为国民党政权统治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毫无例外受到腐蚀。军统由于有种种特权,从上至下贪污受贿、腐化享乐成风,在某种程度上更甚于国民党政权的其他部门,而并非如军统所标榜的“革命团体”“清白家风”等说辞。过去一些有关军统的书籍多揭露戴笠的腐化享乐,其实军统的中高级领导人甚至一般特务,都存在敛财腐化、钩心斗角的歪风邪气,本书也辟有专章予以揭露。

对于书中所涉及的人物,作者尽量还原历史的真实。既不美化,也不丑化,更没有添枝加叶。对于一些所谓“秘闻”,如无信史资证,概不采用。对于一些所谓“谜团”,则尽量利用新发现的有关史料加以丰富,如戴笠坠机之谜,直到今天也仍悬而未解。我的一些个人心得或可抛砖引玉,供专家和读者参考。

本书不是研究专著,因而力求言简意赅,避免冗长,当然可能会有一些舛误之处。说其是一本民国史普及读物,似乎更恰如其分。

也许,读者掩卷仍然会问及:除了上述,还有何目的?我想引用中共隐蔽战线杰出的创始人周恩来当年对沈醉的一番话来说明。

l961年2月21日,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沈醉等特赦人员,希望沈醉“把军统的种种内幕如实地写出来”,将“那些阻碍革命、屠杀革命人士等等见不得人的东西。都揭露出来,让后人知道革命的艰难和反革命的残暴,使大家懂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是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几十年,牺牲多少人才换来今天的红色江山”。“如实地把这些写出来,这就对后人起了反面教育的作用”。周恩来还再三叮嘱:“写这些东西,一定要真实……不要避讳,知道什么就写什么。过去有些同志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同你们打交道,那也是值得歌颂的”(沈醉:《军统内幕·前言》)。我写这本小书,可以说基本遵循了周恩来在50多年前的这番话。这些语重心长的话其实并没有过时,似乎也可以成为写作此书的宗旨。另外,戴笠坠机摔死后,周恩来曾说过:戴笠不死,中国革命的进程还要推迟四五年。由此可见,戴笠及其领导的军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最危险、最凶恶、最残暴的敌人。据民政部2009年不完全统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浴血斗争中,英勇牺牲在战场和刑场的英烈多达2000多万人,仅有176万人记录在各级人民政府编辑的《烈士英名录》中。其中有多少英烈被军统枪杀、暗杀,至今也没有准确的记录。周恩来的“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是何其沉痛之言!

鲁迅先生说得好:“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当年不可一世的军统、保密局、中统在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是历史绝不能忘记和淡化,革命前辈的鲜血不能白流。读史可以知兴替,中国的前途必然会更加开放、富强、昌盛、民主,作为中国人也应该知道往昔,珍惜现在。憧憬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l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刘小晖女士将近一年的约稿催促,没有她的执着,我不可能完成这本书。更要感谢吴志实先生对本书的关心和支持。还要感谢友人靳扬对此书的录入、清改、照片遴选等繁琐工作所付出的大量劳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9: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