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洛夫廷编著的《杜里特在月亮上/杜里特的故事系列》是在欧美盛行近一个世纪而不衰的大型系列童话。全书以毕业于医科大学的杜里特博士为主人公,围绕他和他的一群动物朋友所编写。
杜里特原来是给人看病的医生,因不喜欢与人交往,改行当了动物医生,常和动物们打交道,一来二去地他竟通晓了鸟类和动物语言。靠这个独特的本领,做了不少不可思议的事情。
该书是一本与《骑鹅旅行记》《爱丽丝漫游奇境》齐名的童话经典,是一部伟大的儿童读物,更是一本带你重回童年时光的好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杜里特在月亮上/杜里特的故事系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美)休·洛夫廷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休·洛夫廷编著的《杜里特在月亮上/杜里特的故事系列》是在欧美盛行近一个世纪而不衰的大型系列童话。全书以毕业于医科大学的杜里特博士为主人公,围绕他和他的一群动物朋友所编写。 杜里特原来是给人看病的医生,因不喜欢与人交往,改行当了动物医生,常和动物们打交道,一来二去地他竟通晓了鸟类和动物语言。靠这个独特的本领,做了不少不可思议的事情。 该书是一本与《骑鹅旅行记》《爱丽丝漫游奇境》齐名的童话经典,是一部伟大的儿童读物,更是一本带你重回童年时光的好书。 内容推荐 休·洛夫廷编著的《杜里特在月亮上/杜里特的故事系列》讲述了:上一部讲到杜里特出发去月亮了,这一回就是他们在月亮上生活的故事。待了不久,医生和斯大兵都变成了巨人,又高又胖最精彩的是他们在那里碰上一个叫“短棍儿”的月亮人!短棍儿给他们讲述了自己如何来到月亮的故事,原来他就是地球上那个给碧碧娣芭画像的艺术家啊! 目录 译者的话 第一章 1 我们降落在新世界 2 色彩缤纷而气味芬芳的世界 3 渴 4 英雄奇奇 5 在高原上 6 月亮湖 7 巨人的脚印 8 啦啦树 9 植物语言的研究 10 月球上的麦哲伦 11 准备环月球旅行 第二章 1 俗丽大百合 2 多味花朵 3 给花儿们照镜子 4 做新衣服 5 猴儿对月亮的回忆 6 这里有个“管事会” 7 管事会的会长 第三章 1 月亮人 2 医生和巨人 3 短棍儿是怎么到月亮上来的 4 月亮人是怎么知道杜里特的 5 只有一个人,只好当会长 6 杜里特诊所在月亮上开张了 7 回到布嘟儿巴 试读章节 能帮我写一写月球印象的,还真有一位。那就是带着我们飞到月亮去的大蛾子。可是现在要写书,它又不在。于是我决定,吉扑的意思,拱卜的愿望,我妈的要求,还有马克的兴趣,都不考虑。完全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写。反正也难写出个完美无缺面面俱到。要紧的是赶快开始,一页一页地写,利用我的最好素材,从大蛾子驮着我们,盘旋着降落在夕阳西下的月球表面上时——当时心跳得咚咚直响——写起。 大蛾子显然对这块地方的地形地貌,沟沟坎坎,都十分熟悉。它载着我们,时而盘旋,时而滑翔,不慌不忙地慢慢降落,朝着四面环山的凹地落下去。距离越来越近,我们已看得见,凹地的底部平坦、干燥、沙砾满地。 一座座大山形状奇特,叫人触目惊心。在较近较低的山丘的后面,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高大险峻、面目怪异的群山在一片深绿色的光线中,渐渐显现出来。所有的山顶都是平的,像是被刀削过去一样,变成茶杯的模样。后来医生对我讲过,那都是死火山的山口。这些山口的大部分都曾经喷发过火焰和岩浆。现在都已经冷却,变成死火山。风吹日晒,岁月变迁,许多火山口已被腐蚀成奇形怪状。还有些被流沙淹没,已经看不出火山口的样子了。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年寻找长箭时,在蜘蛛猴岛上见到的“悄悄话大岩石”。虽说火山的样子各有不同,但我敢说,不管是谁,只要是见过火山景观的,都能一眼认出来,这就是火山。 我们缓缓降落的这个凹地,是条狭长的山谷,这里似乎没有多少生命的迹象。看不见植物,也没有动物的踪迹。但我们并没有发慌。特别是医生,他已经看见过有树,他确信很快就能找到动物、植物和水。 大蛾子终于降落了。离地面二十英尺时,它平展双翅,缓缓滑翔,像一只巨大的风筝,轻轻地触到了沙砾地面,先是单足一跳一跳地点地,然后再跑几步,稳住身躯,最后慢慢停住不动。 我们到了,我们到达月球了! 下降的过程,使我们有机会习惯这里的新空气。医生认为,最好不要急着登陆,超级战马大蛾子应该待在原地不动,好让我们进一步感受一下周围环境,感受一下这里的大气层,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这个命令立刻得到全体的服从,就说大蛾子它,也是巴不得能歇一歇呢。医生翻了翻行李,不知从哪儿找出了应急干粮巧克力。这是他合不得吃,剩下来的。我们四个一言不发地大口嚼着,太累太饿,再加上这个新世界太陌生太奇异,以致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周围的光线,老是不断地变化着,叫人想起地球上的北极光。如果你盯着一片大山看上一会儿,回过头看看别处,然后再去看山,先前的一片粉红,变成了墨绿,大山的阴影,原来的紫色,现在又是一片深红。 呼吸仍是很不通畅,气不够用。大喇叭花呼吸器还是得时时拎在手里。这些桔黄色的巨型喇叭花,是大蛾子接我们时,带到地球去的。多亏了这些大花朵,我们才安全越过了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真空地带。不管谁都是嘴对着花朵,一刻也不能离开,否则就要憋气、咳嗽。不过现在还好,这里的空气我们已经开始适应,手里的大喇叭花,也许快不用了。 失重却仍叫人很不舒服。原来是坐着,想站起来,还没用劲,就起来了。走路更是毫不费力——指的是肌肉不费力,脚上用不用劲,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最奇怪的感觉是跳跃。膝盖稍一打弯,还没用劲,就一跳老高。叫你觉得好像在梦里。医生特别害怕我们的心脏出问题,他强调必须先待一会儿,别动,让心脏适应。要不是为了怕这个,我们几个早就想蹦蹦跳跳地体验这种轻飘飘的感觉了。记得当时是我,高兴地唱起了歌。因为有一嘴巧克力,本来挺好听的歌,让我唱得呜呜啦啦。我真想马上从大蛾子背上跳下去,蹦过高山,跳过峡谷,去把这新奇的世界看一个够。 P3-5 序言 和许多小读者一样,我小时候也很爱读故事书,凡是能抓到手的,都要看一看。后来学了外语,又能看一点外国书。看的多了,就发现许多故事的情节,都差不了多少。有些故事出自地球两边的两个民族,内容却惊人地相似!还有人研究这种现象,叫比较文学……然而看故事的人,还是希望情节新鲜,有趣,与众不同……然而这样的好书又不多…… 还是在七十年代末的一天,我正在上班,同处一室的一位外教,在长时间读书后起身踱步到我跟前攀谈,没话找话地说到了彼此的爱好,其时我正在狂热地翻译有可能出版的第一本书,就告诉他我的爱好是把国外的儿童故事,译到中国来。不久他就期满回国了。未料此人有心,在他回国很久后,给我寄来一本书,他在信中说:“这是我小时候最爱读的书之一,在欧美各国,孩子们对它无人不晓……”这样我就第一次(也许是大陆最早的)读到了美国著名作家休·洛夫廷的童话大作《杜里特的故事》。这本书一下子抓住了我。读后一鼓作气译成中文。以后又多方搜求,竟把同一系列渐渐收齐,多年来边读边译,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杜里特的故事》是在欧美盛行近一个世纪而不衰的大型系列童话。全书以毕业于医科大学的杜里特博士为主人公,围绕他和他的一群动物朋友,作者写了十二部长篇童话。 杜里特原来是给人看病的医生,因不喜欢与人交往,改行当了动物医生,常和动物们打交道,一来二去地他竟通晓了鸟类和动物语言。靠这个独特的本领,做了不少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部童话的最大特点,是情节新鲜有趣。无论是《杜里特的花园》中“Q”教授讲述的那个曲折离奇的“狗生故事”,医生家花园里的不速之客,有几层楼高的“大蛾子”,还是《杜里特在月亮上》的探险中遇到的种种奇事,如大树“不随风”而摇摆——那是它们自己在动!花儿见火而扭开“脸”——那是它们怕光!再如月亮是地球“崩”出去的一大块土,剩下的大洞,水灌进去,成了海。而“崩”出去的那块“土”上幸存的动物和唯一的一个人,发展繁衍成了发达的月球社会。会说悄悄话的藤蔓以及“史前艺术家”那美丽动人的传说等等,都称得上是作者的“奇想”,真正的“独家情节”,无不表现出作者异常丰富而瑰丽多彩的想象力。我们在欣赏一连串饶有趣味的情节时,起先总是感到有点“瞎编”,可是很快就被带进故事里,忘记了这是童话,这是发生在猪呀大雁呀之间的事情。读起来很有点像我们的《西游记》,荒诞不经而又那么真实可信。就算你读过很多书,也休想在这里找到“雷同”的故事情节。你们得到的,毫无疑问将是一顿丰盛的精神美餐! 语言生动幽默,是这部童话的又一特点。这一点很合孩子们的胃口。杜里特与动物们之间的大量对话,有时活泼风趣,憨态可掬;有时一本正经,煞有介事。读起来令人拍案。翻译中间我常把译稿读给身边的孩子们,他们都很入迷,不时开心大笑。这笑声反过来又催促我不要偷懒,早些把这些精彩的故事翻译出来,奉献给更多的家长和孩子。 在法语版《安徒生童话》的序言里,编者说“童话是给孩子们看的”,同时还说“安徒生童话是写给每一个人的”。阅读《杜里特的故事》过程中,对此有明确感受。如医生说:“猫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正是因为从来没有人相信它们。性格形成方面的压力,其实是十分可怕的。”再如马克一边踏着缝纫机,一边偷看观众席上的情况:“他注意到观众中的几个孩子,是怎样以他们的行动影响了周围的成年人。这些孩子在欣赏歌剧时,并不在意曲调如何,更不像成人那样注意音乐的种种概念,他们感到好笑就笑,他们感到紧张就大气也是给儿童少年阅读,它也成了许多成年人的钟爱。 一位深圳的年轻妈妈曾经来信说过,她早年做记者采访过我,读过我早期翻译的杜里特单行本,后来到深圳发展成了家,有了孩子却发现杜里特已经出齐,她买回了全套,每天晚上要给孩子读,和孩子讨论杜里特……她最后说:“感谢您为两代人提供了好的精神食粮……” 在我工作的学校里,常有许多来自欧美国家的教师,一有机会我就和他们谈起这部童话。每当我说到Dr.Do1ittle(杜里特医生)这个名字时,无论对方是来自美国英国,还是新西兰澳大利亚;也无论是男女老少,他(她)们的脸上几乎无一例外地立刻就浮现出一种会心的微笑!那情景仿佛是一个中国人在某个遥远的国度里突然被问到了孙悟空猪八戒一样。这部童话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所以,美国洛夫廷童话的翻译与介绍,应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然而域外文学的传播,有时会令人颇感奇怪。彼地名不太见经传的作家作品,到了此地会成为名著;此地的文豪,彼地却不大为人所知。比如早年在欧洲较有影响的中国古典,好像就不是我们乐道的几大名著。本人在七十代末开始译介休·洛夫廷的童话,陆续推出用了二十年,全部译毕出版又再版,也十年以上了。但是这部在欧美极有影响、好莱坞多次搬上银幕的经典之作,它在国内的影响,却始终没有达到译者所期望的高度。此番由河南大学出版社诸君努力,隆重再版,又精心编辑,所费时日,竟是以往的数倍之多!所以它新的成功,应该是可以期待的!同时也想和喜欢此书的读者们,共同向策划操作此项目的资深出版人潘博先生,说一声谢谢! 梁家林,二〇一三年盛夏写于西安南郊鹿鸣书屋 书评(媒体评论) 任何一个孩子,若是得不到结识这位热情善良的矮胖子医生(博物学家)和他那些动物朋友的机会,都将会错过生命中某种重要的东西。 ——珍·古道尔 从《爱丽丝漫游仙境》以来最优秀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是一部天才的作品。 ——休·威尔普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