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教益。他的名言有很多。而且不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其中包括许多充满哲理、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的人生格言。可以说,鲁迅的笔就像一把利枪,可以把敌人吓破胆;而他的名言就像一首战歌。激励人民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从鲁迅的名言中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一生的写照。《鲁迅人生箴言》将鲁迅的名言收集、整理在一起,精选对人生最有帮助的部分。以箴言形式展现给读者,希望读者能从中获益。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当今中国作品被引用最多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之一。他所留下的文学遗产,对后人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鲁迅人生箴言》精选其作品的精华部分,编辑为箴言形式,希望将鲁迅对于人生、社会的态度,以及对世界的观察以一种精练简洁的方式展现给读者。为便于检索原文,本书每条箴言都据鲁迅著作单行本及书信原稿注明了出处。
希望《鲁迅人生箴言》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及思想精髓。
孙中山
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进向近于完全的革命的工作。直到临终之际,他说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那一件,全都是革命。无论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终于全都是革命。
——《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集外集拾遗》,《全集7》
中山革命一世,虽只往来于外国或中国之通商口岸,足不履危地,但究竟是革命一世,至死无大变化,在中国总还算是好人。
——《致扬霁云/1935年2月24日》,《全集13》
章太炎
太炎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
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且介亭杂文末编》,《全集6》
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的几间破屋,我实不能向当局作媚笑。
——《致曹聚仁/1933年6月18日》,《全集12》
章士钊
至于今之教育当局,则我不知其人。但看他挽孙中山对联中之自夸,与对于完全“道不同”之段祺瑞之密切,为人亦可想而知。所闻的历来的言行,盖是一大言无实,欺善怕恶之流而已。要之,能在这昏浊的政局中,居然出为高官,清流大约无这种手段。
——《两地书·一五》,《全集11》
章士钊将我免职,我倒并没有你似的觉得诧异,他那对于学校的手段,我也并没有你似的觉得诧异,因为我本就没有预期章士钊能做出比现在更好的事情来。……你先有了一种无端的迷信,将章士钊当作学者或智识阶级的领袖看,于是从他的行为上感到失望,发生不平,其实是作茧自缚;他这人本来就只能这样,有着更好的期望倒是你自己的误谬。
——《答KS君》,《华盖集》,《全集3》
《甲寅》第一次出版时,我想,大约章士钊还不过熟读了几十篇唐宋八大家文,所以模仿吞剥,看去还近于清通。至于这一回,却大大地退步了,关于内容的事且不说,即以文章论,就比先前不通得多,连成语也用不清楚,如“每下愈况”之类。……这种东西,用处只有一种,就是可以借此看看社会的暗角落里,有着怎样灰色的人们,以为现在是攀附显现的时候了,也都吞吞吐吐的来开口,……倘说这是复古运动的代表,那可是只见得复古派的可怜,不过以此当作讣闻,公布文言文的气绝罢了。
所以,即使真如你所说,将有文言白话之争,我以为也该是争的终结,而非争的开头,因为《甲寅》不足称为敌手,也无所谓战斗。
——《答KS君》,《华盖集》,《全集3》
蔡元培
太史之类,不过傀儡,其实是不在话下的。……我以为该太史在中国无可为。
——《致章廷谦/1927年12月9日》,《全集11》
蔡先生确是一个很念旧知的人,……
——《致章延谦/1930年3月27日》,《全集12》
陈独秀
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忆刘半农君》,《且介亭杂文》,《全集6》
这里我必得记念陈独秀先生,他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南腔北调集》,《全集4》
胡适
今天寄到一本《红玫瑰》,陈西滢和凌叔华的照片都登上了。胡适之的诗载于《礼拜六》,他们的像见于《红玫瑰》,时光老人的力量,真能逐渐的显出“物以类聚”的真实。
——《两地书·一二一》,《全集11》
看在上海的情形,萧是确不喜欢人欢迎他的,但胡博士的主张,却别有原因,简言之,就是和英国绅士(英国人是颇嫌萧的)一鼻孔出气。他平日所交际恭维者何种人,而忽深恶富家翁耶?
——《致台静农/1933年3月1日》,《全集12》
但有一件事,好像我们这里的智识者们确是明白起来了,这是可以乐观的。对于什么言论自由的通电,不是除胡适之外,没有人来附和或补充么?这真真好极妙极。
——《致杨霁云/1934年12月16日》,《全集12》
新月博士常发谬论,都和官僚一鼻孔出气,南方已无人信之。
——《致曹靖华/1936年1月5日》,《全集13》
征服中国民族的心,这是胡适博士给中国之所谓王道所下的定义,然而我想,他自己恐怕也未必相信自己的话的罢。在中国,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有历史癖和考据癖”的胡博士,该是不至于不知道的。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且介亭杂文》,《全集6》
钱玄同
疑古玄同,据我看来,和他的令兄一样性质,好空谈而不做实事,是一个极能取巧的人,他的骂詈,也是空谈,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他自己的话,世间竞有倾耳而听者,因其是昏虫之故也。
——《致章廷谦/1930年2月22日》,《全集12》
刘半农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忆刘半农君》,《且介亭杂文》,《全集6》
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忆刘半农君》,《且介亭杂文》,《全集6》P29-32
毛主席曾说。鲁迅是我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是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教益。他的名言有很多。而且不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其中包括许多充满哲理、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的人生格言。可以说,鲁迅的笔就像一把利枪,可以把敌人吓破胆;而他的名言就像一首战歌。激励人民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从鲁迅的名言中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一生的写照。本书将鲁迅的名言收集、整理在一起,精选对人生最有帮助的部分。以箴言形式展现给读者,希望读者能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