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即远古人类文明发祥地的遗址,古代风格独特的建筑,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古迹等;世界遗产也包括自然遗产,就是指险峻的高山,幽深的峡谷,神秘的森林等;还有双重遗产,比如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的地方。迄今为止,世界遗产的总数已达到851处。
为了满足人们对璀璨的文化以及神秘自然的探秘寻幽,编者精选了最有代表、著名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通过翔实的说明资料和最具特色的图片,让每一位读者徜徉其中,身临其境。近距离感受古老的文明、原始的自然,以及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魅力,体味到秀丽风光中所含蓄的历史文化底蕴。
科学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百科知识是我们增长科学知识的快捷途径。
本丛书内容全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文社会、动物植物,都有集中而全面的介绍与阐述。作为编者,我们深知科学性与权威性是书籍的命脉。因此,我们尽可能地搜集当今社会发展前沿的最新科技成果与人文学术动态,力争使读者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最适合的百科书籍,从而真正学好知识,提高自身索质。
本书精选了最有代表、著名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通过翔实的说明资料和最具特色的图片,让每一位读者徜徉其中,身临其境。
世界遗产简介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有多少震古烁今的文明遗迹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有多少令人叹为观止的世界奇迹仍然在传说中闪现。世界遗产是我们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无上的骄傲,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走进尘封已久的人类文明记忆,在岁月的殿堂里聆听文明的足音……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蒙受空前灾难。战火几乎燃及欧、亚、非和大洋洲的各个国家,其中包括已承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它们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遗产以及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这两场战争在几乎毁灭了整个物质世界的同时,却唤醒了人们精神世界里的良知。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主要考虑到部分文化和自然遗产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因而需要将其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存在及其严重性,认为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缔约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缔约国提出申请,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的权威专家考察、评估,并由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召开公约缔约国大会进行投票,通过者就有资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简介
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它的全称是“世界丈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建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会的宗旨在于加强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进而保护和重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主要任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是政府间合作组织,由21个成员国构成。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会议的内容主要是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由7名成员构成,委员会主席团每年举行两次会议。世界遗产委员会承担的主要任务有四项:
1.在选择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区时,负有对世界遗产进行定义和解释的责任;
2.审查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当名录中的遗产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和保护时,该委员会有权让缔约国采取特别性保护措施;
3.经过与有关缔约国协商,该委员会可以做出决定,把濒危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4.管理世界遗产基金(即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基金)。对为保护遗产而申请援助的国家给予技术和财力上的援助。
二、世界遗产的概念和种类
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是一个正方形和圆形的组合,它代表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代表着人类的创造,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整个外围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是要进行全面保护的象征。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近年才设立的非物质遗产等五类。
文化遗产:
《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其中:
文物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或者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由于建筑的形式、整体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而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体;
遗址是指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来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是提名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1.是否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注意;
2.是否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是否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是否可作为一种建筑、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昭示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是否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是否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或是否与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P1-6
人类生活着的地球是美丽的,它的美丽不仅在于长存于天地之间的景观,也在于它即将消逝的美丽。为了留住曾经的辉煌,人们作出了种种的努力,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项举措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与它同时的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成立。它建立的终极目的就在于呼吁世界人民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倡导对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保护,其意义不仅仅是要留住曾经灿烂辉煌的远古文明和奇秀甲天下的自然名胜,更为重要的是要去提醒人们保护好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即远古人类文明发祥地的遗址,古代风格独特的建筑,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古迹等;世界遗产也包括自然遗产,就是指险峻的高山,幽深的峡谷,神秘的森林等;还有双重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都具有的),比如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的地方。迄今为止,世界遗产的总数已达到851处。这些遗产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金字塔,恒河流域的印度泰姬陵,大西洋彼岸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虎踞龙盘在华夏大地上的古长城,还有巴洛克风格、哥特式风格等等欧美特色的建筑,再加上遥远时代的神秘岩画,神态各异的古雕塑。这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布满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廊。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断完善,现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又加入了“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中国的昆曲和古琴已名列其中。
为了满足人们对璀璨的文化以及神秘自然的探秘寻幽,编者精选了最有代表、著名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通过翔实的说明资料和最具特色的图片,让每一位读者徜徉其中,身临其境。也让读者能够近距离感受古老的文明、原始的自然,以及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魅力,体味到秀丽风光中所含蓄的历史文化底蕴。希望本书能够让您发掘到瑰丽大自然的神秘和古文明发展的轨迹,从心底对人力与自然的神工产生由衷的票拜,并从中认识到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从而真心热爱我们生存的环境。
编者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