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
经营模式是企业在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的为保证企业经营宗旨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所采取的有别于他人的具有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运营方式方法的总称。即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企业内为使生产、销售、研发、采供、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种业务能按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调整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和运营模式。其中包括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业务系统和核心业务流程设计、组织体系建设、功能体系建设、企业文化塑造等一系列活动。一个完整的经营模式包括七个要素,即战略目标、核心业务流程、组织体系、功能体系、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和企业业绩。
1.战略目标:商业模式设计或重构的目的是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企业经营的方向,它一般可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分解落地,具体包括四大部分,即收益目标、市场或客户目标、管理成熟度目标和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目标。
2.核心业务流程: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方面来讲,核心业务流程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企业日常的商业模式,指的是企业围绕顾客需求、战略目标和企业价值链所进行的一系列核心业务活动。
3.组织体系:为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系统规模、环境技术、市场发展变化、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等进行组织体系建设,构建好治理结构,规划出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安排好人员,建立职权体系。概括地说,企业的组织体系包含三方面,即“组织体系=治理结构 总经理 组织结构”。
4.功能体系:功能体系又称职能体系,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围绕企业的核心关键业务、已形成的赚钱思路和企业战略目标,根据组织体系的框架所设计的企业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研发、财务和供应链(后面简称“产、销、人、发、财”)体系。功能体系建设的目的是确保各职能部门能准确分解转化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保证执行,其核心是产销体系的建立。企业功能体系的建设和设计,一定是以顾客为核心、营销为中心进行的,其他一切职能部门体系都是为之服务的。
5.企业文化:除了组织体系和功能体系等“硬件”以外,为实现战略目标,还必须在企业内建设一种一切以绩效和目标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形成一个思想统一、价值观相融、高度合作、持续作战、积极向上的团队,以使企业做强做大,保证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并做到基业长青。
6.管理模式:它是一套反映“企业日常究竟应该如何操作”的运营方法,具有模块化、系统化的特点,是企业经营模式落地执行的基础保障。
7.企业业绩:经营模式的结果就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经营管理活动最终转化成为企业的利润或企业的经营业绩,以便人们可以通过企业业绩的好坏去评价企业战略目标的合理性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
介绍过经营者模式之后,下面再了解一下什么是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管理方法进行思路性的、框架性的、体系性的、高度概括的、可复制的系统集成,是关于企业每天怎么做事、工作怎么安排、事情怎么落实执行下去,如何保证客户消费后还有黏性、生意持续好下去、员工不掉队还能积极主动地工作的一套体系。它是一套企业日常如何具体运营管理的体系化的、可复制的方法的集成。
管理有其艺术性的一面,但更有其科学的一面,否则就不会称为“管理学”,其本质是将日常管理中的复杂性模块化与简单化,所以又称为“精益管理模式”。战略规划、商业模式、经营模式等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在经营中“做什么”的问题;而管理模式解决的是“日常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执行力的问题,这才是企业经营逻辑中最关键的一环。P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