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创始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强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职场小说教父王强继《圈子圈套》之后,再领风骚,打造创业小说开山之作!

创业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温良恭俭。创业甚至是需要准备一桶血的,这桶血是自己的,也可能是别人的……

这是一本以小说为载体的创业百科全书。关于创业的所有问题,你们都可以从书里找到答案;当你创业成功,当你终成商界巨子,一定天涯海角找到王强,揪住他的衣领问:“我的命运怎么样全在你的书里。”

内容推荐

大多数男人从一来到这世上,就不得不面对两件事: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从三流大学毕业的曹原,却不用面对第二个问题。他是一个天生的创业家,活力四射、激情洋溢、上得三十三重天、下得三十三重地狱。在创业的路上,他无比荣耀、目标坚定地向前走着。但创业的光景与先前的想象迥然不同,反差之一就是曹原本以为做老板可以每天盘算挣多少钱,结果轮到他做老板却是每天盘算剩多少钱。正当他看不到前景时,命运让他遇上三个人,他的人生得以发生重大转折。苦尽甘来,初次融资成功后的曹原他们马上体会到:“在资本面前,连资本家都是渺小的。”九帮网被迫开始了疯狂的扩张,而扩张的目的就是为了第二次融资时能估个好价。第二次融资成功后,曹原他们又被勒令要好好做业绩,因为九帮网要准备上市了。此时的曹原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公司的走向正远离他的理想,同时事业有成的他遇到了新的爱情诱惑……

目录

自序

引子

1.炒股票与发股票

2.创始人与上帝

3.草一根二

4.Kenny与Kevin

5.两只蚂蚁

6.赤子

7.黑客光临

8.良禽择禽

9.英雄会

10.野猪与家猪

11.被玩儿也是一种经历

12.先上苍山 再上梁山

13.自取其辱

14.兴风作浪

15.杯中的秘密

16.空杯子与金杯子

17.望梅止渴

18.好运气与坏运气

19.Ren——忍?韧?仁?

20.Deadline与呆到烂

21.没人要的股份

22.工商局执法队

23.第一桶金

24.乔迁之喜

25.碰壁

26.闹场

27.没长翅膀的天使

28.Vision

29.Due Diligence

30.光环与污点

31.掠食者

32.好、坏、丑

33.硅谷,我们来了

34.欲擒故纵

35.皮肤管理理论

36.电话风波

37.在资本面前,连资本家都是渺小的 

38.形象塑造

39.传说中的天鹅 

40.天鹅的味道

41.走吧,该走了

43.战略投资者与投资者战略 

44.程婴与杵

45.离离原上草

试读章节

时间确实选在了光天化日,是在10月2号的下午两点;地点也确实选在了大庭广众,是在学院路和知春路交叉口的东南角,沿着小月河与北土城遗址的带状公园。当然曹原选择此时此处另有一层考虑,这个时间午饭已过而晚饭尚远,这个游人免费的公园也胜过咖啡馆和茶楼,因此原则上不会发生任何费用,不致波及曹原已经岌岌可危的现金流。

曹原从小区走到这儿不用很长时间,所以来早了。他站在窄小的闸口旁边,心里越发觉得不安。北京的旅游业不断深耕细作,连这么不起眼的小公园居然也纳入了旅游路线,路边停着好几辆大客车,再加上附近居民区繁密,小公园里游人如过江之鲫,闸口处更是摩肩接踵。曹原扫视着周围的人流,更觉得欢乐都是他们的,而自己孤零零地陷入了一个骗局。他和那位“热心的上帝”彼此都没留手机号,后来几天在MSN上也再没遇到,大概本来就是一出恶作剧,自己居然当了真,曹原下意识地掏出手机看一眼,又恨恨而无奈地塞回兜里,心想两点钟一到我就走,多一秒钟也不等。

就在这时,一个女孩儿像精灵一样忽然从身后闪到他面前,盯着他问:“原上草?”随即又笑道,“我看你更像鼓上蚤。”

曹原惊愕之际又被取笑,好在他的抗打击能力业已有所长进,只是僵硬地问候一声:“你好。”

“哈哈,和MSN上的开场白一样,不会别的?”女孩儿的攻击性也如同在MSN上一样。

曹原已经意识到面对女孩儿的攻击最好还是沉默,便只顾飞速地上下打量对方,他的第一印象是女孩儿并不如他想像的那般讨厌,或者说是不像在MSN上表现的那般讨厌,相反,单就容貌而言,可以归于那种虽不能一看惊艳但尚可百看不厌的类型。他的眼睛不好意思盯得太死,但还是又被女孩儿斜挎着的大包吸引住了,长长的肩带将挎包低低地垂到女孩儿的膝头,一迈步膝盖就会把大包向前顶一下,大包的容积似乎可以装下曹原的全部细软家当,令他担心女孩儿孱弱的肩膀能否承担它的份量。女孩儿忽然轻轻咳嗽一声,导致曹原心里的念头不禁脱口而出:“你看上去并不怎么凶恶。”

女孩儿莞尔一笑:“人不可貌相。”

曹原正要走向公园的闸口,女孩儿把他叫住,自己径直走向不远处的书报亭,回来时手上多出一份《精品购物指南》,对曹原晃晃说:“有备无患。”两人走进公园一路被人流裹挟着向前,女孩儿问:“就这么一直游行下去?”

“找个地方坐坐吧。”曹原抻长脖子四处张望,发现目光所及的长椅短凳都被占据,有一张长椅上挤了四个人,一对老夫妇和一对小情侣,小情侣在旁若无人地亲热,老夫妇在旁若无人地瞌睡。曹原一脸无奈:“要不换个地方?或者,再往前走走?”

女孩儿好像已经发现了一个去处,靠近古城墙有几座雕像,其中一座雕像的基座高度宽度都很合适,曹原跟着女孩儿快步赶过去,女孩儿把手里的《精品购物指南》放在基座上,并不急于落坐,而是先仔细地翻看,挑出几张油墨较少较浅的拣出来摊好,说:“坐吧,既来之则安之。”

曹原大大咧咧地一屁股坐下,把女孩儿为他精心摆放的报纸蹭掉大半,嘟囔着:“我还在河边那个亭子里睡过好几夜呢。”

女孩儿好像没听见,坐下说:“人真多呀,你是不是特想把他们全都骗到九帮

曹原也好像没听见,反问道:“你怎么能一下就认出我来?”

“凭直觉,我的直觉一向很准。”女孩儿马上又笑起来,“其实我之前问了八个人,你是第九个,九帮嘛,哈哈……”

曹原已经彻底放弃了,他断定自己永远猜不透女孩儿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垂头丧气地把双腿在基座外晃来荡去,听到女孩儿很诚恳地说:“其实我答应来见你就是想当面向你道歉,真的,其实我挺佩服你的。”曹原不敢把这话当真,尤其在女孩儿一再强调“其实”的时候,果然,女孩儿下面还有一句:“特佩服你的执着,网站做得那么烂居然还能硬着头皮做下去。”

已经百炼成钢的曹原很平静地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感觉你很懂互联网。”

“我?闲云野鹤呀,混日子。其实我什么都不懂,你别往心里去,我那些都是胡说八道。”

“你怎么找到九帮网的?”

“我也忘了,好像是从哪个网站点了个链接就跑到你们那儿了。我实在闲得慌,打算把GRE、GMAT、托福、雅思之类的都再考一遍,想看看除了新东方还有没有别的课上着玩儿。”

“你不工作吗?还是有自己的事情做?”

“一直准备出国,八月份刚刚又被拒签了一次,又碰到那个秃头,我已经折在他手里两次了。”

曹原在心里痛快淋漓地喊出两个字——“活该”,表面却满怀同情地说:“签证是挺难的,我在九帮网上看过几个帖子,好像都和签证官有血海深仇似的。”

“哎,说说你吧,你怎么想起搞这个网站的?”

曹原从小到大一直不太情愿回首往事,憧憬未来才会让他感觉好些。也难怪,他一直算不上优秀,既不是好学生,也没上过好学校,勉强考到北京进了一所二流大学的分校,后来又“专升本”才实现了父母多年的夙愿。不过曹原并非平庸之辈,或者说,并非自甘平庸之辈。他酷爱读书,准确地说,是酷爱读闲书,他读的书人家从来不考,人家考的书他从来读不进去。除了读书,他还酷爱创业,在校期间他就屡次创业,当然屡次未成,屡败屡战却让他断定自己不是打工的料,只能做老板,所以毕业前没找工作,毕业后发现工作也不再找他。上大学期间唯一赚到钱的生意是帮英语四六级考试辅导班招生,虽然他的英语水平一直很稳定,始终保持在初中程度,他的逻辑是中文书已然浩如烟海,何必再学英文,但他仍非常热心地帮助所有想学好(其实是考好)英文的人多花些冤枉钱,每介绍一个人参加收费辅导班他就可以获得提成三十元,集腋成裘,毕业时他除了文凭还到手了三万块钱,这就是他的第一桶金。

自视不凡又酷爱读书的人一般朋友不多,曹原唯一的好友也是他的同窗,叫邱俭,两人在校期间就是生意伙伴,志同道合的他们在毕业后联手成立了一家公司,为各类培训学校、辅导班之类的做招生代理。做了不到一年,发现生意越发难做,即使在各大校园铺天盖地贴小广告、四处动员学生当托儿拉人报名也难挽颓势,曹原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原来是互联网造的孽,培训学校和辅导班大都开通了各自的网站,学员在网站直接报名能拿到比他这里更低的价格。

“我们没有了利润空间,当然也就没有了生存空间。”曹原总结说,“代办招生之类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做人家的渠道、通路,互联网的魔力在于把一切都扁平化、透明化,把我们给短路了。实际上,我是被互联网打败以后才开始关注互联网的。”

“后来你们就转型做九帮网?”女孩儿无意识地整理着压在大腿上的挎包,问道。

“不再有‘我们’,只剩了‘我’。”曹原笑笑。

代办招生的生意江河日下,曹原正忧心忡忡,却发现邱俭越来越指望不上了,他起初以为邱俭是在压力面前信心动摇便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没想到邱俭几次三番欲言又止最终满脸愧疚地坦承自己一直在办留学手续,他这才明白邱俭创业原来属于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所以说,不能和朋友兄弟创业,创业不成,朋友兄弟也没了。”曹原再次总结。

P11-14

序言

拼凑完《圈子圈套三部曲》之后我曾经很郑重地决定不再写什么小说了,倒不是搞什么先封笔又开笔之类的噱头,而是我认为单就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言,文字远逊于语言。就拿我至为推崇的《三国演义》来说,真正肯把原著抱着通读一遍的不见得很多,普罗大众似乎更愿意有人把三国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远的如袁阔成,近的如易中天,当然,罗贯中原先也是在场子里听着评话酝酿他的鸿篇巨制的。话应该讲给别人听,文应该做给自己看,文字似乎更适合抒发自我的东西,比如没人愿听的无病呻吟之类,小说里总是那些人物在说在想,写着写着难免会心生惶惑:“咦,我呢?”

有些耐着性子看过《圈子圈套三部曲》的朋友对我说,前面的那篇短短的自序以及最后的那篇更短的后话还算有趣,似乎总算透出来一些灵性和才气,而几十万字的正文勉强赖以吸引人的无非是那个故事本身。我深以为然。还有些看不下去三部曲的朋友却爱看我几年前写的那些博客,谆谆地告诫我别写小说了,还是写博客上那些小文,不然我迟早会被自己毁了。群众的眼睛向来是雪亮的。结果我已经有两、三年不再更新博客了(其实当初也不是我自己更新的),以免更多人看过我的博客会愈加不屑于拿起我的小说。

这个郑重的决定奉行了不到一年,被来自某著名文化出版公司的女孩儿打破了,一直没搞清该女孩儿的职衔,不像编辑、不像策划、不像公关、更不像首脑,不过这些本也不重要。四不像女孩儿在MSN上对我说:“王强老师,考虑到您的身份和影响,我们公司初步可以承诺的首印数是:小说,三十万;随笔、感悟、杂文之类的,十五万。我们头儿说了,您值这个价儿。”我虚心请教为什么小说与非小说的待遇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她说是头儿的意思,她也搞不懂,“也许是读者的口味?还是市场的趋势?谁知道。大概是因为您以前写的是小说吧。”

我算术一向很好,可以作证的是我的女儿,她曾经很自豪地宣称(很遗憾她说的是英语):“在我们班里,我的算术不一定是最棒的;但在我们班的家长里,我爸爸的算术一定是最棒的。”因我曾屡次替她解出班上所有同学(以及他们的家长)无法解出的题目。当年我还曾浪迹于商场许多年(不是自家的买卖,打工而已),沾染了很多铜臭,故而对投入与回报有些概念。所以,三十万与十五万的差别有多大我还是搞得清的,何况还只是“初步”的承诺,暗含着还可以再谈。所以,我就打算再写一篇小说。希望不会有人再问“您怎么会想起写这部小说的”之类的问题,因为我已经主动坦白到了毫无保留、一丝不挂的地步,士可杀不可辱,拜托不要再问了。

这部小说讲的是九帮网的故事。有朋友也许知道本人于2004年到2005年问曾经做过一个也叫九帮网的网站。不过,请千万别误会,此九帮网非彼九帮网,两者毫不相干,书里的人和事和网站都与我、与我曾做过的网站没有任何瓜葛。当初做的那个九帮网早已死翘翘了,我既不想为其树碑立传也不想让其借尸还魂。之所以借用九帮网这个名字,原因很简单,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尚未被人占用的网站名称了。就像书里的曹原和许克聊的,这年头凡是五个以内字符的任意排列组合几乎都已经被注册成域名了。我也不想无偿地替哪家网站做宣传推广(有偿倒可以考虑,但人家不想),便只得让九帮网这个名字再发挥一次余热。

我从不自认是什么精英,但也不敢再以草根自诩。有人唾骂,清华出来的也配当草根?混到过外企高位的也配当草根?呸!我就像伊索寓言里的那只蝙蝠,鸟们说我有牙齿怎么可能是鸟,兽们说我有翅膀怎么可能是兽。其实蝙蝠是兽,那我呢?人在边缘,不知道自己是哪一拨的。

本书里的曹原一直自认是草根,但从不觉得草根的出身会妨碍他做任何事情;身为海归并混迹于外企的许克貌似精英,但外在的东西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可以依托呢?  有不少人看过《圈子圈套》以后总是问我,洪钧是你吗?书里的事有百分之多少是你自己的经历?谢天谢地,应该不会有人看过本书再问我类似的问题了。

好了,闲言碎语不要讲,就请你接下来看看我写的——别人的故事。

书评(媒体评论)

职场小说带给我们的只是生存的技术性手段,而创业小说将和我们分享物竞天成的刺激和快感。

——潘石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4: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