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茶味行役/戴明贤作品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戴明贤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茶之道,是在不完美的人生中为了成就某种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作为一个平凡者,一生虽然平淡,却也有乐有苦,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对于大动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运动、改革开放)的时代,不过是“茶杯风波”。然,茶之味,微涩、稍苦、回甘,正像人生之路;行役泛指各类因公出差。《茶味行役》作者戴明贤文字一以贯之的隽永淡远,回味无穷,是当代作家中少有的宁静致远者。另有图片二十余幅。

内容推荐

《茶味行役》系“戴明贤贵州系列”之四,承接《安顺旧事:一种城记》、《物之物语》、《子午山孩——郑珍:人与诗》。这一次是借着自己的各类旅迹,再次倾诉往事,披露心声。

日本美术家冈仓天心说:“茶之道,是在不完美的人生中为了成就某种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在作者看来,自己一生虽然平淡,却也有乐有苦,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对于大动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运动、改革开放)的时代,不过是“茶杯风波”。然,茶之味,微涩、稍苦、回甘,正像人生之路,将种种行迹记录下来,供知我者会心一笑,或者泫然而泣,也是一种满足。作者文字一向隽永淡远,读之令人低徊不已。另有图片二十余幅。

目录

父亲的园子

后门的秋千

母亲的丝线浮雕

裁缝师傅和维纳斯铅笔

在我家寄宿的僧尼

亲历天地翻覆

小车站一瞥惊鸿

吃草根树皮

三岔河纪事

滥竽鸟蒙教席

结缘乌蒙学子

惊艳乌蒙杜鹃

闭门自作茧

借屋檐躲雨

赤水河纪行

猴场听传奇

北国看风筝

大院的记忆

雨夜听竹琴

会稽思量禹

走在乡间道路上

闯入梵净山

夜雾篝火说蛇

陪大师观绝技

海滩淘石

格拉茨纪事

东线之旅

景近瀑布家族

舟入蛟龙窟

诗漂?阳河

织金看洞

花溪寻梦

格凸河看蜘蛛人

鲍屯迎汪公

徜徉明清门巷

去大理过年

到文庙吃茶

斋名志流年

后记

试读章节

我父亲出身于一个耕读家庭。祖父是贡生,父亲中了乡举,但没等到会试就废除科举,改而经商,未及三十岁就病故了。家庭破产,孤儿寡母无法度日,父亲未及成年就出门到旧式商店里当学徒。经历如此,加上五年私塾教育,他顺理成章地应当脑筋守旧,装束守旧:大褂,小帽,长及数尺的旱烟杆。然而他却很开明。三十多岁时与同道组建新型字号,去上海、广州、香港参观,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回来就改了短装,丢了烟杆,玩起照相机、自行车来。还参加办学校,修发电房,建西式住宅。这些在小城里都能列入头一批。有一晚忽然带我去逛一家刚开张的小书店,让我自己选书,我在人丛中挤来挤去,选了一本《鲁滨孙漂流记》、一本《木偶奇遇记》。他看看封面,付了钱,就回家了。他一直进家去了,我留在店堂里,账房先生袁伯伯看到我手里的两本书,笑道:你爹看到你看这种书,不打你才怪。我愕然说:就是他给我买的呀!他听了,那表情比我还愕然。

从租赁房搬进新宅后,邻居是陈知生先生的新医药房,全家信基督教。他家男孩小恩与我同龄,成天在一块玩。我们发现几只圆木墩废料,用来发明了一种玩法:把两只木墩垫在倒翻的双人长凳下,成为一辆双轮车。我们坐在车上往前一滚,后轮滚到车子外面去了,前轮成了后轮。坐后面的把车外木墩递给前面的,坐前面的把它塞在空出来的前轮位置,车又可以往前一滚。如此反复交替,我们的车就一耸一耸地艰难前进。院墙脚躺着一条又长又厚又重的木板,搭脚手架用的,修建队还没来取走。我带领妹妹们抬到花园里,担在一条板凳上,成为一架大型跷跷板,十来个小孩同玩。开始坐着跷,越跷胆越大,就站着跷。中央的支撑点不固定,跷着跷着就歪到一边去了。大家站立不稳,纷纷跌下来。小的哇哇大哭,惊动了大人,母亲拿着捶衣棒来问罪。我与大妹是罪魁祸首,逃到后门沈表舅家避难。后来,这块木板两个姐姐还用麻绳系在碓房的梁上荡过秋千。

可能父亲把这些看在眼里,后来就在预备扩大花园的空地上立了一架秋千,一架跷跷板,让我们理直气壮地玩。秋千远比跷跷板刺激,大家荡秋千的技术突飞猛进,未久就不须人送,蹬五六下就能平顶。还要带着只能坐跷跷板的小孩荡,连绳子带小手一起捏住往天上飞。每次往下回落时,吓得他们尖叫或倒吸冷气,放下地来,脸色煞白。

某年,班级最高的大姐,忽然要创办家庭剧社。这肯定是从借住她们学校的剧宣四队得到的灵感。这简直有点异想天开。父亲对旧戏成见甚深,特别不喜欢他家乡的川剧班的习气。有一年办川主会,要唱《华容道》,他请京剧班的苗溪春而不请川剧班的赵月卿。他派到金城江买发电机的人,把钱用于捧坤伶,弄得回程路费也没有,更增加了他的厌恶。我自小喜欢看京剧,自己都觉着不上进。大姐办剧社的自发行为,父亲似乎一点不知道。不料等到安排在客厅外的“吞口”上举行首演时,他不声不响地取出他拍人像用的灰色帷幕,爬上高凳去张挂:又点燃煤气灯来照明,令我们又惊又喜。大姐得寸进尺,到铜匠街刻了一块门票大木印,这可是体现演出活动正规而隆重的证据。可惜不晓得用油墨,用的是水墨,效果很差。排演的剧目,多是歌曲“表演唱”,当时流行的黎明晖儿童歌剧《麻雀与小孩》《面包》,因角色不齐,排不出来。大姐任总编导兼报幕,主演是二姐,她演唱《卖报歌》,到“走不好,跌一跤”时,必定引起小观众欢笑。观众是家里大人和附近亲友。身份最高也最忠实的主宾是祖母,不仅每次必到,而且态度好,从头到尾笑逐颜开。

大姐到省城上高中后,二姐接着办。二姐厌倦了,我又接着办,还向母亲申请过起动费,带着妹妹们到新桥上吃卷粉裹,庆祝复兴。但毕竟演员阵容太单薄,很快就不了了之了。只有打秋千长盛不衰。多年后回安顺,总会遇到妹妹们的同学说到我家打过秋千。

如今妹妹们都已趋近退休之年。年节相聚,谈起儿时种种,还像是昨天的事。子侄辈听了说,你们当娃娃的时候好像很好玩,不像我们,只有做不完的作业。我说,你们现在玩的内容比我们那时丰富多了,只不过身在其中而不觉。等你们也讲起童年津津有味的时候,又已是“在人生的中途”了。P9-12

序言

这是我在《安顺旧事:一种城记》(初版名《一个人的安顺》)和《物之物语》两种系列散文之外的一部散文集。这些短文虽系陆续分散发表,却是自己从少年到老年的一编“行状”,正与那两种相辅相成。那两种多写我观察中的人和事,以别人为主;这一种多写我亲历的人和事,以自己为主。合起来就是一个较完整的人生记录。

我的人生道路很平淡,虽也有乐有苦,但在大动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运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中,不过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茶杯风波”。从家门到校门,一个偏科生;从校门到机关门,一个奉公守法的小职员和力不从心的文学青年;在大小政治运动中,一个胆战心惊的观众。“大跃进”造成的大饥馑中深入农村,接受了刻骨铭心的人生一课。“文革”发作时已下放鸟蒙大山做中学教师,得以选择坐山观虎斗的逍遥派。后来回到贵阳,开始滥竽剧团,后调文联编刊物,做组织工作,直至退休。幸逢太平盛世,退休后自适其适,得其所哉。盘点一生,甜多于苦,是古谚“庸人有庸福”的一个标本。

既将散篇编为整体,乃对旧文进行了一番文字梳理,标题也加以调整,并补写了几段填补空白的文字。

我不吸烟,酒可有可无,只有茶,喝了几十年。茶之味,微涩、稍苦、回甘,正像我的人生之路;做了几十年工薪族,所写种种人事,多属出差所见闻,故以《茶味行役》名集。

二○一三年十月八日草于适斋晴窗之下

后记

这本小书,开始只是作为一本散文集来编:选入若干篇目,大体分为几辑,做一次通体的文字梳理。后来按内容的时间先后排列时,发现了分明的纪历性质,就补写了一些填补空白的文字。责编杜丽女士看稿后,提出要完全做成一个整体。这意见对我启发极大,于是把游离于整体的篇目全部拆下,又补写了剧团、文联等段生活,对全书标题也做了调整。于是乎,真有点面貌一新的感觉了。

甲午正月初六记于适斋。连日晴暖如初夏,吾黔自来所未有者。

书评(媒体评论)

“戴氏四书”是让人在燠热中感到清凉,在漂浮里沉潜下来,摆脱浮躁而陷入沉思的书,是人史,心灵史,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小人物史。

——钱理群

二十年来,读到戴明贤默默地写的好几本书,从他的笔下,真正感到了一个作家对家乡热土的感情。这与他对这片土地上文化遗存和风土人情的熟悉是分不开的,也是做不得假的。

——邵燕祥

读他的书、总能触到人心的某一处:痛处或者柔软处。他博闻强记,文字看似悠闲落笔,实则绵里藏针;看似平直无华,却有某种邪性;汪洋之势妙趣横生,精锐之处扎人稳准狠,同时又有理性与智慧当家。

——何光渝(资深评论家、文化学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