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大千世界中的每个人能向另外三个人行善——而这三人中的每一位再透过对另外三人行善的方式“把爱传下去”,如此一再循环下去,直到世界改变为止,试想这世界将何其美丽?
这是一个非常美好又很有巧思的故事,它改编自一个真实事件。
《把爱传下去》由凯瑟琳·瑞恩·海德所著,其故事肇始于社会学老师鲁本给学生出的一份作业:试想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点子,然后将它付诸实行。崔弗,一个由慈爱但生活糜烂的酒吧女妈妈养大的小男孩,用他鲜活的想像力奋勇迎向这个挑战。他的计划是:对三个人做善事,然后告诉他们无需向他回报,但却必须“把爱传下去”,亦即再帮助另外三个人。崔佛的雄心壮志一开头似乎落了空。然而他所播下的种子,结果大大出乎意想之外……竟而改变这个世界了。或许你觉得这些小帮忙只是发生在我们四周,但爱的传递是伟大又惊人的,它居然从美国一小镇发展到了洛杉矶,纽约,形成了一个运动,而真的,只是一个善念却改变了这个世界。
十年前,获得八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把爱传出去》(Pay It Forward)一度点燃了这个混乱世界的希望,与此同时,它也让全球观众为之掩面而泣,深沉思考。
十年后,原着小说《把爱传下去》用更细腻的笔触,让天使男孩特雷弗再次传递大爱:因为他,无家可归的瘾君子得到一份工作;年迈伶仃的老人再见美丽的心灵花园;有严重心理障碍的老师找到了真爱……他不索求任何回报,只是希望有人能把这种爱呈几何级的传下去。当这份不设防的爱叩开了许多麻木已久的心灵,甚至变成一个“积聚善的力量”的运动时,特雷弗却倒在血泊中……那一刻,他只有14岁。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至今美国已成立近千家以“把爱传下去”命名的慈善基金会,本书作者凯瑟琳·瑞恩海德即是这项活动的创始人。
1992年1月。这个女人笑得如此客气,让他忐忑不安。
“雷本先生,我去告诉摩根校长你来了。”她走开两步,又转过身来,说:“她很乐意与每位新来的老师谈谈。”
“当然。”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3分多钟后,她从校长办公室走出来,挤出夸张的笑——笑得太开了。当人们无法表现出一丝真正的热情时,才会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热情。
“雷本先生,你可以直接进去了。她要见你。”
“谢谢。”
校长看上去比他大10岁左右,肤色白皙,风姿绰约,浓密的头发扎成了马尾。
“圣·克莱尔先生,很高兴见到你。”然后她脸红了,好像提到“见”这个字眼是不可原谅的失礼。
“请叫我雷本就好。”
“哦,雷本。”
她望了他一眼,平静的脸上掠过一丝受惊的表情。看得出虽然她的秘书事先吹了风,但她还是吓了一跳,假装视而不见比毫无准备的反应更糟糕。
这样的时刻总让他如坐针毡。
他承认,自己并不喜欢漂泊的生活。但是,某些因素让他想长留某地而不可得,有些事情他无法改变,也无法去补救。
她优雅地指给他一张椅子,他随意坐下并跷起了二郎腿。他的长裤褶痕很整齐,显然被仔细烫过。前晚他认真挑选了与衣服搭配的领带。尽管他是别人眼中的“恶魔”,但他认真打理过外表,虽然他知道没有人会真正地欣赏他。他保持着这些习惯,即使没有任何人在意。
“我跟你预想的模样不一样,是不是?”他问道,“哪方面?”校长故作平静地说。
“请别这样。这显而易见,你别兜圈子了。你应该知道我已经经历过多少这样的场面了。”
她试着平和地看着他的脸和眼睛,就像与其他同事聊天那样,可是她做不到。
“人人天性如此,”他说,“你看了我的简历和申请表后了解到我,男性,现年44岁,黑人,退伍老兵,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你没有种族歧视,所以你决定雇佣这个黑人,批准他在你的学校任教。在脑海里,你勾勒我的样子,现在你看到我本人模样,与你想象的大不相同,简直是天壤之别。做到不歧视黑人是容易的,因为你们已经见过成千上万的黑人,但是现在到了我来检验你思想开放的真正限度的时候了。”
校长一怔,迟疑了一会说:“我原来只是想我们可能讨论……第一印象这个话题。”
“你是担心我的脸会吓到学生?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对学生们来说,这不成问题,一直如此。”
“我理解。”
“冒昧地说,我敢肯定你不理解。”他终于说出来了。
雷本准时出现在教室,学生们齐刷刷盯了他半刻钟,渐渐地都不再吱声,教室里一下子鸦雀无声,他的脸朝向学生,没有任何表情。右边的窗外是一幅加利福尼亚冬天的景色,他第一次来这儿。他从辛辛那提长途跋涉至此,树木不同了,天空看起来也不像冬天,虽然这里已经是冬天。如果有人问起,他不会说是从家出发。辛辛那提不是他真正的家,加利福尼亚也不会是。他早已厌倦了这种陌生感。
他飞快地看了一眼台下,心里点了一下人数。“既然人都到齐了”,他说,“我们就不点名了。”
他一说话,学生们就扭头转向互相使着眼色,过道两边同学的窃窃私语打破了沉寂。与往常相比,不好也不坏。他料到了,转过身将他的名字“雷本·圣·克莱尔”写在黑板上,然后他在名字下面写上“雷本·圣地·克莱尔”,将缩写了的名字补充完整以帮助学生发音。他停顿了片刻,让他们有时间念完他的名字。
他本想马上开始讲课,但是这个计划落空了,也许学生们需要先认识他。因为往往在他还没来得及表达他的想法之前,他这副容貌就已经够惊人的了。
“也许我们应该这样度过第一课,”他说,“只是谈谈。因为你们对我一无所知,我们可以从长相开始。我们怎么想一个人,与他长得怎么样有什么关系?没有任何规则限制,你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畅所欲言。”
很明显,学生们还不相信他。他很失望。
突然,一个坐在后排的男孩问他是否是海盗。
“不是。”他回答,“我不是。我是一名老师。”
“我原来以为只有海盗才戴眼罩。”
“失去了眼睛的人都戴眼罩,这与他们是不是海盗没有关系。”
班上的学生鱼贯而出,他松了一口气,抬头却发现一个男孩站在他桌子前。那是一个瘦小的白人男孩,黑色的头发,可能有部分西班牙血统。
男孩打招呼道:“你好!”
“你好!”
“你的脸怎么了?”
雷本笑了,他很少笑,因为他自知他的笑容不仅不会让人愉悦反而可能会有反作用。他很快拉过一张椅子,让这个男孩面对着他坐下。“你叫什么名字?”
“特雷弗。”
“姓什么?”
“麦克基尼。我刚才的问题让你伤心了吗?”
“没有,特雷弗。你没有伤害我。”
“我妈妈告诫我,说我不应该那样问人问题,因为可能会伤害到他们。她说我应该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样子。”
“恩,特雷弗。因为你妈妈从来没有处于我的境地,她不知道即便你表现得若无其事,我还是会觉察你其实已经注意到了。然后我们都只能在心里想这件事而不能说出来,这种感觉很奇怪。懂我的意思了吗?”
“我想我懂了。你为什么变成这样的呢?”
“我在战争中受伤了。”
“是在越南?”
“是。”
“我爸爸曾经在越南待过。他说那里可怕得像地狱。”
“我同意。虽然我只在那里待了7个星期。”
“我爸爸在那里待了两年。”
“他受过伤吗?”
“也许受了点伤。他的一个膝盖好像有些变形。”
“我本来也是预备待两年的,但是我伤得太严重了,必须回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是幸运的,因为我不用再待下去了;你爸爸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没有受更严重的伤。我不知道你懂不懂我的意思。”男孩看上去好像不太懂。
“也许某天我会见到你爸爸,就在家长会上。”
“恐怕不会了,因为我不知道我爸在哪儿。嗯……你的眼罩下面是什么?”
“什么都没有。”
“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呢?” “它看起来就像天生没有眼睛一样。你想看看吗?”
“当然。”
雷本谨慎地摘下了眼罩。
直到人们眼见为实,好像才明白他说“什么都没有”的意思。似乎没有人为那种震惊做好准备,也许他们所见到过的其他所有人的那个位置都有一只眼睛,而他那里“什么都没有”。这个男孩的头向后轻微晃动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小孩子总是更容易接受事实。雷本重新戴上了眼罩。
“对于你的脸,我很遗憾。但那仅仅是一边,另一边看起来真的很好看。”
“谢谢你,特雷弗,我想你是第一个这样赞美我的人。”
“我该回家了,再见!”
“再见,特雷弗!”
雷本站起身,走向窗台,隔着窗户目送着特雷弗慢跑下了台阶,前面的草坪上有学生散步、闲谈、跑步。
雷本警惕的自我保护意识根深蒂固,他需要知道,特雷弗会不会跑去向其他的孩子炫耀他新得到的信息。去跟人打赌或者是揭露隐私,这些都会让雷本无法忍受。哪怕只是想象,他的脸就会变得通红。但是特雷弗慢跑经过那些男孩儿,既没有多看一眼,也没有停下来与任何人讲话。
P1-7
一本书的能量有多大?
10年前一本叫《把爱传下去》(Pay It Forward)的小说横扫美国图书大奖,一举获得欧·亨利奖、雷蒙德·卡佛小说奖、沃尔夫奖等多项大奖,更三次被提名美国国家图书之最佳小说奖,同名电影折桂八项奥斯卡大奖。无数人被感动的同时开始感恩、行动,自发成立了大大小小近千家以“把爱传下去”命名的慈善基金。
这本“神话”般温情之书,在美国常被用作亲人、朋友、同事之间互赠的礼物,因为她蕴含了爱、励志、大善、执著、信念……正如书中人物不易的改变,总是给你带来内心的震撼:一个感觉被全世界抛弃了的流浪汉,能戒掉毒瘾重新开始人生路;一个被情感和债务困扰而长期失眠的单亲妈妈,能振作找到幸福;一个极度自卑永远像刺猬一样的男人,能打开心扉改变早已厌恶了的冰冷又刻板的生活;一个寒风中站在大桥上,哭喊着“没有人明白我经历过什么”的女人,能放弃自杀的念头……这些都是因为一个14岁男孩特雷弗一颗天使般的心。
如今,这本书终于传递到了中国!我非常荣幸为这个熟悉的故事翻译并作序,并能让更多的中国人分享。于我,之所以熟悉,因为在实践爱的过程中她是支持我前行的动力;在每次爱与支持的分享课上,她一直是“家人”感受爱、传递爱的重要案例,无数“家人”在悄然滑落的泪水中备受感动鼓舞。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把爱传下去”只是一个乌托邦,不可能变成现实。试想当主人公特雷弗提出“爱心方程式”的设想时,他周围的声音难道不都是耻笑和否定吗?他不是一次次心碎,认为自己的努力白费、理想破灭吗?难道我们就该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就该因为怕受伤而眼睁睁看着我们所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原本幸福的笑脸变得僵硬?就该因为猜测和怀疑而拒绝伸出援助之手?我们正视书中的人性与善念,同时更应该检视内心的“烂草莓”:自卑、冷漠、动摇、固执、恐惧……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也认识这样一位“特雷弗”——证严法师,1966年,在台湾花莲清修的证严法师,因探病时目睹原住民难产妇人的一滩血,得知一个难产的山地妇人因交不起保证金而被医院拒之门外,遂发下宏愿,要建造一所专门给穷人看病的医院。当时,要建一所医院起码需要8亿新台币,对清修的比丘尼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有心就有福,有愿就有力”,她后来不仅在花莲建成了第一所慈济医院,还把慈济志业扩展到全球。目前已发展成遍布世界各地,拥有数百万名会员齐力行善的组织。
一如《把爱传下去》这本书所表现的人间大爱,我深信全球华人也有无数爱的见证,因此特别与诸多媒体共同发起“演说中国,感动世界”系列活动,邀请大家一起来传送大爱的故事,共同建设大爱无疆的和谐社会,预约人间净土!
假如你对这个世界还有一点点希望……
请跟我们一起把爱传下去!
“把爱传下去”发生在哪里,那里就是天堂。
——钱文忠
我们总是那么“清醒”,怀着满腔怒气冷眼旁观这纷扰的世界,甚至也包括那些让世界变得美好的人或事。这本书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崔永元
看的时候不由泛泪,是最纯净、温暖的触动。洗涤心灵也不过如此。
——杨澜
再无可救药的人部无法拒绝这个天使。改变身边的世界应该从止匕兀寸此刻,从你我开始。
——陈鲁豫
安静、坚定的杰作:温暖、有趣、苦乐参半……有着让人泪喷的结局。
——濮存昕
这本书揭示的人生哲理是如此耐人寻味,那份乐观的感染力是如此之强,读者始终被牵扯着,不忍释卷。
——《纽约时报》
海德用细腻且犀利的语言,构筑了一个鼓舞人心的世界。
——《出版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