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同济大学史(第1卷1907-1949)
分类
作者 翁智远//屠听泉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简练的笔法,全面地记述了同济大学在建国前42年里,创业、发展的曲折历史,书中具体包括了:德文医学堂的创办、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华董出面接管同济等内容。

本书对教育工作者,对中国近代教育史、中国近代科技史、中德两国关系史的研究工作者,都有一定参考价值,并可作为广大青年的历史知识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简练的笔法,全面、生动地记述了同济大学在建国前42年里,创业、发展的曲折历史;反映了同济大学在旧中国,吸取德国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的长处所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取得的办学经验;同时介绍同济师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同舟共济,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与反动势力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感人事迹。本书对教育工作者,对中国近代教育史、中国近代科技史、中德两国关系史的研究工作者,都有一定参考价值,并可作为广大青年的历史知识读物。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同济大学的前身——德文医学堂、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07年6月-1917年3月)

 第一节 德文医学堂的创办

一、创办目的与经过

二、校长和校董事会

三、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

四、教师与学生概况

 第二节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

一、创建工学堂

二、增设土木科和机师科

三、体育活动和社团组织

四、校舍不断扩建

第二章 从专门学校到医工大学(1917年3月-1927年7月)

 第一节 华董出面接管同济

一、“三·一七”事件

二、校名更迭

三、领导体制

四、经费、校舍、图书、设备

 第二节 教学工作和科研活动

一、教育宗旨和课程设置

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三、学术活动

四、训育和体育

 第三节 教师和学生概况

一、教师概况

二、学生概况

三、留德热潮

 第四节 在“五四”前后和大革命洪流中

一、“五四”火炬照亮了同济园

二、国共合作在同济

三、投身五卅运动的洪流

四、反“誓约书”斗争

第三章 建立医、工、理结合的国立大学(1927年8月-1937年7月)

 第一节 国立大学的正式确立

一、校长更迭

二、行政体制

三、经费、建筑、设备、图书

 第二节 从两科到三学院

一、医学院概况

二、工学院概况

三、理学院概况

四、附设各部概况

五、训育、军训和体育

六、社团组织和学术活动

 第三节 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

 第四节 抗日救亡运动

一、敦促蒋介石出兵抗日

二、支援十九路军抗战

三、“一二·九”前后

第四章 全面抗战中的同济大学(1937年7月-1945年9月)

 第一节 辗转迁校浙、赣、桂

一、告别吴淞

二、在金华的两月

三、从赣州到八步

 第二节 在昆明的两个春秋

一、迁校到昆明

二、校、院长更迭

三、各院、系教学概况

四、读书会和儿童剧团

 第三节 在李庄、宜宾的五年

一、迁校到李庄、宜宾

二、各院、系教学科研概况

三、训育和体育

四、24位教授驱丁斗争

五、从隐蔽斗争到《暴风》事件

第五章 复员后的同济大学(1945年10月-1949年9月)

 第一节 告别四川,上海复校

一、分批东返,先后复课

二、学校规模略有扩大

 第二节 危机笼罩下的教学科研活动

一、人事更迭频繁,经费入不敷出

二、教学与科研活动

三、训育和体育

 第三节 学生运动风起云涌

一、中共同济支部的重建和发展

二、党的外围组织和进步社团

三、从“抗暴”到“一·二九”

 第四节 解放和接管前后

一、团结应变,风雨同舟,迎接新生

二、庆祝接管,新的征途

[附录一] 国立同济大学校歌

[附录二] 同济大学医、工、理、法各学院(科)历届毕业生人数统计表(1907-1949)

[附录三]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平面图(1916)

[附录四] 同济大学在吴淞地区和市区校址分布图(1924)

[附录五] 国立同济大学全图(吴淞时期)(1933)

[附录六] 国立同济大学在昆明校址示意图(1941)

[附录七] 国立同济大学在四川李庄镇校址示意图(1945)、国立同济大学在宜宾校址示意图(1945)

[附录八] 国立同济大学复员后校址分布图(1949)

后记

再版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