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找东女国--女性文化在丹巴到泸沽湖的历史投影/香格里拉康巴文化品牌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怀林
出版社 四川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香格里拉·康巴文化”品牌文化丛书共10本,其内容包罗万象,既是对康巴文化的一次全景式扫描,又可作为旅游指南。该丛书全由工作和生活在甘孜州内的本土作家精心创作。他们期望通过最直接、最真切的体验,从深层次的角度去发掘这块神奇土地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展现旅游文化品牌的人文意境和斑斓色彩,从而传播康巴文化,推广旅游精品,激发读者对康巴文化的兴趣和前往香格里拉旅游的愿望。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探寻了女性文化在丹巴到泸沽湖的历史投影。

内容推荐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从古到今,人们已说过千言万语,今后只怕还要无休无止地说下去。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用现存任何一个理论可以完全解释清楚的问题。

罕为人知的是,几千年来,在父权制文化达到极致的中华大地上,在西部广袤的高原和幽僻的山谷,却有另一种女性文化在默默生长:从作为华夏文明源头之一、以西王母昆仑神话为代表的母系社会,到唐代与之一脉相承的苏毗和东西女国,直到当代还留存在横断山谷间的泸沽湖、扎巴、丹巴女性文化,她们不仅成为中国传统女性文化谱系的另类,其女权国家形态更为世界人类学史增添了值得探究的个案。

目录

女权与男权一一个难解的千年课题(代前言)

一、中国女性的前世今生

二、横断山——人类学秘境故事

三、西王母——中华民族总先妣

四、母系流风

五、母系文化与性崇拜

六、另类身影——青藏高原的女性文化遗存

七、从苏毗到东女国——老祖母风光无限的女儿们

八、泸沽湖——母系社会活化石

九、扎巴——鲜水河边女儿国

十、走进丹巴美人谷

十一、探秘东女国之都

十二、从丹巴到泸沽湖——条女国文化的绚丽金带

后记

试读章节

二、横断山——人类学秘境故事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是一个异常独特的地理单元。它地处我国横断山系的高山河谷地区,在这—地区,从西向东分别排列了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六条自北向南流淌的大河。这些河流犹如一把把利剑,在崇山峻岭之中开辟出—道道有如刀削斧劈般的深沟峡谷,从而形成了该地区最具特点的地貌形态——即主要呈南北纵列的山系与无数深沟峡谷。青藏高原的地势同时又具有西高东低的特征,它在东西方向上是由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逐步下降。以上两大地理特征导致这一地区的古代族群自古以来南来北往,东西交错,频繁迁徙,成为—个熙熙攘攘的民族大走廊。这一“走廊”不仅为古代族群的迁徙提供了天然通道,其高山大谷的阻隔,也为这些南下北上、西来东往的族群在此融合、分化和停留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留下众多人类演进的“活化石”。

以今日的眼光看来,这一自成一体的独特地理单元形成的天然“走廊”,由于河谷深切,高山雄峙,地貌复杂,不仅造就了举世罕见的自然景观:如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冰川公园海螺沟、蜀山之王贡嘎山、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亚丁、三江并流等,同时,由于高山阻隔,交通不便,客观上也使这里的生态历经数万年而保留了古老的原始形态。加之这一地区独特的地貌和立体气候使这里成了世界有名的“动植物宝库”、“南北动物走廊”和“物种中心”,而且森林覆盖面极广,成为我国几大主要林区之一。在当今工业文明肆无忌惮的侵蚀下,这里成了一个动植物的天堂和乐土,是一个论规模和种类都世所罕见的天然“自然博物馆”。

更为重要的是,其灿烂夺目、底蕴深厚、神秘奇特的历史文化极为丰富:这里不仅有数十个民族杂处,几十种语言并存,还包括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三岩戈巴的父系氏族到扎坝走婚大峡谷、泸沽湖摩梭人的母系氏族遗存等多种人类社会演化形态以及多种宗教并存和绚丽多姿的服饰、饮食、建筑、人生礼俗文化。在这里,不仅产生了羌族、藏族、彝族、纳西族、傈僳族等众多民族,古蜀文化、氐羌文化、百越文化、百濮文化还相互融合,在此形成了具有本土特点的藏文化、彝文化、汉文化和纳西东巴文化等。

对横断山民族走廊地区,19世纪的英国人戴维斯曾形象地称作“印度与扬子江之间的锁链”,国内则有“氐羌走廊”、“汉藏走廊”、“川西民族走廊”、“藏彝走廊”、“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等多种称呼,从不同角度概括其特点。对其中众多族群的来源、演变以及表现出的丰富形态和典型意义,有人将其概括为“石棺葬文化带”、“牦牛文化带”、“笃本文化带”、“母系文化带”、“猪膘文化带”、“重屋文化带”、“藏缅语多元文化带”等,并因此成为一个保存完整、内容丰富、神秘奇特的人类学“秘境”和“宝库”。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走廊地区由于自古以来就是族群迁徙的通道,文化交融与隔绝并存的特征十分明显。

该地域的地缘特征是其文化的基础。如果只是纯牧区,由于游牧民族的快速流动性,势必使该区域的文化更为统一。但恰恰由于该走廊中高山大谷的分割,造成半农半牧的经济形态,于是不断的流动与隔绝同时并存,乃最终促成了“走廊”中极为丰富、复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一个天然巨大的自然博物馆和人类学宝库。它既封闭又开放,既古老又年轻,独特的自然地貌和历史民族的来来回回,加之距离强大的吐蕃政权和中原政权较远,政治上多采取“多封众建”的管理方式,土司林立,各行其是,这孕育出不同凡响的民族精神和独特的人文风光。

高山峡谷的阻隔,意味着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封闭,但从文化的角度看,反而使得人类演进史上不同阶段的母系父系文化、部落及部落联盟文化等众多人类“活化石”能够在这一区域保存至今,这对我们研究社会演进、发展有重要启示和作用。嘉绒、木雅、扎坝、鱼通、道孚、西番、查加、瓦须等古族群共存,使这里成为一个人类学研究的宝库;由于境内六江并流,又使之自古以来成为一个民族迁徙的走廊,本土的卡若、中路文明以及外来的大石人、羌人、石棺葬A、蜀A、吐蕃人、西夏人、蒙古人、满人、回族A、汉人乃至西方人及其血统、文化不断进入这—地区,在不断冲突和交融中得以进化和升华,产生新的文化形式,如:丹巴的古碉、建筑和服饰,以及不同风格的文学艺术(如驰名中外的康定隋歌就是藏汉文化结合的产物)等。

语言是表明族源关系最有力的证据之一。近人研究指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约30余种语言,分属藏语、彝语、羌语、景颇语和缅语支,他们的语言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包括今天并未划为单一民族的木雅、扎坝、嘉绒、道孚等族群语言,它们不仅自成一体,还互有影响。比如美国人洛克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中也指出,纳西族的语言与党项羌的语言就有40%~50%的亲缘关系。

其他社会习俗方面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也十分明显。如建筑艺术中汉族建筑的歇山式屋顶、飞檐、斗拱、藻井、琉璃瓦等被不少的藏族建筑所采用。在绘画方面,汉式绘法对藏画的影响尤其大,如著名的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所创的“噶日”画派,也是在黑帽系十世噶玛巴却英多吉川大力吸收汉地画派的一些技法后,形成与汉地画相接近的绘画新风格,尤其在花木、房屋等的绘画方面借鉴汉画甚多。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各种流派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所论述并为之下定义的部落,通常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早期的即国家产生之前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而我们现在所谈的藏族部落,不仅已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而且已经发展到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尽管程度各地不甚一致),已经是在国家行政管辖之下的、带有一定封建性质的社会行政组织,与原始社会的部落形态已完全不可同日耳语了。不过我们还是应该看到,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藏区各地的部落还程度不同地残存着人类社会若干早期社会组织(包括血缘部落、地域部落、部落联盟)的历史痕迹,这些部落组织形式实质上是地域部落(亦即地区部落、地缘部落,也有人称之为早期国家)延续到阶级社会中的残余形式。

总之,走廊地区族群源流和演变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众多的课题和极好的场所。

关于走廊文化的研究现状,由于史料的缺乏和考古学的局限,目前尚存在诸多不足:从族源上侧重南北交流而忽视东西沟通及本土文化的研究,如占主导地位的北来“泛羌说”,从时间上侧重吐蕃以后及近代研究,忽视史前及当代面临的课题;从方法上侧重个体族群研究,忽视各族群的联系、演变及现代人类学的方法和视野。随着研究深度和史料的增加,如敦煌古藏文写卷材料的运用,以及考古学的最新进展,如营盘山考古发掘及蜀文化脉络的逐渐清晰,我们已能从更广阔的时空,以更科学的方法来把握这一文化的总体面貌。

其中,母系文化的发展变异和广泛遗存,包括母系文化、生殖文化、女国文化和女性文化,作为走廊文化的—个范本尤为完整和珍贵,具有多方面的研究意义。

当然,要能使之更加清晰,尚需要人类学家更艰辛的田野调查和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

现代文明随着高速公路迅猛地进入这片古老的土地,各族群的传统文化——那昭示人类历程的足迹——也随之趋于消亡。为了更好地认识人类自身,有必要对正在飞速变化、行将消逝的各类传统文化,作抢救性的记录;为了使这—地区经济尚较为落后的人们能够尽快品尝现代文明的成果,有必要将其丰富的资源予以展示和转化,以惠斯地之民。

P31-35

序言

当香格里拉世纪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当康巴文化热在海内外逐渐升温,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个专区级民族自治州越来越吸引世人的眼球。

甘孜州幅员15.6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总面积的1/3,是香格里拉的核心区,是四川省旅游“西环线”的黄金路段,其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文化资源别具特色,汇集了众多的知名品牌和景区景点。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甘孜州获奖数量最多,被评为可进入性最强、可开发度最高的地区。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全省旅游精品规划项目,《四川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已经正式批准实施。为紧紧抓住全省旅游发展重点西移的历史机遇,加强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甘孜州正在加大开发力度,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将香格里拉甘孜景区建成国际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康巴地区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甘孜州是康巴藏区的主体和腹心地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康巴地区各族人民创造并积淀下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就是康巴文化。康巴文化以藏文化为主体,兼容其他民族文化,具有多元性、复合性特色。康巴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不同文化和谐兼容、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香格里拉”人文意境。康巴文化的精髓是纵横驰骋、一往无前、生生不息的岭,格萨尔人文精神。康巴文化有着历史积淀丰厚、内涵博大精深、形态多姿多彩、地方特色浓郁的特点以及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持久的人文魅力。

当我们迎来新世纪的朝阳时,时代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化的大开发。四川省在西部地区举足轻重,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甘孜州山川秀丽、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大自然博物馆和文化人类学宝库。本着“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的理念,深入挖掘、整合康巴文化优势资源,大力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同时,以充满神奇魅力的康巴文化与秀丽壮美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将使康巴地区在国内外旅游业中凸现巨大的爆发力和坚实的底气。毫无疑问,民族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必将成为21世纪甘孜州振兴民族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共甘孜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为了紧密配合省、州推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联合出版发行“香格里拉·康巴文化”品牌文化丛书,可谓意义深远、功莫大焉。这套品牌丛书一共10本,其内容包罗万象,既是对康巴文化的一次全景式扫描,又可作为旅游指南。该丛书全由工作和生活在甘孜州内的本土作家精心创作,我们期望通过他们最直接、最真切的体验,从深层次的角度去发掘这块神奇土地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展现旅游文化品牌的人文意境和斑斓色彩,从而传播康巴文化,推广旅游精品,激发读者对康巴文化的兴趣和前往香格里拉旅游的愿望。

是为序。

后记

在我2005年初赴甘孜州工作之前,就听说甘孜的丹巴县有一个美人谷,近年赴那里采风览胜者络绎不绝。因为已在藏区工作过并写有《寻找康巴》和《西部冲击》的缘故,自认为对康区还有一些了解,对此我多一笑了之,认为多半是媒体的噱头和炒作。到州里工作后,当发现州歌舞团的大多数人均出自丹巴,并且那里走出了数千佳人活跃于全国的演艺界,我开始感觉这不是媒体的简单口号。当我在阳春三月第一次到丹巴,看到那里鲜花掩映下的五彩民居和震撼人心的巨大石碉,以及那么多热爱那一地方的人们,深感这里的环境和文化绝非一个“美人谷”能够概括。通过考察扎巴走婚大峡谷等地方和对史料的研读,我开始感受到横断山区独特地理环境,特别是其人类交流和隔绝并存的环境对该地区独有的厚重康巴文化形成的影响,其天然“自然博物馆”和“人类学宝库”的特征极富开发价值。其中的女国文化,不仅自历史上一以贯之,而且在今天仍然绚丽夺目,是一个罕为人知的人文胜景。

去年第四届康巴艺术节时,利用甘孜州发起的“康巴文化研讨会暨康巴文化名人论坛”的机会,我尝试写出了《寻找东女国——中国西部游牧走廊中的女国文化带初探》一文与会交流,不想得到较大的反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原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同志,就对东女国资源的开发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对我十分冒昧地将藏学大家任乃强先生所作的“东女国之都在昌都”改为在丹巴一带的大胆结论,不仅学界认可,任先生的爱子,也是藏学家的任新建先生也从科学和求实精神出发,给予肯定,并给予了多方指导。州县领导敏锐地看到这一资源的重要价值,州委主要领导要求州社科院组织力量进行专题研究,县领导也积极开展宣传,并开始有关资源的品牌保护和开发工作,将“前有东女国,今有美人谷”的文章做得有声有色。这些都给我以极大的鼓舞。

为促进甘孜州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州里决定组织一套《香格里拉·康巴文化》品牌文化丛书出版,我便将这一年多来的积累和思考写成《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一书,本来“东女国”部分包含存该书之内,但省出版集团的同志认为篇幅太长,加之女国文化完全可以独立成章,于是又利用在北京进修的机会,对内容作了较大的扩充,希望能较多侧面地展示女性文化的内容。但由于时间仓促,公务繁忙,能力有限,本书仅仅是一个好奇者的跑马观花和粗略探寻,要将女国文化资源作更深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尚待专家们的考证和进一步的努力。

感谢众多的专家和朋友们对我的支持敦励,特别是周小林、钟健、刘有志、王永牛先生,卫林女士的精彩图片为本书添色不少。由于本书涉及历史文化内容众多,也从网络和画册搜寻了一些图片、资料,难以与作者一一联系,希望看到的同志能告知于我,谨表谢忱。

王怀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4: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