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强国之略(地缘战略卷)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邓晓宝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古今中外,国家走向富强,必然要制定和推进强国之略。近些年来,理论学术界积极研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课题,为探索和创新强国之路作出了富有成效的理论贡献。《强国之略》丛书,着眼于国家安全战略,从国家利益、地缘战略、战略文化、战略史鉴四个方面,精选在《中国军事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战略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这本《强国之略(地缘战略卷)》(作者邓晓宝)是“强国之略”其中一册,介绍了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欧美地缘政治格局的历史演变;中欧亚地区的能源与地缘战略等内容。

内容推荐

《强国之略》丛书,分国家利益卷、地缘战略卷、战略文化卷、战略史鉴卷等4本。

这本《强国之略(地缘战略卷)》(作者邓晓宝)是其中一册。

《强国之略(地缘战略卷)》收录了三国权谋与地缘战略运用;中西海洋观之历史差异等内容。

目录

地缘战略与制权理论

地缘政治学概说

陆海之争的历史检视

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

制海权与大国兴衰

世界海洋战略五百年钩沉

制濒海权:控制海土的地缘制权

国际地缘战略历史演进

欧美地缘政治格局的历史演变

美国地缘战略思维及对其军事战略决策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美国地缘政治思潮中的陆权观念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地缘战略探析

中东地区的地缘战略关系

中欧亚地区的能源与地缘战略

中国地缘战略历史回顾

“中国”概念之演变及其地缘内涵

春秋列国兵要地理及战略格局

简论苏秦的“多极”斗争思想

兵要地理与战国七雄战略形势演变

三国权谋与地缘战略运用

晚清地缘战略思想

从比较中看中国地缘战略思想的价值取向

中西地缘战略思想之比较

中国地缘战略环境认知

中国传统地缘观的演变及特点

中西海洋观之历史差异

中日地缘战略关系的变迁与超越

中国台湾地缘战略地位的历史和现实

中国地缘安全与战略选择

毛泽东地缘战略思想与新中国的安全和发展

冷战后世界地缘战略形势与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

中国的亚太安全战略与地缘战略

中国海洋地缘安全特征与新世纪海上安全战略

试读章节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故乡,也是孕育西方地缘政治思想的摇篮。古希腊人认为,国家政治与土地的肥瘠相关,富庶地区可以形成较强的政治实力,而贫瘠地区则引不起外人兴趣,从而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权力角逐中形成安全地带。在巴门尼德、修昔底德、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古希腊哲人著作中,都包含有古代地缘政治思想的萌芽。巴门尼德将世界划分为热带、寒带、温带等不同的温度区,认为所处温度区的气候条件不同,社会政治的特点也不同。亚里士多德进而认为,居住在温带的希腊人尤有力量。古罗马人则认为,欧洲是世界权力的中心,世界就是围绕这个中心而组成的四边形。中世纪阿拉伯人认为,亚非大陆是一个整体,世界就是以伊斯兰地区为中心组成的大陆结构。同时期的欧洲基督教会则把罗马教廷所在的欧洲,视为统治世界的天然中心。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给地缘政治思想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开始形成全球地缘观念:世界不再是某块单一的大陆,而是由若干大陆通过海洋相互贯通的整体;陆地与海洋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关系,一个国家要在国际事务中取得支配地位,不仅要重视制陆权,而且需要谋求制海权,利用无处不达的海洋交通之利,更便于求得国际事务的控制权。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如何从根本上摧毁封建统治阶级的“君权神授”论,成为一种强烈的时代需求。一批思想革命先驱纷纷借助自然权威向上帝权威挑战,多方论证国家的生成及其实力的强弱对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依赖关系。16世纪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布丹,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首次创立国家主权学说的同时,系统阐发了关于地理环境特点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观点。他的代表作《理解历史的方法》(1566年),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认为第一阶段是东方各民族居于优势地位,接着代以地中海沿海国家,继而是北欧各国的崛起,而这一切均来自于地理条件的差异。他的观点,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建立“地理环境决定论”开辟了先河。孟德斯鸠在《法的精神》中宣称,国家政治生活并非由神意而是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现代地理科学奠基人之一、18世纪德国的李特尔,从“人与自然界有机统一”的观念出发,创立了旨在“揭示结合在同一地域上各类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的人文地理学,说明了国家政治与地理条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而给“君权神授”的宗教国家观以沉重的一击。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政治地理学”的概念,认为按地域对各类事物进行综合研究,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

19世纪末,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被套用于对人类社会生活规律的解释,从而为地缘政治思想的发展开辟了一方新的也是危险的天地。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宣称国家的生灭兴衰是一种像生物界那样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过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是国际政治生活的永恒法则;而一个国家力量的强弱,又取决于所处地理环境的优劣。德国地理学家引入斯宾塞学说,形成了德国早期地缘政治思想。弗里德里希·拉采尔创立了一套“社会有机体”理论,声称国家是类似生物那样的“有机体”,它在进化过程中“天然合理地”要求拥有能满足其机体发育需要的“生存空间”:国家力量的强弱取决于所控制的生存空间大小,一个“健全的”国家有机体应通过领土扩张增强力量。他提出,地球是一个人类“生存空间”的整体,最终只能容纳一个大国的生存与发展。“世界上没有国境线,只有控制线”,而控制线是临时的、可变的。这套理论,反映了后起的帝国主义德国跻身世界霸权角逐场的扩张主义要求。1917年,瑞典人鲁登道夫·谢伦出版了《国家有机体》一书,首次正式提出“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并将之定义为“将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种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

地缘政治学一经破土,迅即风行欧美并东传日本。各国都有一批战略家和学者,分别就如何在国际政治一军事角逐中谋取地缘优势,提出各自的理论见解和实际主张,逐渐形成了陆权、海权、空权、“边缘地带”及“文化基础”等流派。P3-4

序言

古今中外,国家走向富强,必然要制定和推进强国之略。近些年来,理论学术界积极研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课题,为探索和创新强国之路作出了富有成效的理论贡献。《强国之略》丛书,着眼于国家安全战略,从国家利益、地缘战略、战略文化、战略史鉴四个方面,精选在《中国军事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战略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国家利益是制定强国之略的根本准则。《强国之略·国家利益卷》,从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利益、历代战略利益拓展与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战略选择,以及外国国家利益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揭示强国之略的深层动因。

地缘战略是抉择强国之略的客观依据。《强国之略·地缘战略卷》,从地缘战略与制权理论、国际地缘战略历史演进、中国地缘战略历史回顾、中国地缘战略环境认知、中国地缘安全与战略选择等方面,分析强国之略的环境要素。

战略文化赋予强国之略以民族底蕴。《强国之略·战略文化卷》,从战略文化与安全战略选择、美国战略文化及其战略取向、欧洲国家的战略文化与战略、亚洲国家的战略文化与战略、中国战略文化传统及其特色等方面,认识强国之略的思想基础。

战略史鉴昭示强国之略的重要规律。《强国之略-战略史鉴卷》,从大国崛起的安全战略抉择、中国历史上安全问题与安全战略、中国历代维护统一的战略策略、中国历代治边方略与战略争论等方面,印证强国之略的历史走向。

能够揭示战略指导规律的理论研究成果有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持续的生命活力。《强国之略》丛书收录了《中国军事科学》杂志1995年到2011年间发表的部分战略研究文章。《中国军事科学》杂志是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军事科学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理论期刊,是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军事学核心期刊,是研究战略问题的高端平台。文章作者多为资深专家学者,也有军队高级干部和理论学术研究后起之秀。编者均为原文稿的编审人员。

中国梦是强国梦,强国梦离不开强国之略。丛书适合各级干部特别高级领导干部,军队高级将领和统率机关参谋人员,从事战略研究、咨询、决策和教学的专业人员,关心国家安全和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广大读者的阅读。相信丛书会给读者带来战略理论和战略实践的启迪,对推进强国之略研究有所裨益。

丛书在出版过程中,对各文章进行了编辑修改,但由于各文章发表时间不同、编审人员不同,为了尽量保留原貌,所以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