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著的这本《寿州走笔》是一部展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文化风貌、历史变迁、名胜遗产、风光特色等方面的散文作品集。全书分为八个章节,分别从以寿县为代表的古寿州地区的风情、人情、世情、乡情等角度,展示了寿州地区的文化地域特色,提升读者对寿州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兴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寿州走笔/文化寿州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赵阳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阳著的这本《寿州走笔》是一部展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文化风貌、历史变迁、名胜遗产、风光特色等方面的散文作品集。全书分为八个章节,分别从以寿县为代表的古寿州地区的风情、人情、世情、乡情等角度,展示了寿州地区的文化地域特色,提升读者对寿州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兴趣。 内容推荐 《寿州走笔》是寿县信息中心主任赵阳继《四季人生》、《城墙根下》出版后的又一力作。该书分为“寿州走笔”、“文化俊彦”、“遗产览胜”、“记住乡愁”、“纵情山水”、“岁月如歌”、“今日寿县”和“师友评述”8个篇章,收录了赵阳近两年来的散文随笔精品,共计36万字。书中,作者以“一个旧时代的结束,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为纲,抒发了对寿县文化的关注、对寿县山水人文的钟情以及对寿县美好明天的期盼。 目录 大牙祭(代序) 第一辑 寿州走笔 天下不可小寿州 古城五环 淠河两端 “七十二水通正阳” 贤良街考证 在报恩寺昕经 瓦埠湖,天鹅湖 文化寿州这部书 我与寿州报的故事 瓦埠就是寿州 八公山,魂兮归来! 第二辑 文化俊彦 谷朝光的画里人生 造化尽在山水间 大隐于市 唯有牡丹真国色 王继林与他的《寿州琐记》 安静淡泊品自高 朋友流冰和他的小说 村夫邵军 寿阳刀客 印象秀前 化古出新图涅槃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书名的确定 八公白毫子 闵大洪赠画 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家王运超 第三辑 遗产览胜 寿州端午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芍陂 “循吏第一” 安丰塘传说:淮南非遗园里的一枝奇葩 刘安与八公山 八公山豆腐 赵匡胤与“大救驾” 寿州瓜子的传说 第四辑 记住乡愁 台殇 到乡下姨家 故乡 在城市屋檐下——打工者的苦辣酸甜 到凤台看花鼓灯 八公山的文化传承 一只鸟从山上飞过 乡愁满园 第五辑 纵情山水 龟山纪游 秋游八公山 花石三题 毛主席视察过的地方 霍山绿 姜寨古风 金寨之金 种风景 梨乡观花 走过南街村 漫步近春园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第六辑 岁月如歌 “业余无冕王” 我在论坛当版主 二十年后来相会 记两次朋友聚会 不敢打架 看第十三届豆腐文化节开幕式 我看春晚 知荣明辱主题演唱会观感 我当晚会主持人 我在黄山当模特儿 温柔的陷阱 傻丫头 阿混 第七辑 今日寿县 民生托起中国梦 在新桥体验高科技 乐为芍陂鼓与呼 寿县,准备好了吗? 谁来关注他们? 爱洒木渎 板桥草席的故事 八公胜境 第八辑 师友评述 舒放与收聚——赵阳散文之我见 妙趣横生铸华章——读赵阳散文集《城墙根下》 城墙根下深情回望 城墙根下的赵大牙 在根据地上打一眼深井——赵阳《城墙根下》研讨会侧记 赵阳访谈录 《城墙根下》品读札记 俺读老乡的“墙”和“水” 用文字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赵阳访谈录 城里的农夫——评散文集《城墙根下》 一本书、一个人与一座城——读赵阳《城墙根下》有感 拜读《城墙根下》 城墙根下的锦绣华章——读赵阳散文集《城墙根下》 《城墙根下》:民间立场下的风俗与地域文化 清瘦的文字,丰富的心灵 赵阳的时代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后记) 试读章节 古城五环 古城五环是最近两年才有的称呼:从城内侧算起,内环路算一环,城墙顶算一环,城墙下的外环路当然算一环。还有两环,一是指围城环绕的护城河,再就是指护城河外围的循环小道了。古城五环将古城紧紧拥抱在怀里,从建成那日起,就无可避免地成为古城人的呼吸空间。 古城五环其实出现在一闪念。以前,古城墙没有贯通,上下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芦苇杂树。外地人看古城,一般就是到四条大街通往的四个城门走一走。其他地方,上不了的。待砍了杂草修了路,疏通了护城河,古城五环一下从乌黑脏损的泥瓦盆,变成了光彩亮丽的青花瓷。只要到古城旅游的,都要到五环走一走;在古城居家过日子的,早起晚归,也要到五环遛遛弯。甚至于搬到城外新城区生活的古城人,隔三天岔五日的,还要到五环转一转。虽然城外的路比城内要宽,商场比城内还繁华,景致比城内更养眼。乡情就是这样,老城圈里住习惯了的人,走走五环,嗅嗅古城的味道,就好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了生活的需要。 五环唯一允许行车的是紧依城墙内坡脚下的内环。内环真正出彩的地方,在于四角的拐角塘。最好是夏季,拐角塘里荷叶田田,莲花飘香,成群的野鸭游弋其间。秋冬时节,芦花飘雪,拐角塘又成了刺猬、白鹭的栖息地。春天来了,塘四周烂漫的油菜花,让人恍如置身于田园风光。古城人不出门,就能在这里领略到乡风野趣。傍晚,顺着塘边林荫小道信步走去,迎面不时会遇见遛狗的人,有的是一家几口,或赶或牵,或大或小,或胖或瘦,或纯白或金黄,吆五喝六。突然就有一团绒球滚到了你的脚下,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狮毛”,伸着湿漉漉的鼻子在你腿上嗅了嗅,摇了摇尾巴,调皮地跑开。 紧连着拐角塘,有一排错落有致的店铺,或清新,或浓郁,风格不一,但门额上都有一块牌匾,书写着店铺的名字:廿四书店、紫金石坊、玫瑰圣典、月光咖啡……字体或遒劲,或秀气,张榜着“中国书法之乡”的底气。有人说过,一座城市的文化指标,一看公园等公共设施,二看书店等文化场所。城内的楚文化博物馆且不去说它,那是古城的文化名片,号称“中国最大的县级博物馆”。就看这路上的店铺吧,随便走进一家,如果是书店,里面肯定有关于古城文化方面的专著。古城是“诗书之乡”,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涌现的诗人学者,浩若繁星,灿如云霞,所留下的著作汗牛充栋。躲在书店角落里看上半天,你会想起一个“人杰地灵”的词语。也许还会感叹,不知不觉中,“时间都哪里去了?”如果是走进了奇石坊,店内的紫金奇石一定让你目不暇接。大自然对古城偏爱有加,赐予了这里一座八公山,八公山又赐予了人们紫金石。紫金石自然天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历来是奇石界争相收藏的珍品。游览其中,能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城墙顶是古城真正的“面子工程”。烟褐色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路灯,参差错落的城垛,蜿蜒在一片绿色之中。人行其上,城内城外山川景物尽收眼底:脚下,古城墙逶迤巍巍;身边,护城河蒹葭苍苍;极目处,“蓄圣表仙”八公山烟波苍茫,“淝水之战”古战场空旷辽阔。如果是晚上,城楼城墙流光溢彩金碧辉煌,城内城外万家灯火繁星闪烁。作为古城人,内心不由得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来。心胸,也不自觉地舒展开来。累了,就近在画凉亭或文峰塔前坐一坐,想一想心思,看一看迎面走来的帅哥美女。同时,你也成了别人镜头里的风景。 依我看,城墙下的外环路和护城河外的循环路,就是护城河的两个卫兵,一左一右,把护城河紧紧环绕在怀里。相对于古城内,护城河边空间大了许多,环境也好了许多。一段一段空旷的地方,有的成了老师傅带徒弟的拳场,刀枪剑戟,闪展腾挪,生龙活虎。古城文化底蕴深厚,不光体现在读书上,武术也早走出国门、冲向亚洲,多次代表省、市参赛夺冠呢!还有的地方,成了中老年人跳广场舞的场所。大家排着队,伴着音乐翩翩起舞,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成为五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依着护城河边的老垂柳,看枝条由鹅黄慢慢变深绿,枝间百灵鸣啭,麻雀叽喳,从一个丫杈跳到另一个丫杈;一队蚂蚁从这株树下向另一株树下搬家,密密麻麻歪歪扭扭摆了十来米长的运输大队;河里漂着几只野鸭,见下网的小船经过,机警地从苇丛间躲过。渔民划着桨,目不斜视,看若未见。野鸭见来人无意惊扰它们,放下心游将出来,悠闲地觅食、玩耍。我还喜欢看夕阳隐下城楼,晚霞染红护城河水。再晚一点,月上柳梢头,古城墙上下灯火生辉,喧嚣一天的城门楼安静下来,五色勾裹着飞檐交角,俨如蓬莱仙境。灯光倒映在水里,那水波也被染成五颜六色,风姿绰约,摇曳生姿,恬静而柔美。 古城是座休闲城市,是淮河岸边最宜居的地方。张爱玲说:“公寓是最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碎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碍事。”古城五环旁边,近几年新矗立起一座汉式新城,青砖灰瓦,斜格方窗,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住在这里的人,既可以在楼上换衣服,看书写文,喝酒吃肉,闲了累了,也可以到五环看人来人往,数云卷云舒。 我忽然明白了,原来有了新城的古城,就有了古城人新的自由。 2014.3.23 P12-14 序言 大牙祭 列位,不要以为我写了别字,“大牙祭”不是“打牙祭”。“大牙”是个词组,专指我原来一颗又黄又龅的门牙。现在这颗大牙,就跟“牙祭”随着奔小康的进程一样,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 看过拙作《城墙根下》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收了两篇一本正经、不可一世的檄文:一是皖西作家胡传永女士为之作序的《赵大牙》,再就是本人为大牙正名的宣言式文章《“赵大牙”就是我!》。有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人怕出名“牙不壮”,就在朋友们都因有个朋友终因大牙扬名立万而欲欢欣鼓舞时,大牙的风光昙花一现,在牙医一阵镊子、钳子的“叮叮当当”后,轻轻巧巧一句“需要下岗了”便寿终正寝。“赵大牙”至此名已不名! 作为形而上且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打心底不愿将生活上的一些迹象与未来挂钩。但在拔牙的一刹那,我的思想还是忍不住开了小差走了“油子”:大牙时代就这么快地结束了?这是不是预示着什么?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没有大牙的人,一辈子也不会理解拥有大牙的妙处。如果这颗大牙不倒,我会把这个秘密烂在心里,打死也不说。其一,可以增加面部狰狞。这年头,“女要靓、男要酷,不靓不酷要够富”,否则就没人带你玩。女子漂亮,社交场所肯定会颐指气使风头出尽。男子怎么才能吸引眼球?最捷径的路子就是耍酷,不择手段标新立异。这一招用到极致的当数文艺界,长发及肩、秃瓢锃亮、八字胡山羊胡及奇装异服在这一行当不乏市场大有人在。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不平的文章做不了,与众不同出出怪相还是很容易的,往往能收剑走偏锋事半功倍之神效。但我所追求的远不止这些,这都是低级阶段的小儿科。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出生在农家,生长在僻壤,天性胆小怕事,外强中干,树叶落下怕砸头。在这弱肉强食的社会里怎么安身立命谋生存?庄稼人自有庄稼人的狡黠,这颗大牙就成了我的救身符守护神。《桐柏英雄》里有个丁大牙,《历史的天空》中有个姜大牙,都是“泼皮无赖”的货,能不能借他们的淫威当一当赵大牙?正是这私字一闪念。促成了当年央求胡作家作序《赵大牙》。阴谋得逞,只可惜好景不长。 其二,就是可以使你无知者无畏。王朔在大腕林立的北京城振臂高呼“我是流氓我怕谁”,这人为什么要当流氓?不当流氓就只得当孙子。既然大牙使我“面部狰狞”了,索性在言行上也跟“正人君子”们“狰狞”一回,当一当“大爷”过把瘾。请“大师”“导师”们稍稍息,你有你的阳关道,我有我的独木桥,我的地盘我做主;让“偶像”“明星”们滚滚蛋,你演你的挑滑车,我唱我的耍花腔,大牙当大爷,“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哈哈!当“大爷”的感觉很好,当“大爷”的感觉真好! 大牙还有个好处,就是能使你善辨良恶美丑,保持一颗平常心。都长这模样了,再丑的人和事物还能丑过我吗?所有的恶、所有的丑都让我一人拥有吧!感谢上苍,让我的眼里看到的美多于丑。我看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树是绿的,水是清的;我看人是善良的,狗是温顺的,城市是多彩的,社会是和谐的。这个世界充满了美好!我保证,当我面对任何人时,只想报之以微笑,只要你不会被大牙所吓到。 但是,现在这颗大牙没有了。当我从手术床上下来时,护士托着盛着这颗大牙的盘子,笑嘻嘻问我:“要不要带回去做个纪念?”我只扫了一眼,就被这颗大牙吓着了:有这么大?有这么丑?这是长在我嘴里曾几何时还要人写文作传的东西?我忙不迭地摆手,顾不上麻药未消,连呼“丢掉”。 但不管怎么说,我的大牙给我带来过欢乐,虽然不受人待见,包括它的主人在其最后一刻,都没有给予必要的尊重,但其一直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这颗大牙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不知道,今后的《赵大牙》该怎样着墨?有人说,一个旧时代的结束,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我对豁牙时代充满期待。 2013.12.3 后记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2016年1月4日,注定要写入寿县历史。这一天,风和日丽,天空出现冬日里少有的湛蓝,白云像散牧的绵羊游荡在楼顶。13时,几辆大巴停在政务中心楼前。县几个班子的领导及全县乡镇、科局主要负责人神情肃穆,依次登车到淮南参加全市领导干部大会。这次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传达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动员部署寿县由六安市划归淮南市管辖有关工作。淮南市委主要领导在讲话中指出,寿县与淮南“山水相连,文化一脉,人相亲,习相投”,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对淮南乃至全省来说,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坐在下面默默地想,至少,过去寿州文化在一定程度被忽视的现状,会得到改变。 但事物都具两面性。划归淮南后,与六安文友的交流势必减少,这实在是个不能释怀的纠结。这些年,六安与寿县两地文友人缘相亲,骨肉相连,早已结成患难兄弟。就在区划调整还是“小道消息”时,就有六安文友发来信息,不管寿县在“六”还是在“淮”,我们都是好兄弟,“没事来走走,有空来坐坐,我们已腌好小河鱼,泡好瓜片茶,倒满了迎驾贡酒,烤香了蒿子粑粑,这里有一帮谈天说地的朋友,还有一堆没说完的醉话和颗颗滚滚发烫的真心”。看完直接泪奔!消息公布时,正值六安市作协开展“首届淠河文学奖”评选,有人提出异议,寿县划走了,就不带寿县人玩了吧?当即有人站起来反对,“淠河文学奖”征稿是在区划调整前,并且奖项以“淠河”命名,抛弃寿县文友和寿县稿件有失公允。如此,让我们在六安文学史上画上了完满句号。 寿县划归淮南后,各项工作对接有序展开,市领导多次深入寿州大街小巷、遗址古迹开展文化调研,让我们倍感振奋充满期望。望着窗外肆意怒放的白玉兰,我们知道,寿州文化的春天已经到来。此时此地,岂容我们袖手旁观当名看客!抖擞起精神,抓紧做点什么,才好不负大好春光! 位卑未敢忘忧国,乐为寿州鼓与呼。 2013年下半年,在有关部门和单位同事帮助下,我曾出过一本散文集《城墙根下》,此书应算本人迄今为止尚满意的写作成果。到淮南后,以此作为向师友交流汇报的“见面礼”?可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毕竟那已成为明日黄花。情急之下,我将电脑里近两年所写的散文随笔做了番整理,感觉分量不够,又把《城墙根下》编录时剔除的几篇拣了进来,就有了今天这个集子。虽嫌浅薄,但属一片真情。书稿编辑过程中,央请李春鸣先生帮我校稿并提出很多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城墙根下》出版后,一些师友在报刊上给予了评介吹捧,一直没有机会答谢,在此将部分作品辑录于后,留作纪念。选择自己一篇随笔《大牙祭》作序,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呼应《城墙根下》的序言《赵大牙》,二是看中了里面的一句话:“一个旧时代的结束,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衷心祝愿寿县明天更美好,热切期盼寿州文化更灿烂! 2016.3.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