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鞑靼风云录(大清崛起)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司马辽太郎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日本有史以来历史小说销量排名第一作者司马辽太郎长篇小说巅峰收官之作!

《鞑靼风云录:大清崛起》首次以日本人的视野精准解读明亡清兴历史大变局,见证大清帝国建立与崛起的曲折过程。

内容推荐

《鞑靼风云录》是司马辽太郎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以前所未有的新颖角度——从一个普通日本人的视角,解读了明末清初的中国历史大变局。在书中,“鞑靼”一词是指古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

生于日本平户的武士桂庄助,奉主人弥左卫门之命,将从海上漂流来的满族公主艾比娅送回国,想借此开辟平户与女真的贸易交流。历经艰难险阻,两人终于到达女真人的首都沈阳,但迎接他们的却是索取性命的三尺细绳。为保护心爱的女人,桂庄助假称是艾比娅的丈夫,随后被任命为日本差官,和清朝的上层有了密切接触,目睹或亲历了宁远之战、皇太极即位、大清入关、定都北京等一系列历史事件。

司马氏以桂庄助的所见所闻为基础,运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关于满蒙的知识,又加之以对满蒙文化和汉文化的好奇心、憧憬和遐想,气势恢宏又笔法细致地描绘了明末清初的中国历史,刻画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如郑成功、睿亲王多尔衮、陈圆圆等,是一部独特的明亡清兴史。

目录

上卷

平户

度岛怪事

老财神

鞑靼公主

出航

北上

皮岛

漩涡

天祥先生

波涛彼岸

满鞑子之地

走向大汗之都

去沈阳

宁远城

大汗之死

沈阳城

大汗皇太极

澡塘子

征尘

再向北

下卷

偷袭水门

围困北京城

闭关锁国

清朝问世

清帝驾崩

睿亲王

人质

郑成功

苏州夜雨

福良

睿亲王的房间

北京的妖怪们

明帝自杀

使者唐通

陈圆圆

向东派遣密使

使者往来

大会战

进入北京城

北京的五月

三千世界

女真人的来龙去脉

写给文库版

试读章节

岛上小海湾很多。

装载着货物的外国船只往来于这些海湾。几条小河把山峦分隔开,河边作水田,种植水稻,但收获却少得可怜。

进港船只运来的货物总算让岛民得以温饱。

他们也打鱼,个个擅长驾船。居住在岛上的明人甚至夸张地说,岛人轻舸似箭。特别是夏天,当飞鱼聚满海湾时,这个倭寇之岛就如同水师港,波浪间船帆无数,时隐时现,其雄壮景观令人联想到平曲“坛之浦之战”。

这话说起来有点儿像接尾令,坛之浦源平合战使人联想到,岛主本姓源,称嵯峨源氏。但以前也曾经称为平氏,又称为藤原氏。现姓氏为松浦。

“松浦”是岛主的姓氏,也曾经是地名,总称周围一带的陆地,也包括这个平户岛。

“松蒲”在当地被读作matura或mazura。远古时代,《魏志·倭人传》的作者陈寿按照松蒲的日语发音,将其汉译为末庐国,古语matum中的“ra”或许是“国”的意思吧。玄界滩的对面是古代的耽罗国(济州岛),它的北边曾有个新罗国。还应联想到百济国也曾经按日语发音叫kudara国,都带个“ra”的音。顺便说一下,平户古代也被音译为庇罗(hira)。

《倭人传》中说:

又渡一海,千余里至末庐国,有四千余户,滨山海居,草木茂盛,

行不见前人,好捕鱼鳆,水无深浅,皆沉没取之。

真是一幅活灵活现的画卷,但那都是古代的事。

下面这个故事发生在17世纪初。那时当然也有很多人生活在岛上大大小小的海湾里,他们一生以船为家,不论武士还是农民,都以潜水捕捉鲍鱼为生,和“末庐国”时代一样。仅就这一情景而言,与上面的描述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这个没有月亮、星星也稀稀落落的夜晚,岛上只能听到海涛声,仿佛将远古的虚空气息延续了下来。要写“单鬓”庄助坎坷的半生,不说说养育了庄助生命的小岛的故事,就难以走近这个因罪被剃掉半边鬓发的年轻人。

岛主松浦氏在战国时期幸存下来,在丰臣时代,他年龄虽小,但作为大名嵴到认可,其待遇一直传承到德川时代,在日本国的大名中也算得上是最古老的门第。

说到最古老,还有一种说法可以追溯到古代。很早很早以前,大和朝廷把勇猛强悍的东国壮丁作为驻防战士迁到筑紫沿岸抵御外寇。进入平安时代,这个制度变得有名无实,中央忘却了他们的存在。被遗弃在荒野上的驻防战士们各自拉帮结党,据武器和土地为己有。到镰仓时期前后,已结成叫做“党”的几个武士团相互讨伐。据说松浦家的祖先就生活在这个久远而又混乱的历史年代。总之,自末庐国算起,这个小岛的历史很悠久。

岛上小孩一哭,大人就说,“别哭了!再哭,蒙古兵、高丽兵可要来啦!”人们把他们当成可怕的怪物吓唬孩子。这指的是镰仓末期元军袭击筑紫的事。

P3-4

后记

我从小就喜欢“鞑靼”这个词,它既是民族名,又是地名,但是在现实中这个名称已不存在。

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形象在我脑海中闪着银色光芒,像夏日的白云,逐渐膨胀高大起来。人们的打扮都很特殊,有时看起来甚至很奇怪。但是他们的动作敏捷,像飞鸟儿一样一刻也不停留,而且人人都很勇敢。

  按照明朝的辞书《字汇》上说,鞑靼的鞑来自“挞”字,表示鞭打的意思,是根据扬鞭策马的形象创造出的汉字。这个汉字最初出现在《唐书》的“沙陀传”中。

蒙古的元帝国灭亡,明朝兴起。《明史·鞑靼传》中写道:“鞑靼即蒙古,故元之后也。”这是汉族对蒙古人的称呼。据说这一称呼始用于8世纪到13世纪初蒙古的一个部族塔塔尔(Tatar),后来泛指全体蒙古人。

顺便说一句,塔塔尔这个词以波斯语为媒介传到欧洲,那儿叫塔塔尔或塔尔塔尔。

总之,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流域游牧的塔塔尔族的名字,变成了北亚全体游牧民的称呼,进而发展成泛指13世纪成吉思汗的民族。

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出现的民族,不是曾出没于世界史的百老汇大剧场舞台的鞑靼(塔塔尔——蒙古人)。

这里把散居在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山间和河畔的一个质朴的小民族叫做鞑靼。提起他们,蒙古人会说:

“啊,那些养猪的家伙啊!”

汉族自古以来把他们称作女真人,有时也称作满洲。

他们依靠在山里狩猎或下河打渔维持生活,而不像蒙古人那样游牧。糟糕的是他们一直经营蒙古人蔑视的粗放式农业,所以要养猪。游牧民族不养猪,也瞧不起养猪的民族。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不能带着猪在草原上疾驰的缘故吧。

如今他们虽然在中国被埋没,但是我给这个光辉灿烂的小民族大胆地冠以“鞑靼”的名称,这是因为我沿袭了日本江户时期的称呼。

居住在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越过长城,进入中国内地是在1664年,东方史称之为“满清入关”。

这在日本相当于江户初期。当时的日本人知道中国明朝,却不知满清是什么。

日本人在这一年漂流到此地。

越前三国码头的船长竹内藤右卫门等五十八人,乘船向松前即北海道航行,途中遇难,漂流到女真地沿海州泡谢特湾(现为俄罗斯领土)。十五个幸存者受到“清朝”的热情保护,所以能够目睹这一世界史上的事件。

后来他们被带到刚刚被清朝定为首都的北京,第三年经由朝鲜被送回日本。根据他们的讲述写出了有关漂流和见闻的记录,这就是《鞑靼物语》。书名有时也写作《异国物语》或《鞑靼漂流记》。我在题写书名时仿效了17世纪的古书名。

从女真人的兴起到他们入关前后,人和事都很坎坷曲折。

在写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完全被他们那种气势所折服。

平成二年十二月

司马辽太郎

书评(媒体评论)

从女真人的兴起到他们入关前后,人和事都很坎坷曲折。在写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完全被他们那种气势所折服。

——著名历史小说家 司马辽太郎

司马辽太郎的小说有一种从天空俯瞰大时代动态的特质,这与他毕业于蒙古语科有很大的关系。沙漠民族为了辨识方向、寻找水源,更关心视界以外的世界,因此总是将视点如老鹰般高悬在天空中某一点往下俯瞰。他晚年的代表作《鞑靼风云录》便是运用“俯瞰法”进行创作的典范。该书以一个日本人的视野见证了在“马背上的民族”的领导下,大清的建立与崛起的曲折过程,为明末清初的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考范本。

——文学评论家 吴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0: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