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自清散文精选/世界文学经典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朱自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朱自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本书精选最能代表朱自清艺术水平的散文和诗歌百余篇,其中《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更是让我们记忆深刻。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亲切,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他的作品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内容推荐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发展以来,一位重要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自上世纪30年代起至今,他的一些名作常常被选入中小学课本,对中小学的文学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本书收录了朱自清散文经典作品数篇,这些散文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创作面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目录

背影

歌声/1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5

温州的踪迹/13

航船中的文明/20

女人/23

背影/29

荷塘月色/32

旅行杂记/35

说梦/42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45

扬州的夏日/69

看花/72

说扬州/76

南京/80

欧游杂记

威尼斯/87

佛罗伦司/91

罗马/96

滂卑故城/103

瑞士/107

荷兰/113

柏林/119

德瑞司登/126

莱茵河/129

巴黎/132

加尔东尼市场/151

圣诞节/153

语文影及其他

沉默/159

撩天儿/163

人话/171

论废话/174

很好/177

话中有鬼/182

正义/185

论自己/189

试读章节

看 花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们到“花房”里去过一两回。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园,是房东家的。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蔷薇而已。园中还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门;现在想来,似乎也还好的。在那时由一个顽皮的少年仆人领了我去,却只知道跑来跑去捉蝴蝶;有时掐下几朵花,也只是随意摄弄着,随意丢弃了。至于领略花的趣味,那是以后的事: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在各处街巷,沿门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也许有人会问,“你爱的不是花吧?”这个我自己其实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

在高小的一个春天,有人提议到城外F寺里吃桃子去,而且预备白吃;不让吃就闹一场,甚至打一架也不在乎。那时虽远在五四运动以前,但我们那里的中学生却常有打进戏园看白戏的事。中学生能白看戏,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白吃桃子呢?我们都这样想,便由那提议人纠合了十几个同学,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而去。到了F寺,气势不凡地呵叱着道人们(我们称寺里的工人为道人),立刻领我们向桃园里去。道人们踌躇着说:“现在桃树刚才开花呢。”但是谁信道人们的话?我们终于到了桃园里。大家都丧了气,原来花是真开着呢!这时提议人P君便去折花。道人们是一直步步跟着的,立刻上前劝阻,而且用起手来。但P君是我们中最不好惹的;“说时迟,那时快”,一眨眼,花在他的手里,道人已踉跄在一旁了。那一园子的桃花,想来总该有些可看;我们却谁也没有想着去看。只嚷着,“没有桃子,得沏茶喝!”道人们满肚子委屈地引我们到“方丈”里,大家各喝一大杯茶。这才平了气,谈谈笑笑地进城去。大概我那时还只懂得爱一朵朵的栀子花,对于开在树上的桃花,是并不了然的;所以眼前的机会,便从眼前错过了。

以后渐渐念了些看花的诗,觉得看花颇有些意思。但到北平读了几年书,却只到过崇效寺一次;而去得又嫌早些,那有名的一株绿牡丹还未开呢。北平看花的事很盛,看花的地方也很多;但那时热闹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诗人名士,其余还是不相干的。那正是新文学运动的起头,我们这些少年,对于旧诗和那一班诗人名士,实在有些不敬;而看花的地方又都远不可言,我是一个懒人,便干脆地断了那条心了。后来到杭州做事,遇见了Y君,他是新诗人兼旧诗人,看花的兴致很好。我和他常到孤山去看梅花。孤山的梅花是古今有名的,但太少;又没有临水的,人也太多。有一回坐在放鹤亭上喝茶,来了一个方面有须,穿着花缎马褂的人,用湖南口音和人打招呼道,“梅花盛开嗒!”“盛”字说得特别重,使我吃了一惊;但我吃惊的也只是说在他嘴里“盛”这个声音罢了,花的盛不盛,在我倒并没有什么的。

有一回,Y来说,灵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在山里,去的人也少。我和Y,还有N君,从西湖边雇船到岳坟,从岳坟入山。曲曲折折走了好一会,又上了许多石级,才到山上寺里。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边园中。园也不大,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北边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约叫“望海亭”吧,望海是未必,但钱塘江与西湖是看得见的。梅树确是不少,密密地低低地整列着。那时已是黄昏,寺里只我们三个游人;梅花并没有开,但那珍珠似的繁星似的骨都儿,已经够可爱了;我们都觉得比孤山上盛开时有味。大殿上正做晚课,送来梵呗的声音,和着梅林中的暗香,真叫我们舍不得回去。在园里徘徊了一会,又在屋里坐了一会,天是黑定了,又没有月色,我们向庙里要了一个旧灯笼,照着下山。路上几乎迷了道,又两次三番地狗咬;我们的Y诗人确有些窘了,但终于到了岳坟。船夫远远迎上来道:“你们来了,我想你们不会冤我呢!”在船上,我们还不离口地说着灵峰的梅花,直到湖边电灯光照到我们的眼。

Y回北平去了,我也到了白马湖。那边是乡下,只有沿湖与杨柳相间着种了一行小桃树,春天花发时,在风里娇媚地笑着。还有山里的杜鹃花也不少。这些日日在我们眼前,从没有人像煞有介事地提议,“我们看花去。”但有一位S君,却特别爱养花;他家里几乎是终年不离花的。我们上他家去,总看他在那里不是拿着剪刀修理枝叶,便是提着壶浇水。我们常乐意看着。他院子里一株紫薇花很好,我们在花旁喝酒,不知多少次。白马湖住了不过一年,我却传染了他那爱花的嗜好。但重到北平时,住在花事很盛的清华园里,接连过了三个春,却从未想到去看一回。只在第二年秋天,曾经和孙三先生在园里看过几次菊花。“清华园之菊”是著名的,孙三先生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画了好些画。但那种一盆一千一花的养法,花是好了,总觉没有天然的风趣。直到去年春天,有了些余闲,在花开前,先向人问了些花的名字。一个好朋友是从知道姓名起的,我想看花也正是如此。恰好Y君也常来园中,我们一天三四趟地到那些花下去徘徊。今年Y君忙些,我便一个人去。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可惜没有趁着月色看过;王鹏运有两句词道:一“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我想月下的海棠花,大约便是这种光景吧。为了海棠,前两天在城里特地冒了大风到中山公园去,看花的人倒也不少;但不知怎的,却忘了畿辅先哲祠。Y告我那里的一株,遮住了大半个院子;别处的都向上长,这一株却是横里伸张的。花的繁没有法说;海棠本无香,昔人常以为恨,这里花太繁了,却酝酿出一种淡淡的香气,使人久闻不倦。Y告我,正是刮了一日还不息的狂风的晚上;他是前一天去的。他说他去时地上已有落花了,这一日一夜的风,准完了。他说北平看花,是要赶着看的:春光太短了,又晴的日子多;今年算是有阴的日子了,但狂风还是逃不了的。我说北平看花,比别处有意思,也正在此。这时候,我似乎不甚菲薄那一班诗人名士了。

1930年4月。

原载1930年5月4日《清华周刊》第33卷第3期文艺专号

P72-75

序言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十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朱自清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03年全家迁扬州城,朱自清成长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朱自清幼时由父母启蒙课读,后至私塾读书,后又入初等小学。此后数年内,其弟物华、国华,妹玉华皆生于扬州。1911年,朱自清与扬州名医武威三先生的女儿武钟谦定亲。武钟谦原籍杭州,生长在扬州,与朱自清同庚。1912年朱自清高小毕业后,考入扬州两淮中学(该校后改名为江苏省立第八中学)。

1916年朱自清中学毕业,考入北大预科。寒假回到扬州,遵父母之命与武钟谦女士结婚。后又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为了勉励自己不随同流俗,遂改名自清。为了勉励自己加紧学习,奋发图强,就借用《韩非子》中“性缓,故佩弦以自急”的典故,改字佩弦。1917年祖母逝世,朱自清从北京到徐州随父奔丧回扬州,后因此写成著名散文《背影》。1919年2月儿子迈先出生,目睹襁褓中的儿子,作新诗《睡罢,小小的人》一首,署名余捷,发表于同年12月11日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这是他新诗创作的开始。此后又创作了《小鸟》、《光明》、《满月的光》、《新年》、《煤》、《北河沿的路灯》等诗。

1920年朱自清从北大毕业之后,到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国文教员。1922年6月,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朱自清、周作人、俞平伯等8人的诗集《雪朝》,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一集为朱自清作品。1923年8月的一晚,与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后写成著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发表于《东方杂志》21卷2号,曾被人评价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24年12月,朱自清的诗与散文集《踪迹》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第一辑是诗,包括《光明》、《歌声》、《满月的光》、《小舱中的现代》等;第二辑是散文,包括《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航船中的文明》等。

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经俞平伯推荐,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这是他服务于清华大学的开始。到清华之后,朱自清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创作转向散文。1928年10月,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由开明书店出版,分甲乙两辑。甲辑有《女人》、《白种人——上帝之骄子》、《背影》等,乙辑有《旅行杂记》、《说梦》、《海行杂记》。不幸的是,1929年 1月,夫人武钟谦因肺病而去世。1931年漫游欧洲,先后写了《西行通讯》(之一)和《西行通讯》(之二)。1932年8月回国后,与陈竹隐女士在上海结婚。月底返北平,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4年9月,《欧游杂记》由开明书店出版,收有《威尼斯》、《佛罗伦司》、《罗马》、《西行通讯》等11篇文章。 936年3月,散文集《你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共收1925年至 934年秋所作“共29篇文章”,分甲乙两辑。甲辑有《“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扬州的夏日》、《看花》、《你我》、《潭柘寺戒云寺》等。

1937年,他随清华大学先到长沙,后迁入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文学批评等课。

抗战胜利后,朱自清又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仍为教授及中文系主任。1947年《诗言志辨》和《新诗杂话》出版。1948年3月《语文影及其他》集编定,8月6日,久患的胃病发作,入院开刀。10日转成肾脏炎。12日病逝。1953年3月开明书店出版了《朱自清文集》(4册)。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朱自清全集》(6卷)。

朱自清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和诗歌方面,其中又以散文成就为大。朱自清的众多散文,读了之后被人叹为奇迹,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例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佳作,都令读者如痴如醉,好评如潮。其一,精巧的结构艺术。其二,优美的文字表达。出现在读者手中的这本《朱自清散文精选》,应是其集中体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5: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