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中的典型人物很多,例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袁绍、吕布、司马懿、貂蝉、孙权、周瑜、赵云、鲁肃等。在所描写的人物中,采用夸张、对比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这些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称道。
该书在艺术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首先是描写战争时着重表现人物的斗智斗勇、记叙作战双方战略战术的运用,而不是呆板地铺叙两军对垒;其次是塑造人物时,把入物放到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表现他们的性格,同时运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手法,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再其次,话本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在结构上既宏伟壮阔又不失严密精巧,形成了基本完美的艺术整体。
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到西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近百年的历史变迁。汉末,民不堪命,揭竿而起,是谓黄巾起义。汉室宗亲刘备及桃园结义兄弟关羽、张飞,伙同中郎将董卓、骑都尉曹操、下邳丞孙坚共同镇压黄巾军;起义军败后灵帝死,少帝刘辩继位,何进掌权,宦官杀何进,袁绍杀宦官,董卓赶走袁绍并废刘辩立献帝刘协而欺主弄权。曹操谋杀董卓不成,作檄文以达诸侯,集十八路军马推袁绍为盟主讨董卓。董卓被杀;因争权夺利诸侯相互厮杀。曹操兵起山东护汉帝自洛阳驾幸许都,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一战,曹操败袁绍,遂削平北方的抗拒力量,独霸中原;时孙坚之子、孙策之弟孙权据江东,刘备荆州依刘表,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又兼荆州兵多粮足,遂与曹、孙抗衡。曹欲兵霸江南,孙、刘联合抗曹,诸葛亮与周瑜携手破曹,赤壁一战,曹败回江北,奠定三国鼎立局面。此后,三国虽有战争也各有胜负。曹操死,子曹丕自立为帝;刘备随即亦自立为帝;孙权为魏帝授为吴王;魏国权臣司马懿、孙炎灭蜀后,代魏立晋,伐吴而复归一统。
第一章英雄桃园结义
东汉末年,在位的汉灵帝刘宏昏庸无能,整天不务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朝中大权相继被宦官和外戚把持,这些人贪赃枉法,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当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关中地区大旱,黄河泛滥,造成数百万农民离乡背井、四处逃生。真是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当时河北巨鹿有兄弟三人:老大张角,老二张宝,老三张梁。一天,张角上山采药,遇见一位老人。这位老人鹤发童颜,手持拐杖,把张角引入一个山洞之中,授予他三卷天书,书名为《太平要术》。老人对他说:
“你得天书,此乃上天的旨意,要你去普救世人。我是南华老仙也,如察觉你有异心,必令上天惩罚之。”说毕,便化了一阵清风而去。
张角得了这三卷天书,昼夜苦读,学成后,便号称“太平道人”。这时正值瘟疫流行,张角便打着为人治病的旗号,广结门徒,发展组织,利用老百姓对朝政不满的心理,广泛散布这样一种舆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封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张角发布起义动员号令:“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百姓都应顺天从正,便享太平。”四方百姓纷纷响应。起义者头上都扎起黄布,参加者四五十万人.其声势浩大,势如破竹,不可阻挡。皇家官军不堪一击,望风披靡。
汉王朝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危机四起。皇帝便派大将军何进带兵抗击,又调动各路官兵去镇压起义军。
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军,英勇奋战,打进了幽州境内。幽州太守刘焉急忙召校尉邹靖商议。邹靖说:“敌众我寡,应快快招募义军应敌。”于是刘焉立即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在涿县贴出后,便引出了涿县中的一位英雄。这人性格宽和,不爱说话,喜怒不形于色,但素有大志,专爱结交天下豪杰;身高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五官端正,仪表堂堂。他就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姓刘名备,字玄德。
刘备生活贫寒,父亲早已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靠编织、出卖草席与草鞋度日。但是,刘备再穷再苦再不得志,心里却始终牢记着自己是汉代皇帝的后裔,企盼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
这机会一直都没有来。刘备庸庸碌碌地混到二十八岁,仍然孤身一人。此刻他看着榜文,不觉长叹了一口气。
忽然,身后有人高声喝叫:“身为大丈夫,不去投身疆场,叹的是哪门子气呀!”刘备闻声回头一看,一个黑脸大汉——豹头环眼,满脸又黑又硬的络腮胡子——正冲着他问话。 刘备连忙说道:“壮士说的是。请问尊姓大名?”
那人爽声答道:“我姓张名飞,字翼德,世代居住涿郡,家有薄产,我以杀猪卖酒为业,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看您一表人才,为什么叹气呢?”
刘备告诉张飞,他是汉皇室的后代,想起兵报国,建功立业,但力不从心,所以长叹。张飞说这没关系,他愿意变卖家财,和刘备一起招募乡兵去投军。
刘备一听,高兴万分。两个人兴致勃勃地来到村中酒店畅饮,正喝着,一个红脸大汉推着一辆车子,来到酒店前。他放下车子,大声呼唤酒保:“快拿酒来,别误了我去投军。”
刘备见又来了个想投军的,不由得上下打量来人。只见这人身躯魁梧,枣红脸上生一双丹凤眼、一对浓眉,长长的胡须一直飘到胸前,又英俊又威风。刘备赶紧过去邀请这位红脸大汉同桌饮酒,并请问他的姓名来历。红脸大汉自我介绍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五六年前,因打抱不平,杀了家乡解良的恶霸,逃亡江湖。听说这里有招兵榜文,我就赶来了。”P1-2
只要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有谁不被诸葛亮的智谋所震撼?有谁不为周瑜的气量狭小而感到可惜?有谁不为刘备的仁义、仁爱所感动?有谁不为曹操的奸诈残忍而气愤?有谁不为关羽的义气而感到折服?谁不为貂蝉的美貌所倾倒?
我花了好久来读《三国演义》这一书,真是受益匪浅啊!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本小说的内容多为北宋以至明朝的坊间书艺人所编,经罗贯中的整理和编辑后,就成了一本中外闻名的巨作。
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人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善变好色的吕布、袁绍、孙权、孙策、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褚、典韦,每个人都形象分明。从这些人身上我学到了很多道理。
书中的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变量尽在掌握之中。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可以看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列柳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对别人过于苛刻,没有人是不存在错误的,包括我们自己。所以,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加以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失败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这本书中我喜爱的是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己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赔上了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告终。从他的身上我懂得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应该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