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大师写给普通人的博弈论!
哈佛大学培养社会精英的制胜法宝!
培养出8位总统,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数以万计企业精英的博弈课!
让你“知己知彼”的博弈课!你需要了解对方的想法,你需要考虑他们知道些什么,是什么激励着他们,甚至他们是怎么看你的。
让你“洞察先机”的博弈课!你的策略选择不能完全出于你的主观意愿,还必须考虑到其他参与者如何行动。
让你“影响对方”的博弈课!如何扭转对方的思维,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如何瞬间提高决断力?怎样引导并利用他人的情绪,把胜利导向自己?如何扭转对方的思维,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杜振鹏创作的《哈佛博弈课(世界顶级大师写给普通人的博弈论)》是一本关于哈佛博弈课的经管书。
杜振鹏创作的《哈佛博弈课(世界顶级大师写给普通人的博弈论)》是一本关于哈佛博弈课的经管书,《哈佛博弈课(世界顶级大师写给普通人的博弈论)》将博弈论层层剖析,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结合当今社会热点,将我们生活中可能用到的博弈做出讲解,有利于人们在生活中运用。读此书,让你“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的想法,了解他们知道些什么,是什么激励着他们,甚至他们是怎么看你的;读此书,让你“洞察先机”,让你的策略选择不能完全出于你的主观意愿,还能考虑到其他参与者如何行动;读此书,让你“影响对方”,扭转对方的思维,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瞬间提高决断力,引导并利用他人的情绪,把胜利导向自己,扭转对方的思维,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哈佛的博弈课程先从与博弈相关的几个话题开始,就如何应对现实中的难题提供一些初步的思路。我们意在指出:类似的情形普遍存在,而且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系统地思考这些问题能够让大家在处事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绑住自己的手
在希腊神话中,遥远的海面上有一座岛屿,石崖边居住着吟唱魔歌的海妖塞壬三姐妹。半人半鸟的塞壬姐妹,坐在花丛里唱着蛊惑人心的歌谣,美妙的歌声把过往的船只引向该岛,它们撞上礁石便船毁人亡。过往的海员和船只都受到迷惑走向毁灭,无一幸免。
奥德修斯事先得知塞壬那令凡人无法抗拒的致命歌声,于是命令水手用蜡封住耳朵,并将自己用绳索绑在桅杆上。他还告诫手下,在通过死亡岛时不要理会他的任何命令和手势。
在船只驶经海岛的时候,迷人的歌声如期传出。那歌声是如此令人神往,奥德修斯完全沉浸其中,他绝望地挣扎着想要解除束缚,并向水手们叫喊着要求他们驶向塞壬姐妹,但没人理他。海员们驾驶船只一直向前,直到最后再也听不到歌声才给奥德修斯松绑,取出他们耳朵中的蜡。这次塞壬三姐妹白费力气,算是开了一场免费的演唱会。而且三姐妹中的老大帕耳塞洛珀深深地爱上了奥德修斯,当他的船只过去之后,她就投海自尽了。
奥德修斯的选择是在和未来的自己对抗。奥德修斯知道,如果他允许未来的自己听塞壬唱歌,未来的自己就会把船开向礁石。所以,他绑住了自己的手。但生活中,很多人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通常都任由未来的自己获胜,因为人们总是最后才行动,不懂得预先做出安排。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改变对未来自己的激励,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蚂蚁和狮子的策略
我们可以用博弈论来研究动物的行为,如果持某种基因的狮子或蚂蚁数量壮大了,这并不是说它们选择了这种策略,只是说明带有该基因的狮子或蚂蚁能繁衍出很多的后代而已。
我们假设博弈主体是一个巨大的种群,种群中所有个体都采用相同的策略S,这是与生俱来的。假设突然间出现了一种变异,有那么一小部分个体开始采用别的策略,比如是S’。那么这个采用S’的突变小群体会不断繁衍还是灭绝呢?如果对于任何可能出现的突变情况,即任何采用S’的突变小群体最后都灭绝了,那么原始策略S就是进化稳定的,不过前提是它对所有可能的突变都成立。
有一点要注意,开始时变异个体很少,因此进行随机配对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和S进行配对的,偶尔才会遇到别的突变个体。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研究突变个体在现有种群中的生存状况即可。 假设一群蚂蚁与生俱来地选择策略S,都进行随机配对。
两只配对的蚂蚁与生俱来地选择合作,它们各自收益为2(为了便于说明收益情况,我们采用这种用数字代替收益的模式)。从基因的适应性上来说,它们的选择很好。两只蚂蚁生出另一只蚂蚁,整个种群中合作型的蚂蚁互相配对,就会繁殖出更多的合作型蚂蚁。
现在再假设突然产生了一个突变个体,这个小小的突变产生了一种不合作的蚂蚁。合作型的蚂蚁是占大多数的,但现在有一小部分的蚂蚁突变后不合作了,采用策略S’。大多数合作型的蚂蚁相互配对,大家互利共生。但如果一个突变个体和一个合作型蚂蚁随机配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对于合作型蚂蚁来说这很不幸,它和一只不太友善的蚂蚁进行了配对。假设这只合作型蚂蚁叫尼克,选策略S,不合作型蚂蚁拉胡尔选择策略S’。尼克的收益为0,也就是说它被淘汰了。而拉胡尔的收益是3,这样就不仅仅只有一个拉胡尔了,突变个体的数量将增多并继续配对。每一次配对时,合作型蚂蚁中的一部分会跟其他合作型蚂蚁配对。但是,有时候合作型蚂蚁会和某一个突变个体配对,而且其概率越来越大,这些突变个体的数量会不断增长。如果合作策略是进化稳定的,那么突变小群体就会慢慢消失而不产生更多的突变个体。但是现在这种突变个体不但没有灭绝反而不断繁衍,在随机配对中,突变个体的收益更大,这也就意味着突变个体不会灭绝,而将不断壮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合作不是进化稳定策略。P3-5
这是一个非物质文化世界,只能感知,不能触摸,它把人类引入博弈对决时代。
——《博弈圣经》
有人说博弈是浪漫主义的运动。浪漫与否,我们不好下定论,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博弈其实很有趣。
博弈论并非象牙塔专属,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隐藏着博弈论的影子。比如,哈佛大学的教授们研究过一个课题:办公室茶水间的茶匙为什么会逐渐地神秘消失呢?原来,办公室的茶匙一般都很精美,像个小小的艺术品,非常招人喜欢。茶匙的使用者们常常有意无意地顺手拿走一支留作私人之用,以提升他们的利益。对于某一个使用者来说,拿走一支茶匙,别人的利益不过损失了每个人的几分之一而已,反正茶匙多的是。但是,有这种想法和行动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顺手拿走一支,最终所有的茶匙就这样看似无端地消失了。
类似这种滑稽的小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看似不起眼,但它反映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就是博弈论中的“公共地悲剧”。如果你把茶匙换成大气、石油、森林、土地或者任何其他公共资源,你就会立刻意识到,那些令人焦虑的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问题的根源,都是这个邪恶的逻辑怪圈的结果。
博弈是一门策略互动的艺术,博弈论的精髓是:你需要了解对方的想法,你需要考虑他们知道些什么,是什么激励着他们,甚至他们是怎么看你的。你的策略选择不能完全出于你的主观意愿,还必须考虑其他参与者如何行动。
在上面有关茶匙的公共地悲剧中,每个人都希望从公共资源中获取一部分利益,而不顾忌对他人利益的损害;而且,每个人也都会想到,即便自己不去利用公共资源,别人也不会收手,那自己为什么不去充分利用?大家都是聪明人,没人愿意做傻瓜,这种不合作的策略互动导致了大家最后都没有茶匙可用。策略的艺术要求我们不以自我为中心,要理解他人的立场、观念以及利益所在,并运用这种理解来指导行动。如果办公室里的每个人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协作,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从整体利益的角度看待事情,茶匙就不会这样逐渐消失了,类似的公共地悲剧也就能够避免。
策略思维既是竞争的艺术,也是寻求合作的艺术。而且,人生中总是存在更大的博弈,个人的决策不应该只着眼于一个小博弈的胜负。你从茶水间拿走一支茶匙,看似为自己赢得了利益,最终却也让自己没有茶匙可用,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而能够看到多大、多远的博弈,则取决于个人的胸襟和眼光。我们写作本书的意图就在于改变大家观察世界的方式,通过介绍博弈论的概念和逻辑来帮助大家策略性地思考。
不过,对策略艺术的熟练运用,首先要求对博弈论的基础概念和基本方法有初步的掌握。
为了满足读者朋友深入了解博弈策略的需求,我们根据哈佛大学的博弈论课程,写出了这一博弈论普及读本。哈佛大学的博弈论教学,摈弃了传统的枯燥数学模型分析,更多地关注我们实际生活和社会现状中的方方面面,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可以自然而然地引领大家进入无处不在的博弈对局。在极少数章节,为了帮助读者更直观地领悟博弈策略的妙处,我们会在必要的时候辅以简单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但绝不枯燥。
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引领读者初步认识博弈论;第二篇介绍了博弈论中的一些重要模型,帮助读者更形象深入地了解博弈论;三、四两篇是全书的重心所在:第三篇详细介绍了博弈论中一些非常实用的策略,并从多种视角加以解读分析;第四篇则是这些策略艺术的实际运用,我们从处世关系、职场生存、商业竞争、情爱对局、人生规划等五个角度,详细展示了策略艺术如何运用于生活实践。掌握博弈的基本策略,并有针对性地将其应用于生活实际,将有助于你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获益。
我们真心地希望通过这本《哈佛博弈课》,能够与更多的读者朋友分享博弈策略这一实用的思维艺术。我们写作本书,就是希望来自不同背景和职业的读者,在掌握了《哈佛博弈课》介绍的这些博弈的基本原理后,都可以成为非常出色的策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