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思想文化频繁交流的全球化时代,没有基本的西学知识,也不能真正懂得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是青年学子的必修课,而且成为各种职业人继续教育的新时尚。中华书局的出版物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引领时代风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值得赞扬和支持。
这本《波普(精)》(作者马克·诺图洛)是该出版社出版的“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其中一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波普(精)/最伟大的思想家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美)马克·诺图洛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思想文化频繁交流的全球化时代,没有基本的西学知识,也不能真正懂得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是青年学子的必修课,而且成为各种职业人继续教育的新时尚。中华书局的出版物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引领时代风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值得赞扬和支持。 这本《波普(精)》(作者马克·诺图洛)是该出版社出版的“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这本《波普(精)》(作者马克·诺图洛)是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的“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其中一册。 《波普(精)》将卡尔·波普的思想体系,特别是“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客观知识”、“实在论与科学的目的”以及“历史主义”等,进行了详细、系统地阐述,帮助读者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目录 序 1 科学发现的逻辑 基础主义 波普的问题 2 猜想与反驳 归纳与划界 休谟问题 康德问题 可证伪性标准 对可证伪性的误解 3 客观知识 逻辑与心理学 三个世界 批判理性主义 无认识主体的知识 对世界Ⅲ的误解 理解世界Ⅲ 客观性?合理性与第三世界 4 知识与身心问题 一种进化论的方式 人类意识 充分意识与自我 学会成为自身 5 实在论与科学的目的 什么是真理? 本质主义与工具主义 解释与预测 实用主义?一致性和舆论 真理与信息内容 逼真度 6 开放的宇宙 决定论: 宗教?科学?形而上学 云与钟 非决定论 倾向性的世界 非决定论是不充分的 7 历史主义的贫困 历史主义 规律与趋势 预测与预言 俄狄浦斯效应 道德责任 8 寻求更美好的世界 零星的与乌托邦的社会工程 “零星的” 方式 自由?平等?博爱 科学的社会主义 9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自然与习俗 文明的张力 开放社会和民主国家 多数统治?法治与市场 无尽的探询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是否存在进化的规律?询问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接近科学规律与历史趋势的区分。波普对此的答案一定是“不”,对这样一种规律的寻求永远不会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他说他的理由非常简单: 地球上的生命进化或者人类社会的演化,是一个独特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过程是遵照各种因果规律(如力学规律、化学规律、遗传与分异规律、自然选择规律等等)进行的。然而,对进化过程的描述不是规律,而只是一个单称的历史命题。 科学规律是描述自然中的规律的普遍性陈述。例如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理实体运动中的规律。但这些规律并不断定实体,或其他别的这样的物质实际上存在——更不用说运动了。波普认为,“所有的自然规律都可以表述为断定某事不可能发生”。能量守恒定律称“你不能制造一台永动机”。熵定律声称“你不能制造一台效率为100%的机器”。牛顿定律声称物体以确定的方向运动是不可能的。相反,历史的趋势是倾向性,而非规律。我们是以单称陈述而非普遍法则来描述它们。例如,我们可以说某一国家的人口总数在19世纪每30年增长3倍,或某一国家的离婚率在20世纪60年代上升了,或20世纪90年代某一支股票的价格每年翻一番。这些陈述描述了独特的历史过程。但它们没有告诉我们这些趋势是否是有规律的或必然的历史过程的一部分。它们也没有告诉我们它们是否会持续下去。趋势要么是有条件的,要么是无条件的。例如,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战争的话,某一国家的人口数量会持续地增长,或是说它将绝对地增长。我们可以这么说而不顾及我们是否有什么理论来解释它的增长。科学规律与历史趋势因此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波普认为正是规律与趋势的混淆产生了存在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主义者的观点。 预测与预言 我已经在前面说过,牛顿的定律并不断定物理实体的现实存在。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不能用它们去预测行星的实际位置,除非我们诉诸所谓的“原初条件”,“原初陈述”即是描述了在一给定的时间点上的行星位置、质量、速度与方向的陈述。因此,科学规律陈述了无条件的普遍的概括——普遍的概括意味着它的真理不依赖于世界中变化着的条件。在另一方面,科学预测却是有条件的。它们既依赖于我们的科学规律又依赖于我们希望预测的事件的原初条件或原因。科学可以预测一个壶里的水会沸腾,如果它达到了某一确定的温度。它甚至可以预测现实中水的沸腾。但显然,我们根本用不着任何与科学规律及原初条件有关的理论就也可以预测水会沸腾。 波普认为在社会科学中的确存在着规律,他从社会学中提供了下面的例子: “你不能征收农业关税而同时又降低生活费用。”——“在一个工业社会中你不能像组织生产者压力集团那样有效地组织消费者压力集团。”——“你不能有一个中央计划社会的同时又保持具有竞争价格主要职能的价格制度。”——“你不能实现充分就业而又没有通货膨胀。” 但描述独特的历史进程的陈述不是规律。我们不能从其中得出预测。这样的陈述可以描述趋势的存在,趋势的假设也许会是一个有用的统计工具,但它们不能告诉我们这些趋势是有规律的(更不用说必然的)历史过程的一部分。它们不告诉我们它们会持续下去。 现在我能够解释波普对科学预测与历史预言的区分了。当然预言也是预测。它们声称告诉了我们未来会发生什么。预测,如果是真的,它就告诉了我们一些有关历史进程的事情。但因为通常由历史主义的社会科学家所做出的预测是根据历史趋势而不是科学规律,所以这些预测不是合乎科学的。波普对历史主义的批判因此能被表述为以下两个命题: 第一,事实上,历史主义者并未从有条件的科学预测推出他的历史预言。第二(第一点由之推出),他之所以不可能这样做,是因为长远的预言只有当它应用于可说是完全孤立的、稳定的和周期性的系统时,才可能从有条件的科学预测中引出。而这些系统在自然界中是罕见的;现代社会肯定不是这样的一个系统。 历史的预言可以“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它们甚至可以被证实为真。但历史主义者称他们的预测肯定为真是因为它们是建立在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则是对科学规律与科学预测的本质的误解了。于是那些希望诉诸科学的权威来保证无条件的历史预言的权威的人不得不另寻支持。P109-113 序言 贺麟先生在抗战时期写道:“西洋哲学之传播到中国来,实在太晚!中国哲学界缺乏先知先觉人士及早认识西洋哲学的真面目,批评地介绍到中国来,这使得中国的学术文化实在吃亏不小。”贺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学名著翻译委员会”大力引进西方哲学,解放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的“哲学”和“政治学”系列以翻译引进西方哲学名著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联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大力翻译出版现代西方哲学著作,这些译著改变了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知之甚少的局面。但也造成新的问题:西方哲学的译著即使被译为汉语,初学者也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王国维先生当年发现西方哲学中“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不少读者至今仍有这样体会。比如,有读者在网上说:“对于研究者来说,原著和已经成为经典的研究性著作应是最为着力的地方。但哲学也需要普及,这样的哲学普及著作对于像我这样的哲学爱好者和初学者都很有意义,起码可以避免误解,尤其是那种自以为是的误解。只是这样的书还太少,尤其是国内著作。”这些话表达出读者的迫切需求。 为了克服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普及之间隔阂,中华书局引进翻译了国际著名教育出版巨头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现为圣智学习集团)的“华兹华斯哲学家丛书”(Wadswonh Philosophers)。“华兹华斯”是高等教育教科书的系列丛书,门类齐全,“哲学家丛书”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哲学系列”的一种,现已出版88本。这套丛书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每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论述的哲学家的著名学者,发表过专业性强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在为本丛书撰稿时以普及和入门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绍哲学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烦,而不泛泛而谈,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其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供有兴趣读者作继续阅读之用。由于这些优点,这套丛书在国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学畅销书,不但是哲学教科书,而且是很多哲学业余爱好者的必读书。 “华兹华斯哲学家丛书”包括耶稣、佛陀等宗教创始人,以及沃斯通克拉夫特、艾茵·兰德等文学家,还包括老子、庄子等中国思想家。中华书局在这套丛书中精选出中国人亟需了解的主要西方哲学家,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梭罗和加缪等富有哲理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改名为“世界思想家译丛”翻译出版。中华书局一向以出版中国思想文化典籍享誉海内外,这次引进翻译这套西文丛书,具有融会中西思想的意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思想文化频繁交流的全球化时代,没有基本的西学知识,也不能真正懂得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是青年学子的必修课,而且成为各种职业人继续教育的新时尚。中华书局的出版物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引领时代风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值得赞扬和支持。 张世英先生担任这套译丛的主编,他老当益壮,精神矍铄,认真负责地选译者,审译稿。张先生是我崇敬的前辈,多年聆听他的教导,这次与他的合作,更使我受益良多。这套丛书的各位译者都是学有专攻的知名学者或后起之秀,他们以深厚的学养和翻译经验为基础,翻译信实可靠,保持了原书详明要略、可读性强的特点。 本丛书45册分两辑出版后,得到读者好评。我看到这样一些网评:“简明、流畅、通俗、易懂,即使你没有系统学过哲学,也能读懂”;“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是一本通俗的人门书籍”;“集文化普及和学术研究为一体”;“要在一百来页中介绍清楚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也只能是一种概述。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种概述很有意义,简单清晰的描述往往能解决很多阅读原著中出现的误解和迷惑”,等等。 这些评论让我感到欣慰,因为我深知哲学的普及读物比专业论著更难写。我在中学学几何时曾总结出这样的学习经验:不要满足于找到一道题的证明,而要找出步骤最少的证明,这才是最难、最有趣的智力训练。想不到学习哲学多年后也有了类似的学习经验:由简人繁易、化繁为简难。单从这一点看,柏拉图学园门楣上的题词“不懂几何者莫人此门”所言不虚。我先后撰写过十几本书,最厚的有80、90万字,但影响最大的只是两本30余万字的教科书。我主编过七八本书,最厚的有100多万字,但影响最大的是这套丛书中多种1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现在学术界以研究专著为学问,以随笔感想为时尚。我的理想是写学术性、有个性的教科书,用简明的思想、流畅的文字化解西方哲学著作繁琐晦涩的思想,同时保持其细致缜密的辨析和论证。为此,我最近提出了“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的主张。我自知“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现在还不是现实,而是一个实践的目标。本人实践的第一步是要用中文把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片段和观点讲得清楚明白”。欣闻中华书局要修订再版这套译丛,并改名为《最伟大的思想家》,每本书都是讲得清楚明白的思想家的深奥哲理。我相信这套丛书将更广泛地传播中国大众的西方哲学,使西方哲学融合在中国当代思想之中。 2013年10月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