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孟子旁通(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南怀瑾讲述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为了研究《孟子》这本书,我们在前面先简单扼要地提出了战国时期和孟子同时的学术思想界的一般人物,作为比较,作为陪衬,使我们在研究孔孟学术思想时,藉以启发自己的慧思,同时也可以由此认识孟子之所以被尊为亚圣的道理。

但是,只从当时的那些知识分子去了解孟子还不够。我们现在再来看看与孟子同一时代中,国际政治上的风云人物,也是我们历史上著名的风云人物——苏秦。他真是摆足了历史上的威风,但他也在年轻时期,受尽折磨,足资青年效法、惕厉。

在中国的历史上,后世一般研究史学的儒生们,尽管不重视苏秦,看不起苏秦,但是,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史上,这些大人先生们,暗地里都还是模拟苏秦的那一套。甚至还深深地重用他的名言。尤其是当时代在变乱之中,要想拨乱反正,苏秦的那一套,是不容忽视的,可并不简单。

时下有些国人,往往很幽默地把现在美国的基辛格,比作苏秦。讲实在的,基辛格还不够资格与苏秦相提并论,比之苏秦那两个小兄弟苏代、苏厉,还差得多。苏秦生在孟子同一时代的东周,是洛阳人。东周的洛阳,是当时中央周天子的另一首都所在地,尽管那个时代天下诸侯互争雄长,争取霸业,眼里已经没有中央的周室,所谓“天下已不宗周者久矣”。但是东西两周的首都所在,到底还是有它悠久的历史文化。苏秦便出生在那个古老文化所在地的名都。研究一个人的生平,这点也是很值得注意的。

他在少年的时候,和张仪、孙膑、庞涓几个人,都是从鬼谷子求学。鬼谷子的确是当时以及后世的一个神秘人物,也是属于道家之流的隐士,我们暂时不去讲他。苏秦离开了鬼谷子以后,便想有所作为。他研究一下当代的局势,只有秦国足以举足轻重,能够影响当时的整个天下。所以他的目标,就指向了高据西陲的秦国。那个时候的秦国,是秦惠王的时代,也正是由商鞅变法以后,讲究法治、讲究富国强兵的一个时期。而后,再经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的励精图治,才奠定了始皇一统天下的基业。

苏秦满怀希望到秦国去,大概先变卖产业,又借了些债,置办得很豪华,带了很讲究的行装到秦国。见到秦惠王,提出了他对天下事的整套构想和计划。在当时的观念里,这种情形就叫做“游说”。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考试取士的用人办法,一般学者知识分子,都靠游说诸侯权贵而取得功名富贵和权力。即如孟子见梁惠王、齐宣王等提供王道德政的意见,在那个时代的风气,也都属于游说的做法。不过,后世有些人把游说这个观念,打入了纵横之学、策士之流的范围,很看不起,所以就特别把亚圣孟子的事迹,列于游说之外了。

秦皇霸业的蓝图

我们如果仔细研究,好好读一下《战国策》和《史记》,其中有关苏秦当时游说的言论和思想,实在不能轻视,也不可忽视。他第一次见到秦惠王所提出的说辞,也是标榜王道的做法。不过,他是针对当时的现状,特别强调他自己的军国思想与战争理论。他说: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苏秦初见秦惠王所提出吞并诸侯,“称帝而治”的蓝图,也便是后世秦始皇所走的路线。结果,非常有趣,他的计划根本就被秦惠王所否决了。难道说,当时秦惠王的野心,还不及他的裔孙秦始皇吗?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孟子同样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先来看看秦惠王当时对苏秦的否决辞是怎么说的。P18-20

目录

春秋无义战

司马迁编撰手法中的孟子

驺衍和孟子的强烈对比

处世的哲学问题

苏秦与孟子的时代

秦皇霸业的蓝图

苏秦的还乡

千古人情的嘴脸

苏秦成功的秘诀

王霸互用的失败

《阴符经》的启示

图取个人权利

佩六国相印的显赫时期

苏秦的书生本色

苏秦的义利之辨

生死之谜

经史合参

梁惠王的先世

商鞅和梁惠王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与孟叟

司马迁对梁惠王和孟子的观点

义利之辨

何能不讲利

玩弄仁义的权智

孟子思想被夹缠不清

玩物丧志

阿房宫与秦始皇

《三辅黄图》

迷楼与隋炀帝

艮岳与宋徽宗

颐和园与清末

凤阁龙楼与李后主

《清明上河图》的背面

不违农时

乱世流亡图的文学

二郎神和都江堰

杀人和吃人的譬喻

梁惠王念苦经

仁政之道

人品与器识的评鉴

也是相法

天下定于一

孟子与苏秦的对照

苏子为赵合纵说魏——《战国策》原文

苏秦的权谋

孟子的机锋转语

定于一

儒道同源的一统天下

仁爱的推广

齐宣王不像屠户

行为心理

对牛谈心

政治领导者的病态心理

孟子的行为心理学

权能问题

世上无如人欲险

梦似人生

齐国富强的素描

缘木求鱼

经济和政治

为而不有的农民

生民何计乐樵苏

不敢为天下先的后儒

梁惠王章句下

讲究礼乐的治道

音乐的今昔观

林园与治道

外交策略——大小之间

大勇定天下

为强国而改服制——赵武灵王

秦武王的任力好勇

项羽和刘邦

墨子谈勇

雪宫论政

什么明堂

寡人好货

《货殖列传》的一斑

历史社会演变的趋势

经济、文化、道德的连锁关系

寡人好色

丑与美

色字诗话的插曲

有关王昭君案外的评语

唐代和番政策的感伤

杨贵妃的翻案语

再说寡人好色的公案

人事行政

高明柔克

孙嘉淦《三习一弊疏》

世臣巨族门第之见

派系党祸之争

民主难,法治也不易

对圣人怀疑的趣话

学非所用用非所长论

攀龙附凤——读书人的通路

唐代选举的进士

齐燕之战——历史战略的经验

孟子终生奉母教

孟子的策略——规之以正

苏秦口辩轻取十城

燕齐之战

苏代评论齐王

仁将——曹彬

仁义的实质与权谋

孟子在魏齐的外一章

齐宣王的风格

朝中文武多才士

赞美词与利害关系

贫贱骄人

滑稽大师——淳于髡

齐宣王开战国养士之风

特立独行于滔滔浊世的孟子

吏民千古两相妨

历史政治上的因果

君道与臣节

历史上的基层政策

作官莫作怪

两大之间难为小

人贵自立

孟子论立身出处的原则

附录:历代《孟子》研究书目

序言

南怀瑾先生是近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先生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为其终身学业打下坚实基础;而其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经历又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经验,使得先生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先生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寻根溯源返归故里,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2005年12月16日至19日,南先生在上海主持了一个禅学修行讨论班,参与者包括多位来自名山古刹的出家僧众以及在家居士,本书即是听讲者的提问以及随后的讨论、讲述记录。这些问题,都是各人在修行路途中产生的,每个参禅者都可能遇到。南先生因人施教,分别予以解答,也是为众多参禅者指点迷津。他又通过回忆自身修行过程中的感悟和轶事,向众人指示了可能达到的诸般境界。

在整个讲授和讨论过程中,南先生历数了自古以来居士对于传播佛法的贡献,简要概述了佛法在古印度和中国的发展过程,详细介绍了禅堂中修行的规矩,如打坐的姿势、行香的方法、香板的使用,等等。更具体传授六妙门的修法,解说呼吸法门初步的实修方法以及诸多有关修持上的盲点,指示修安那般那是最快成就的捷径。他特别批评有的学者只注重佛理的研究而轻视实证,主张教理和修持并重。总之,作为学佛者中的善知识,南先生的引导、鼓励、扶持甚至训斥,将使广大听众和读者受益终生。

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及其后人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我社遵南师遗愿,对已在大陆出版过的简体字版作品进行重新整理和修订,陆续推出,力求贴近原讲原述,还原作品原貌。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牢记出版人的立场和使命,尽力将大师思想和著述如实呈现读者。其妙法得失,还望读者自己领会。

东方出版社

二○一四年三月

内容推荐

《孟子》今存七篇,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研究孟子和思孟学派的重要材料。而开篇的《梁惠王》,南怀瑾先生尤为看重。他认为该篇近乎《孟子》的“总纲”,其学说的哲学基础和全部政治观念都可在其中找到。

南先生讲述《梁惠王》,采用一贯的“经史合参”手法,既采择司马迁的记载,将历史上苏秦等人作为对比,在给予他们中肯评价的同时,凸显孟子在义利之辨上的超然态度。又选取先秦诸子以及后世臣僚参与政治的事例,启发读者在立身处世时,个人的行止当借重孟子的智慧,贵在立身,通达于时。

南怀瑾先生博古通今,于《孟子》深明其义,于掌故信手拈来。整个讲述过程如击符节,个中深意应声而起,不单发明孟子本义,更能将先贤的智慧引入时下,尊重多元,强调应用,令读者触类“旁通”,读来妙趣横生。

《孟子旁通(精)》集中反映了南怀瑾先生深邃的思想与宏大的关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经典著作。

编辑推荐

南怀瑾先生博古通今,于《孟子》深明其义,于掌故信手拈来。整个讲述过程如击符节,个中深意应声而起,不单发明孟子本义,更能将先贤的智慧引入时下,尊重多元,强调应用,令读者触类“旁通”,读来妙趣横生。

《孟子旁通(精)》以研究《孟子》内容为中心,剖析历史、分析社会、臧否人物,对比中西、纵横古今、触类旁通,集中反映了南怀瑾先生深邃的思想与宏大的关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经典著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5: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