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位于江西东部,“襟领江湖,控带闽粤”,区位条件优越,交通十分便利。经千年岁月孕育生成的“临川文化”,是江西两大文化支柱之一。它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曾产生过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等蜚声中外的先贤人杰……
本书设置了“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地方风情”等章节,分别从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著名人物、自然山水景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层面,进行选文组合,将抚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风情、城市面貌生动展示出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作家笔下的抚州/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编委会 |
出版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抚州位于江西东部,“襟领江湖,控带闽粤”,区位条件优越,交通十分便利。经千年岁月孕育生成的“临川文化”,是江西两大文化支柱之一。它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曾产生过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等蜚声中外的先贤人杰…… 本书设置了“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地方风情”等章节,分别从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著名人物、自然山水景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层面,进行选文组合,将抚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风情、城市面貌生动展示出来。 内容推荐 《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由两岸作家以散文的笔法,描绘海峡两岸27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丛书收录台湾7个县市,包括台北、新竹、台中、嘉义、台南、高雄、花莲;大陆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包括福建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三明、龙岩、宁德、南平,广东的汕头、梅州、潮州、揭阳,江西的上饶、鹰潭、赣州、抚州,浙江的温州、衢州、丽水。 丛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体现了两岸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利于增进两岸读者的文化认同。丛书既可作为散文作品,也可作为乡土教材来读,还可成为外地读者了解一个城市的旅行读本。 本册介绍的是抚州。 目录 探寻历史遗存 去南城上唐听悠悠水韵 佛教名山金山岭 “千古第一村”——流坑 三进水南村 临川厚源村牌坊故事多 古镇棠阴游记 文昌桥:见证抚州历史 兴鲁书院:难见昔日风采 抚州古渡情深难忘 探访洲湖“船形古宅” 南丰千年“文化古村”——古竹 拜访古代先贤 晏殊:抚州第一位宰相 曾巩:家世为儒 敬谒抚州王安石纪念馆 晏几道:文章翰墨自立规模 心学的开山祖——陆九渊 时文大家汤显祖 揭暄:才品兼优德学并茂 李绂:“王学最后一健将” 倡导禁烟的先驱之一——黄爵滋 感悟绿色山水 活水亭桥 寂寞太极岩 大觉山感怀 棠阴秋色 马头山探秘 翠云山的寺碑陵塔 红色康都探胜 品味地方风情 古老的石邮傩和流坑傩 莲神太子庙会与祈莲神 临川才子金溪书 光照临川之笔 抚州采茶戏 乐安装故事 南丰蜜橘之乡散记 试读章节 佛教名山金山岭 佚名 重经高处寺,一与白云亲。 树木有春意,江山如故人。 幽轩含气象,偏雨落风尘。 日暮晚归去,徘徊欲作神。 这是北宋王安石咏金山岭的一首诗。诗中不仅描绘了金山岭的美景,也抒发了诗人对金山岭的留恋之情。据考,王安石曾多次登山拜寺,其咏金山岭的诗还有《初去临川宿金峰》、《金峰晚座》、《再宿金峰》等。 金山岭在古代文人心目中厚重的地位,吸引着笔者去金山岭探秘。 农夫与金牛洞的传说 金山岭位于临川区云山镇西北部,西南接进贤县,范围为2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65.9米。历史上,金山岭以多藏金矿而得名。 相传古时候,山中有个熊姓农夫,以种植葫芦为生。有一年,他栽种了一亩半地的葫芦,但只结了一个小小的葫芦。正当他愁眉不展时,一个外地人愿出300两银子买这种葫芦,农夫又惊又喜,晚餐时设法将外地人灌醉。外地人酒后吐真言,这是一把开启金山岭金库的钥匙。农夫探明了宝库大门的方位和开门的诀窍后,就将外地人打发走了。 小葫芦成熟后,农夫按照外地人所说,在一悬崖峭壁下扎好架子,爬上去用小葫芦对准石壁上的一块“猪肝石”连敲三下,只听得“轰隆”一声,石壁上裂开了一个石洞,随着一道金光,一头金牛从洞中冲了出来,吓得农夫忙把手中的葫芦往洞中一丢,连滚带爬下了架子。顷刻,“猪肝石”大门又紧闭,恢复了原状。农夫苏醒后,从地上爬起来,手中已没有了葫芦,他不甘心,便顺着金牛脚印追去,一直追到抚河边上,也未追上,只见牛屎散落的地方金光闪闪。从此,人们就在金山岭附近开金矿、淘金。 千人佛教大道场 金山岭海拔虽不高,但因山形陡峭、峰峦峻秀而成为历代旅游胜地。金山岭金山寺始建于唐代,迄今干余年,鼎盛时期,寺内僧侣有五百余众,被称为赣东三大名寺之一。 沧桑变幻,金山寺几经废兴。1985年,当地政府邀请印空法师重回金山寺,年逾七旬的印空毅然挑起重建金山宝刹的重任。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便建成了规模宏大、道场庄严、超逾历代的金山寺。随着金山寺香火日旺,八旬高龄的印空法师再度立下宏愿:扩建金山寺,兴办大丛林,将大金山寺办成一个干人的大道场。 “大金山寺”位于金山岭下,其总体规划包括:大金山寺主体建筑群、慈善协会、慈善医院及老人院建筑群、干佛塔建筑群、闭关院建筑群等。大金山寺的建设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海内外高僧大德、檀越信士的无偿支持,使大金山寺建设日新月异。大金山寺现已建有大雄宝殿,圣像庄严灵韵,回廊宽敞通透,巍峨壮观;斋堂拥有大型现代化餐饮设备可供干人用斋;佛学院环境幽雅,层教室明亮宽敞,教学设施齐全;天王殿气势雄伟壮观。2005年9月26日,大金山寺举行开光大法会,前来参学、观光、朝拜者络绎不绝。 江南最大的尼众佛学院 在进行艰苦创业之时,印空长老念及佛教队伍中一些人素质有待提高,遂又创办江西省尼众佛学院。寺院与学院同发展,学习与修行共增进,形成良好修学风范。此举得到各佛教协会和大寺庙资深高僧、香港大德居士、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经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由江西省佛协主办,由印空法师任院长的江西尼众佛学院于1994年隆重开学。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65名比丘尼、沙弥尼,身负师父期望,肩挑“续佛慧命”的重任,到尼众佛学院学习。学院以培养合格佛教人才为宗旨,坚持“学修一体、解行并重”的教学方法。学员每天要到教室里上课,还要随寺内僧尼上殿,做早晚课,参加做佛事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实践中增长学识。金山寺集全寺之力培养了这些佛门学子,这些学子也给金山寺带来了青春活力,为金山寺增色添彩,使其声名远播。 P7-10 序言 唐国忠 “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即将付梓出版,并在海峡两岸同步发行。这是两岸出版业界携手合作的又一个重要成果,很有创意、新意、意义,可喜可贺。 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和福建闽台图书有限公司共同策划推出的“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城市(福建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浙江的温州、衢州、丽水;广东的汕头、梅州、潮州、揭阳;江西的上饶、鹰潭、赣州、抚州)和台湾7个代表性城市(台北、台中、高雄、台南、新竹、嘉义、花莲)的历史文化,进行审视梳理和系统介绍,充分展示了两岸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丛书的出版,融合了两岸文化人的智慧,开创了两岸出版业界合作的新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海峡、紧扣时代。丛书抓住海峡两岸27城市历史文化的精彩片段进行遴选还原,用历史的眼光加以辩证审视,用现代的情感进行勾画叩问,用精彩的文字和富有表现力的图片予以生动展示,使时代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表现。 二是选文精当、点面结合。丛书设置了“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地方风情”等章节,分别从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著名人物、自然山水景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层面,进行选文组合,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风情、城市面貌生动展示出来,让读者不仅感受到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俗等两岸共同文化之根的深远影响,而且也感受了海峡城市群多姿的历史风貌和独特的现实魅力。 三是形式活泼、图文并茂。丛书以散文的手法探寻历史,注入现代人的情感,赋予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书中辅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既可作为散文佳作来品,也可作为乡土历史教材来读,还可成为外地读者了解一个城市的旅行读本。 四是两岸携手、创新合作。丛书从文化寻踪入手,由两岸业界携手,在图书的编写、出版、发行等各个环节建立紧密合作,在推动两岸合作上具有典范性意义。 海峡两岸各界对本丛书的出版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为丛书题词。台湾知名人士连战、吴伯雄、宋楚瑜、王金平、江丙坤、蒋孝严、黄敏惠以及胡志强等也为丛书出版题词祝贺。 当前,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和平发展处于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机遇期。希望两岸出版业界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文化为纽带,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抓手,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不断谱写两岸出版业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