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怀念艺术大师红线女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红线女艺术中心编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重温一曲《荔枝颂》雨中送别红线女

南方日报

昨天,是红线女老师离开的第9天,也是正式与她告别的日子。上午10时在广州市殡仪馆白云厅举行了红线女遗体告别仪式。白云厅内散发着阵阵菊香,黄色的、白色的菊花和粉红色的百合簇拥着灵堂,红线女的彩色遗照悬挂正中,两边挽联写着:“她的生命属于艺术,她的艺术属于人民”。红线女生前演唱的悠扬的粤曲在厅内萦绕,花圈摆满了悼念厅四周,在鲜花的簇拥下,红线女静静地躺在那里。正中大屏幕定格在她生前最喜爱的那幅照片,照片中,她正身穿白西装,内搭红色衬衫,她头发银白,戴着黑框眼镜,向大家微笑。

整个告别仪式简洁而感人,开场用视频再现女姐的音容笑貌,简述她89年的风雨人生,不断播放着最新赶制的《永恒的舞台》节选片段,带大家回忆她的一生。前来送别红线女遗体的有各界领导、红线女亲属、生前好友同事、广大戏迷等共计3000多人。香港著名艺人汪明荃、刘德华等也来到现场送老人最后一程。

在红线女的遗体公众告别仪式后,红线女的小儿子、香港著名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发布微博称:“我们三姐弟、家属、至亲好友及红线女艺术中心的同事,一起送红线女最后一程——遗体火化、即日人土为安。墓地设在广州银河公墓。”墓园届时会开放接受市民悼念。

数千市民雨中送别红线女

昨日的广州,风雨交加,寒意袭人。广州殡仪馆白云厅的正门门楣与大堂中央分别用红线女生前喜欢的粉红色写着“红线女告别会”与“深切怀念”的字样。灵堂内外萦绕着红线女生前名曲《荔枝颂》,高亢甜美、余音缭绕,让现场少了几分悲哀,反而让人感受到红线女生前昂扬、乐观、坚强的“正能量”,连现场派发的小毛巾也是红线女生前最喜欢的粉红色。红线女的遗体安卧在鲜花丛中,神情安详。在告别仪式开始前,灵堂中心的屏幕一直播放着《永恒的舞台》的片段。

告别仪式由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主持。他表示,红线女老师的一生是为中国戏剧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是不懈追求艺术理想、辛勤探索、不断创新的一生,她用一生推动了粤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她所开创的“红派艺术”是迄今为止中国粤剧史上影响最大的唱腔流派之一,她为粤剧艺术乃至中华文明的传承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随后,马鼎盛致悼词,马鼎盛在悼词中对参加告别仪式的嘉宾表示感谢,并在悼词中深切地回忆红线女的生平。他指出,红线女从1955年12月回国,到2013年12月安息广州,都与国家荣辱与共、善始善终。“她的生命属于艺术,她的艺术属于人民。母亲红线女永垂不朽。”悼词读毕,马鼎盛禁不住流下了男儿泪。马鼎盛读完悼词以后,在场嘉宾一同三鞠躬,依次瞻仰遗容。

在殡仪馆外面,许多前来祭悼的民众都收到了《红线女生平》的彩色特刊,特刊共有12页,特刊首页印有毛泽东题词“活着、再活着、更活着,变成了劳动人民的红线女”,内页印有红线女的生平简介。记者在现场留意到,周恩来侄女周秉德也送来了花圈。当年,周恩来总理在看完红线女表演的《搜书院》后,把粤剧誉为“南国红豆”。而周秉德送来的花圈飘带上写着:¨悼念红阿姨。”

白云厅是广州殡仪馆最大的厅,昨日却被各界来送别红线女的人挤满了。记者离开现场时,门外还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不少市民在厅外的雨中排队等着进人大堂见红线女最后一面,估计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各界民众有数千人之多。

刘德华、汪明荃等香港艺人现身

昨日出殡仪式,刘德华、汪明荃等香港艺人前来送行,吸引了众人目光。刘德华与红线女私交很好,送别女姐还偕夫人朱丽倩现身,两人在数千市民中间慢慢进入会场。刘德华一身素黑,朱丽倩抵达白云厅时本戴着口罩,随后主动脱下,以示庄重。两人进场,起初周遭没有人发现他们。仪式期间,朱丽倩一脸伤痛,华仔则全程神情严肃。

在现场,朱丽倩一直拿着纸巾抹泪,刘德华的跟眶也湿了,他也一直不停安慰朱丽倩,两人慢慢围着红线女遗体转了一圈为其送别,华仔一直牵着太太前行,并示意不受访。其问有记者不慎失足滑倒,华仔紧张地叮嘱大家要小心,之后乘车离开。

香港著名艺人汪明荃也到现场送老人最后一程,汪明荃说:“心情很悲痛,女姐是我很敬重的一位长者、行家、前辈。她也很关心我,她知道我现在在做粤剧工作,她也很鼓励我。她跟我说过,有什么需要帮助都可以跟她说……”她还回忆说,有一次红线女到香港教学生,她专门陪着红老师散步,“她为人很开朗,很喜欢培养后辈。最令我们这些后辈敬仰的是她对于艺术的坚持。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艺术,她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老师!”

据汪明荃介绍,她和香港八和会馆十多位代表,赶来出席女姐的葬礼。“我还记得她曾经教我做《穆桂英大战洪州》,至今收获良多。她的突然离去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她一直都是粤剧的先行者,直到晚年还继续创作《刁蛮公主戆驸马》这样创新的动画,一生为我们留下许多精彩的作品,对粤剧界有很大的影响。”汪明荃说,“女姐一直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激励我们继续努力去做。尤其是粤、港、澳三地的粤剧艺人应当一起努力,虽然我们各有自己的演出风格,但我们毕竟已经成功将粤剧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来台前幕后,包括观众,更应一同努力。”P4-6

后记

2013年12月8日,是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一代艺术大师红线女离开了她热爱的粤剧事业,离开了她热爱和热爱她的广大戏迷,魂归天国,驾鹤西去。斯人远逝,留给世人无比的哀思与怀念。

2014年,在大师逝世一周年暨诞辰九十周年之际,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形式纪念和缅怀她。红线女艺术中心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时间延续大半年,内容主要包括在广州、香港、澳门、深圳、佛山、广西南宁、北海等多地举办纪念晚会演出、图片展览、电影艺术展映、红派艺术讲座,出版艺术音像等。其中2014年12月17日在广州银河革命公墓举行广州市各界群众缅怀活动暨红线女雕塑落成仪式,当晚在广州大剧院举办了一场大型的“劳动人民的红线女——广州市缅怀一代名师红线女文艺晚会”。广东省、广州市的有关领导、十多个国家驻穗领馆代表及一千多名戏迷观众,一同走进剧场观看了演出,缅怀大师风范。活动第二天,在红线女艺术中心举行红线女艺术座谈会,来自北京、广西、广东等地的文化界人士、粤剧界代表相聚一堂,追忆大师生前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红线女走了,但红线女精神永存。为了缅怀大师光辉的一生,弘扬学习红线女精神,红线女艺术中心将各方人士撰写的追思回忆文章辑印成书,以铭记大师,告之后人。

红线女逝世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振兴粤剧政策,一连串喜讯接踵而来:粤剧艺术博物馆年底落成开放;广州粤剧院新址位于广州珠江新城,将与旁边的红线女艺术中心形成合力;粤剧红船即将重现珠江;饱含红线女毕生心血与艺术精粹的《人间天籁——红线女》50首金曲MV也正式面世;红线女故居即将于年底对外开放;红线女老师生前倡议举办的粤剧红派艺术大赛也将年底响锣……

红老师,您若有知,想必也会含笑天国。

红线女艺术中心

2015年8月

目录

红线女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习近平等送花圈/南方日报

重温一曲《荔枝颂》 雨中送别红线女/南方日报

红线女遗体告别仪式主持词/陈建华

悼词

——2013年12月17日红线女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上的讲话/马鼎盛

在红线女追思会上的讲话(1)/马鼎盛

在红线女追思会上的讲话(2)/黎子流

在红线女追思会上的致辞/方健宏

人民的红线女/乔平

历史应当重写

——谈红线女在香港电影和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易红霞

我们永远深切怀念您

——红线女长子再写家书寄母亲/马鼎昌

我和母亲结戏缘

——马鼎盛怀念红线女冥寿周年/马鼎盛

思念我的妈妈/红虹

我和十姨

——纪念红线女逝世一周年/邓 原

忆十姨/钟世舟

缅怀红线女

——红线女的与众不同/安志强

一抹嫣红南天永驻

——悼念红姐/谭志湘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忆红姐/唐大禧

红线女红艳艳/林墉

永远的光彩

——缅怀粤剧一代宗师红线女/谢彬筹

挽红三章/谢友良

缅怀与深思

——悼念女姐/秦中英

三十年的重量

——怀念红线女老师/蔡衍菜

勤栽红豆寄相思

——回忆红线女二三事/何杰章

成戏成人矢志不渝/小木兰

奇外无奇更有奇

——深切悼念粤剧一代宗师红线女/彭寿辉

缅怀红线女老师/黄壮谋

“要让全中国都知道”/卜灿荣

萦怀往事映眼帘

——缅怀一代宗师红线女/崔德銮

无尽的思念

——缅怀一代粤剧宗师红线女会长/何笃忠

红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梁郁南

粤剧宗师悉心培育小红豆/陈少梅

一回头处一心伤

——怀念恩师红线女/余楚杏

感念恩师/欧凯明

启明高照引路领航/黎骏声

亦师亦母

——缅怀恩师红线女/郭凤女

师恩亲情不敢忘全心尽力报期许

——恩师红线女周年祭/琼 霞

红老师,您在我们的记忆中不朽/苏春梅

传承红豆念师恩/刘思琪

孕育我艺术生命成长的恩师——红线女/欧阳炳文

缅怀红线女/马来西亚研艺社

追思红线女/林超雄

悲女星忆红韵/吕智锦

在大师身边工作的点滴回忆/林洛

红线牵古今痴情写春秋

——缅怀艺术大师、广府杰出人物红线女逝世一

周年/李仪

永远的追思

——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粤剧代

表性传承人红线女老师/栾菊芳

后记

序言

一个粤剧演员,因病故去,竞有数千市民自发地冒着寒风冷雨,前往殡仪馆送别,除了众多亲朋好友、圈内同人、社会各界人士之外,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表示哀悼。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常委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一一送花圈志哀,习总书记的母亲齐心大姐亲自打电话慰问家属。还有刘德华、朱丽倩伉俪以及汪明荃等也风尘仆仆赶来吊唁……

这一切,这一切沉甸甸的情意全都是送给红线女的!这是一种比黄金还要贵重的知遇之恩,这是一种比珠宝还要贵重的知音之情,这是党和人民给予红线女的一种回报,回报她几十年如一日,忠实地履行一个信条:“我的生命属于艺术,我的艺术属于人民。”

2013年12月8日晚上8点35分,月亮躲进了乌云里,星星闭上了眼睛,夜莺停止了歌唱,红线女同志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在广州去世,享年89岁。在那些日子里,连老天都常常落泪。

巨星陨落,红豆堪忧。我们失去的是岭南文化宝库的一颗无价明珠,我们失去的是创造粤剧旦角表演艺术最高成就、足足红了70年的正印花旦,我们失去的是毕生追求美、创造美、传播美的人民演员,我们失去的是被誉为“百变天后”的银幕巨星,我们失去的是承前启后的粤剧传承人,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

红线女一生为中国戏剧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为追求艺术理想大胆探索、不断革新。她所创立的红腔和红派艺术为粤剧事业乃至中华文明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转眼间,红线女老师离开我们一年多了,她的音容笑貌时不时浮现在脑海中,令人心底隐隐作痛。红老师本是这世上最不清闲、最不甘寂寞的人,怎受得了天堂的清冷和恬淡?她定然放不下红线女艺术中心的一班真诚的同事,放不下那些不离不弃的弟子们,放不下剧团正在排练的几出新戏,放不下粤剧传承人的重任,放不下校园里那一群群可爱的小戏迷,放不下永远亏欠他们情与爱的儿子、女儿、孙子、重孙子……

再过些时日,就是红线女老师90岁诞辰。为了纪念这个不寻常的日子,我们专诚编印了这本书,以告慰红老师在天之灵。这本书收集了四十余篇文章,除了开头的两篇是转载报刊的新闻报道之外,全是红线女的亲朋好友、同人、同事、弟子所撰写,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各自的缅怀之情,有的侧重于悼念,有的侧重于赞颂,有的侧重于追思……有的兼而有之,无论怎样,这一字一句,都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当斯人驾鹤西去、渐行渐远时,我们也许会感到失落,会感到哀伤,甚至会感到恐慌,以为从此要失去了她。其实不然,人世间有一样东西叫“时间”,它会自然而然地抹平你心灵上的种种伤痕。人世间还有另一样东西,能把你和她永远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记忆”。只要你不忘记,不管前路多么坎坷、曲折,红线女将伴随你前行。

编者

2015年8同9日

内容推荐

为了纪念艺术大师红线女逝世两周年,红线女艺术中心编著的《怀念艺术大师红线女》辑印了红线女生前的亲朋好友、领导同事、学生弟子、戏迷粉丝、专家学者怀念红线女的艺术和人生而深情写作的一批文章。从中可以感受红线女与祖国荣辱与共、善始善终以及生命属于艺术、艺术属于人民的崇高品德和美丽人生。

编辑推荐

红线女是广东著名的粤剧艺术家,粤剧也因为其杰出贡献而有“南国红豆”之美誉。为缅怀艺术大师红线女,红线女艺术中心编著的《怀念艺术大师红线女》汇集红线女亲属、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评论、纪念文章,以此表达社会各界对红线女的哀思和追忆,宣扬她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艺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