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耶路撒冷之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以色列)梅厄·沙莱夫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小说讲述了两个驯鸽放飞员之间的浪漫故事。它获得了以色列最高文学奖Brenner奖。小说的语言华丽如散文,清灵如诗歌,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充满异域色彩,可以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生花妙笔领略以色列的宗教与人文。

内容推荐

在1948年的中东独立战争期间,信鸽仍被用于传递战场上的情报。一个绰号“孩子”的信鸽训练员身负重伤。在临死前的时刻,为了坚守他和心爱女孩的约定与承诺,他祈求死神再给些时间,伴随着巨大的快感与痛楚,他放飞了最后一只信鸽。信鸽身上带着独属于他的一件不同寻常的礼物,送给他自年轻时就深深爱慕的女孩。

试读章节

忽然,战士们在那座地狱的上空看见了一只鸽子。在滚滚硝烟和漫天尘埃中,这只鸽子起飞了,越飞越高。飞越了呻吟和叫喊,飞越了寒冷空气里霰弹的低语,飞越了子弹划出的那些看不见的弧线,飞越了爆炸的手榴弹、轰鸣的步枪和猛烈的大炮。

那是一只看起来很普通的鸽子:蓝灰色的羽毛,猩红色的爪子,翅膀上镶嵌着两条犹如祈祷者披肩一般的深色纹路。她和其他一千只同伴都没什么区别,和任何一只鸽子都很相似。只有专家的耳朵才能听出那对翅膀拍动的力度要比一般鸽子强一倍;只有专家的眼睛才能看出这只鸟胸腔的宽厚,或是她延伸至头上的浅色羽毛的特征。只有热爱鸽子的人的心才能明白这样一只鸟内在的渴望,她的行程和她锻造的力量。但她的眼睛已经瞎了,耳朵已经聋了,心已经空了,静止了。只有她——那只鸽子还渴望着回家,那也是她最后的愿望。

向上!最重要的就是向上!越过战火和硝烟,越过那些伤者,他们的躯体满是洞眼,被撕裂,被烧毁,然后是沉寂。越过那些灵魂已经消逝的完整躯体,越过那些死去的人,很久以后,他们将随着那些记得他们的人的死去,再死去一次。

向上!高高地、远远地,在那里,炮火将变成微弱的滴答声,叫喊将变得柔和,火药味和烟雾也将消散。在那里,死者们一个个重现,就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倒出来,而那些活着的人将把他们丢下,各安于命。他们奇怪自己做对了什么因此活了下来,而他们的同伴又做错了什么因此非得死去。然后,他们环顾四周,接着是家的方向,信鸽们径直飞去的地方。归途呀,她的心颤抖着,却又充满了勇气。金色的眼里带着恐惧,但仍倔犟地睁着,明辨着地面上有用的标志,透明的辅助眼睑紧绷着,让眼睛不会因强光和灰尘而失明。短翘的尾巴上有另一根细细的条纹,说明着她的古大马士革血统。圆圆的小脑袋,充满了渴望和回忆:鸽舍、鸽巢、同伴的咕咕叫声、鸟窝和雏鸟那温暖的味道。一个年轻女子在饲料槽上挥动的手,盒子里的召唤着她的种子,女子扫过天空迎接她的目光,还有那让她感到慰藉的呼唤:“来呀,来呀,来呀。”

“不仅是我,我们都看见她了。”美国老人说,“他们肯定也看见了,因为所有的武器一时都陷入沉寂。我们的和他们的。没有一杆枪开火,没有一颗手榴弹爆炸,所有的嘴也都停止了嘶喊。那么安静,我们甚至能听见她的翅膀在空中挥动。在那一刻,每双眼睛都跟随着她,每只手都指向她,因为这只鸟做了我们都想做的:回家。”

现在他非常激动,不停地来回踱步,他的手指深深地陷入他那一头狮毛般的白发。“毕竟,那就是她:一只信鸽。那就是她渴望和知道的全部。她起飞了,并不像书中经常描写的那样,信鸽在找到正确的方向前,会在空中飞一个大圈。她从那里直接飞了起来,毫不拖沓,就像一枝朝西北方向射出的箭,如果我没记错方向的话,没错,根据那天的时间和太阳来看,我是对的。就是那个方向。你不会相信她消失得有多快。”

仅仅是几秒钟的事情。她带着强烈的渴望飞快掠过。前一刻还在那儿,然后就飞远了。派出她的人已经躺在了地上,但那目光仍追随着她。钟声还在回响,拒绝消失,最后的几个声调还在荡漾,一直延伸到远处安静的海上。这只蓝灰色的鸽子在地平线上和自己的影子合为一体,然后消失了。在她的下面,那些手指又回到了扳机上;那些目光又回到了瞄准镜上;那些枪管又重新轰鸣起来;那些嘴或是又呻吟起来,大口大口地吸着气,或是尖叫着,做最后的喘息。

现在这个老人转向他的朋友,重新说起了美式英语。他连说带比划:“就在那边的某个地方,凤梨树后面。”或是“就在这儿。”他说,一辆装有机枪和大炮的伊拉克装甲车“在这里横冲直撞,就像这地方是它的一样”。然后他以慷慨的东道主姿态示意:“就在那里,我端着枪曾躺在那儿,就是那个屋檐角下。但是那幢楼上有个狙击手,他让我挨了一枪。”

他以那个年纪的人少有的灵巧,弯下腰卷起了裤子,露出脚踝和膝盖之间的两块深色伤疤。“看见了吗?这儿。小的这块是子弹进去的地方,大的这块是它出来的地方。我们的一个工兵把我抬到了他的后面,回去接替我的位置时被迫击炮打中了。”他又转用希伯来语对我说:“一个比我还高还壮的人,这可怜的倒霉蛋被炸成了两半,立刻就死了。”

他讲述着,释放着那些在心中禁锢已久的记忆。他让它们透透气,伸伸懒腰,看看它们形成的地方;他让它们争吵、比较:哪些改变了?哪些甚至根本就没存在过?哪些值得保存下来,哪些已没有这个必要。

“那么那个带来鸽子的人呢?”我追问道,“那个驯鸽人,你说他死了?你看见他到底是在哪里死的吗?”

那双眼睛又盯住了我,那双黄色的狮子般的眼睛。一只棕褐色的大手绕着我的肩膀,另一只举起来指向一处。那只手臂上满是老年斑,指甲发黄,手腕上戴着一块银质水手表,白色的袖子卷到了手肘处。不难想象这样一只手怎样握紧步枪,怎样轻拍孙儿的头,怎样重捶桌子,怎样搂着女人的腰,抚摩她们的大腿。

“那里。”

突然一阵让人舒服的暖意流过我全身,那感觉就像父亲的目光注视着自己的儿子,父亲的手从孩子的头滑到肩膀,指引着他,给予他力量和支持。

“哪儿?告诉我确切的位置。”

他俯下身,就像我生活中所遇到的所有那些高个子对矮个人说话时一样。“那儿。就在草地边上和荡秋千的那些孩子之间。看到了吗?那里曾有个小石屋,长宽都不足六七英尺,是园丁的工具棚。”我们都埋伏在院子和寺院的房间里,而对方的留守部队隐藏在巷子另一边的那座建筑里。就算你只是伸出鼻子,那辆坦克也能马上把你打爆。天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个驯鸽人走了出去,到了那儿。事后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他。”

P3-6

后记

雅科夫·门德尔松教授收拾好他的电脑、记事本、应急按钮和他的书,离开了他在耶路撒冷贝特哈克姆街上的公寓。他搬进了福里德在阿诺那的家。他和他的罗马尼亚厨师一起照顾着在一次中风后部分瘫痪的门苏拉姆。

本杰明·门德尔松教授离开了这个国家。他住在加利福尼亚的洛斯阿尔托斯山,他在附近的斯坦福大学任教,作研究。他很少回以色列。

佐哈尔·门德尔松与他一块儿到了加利福尼亚,但一年后独自回来了。她在拉马特哈萨朗开了一家咖啡厅,又在隔壁开了一家很成功的大码服装专营店。

莱欧拉·门德尔松继续着事业上的成功。

耶尔·门德尔松死于一次车祸,大约是他的家建成两年之后。他正从胡拉谷赶往加利利的一个建筑工地接蒂拉。一位卡车司机睡着了,冲向小路迎面朝他撞去。耶尔受了重伤,一周后死去。

蒂拉·福里德离开他数月后,又回到他身边。在他死后,她马上搬出了那所她为他修建的房子。他们在那里共同度过了“充满爱和幸福的十七个月和恐怖的一个星期”——她是那样描述的。现在,她正和一名飞行员经历着“浅薄的浪漫”,她是那样定义的,在一个晚上,她在一个演唱会上遇到了他。

亚夫和亚瑞夫·门德尔松进入本·古里安大学念医学,他们出人意料地勤奋。他们经常去耶尔叔叔留给他们的房子。亚夫的女朋友也会加入他们,所有村里的孩子都知道到哪里去偷看他们三人一起在户外淋浴间洗澡。

孩子最后的鸽子再也没离开过鸽舍。劳费尔博士用她来育种,她死后,他把她做成了标本,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当动物园从特拉维夫迁到拉马特甘野生公园时,她失踪了。

劳费尔博士在德国鲁尔地区以高龄去世,他曾被邀请到那里进行演讲和做鸽赛的评委。

驯鸽人米里亚姆拒绝了几个来自集体农场和帕尔玛赫的求婚者,并在独立战争结束后搬到耶路撒冷,为犹太事务局工作。她从未结婚生子,但她却写出了一些精彩的儿童书籍,并为它们插画,这些书只在德国出版。直到去世,她也从来没有透露过她对劳费尔博士的热情与爱慕,无论是对他还是对其他任何人。她在1999年夏死于肺癌。

孩子的婶婶和叔叔努力保住了他们集体农庄的帕尔玛赫鸽舍,但却没能增加或训练新的鸽子。2002年我去的时候,那里只剩下一堆木板,几个槽和一些纱窗。一个年老的集体农场的成员发现我在环顾和记录,便走过来告诉我,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帕尔玛赫信鸽的鸽舍,并有“一个我们自己的男孩”曾在那里工作,但在随后的独立战争中牺牲了。

“他就是我们所称的‘外来者’,”她告诉我,“他和其他孩子相处得并不是太好,但他喜欢那些鸽子。”

“他叫什么名字?”我问。

“他有一些绰号。‘小孩儿’,或许,‘孩子’?”

“小孩儿还是孩子?”

“还有什么意义吗?他都已经不在了,他们把他埋到了别的地方。我们记得,我们记得很多,但谁又能记得所有的事?”

然后她抱歉地看了我一眼。“打那起都已经过去好些年了,这些年里,其他人也都倒下了,还有多少能记得呢?就连鸽子也都不再来了。”

书评(媒体评论)

在这本以色列作家的获奖小说中,两个驯鸽放飞员之间的浪漫有着出乎意料的结局。

《柯克斯评论》

最终,鸽子传递的不仅仅是军队调动的消息,安全情报和对以色列建国的威胁。它还传递了生命本身,既是比喻中的,也是现实中的。作者要求我们停止疑虑,出人意料的是,这很容易做到,因为鸽子是活下来的象征。它也是对以色列的比喻,这个故事是关于在远方的土地上漂泊,但一直心怀回家的渴望,无论你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长着翅膀的生命。

《南佛罗里达太阳报》

这本书是作者第一次纯粹的,毫不掩饰的悲剧故事。虽然,它令人心碎,但读起来给人带来无限的享受。

德国《世界报》

小说或许涉及到了犹太人的传统习俗,但它关注的不是某一种宗教的细枝末节,更多的是为我们展示,人为了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需要做些什么……

《纽约时报》

这本迷人的小说是对人的权利和拥有一个家园的召唤。凭着这一点他早就值得获取诺贝尔奖。

《纽伦堡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6: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