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藏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丹珠昂奔
出版社 辽宁民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丹珠昂奔主编的《藏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所揭示的藏族的历史,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也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发展和未来。中华大地孕育的55个少数民族多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一道从远古走到今天,汇入了中华文化壮阔的历史长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不仅是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使命。本书使广大读者徜徉于少数民族多彩风情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悠悠历史的深远与厚重。

内容推荐

丹珠昂奔主编的《藏族/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是由国家民委文宣司和辽宁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的的一套面向广大读者的大型民族知识普及读物。本书意在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藏族历史文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青藏高原的古老民族

 地理与人口

 民族来源与族称

 历史与当代

第二章 神秘而虔诚的信仰文化

 民间信仰

 藏民族的精神财富一一苯教

 “生命的主宰”一一藏传佛教

第三章 语言文字与典籍文化

 语言文字

 典籍文化

第四章 礼法与制度

 藏族的宗法制度一一骨系

 家庭与婚姻

 称谓与姓名

第五章 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

 饮食一一藏族“四宝”

 千姿百态的民族服饰

 繁复的婚俗礼仪

 原始而古老的葬俗

 节日与法会

第六章 文学与艺术

 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与藏族文学

 歌的海洋 舞的故乡

 高亢的藏戏

 壁画与“唐卡”

第七章教育与科技

 独具特色的寺院教育

 现代教育与藏学研究机构

 充满智慧的天文历算

 世界文化遗产一一藏医藏药

第八章 民族区域自治

 “歌舞的海洋”一一西藏自治区

 “三江之源”一一玉树藏族自治州

 “海藏通衢”一一海南藏族自治州

 热贡艺术之乡一一黄南藏族自治州

 “天境祁连 牧区江南”一一海北藏族自治州

 “河源之洲”一一果洛藏族自治州

 “聚宝盆”一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藏族文化宝库”一一甘孜藏族自治州

 “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一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九色甘南”一一甘南藏族自治州

 “高原动植物王国”一一迪庆藏族自治州

 “绿色宝库”一一木里藏族自治县

 “高原金盆”一一天祝藏族自治县

第九章 杰出人物

 吐蕃王朝的建立者一一松赞干布

 吐蕃政治家一一噶尔·东赞

 藏传佛教的推动者一一赤松德赞

 著名藏医学家一一宇妥·元丹贡布

 河湟地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一一响厮哕

 密教著名修行者一一米拉日巴

 萨迦班智达一一萨班·贡嘎坚赞

 帝师大宝法王一一八思巴

 金刚大乘法王一一绛曲坚赞

 “千里平原上的国王”一一汤东杰布

 噶举派著名高僧一一桂·熏奴贝

 四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却吉坚赞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

 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华丹益希

 著名学者一一桑结嘉措

 维护祖国统一的代表一一颇罗鼐

 著名作家一一多卡瓦·策仁旺杰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活佛

 藏族人文主义先驱一一更敦群培

 阿沛·阿旺晋芙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参考文献

图片提供者

后记

试读章节

自7世纪吐蕃崛起西藏高原,世界便开始了对藏族和青藏高原的探讨。汉文典籍如《旧唐书.吐蕃传》《新唐书.吐蕃传》《资治通鉴》《宋史》《册府元龟》《明实录》《清实录》等都有关于藏人的记载。18世纪以后外国人也逐步将目光投向西藏,于是产生了用英、日、俄等文字记录研究藏人的著作。从这些文字记载看,中外史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藏族族源问题。归纳有如下三种:其一,源于释迦王族,即所谓“南来说”。主要参考的资料有《布敦佛教史》《贤者喜宴》《西藏王统记》。其二,源于羌人之一支,即所谓“西羌说”,通常也称为“北来说”。主要依据的材料有《后汉书.西羌传》《旧唐书.吐蕃传》《册府元龟》等。其三。自古以来就休养生息在西藏高原,即“土著说”。本书采用“土著说”,依据如下。

《吐蕃王统世系明鉴》 此书是元末明初萨迦派的一位僧人萨迦.索南坚赞撰写的一部系统叙述吐蕃王朝历史的藏文著作。该书记载了有关藏族起源的以猕猴为中心的传说。

圣观世音菩萨,对一示现神变的猕猴,授给近事戒律,派遣到西藏雪国的地方修行。这个猕猴到一个黑色山岩上修行……有一个被业力所驱使的岩妖魔女来到那里,用爱慕求欢的话语挑逗。后来魔女又穿上好人的服装,对猕猴说:“我们俩人结成夫妇吧.”猕猴回答说:“我是圣观世音菩萨的居士,如果当你的丈夫。就会破了我的戒行。”魔女说:“你不当我的丈夫,我的命就完了。”猕猴菩萨想道:“要是当了她的丈夫,就破了戒行,不当她的丈夫,又有大罪孽,应该怎么办?”猕猴立即到普陀山请示观世音菩萨。

观音允许其结婚,猕猴与魔女结为眷属以后,生下了6个猴崽……这6个猴崽被其父猕猴菩萨送到叫作鸟集林的水果丰盛的地方。过了3年,父猴菩萨前去观看,只见猴崽们已增加到5咖个,这时树上的果实已经吃完,又别无可吃的食物……父猴想道:“我养了这么多猴崽,并不是由于我的愚痴,而是由于遵从观世音菩萨的吩咐造成的。”于是他立即赶到普陀山,向观世音菩萨请求帮助,观世音菩萨起身,从须弥山的缝隙中取来青稞、小麦、豆子、荞麦、大麦芽,撒到大地上,使那里长满不种自生的谷物,交付给他们,并吩咐说:“吃吧!”由于这个缘故,该地后来被称为梭当巩波山。此后猴崽们在那里饱食谷物,身上的毛和尾巴都变短了,又慢慢懂得使用语言,这就变成了人.

这段故事说明了如下问题:其一,这篇小故事是早期人类探寻自身由来的结果。其二,这篇故事涉及了人类由采撷野果而食到吃粮食的伟大历史过程,将吃谷物和人的进化联系起来考虑确也是十分可贵的思想。其三,在上文之后,该书又写道:“当时的人吃不种自生之谷物,穿树叶做的衣服……当时藏地遍山都是森林,山谷里充满了水,后来工布地方的山裂开一条口子,所有的水都往那里流去,从那里流走。于是在各个平地上开垦,建筑许多城邑,以后不久,有聂赤赞普出来当藏土之工,开始有了君臣之名分。”粮食通过采集野生而后成为家种;人以“树叶”做衣服;西藏多水,与西藏古为海洋、后海水流尽成为高山的历史仿佛有某种照应;平地垦田、修筑城池,即阶级社会的出现,这也是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合的。其四,倘若我们进行文化人类学的描写,可以说猕猴与岩魔女的结合曲折地反映了两个氏族部落的融合,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那6个猴崽,“天父六君…‘六牦牛部”“最古六姓”,都与这“六”有关,故事陈述的是藏人最古六部的社会记忆。

民间文学资料 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是藏族“土著说”的主要依据。流传于西藏山南雅隆河谷的猕猴变人的故事和“猕猴洞”“猴子玩耍坝”“第一块地”等有关遗迹进一步佐证了“土著说”。

在西藏还是洪荒时代时,在雅鲁藏布江畔的山南泽当地方,贡波惹(山)上的洞里,住着一个母猕猴,她欣赏着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吃着洞外菩提树上的果实,日子过得还算快活,只是没侣伴,感到寂寞,天神知道她的心情,便化人身宋和她成亲,他二人的子女就是西藏最早的人类……后来树上的果子吃光了,就到雅鲁藏布江岸学种庄稼。

P20-21

序言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道,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开发着这块土地,建设、发展、捍卫着这个古老而伟大的国家。各民族都是兄弟,相互离不开,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习近乎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因此,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进了解、紧密关系,深化友谊、建立牢不可破的感情基础,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多发期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为了进一步宣传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增强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方针,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沟通,让读者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加深对我党民族政策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和辽宁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了《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从书》。

依据上述原则,《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的编写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鲜活生动的语言、特色浓郁的图片以及丰富的民族常识链接,向读者展示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变迁、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历史人物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实践。第二,作者多为本民族专家学者和与民族研究工作相关的专家学者,对自己撰述的对象既有深厚知识积累,也有真挚情感。第三,内容彰显了历史与现实、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多彩画卷和轨迹,引导读者走近少数民族,聆听他们的古老传说,感受他们的发展变化,加深彼此的沟通和了解。这套《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是面向民族干部和各级干部通览我国少数民族概况的普及读本,也是图书馆必备藏书。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所揭示的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也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发展和未来。中华大地孕育的55个少数民族多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一道从远古走到今天,汇入了中华文化壮阔的历史长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不仅是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使命。期待通过《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使广大读者徜徉于少数民族多彩风情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悠悠历史的深远与厚重。

后记

中国多民族的国情一再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政治稳定,中国社会就发展繁荣;隔阂对立、民族纷争,中国社会就倒退衰败。纵观中国民族的发展史,战争与和平交替,纷争与和谐并存,但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仍然是求和平、求统一、求生存、求发展、求和谐。历史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深刻依存关系。

中国各民族的利益一致、追求一致、目标一致,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家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共同当家做主,就要共同建设好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012年,国家民委文宣司与辽宁民族出版社共同策划了《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计划每个民族一本,并邀请我来做主编。起初,我没有答应,在看到他们送来的第一批东北8个民族的样书时,我为他们的工作感动了,欣然接受了他们的邀请,并且承担了《藏族》这本书的撰写工作,成为这套丛书的作者之一。

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不断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主旨,这套丛书打动我的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出的特点是大部分著作是本民族作者写本民族的,有很大的特别之处和很大的优势。第二,这套书图文并茂,很新颖,很精美,在宣传上、普及上具有良好的前景。第三,在写作过程中有不少新的角度、新的观念、新的资料,如风俗、形式的考虑,设计装帧等,都具有优势。

愿《走近中国少数民族·藏族》这本小书能在普及民族知识、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尽一点绵薄之力。

感谢祁继先、王守明、莫福山总编辑和民族画报社为本书提供精美照片。感谢李凤山社长、吴昕阳副总编辑、杜江编审、佟强编辑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劳。

丹珠昂奔

2014年10月1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9: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