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家人”是什么?“人”是什么?为什么人要发动战争?“原谅”是什么?“了解他人的痛苦”指的是什么?
学校、家庭“挫折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秀范本。对一个人来说,一切经历都是有益的。《100岁老人给10岁孩子的心灵邮件》是送给孩子生命的邮件,这是一个特殊的课堂,这是跨越90年的人生对话。全日本家喻户晓的文化学者、现年100岁的医院院长、最知名的“好爸爸”日野原重明,抒写催人泪下的亲子共读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100岁老人给10岁孩子的心灵邮件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日)日野原重明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生命”是什么?“家人”是什么?“人”是什么?为什么人要发动战争?“原谅”是什么?“了解他人的痛苦”指的是什么? 学校、家庭“挫折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秀范本。对一个人来说,一切经历都是有益的。《100岁老人给10岁孩子的心灵邮件》是送给孩子生命的邮件,这是一个特殊的课堂,这是跨越90年的人生对话。全日本家喻户晓的文化学者、现年100岁的医院院长、最知名的“好爸爸”日野原重明,抒写催人泪下的亲子共读书。 内容推荐 这是送给孩子生命的邮件,这是一个特殊的课堂,这是跨越90年的人生对话。 日本家喻户晓的文化学者、现年100岁的医院院长、最知名的“好爸爸”日野原重明,在书中畅谈“假如我能回到10岁”,分享自己的儿时经历,给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以健康的心智启迪。 《100岁老人给10岁孩子的心灵邮件》告诉每个孩子享受生命的过程,不惧怕逆境与失败,热爱和平就是一种人生的意义所在。 《100岁老人给10岁孩子的心灵邮件》是学校、家庭“挫折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秀范本。附录部分收录了作者日野原重明在日本多家小学校演讲后小学生写的感悟及各界读者评论。 目录 篇首寄语 那一年,我10岁 序 自我介绍 第一章 “寿命”是什么? 我快100岁了,我感觉转眼间就到了这个年纪 对每一个人,时间都在以同样的速度流逝,但感受方式却因人而异 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 “光阴似箭”,我切实感到此言不虚 所谓寿命,就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时间 寿命长是幸运的,可到底幸运在哪里呢 往空的容器里注入生命,这就是活着 给时间注入生命,时间久就有了价值 你把多少时间花在他人身上 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如果以花在他人身上的时间数量来决定的话 第二章 人很了不起 来到世上,仅此就很美好 我很贪婪,你知道我贪图什么吗 学校的学习之外,你每天都在学很多东西 降临到我头上糟糕透顶的人生经历,有了它,才有了现在的我 卧床8个月,每天连厕所都上不了 医生需要的不仅是医学知识 别人的痛苦,虽无法亲身经历,但可感同身受 今天你流的眼泪是一门课程,它教会你读懂别人的眼泪 第三章 10岁时的我 顽皮、倔强、好胜,也曾让父母头疼 绰号“金时”,被同学们取笑时,脸更红了 孩童时期的“倔强”,关系到今天的执行力 性格,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哪些该加强,哪些该削弱呢 我自己找到了克服“害羞症”的方法 一年时间被禁止外出玩耍,这对10岁的我简直就像坐牢 因病开始学钢琴,老师的严厉,曾让我流泪 同学们取笑我:“弹什么钢琴,跟女孩子似的。” 组建男生合唱团,进行巡回表演 音乐有治病的作用,音乐给患结核的我以心灵慰藉 第四章 家庭培养 父母给的遗传基因,是你的设计图 遗传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 你的爱好、习惯、人品,是何时、怎样形成的呢 每天的反复中,人的“最重要”的部分得以逐步形成 无论好与坏,家人永相伴,这就是家人的可贵之处 一成不变、平平淡淡的每一天,也是人生的巨大财富 星期天的晚餐,分享仅有的一点肉 “饥肠辘辘”一词及其感觉,如今已无影无踪 “浪费”这种感觉,产生于物资稀缺的时代 不那样做,总觉得不舒服,家庭是培养这种感觉的土壤 简单问候的快乐,你也感觉到了吗 第五章 殷切的期望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互相残杀? 我仿佛能听到你的这种疑问 局部的和平,不是真正的“和平” “了解”伴随着责任 我来谈谈,为什么我们未能实现和平 想象力变弱是最可怕的 等等,别急着挥舞你的拳头 纠纷的根源在于憎恨,只有自己才能控制这种感情 原谅你憎恨的对象,凭借勇气可结束纠纷 希望你们能相互原谅,实现世界和谐 请加倍重视“了解” 后记 致读完本书的你及你父母 附录 小学生感悟 各界读者评论 试读章节 一年时间被禁止外出玩耍,这对10岁的我简直就像坐牢 说起10岁,那年我肾脏不好,请了三个月病假,而且,医生告诉我,之后的一年内尽量不要做任何体育运动。 三个月啊!几乎是整整一个学期了!每天都待在家里,不能去学校,见不到朋友,不能打棒球,不能踢足球,连跑步都不行,对喜欢在户外玩耍的我来说,这三个月简直就像在坐牢,漫长无比。 如果每天都下倾盆大雨,我倒也能打消去外面玩耍的念头,可并不是每天都会下雨。那段时间,我肯定每天都苦着个脸吧。一天,母亲看不下去了,她看我每天都在家闲待着太无聊,就让我去学钢琴。她一定是想,学钢琴能为我解解闷。 我上小学时,一般的家庭对钢琴啦,西方音乐啦还不甚了解。我家因父亲是基督教的牧师,所以我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西方音乐。 每周日做礼拜的时候,我也会和众多的信徒们一起唱赞美歌。对年幼的我来说,歌词的意思还太难,很多地方都不懂,但其中的许多旋律,我都很喜欢。而且,令我得意的是,我在上小学前就已经记下了所有的歌词。所以,每天早上,我都会和家人一块儿轮流着读《圣经》,看着歌词唱赞美歌。这让我欣喜不已,仿佛自己也成了大人中的一员。 虽说我家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西方音乐,但兄弟姐妹六人当中,只有我一个人在那时就开始学钢琴。姐姐和妹妹们虽然在好几年以后也都学了,可为什么唯独我当时就上了钢琴课呢?况且我那时还很小。想到这里,我就会怀念起母亲对我的款款深情,是母亲看我有肾病,长时间不能进行体育运动,才设法让我学钢琴的。 因病开始学钢琴,老师的严厉,曾让我流泪 我的钢琴老师是一位夫人,她丈夫是个传教士,来日本传播基督教。老师个子矮小、身材苗条,钢琴弹得很好。 老师把我的手掌和她的叠在一起,用蹩脚的日语说:“你虽是个孩子,手却和我一般大!” 我记得老师的手很小,大、小拇指勉强可以够着一个音阶(从低音“多”音到高音“多”)。 平日里,老师和蔼可亲,可一旦上起课来,就严得不得了。老师说我手指不够灵活,弹的时候在我手背上放一个硬币或者小苹果,并且不能掉下来。严格要求我做到这点。 要是我弹得不好,老师会在曲子弹到一半时,把我的手拂开,让我一次又一次从头再来。那时,我的眼眶噙满泪水,拼命忍着不让它掉下来。 有时实在忍不住,眼泪“啪啪”地掉在键盘上。这时,老师会说“今天就到这里吧”,然后从厨房里拿来糖果,放到我手上。 时至今日,偶尔回想起那严厉的钢琴课,每每心里都还隐隐作痛。 经常是老师上周布置的曲目我还没练好,这周又迎来新的课程。当时,我家没有钢琴,我练习时用的是妈妈偶尔会弹一弹的风琴。老师布置的练习是“在家学会弹乐谱的第1页和第2页”。 结果,到了第二天,由于没有好好练习,好容易弹完了第1页,我就突然停了下来。 老师一脸诧异,问我:“我就布置了这点练习吗?” 我马上回答说:“对,是的!” “真的就那么一点儿?”老师再次问道。 我只是低着头,不敢看老师一眼。 从撒谎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一直扑通扑通地仿佛要跳到嗓子眼儿。幸好老师没再深究。当时我在心里悄悄地说:“啊!躲过一劫!”但是,过了很多天,我依然对自己撒谎一事耿耿于怀,甚至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还难以释怀。 撒谎之后,内心不得安宁,这种感觉竟然久久挥之不去。我甚至想,早知如此,倒不如谎言当场败露,被狠狠批评一顿,说不定心里反而会更好受些。同学们取笑我:“弹什么钢琴,跟女孩子似的。” 自从我开始学弹钢琴以后,学校里发生了一件我始料未及的事情。听说我在学钢琴,班上的男同学们都取笑我:“呀!跟女孩子一样嘛!” 要在现在,男孩子学钢琴,谁也不会觉得稀奇,更不会加以取笑吧。相反,在大家眼中,那样精神抖擞地弹奏钢琴的样子,应该很帅吧。 但是,在我小的时候,人们都有一种观念,认为钢琴、风琴之类的是女孩子学的玩意儿,男孩子应该刚强,搞音乐什么的是柔弱的表现。“身为一个男孩子,却……”,“身为一个女孩子,却……”这种顽固的观念,想想是多么愚蠢,可人们就是完全被它蒙蔽了。其实,只要稍微冷静地想想就知道,这种观念愚昧之极。 赶时髦的心态跟这个很相似。等时髦变得不再时髦,此时,再回头想想,常常连自己都很意外,当时自己为什么会那么狂热。人啊,有时就是很奇怪,很荒唐。 话说回来,原本我已渐渐体会到弹钢琴的乐趣,可男同学的冷嘲热讽,使我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但是,要我跟母亲说“我不想弹钢琴了”,我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 尽管那时还小,但我也能感觉到,母亲是经过再三考虑,希望我一直好好弹下去,才让我学钢琴的。母亲一定是出于对至亲骨肉的无私的爱,才会这样想:这孩子还小,正是贪玩的年龄,医生又说一整年都不准运动,也不能出去玩,得给他找点乐趣才行。 我家经济条件并不富裕,腾出钱供我学钢琴,应该也不容易。母亲一定跟那位传教士的夫人讲了我家的情况,而夫人也能善解人意,因此,我的钢琴课才得以开始的吧。 “钢琴老师太严了,我不想学!” “我不想被同学们取笑!” 如果以这种理由放弃学钢琴,我觉得非常愧对母亲。 老师一直很严厉,所以我还得在家好好练。如果被同学看到,又要被取笑。于是,我就偷偷摸摸地练,不让同学们发现。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我的身体恢复了,医生告诉我可以去外面尽情地玩耍。正好此时,教我钢琴的那位传教士的夫人休长假,离开日本,回美国去了。 于是,我的钢琴课就此结束。来年我就升六年级了,必须认真、努力地学习,为中学的升学考试做准备了。 因为老师的严厉,我强忍着泪水;又因为同学们的嘲笑,我苦恼不已。可尽管如此,一年之后,我深深地爱上了钢琴,并更加切身地体会到了音乐的乐趣。组建男声合唱团,进行巡回表演 跟着老师学钢琴,就是小学四年级这一年,之后,我一直自己刻苦练习。中学时,我被叫到教堂,用风琴演奏了赞美歌,还经常在早会时,在讲堂的舞台上弹奏“施坦威”这种高级的大型钢琴。 初中四年级(以前初中五年级)时,我和朋友四人组建了男声合唱团。暑假时,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巡回演出,环绕了濑户内海沿海城镇一周。 演什么样的节目,收多少入场费等等,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筹划。我们向观众收入场费,把这些收入临时用来做巡回表演的交通费等费用。既然要收入场费,仅仅四人合唱,观众肯定会觉得不过瘾。于是,我们就在演出节目中,增加了我的钢琴独奏,和山本有三创作的《海神,山神》这部戏剧的表演。我受不了剧中哥哥海神的顽固不化,所以,演的是经常挨打的弟弟山神。 我们抽出时间,在放学后、休息日反复练习,到暑假时终于踏上了巡回表演的列车。 一下火车,就看见到处张贴着海报,上面写着:“圣山四重唱演唱团来了”。 对了,“圣山四重唱演唱团”是我们四人合唱团的名字。 当时那种高兴、得意,而又有点羞涩的心情,至今难以忘怀。 从舞台的准备到合唱、演奏、表演戏剧以及演出后的清场等等,全部都是我们四个人做。所以,演出开始前,简直忙得不可开交。不过,不管到哪,我们都能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真的很开心。 可是,作为学生,而且是非专业的学生,搞合唱、演戏剧,而且还向观众收费,这些都是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干的。年轻时的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好笑,也很欣慰。 P63-71 序言 自我介绍 我是一名在职医师,供职于东京的圣路加国际医院,现在仍然给患者诊病。2011年10月,我就100岁了。 除诊病之外,我还同时做很多工作。说是工作,现在基本上都是义务的。 我作为理事长,经营着一所护士学校和一家医院,还担任年轻医师和刚从医学专业毕业的见习医生的培养、教育工作,一年当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因为学会内的科研会议和讲演等事宜离开东京,我还经常去国外出差。 再过几个月,我就100岁了。到了这个年纪,每天还这么忙碌,这样的人恐怕不多吧。我从30多岁就开始,这种忙碌的生活几乎一直没变过。我每天最多睡四五个小时,每周还有一两个晚上熬通宵。 但是,80岁以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虽然每天依旧忙碌,但我发现以前生活中忽略掉的新乐趣开始涌现。 其中之一是,在我眼里,变换的四季,自然的美景比年轻时更加美丽了。 如今我越来越期盼着与你这般年龄的小朋友们谈心,对我来说,这既新奇有趣,又令人惊讶不已。 我的3个孩子出生于“二战”刚刚结束的年代,当时社会极不安定。在他们小的时候,我基本没有时间陪他们一起玩。我满脑子想的都是病人,每天早上,孩子们还没起床我就出了家门,晚上孩子们都睡着了我才到家。星期六和星期天又要到离东京很远,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去给当地病人做义诊,所以,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孩子基本上都由妻子来照顾。 孩子们今天在想什么?因为什么事情高兴?又为什么哭泣?为什么难过等等,我都没有时间直接关心过问。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走向社会。 因此,如果我有机会,来与你们这般年龄的孩子们交流,我会非常高兴,并优先安排,尽量挤出时间来的。 可实际上总是很难如愿,对此,我也常常感到遗憾。 后来,有一天,我突然下定决心,要抱着与你好好交流的想法来写完这本书。我想象着你们一直都在我的眼前,而不是我在自说白话。 让我想象一下你们捧读此书时的情形吧。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我的诉说,你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会说:“唉!”或者是“嗯,说得对呀”,或者是“不,你说的不对呀”。如果能够听到你们简单的回应,不论是叹气还是赞同,或者疑问等等,我都会十分高兴的。 日野原重明 后记 致读完本书的你及你的父母 我想对10岁的孩子们传达我的思想。自从我迎来88岁寿辰,在日本全国各地的小学巡回授课以后,这种想法更加强烈。 在小学授课时,我让孩子们二人一组,每组发一个听诊器,让他们相互听对方的心跳。比起上了年纪,耳背的老医师,孩子们说不定听得更准确。听到心脏“怦、怦、怦”有规律的搏动声,他们一个个都发出了惊讶的叫声。 于是,我开始跟孩子们谈起了“生命”:生命,是上天赋予人的时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它。每个人的生命都仅有一次。所以,要善待生命。 我近距离感受到孩子们的反应,更加确切地告诉他们:10岁的你们也能在危急时刻救治他人的生命,只要有人教你们方法,你们就会做心肺复苏,救人性命。 到了10岁,只要好好教,孩子们已经能像医生和护士一样用血压计量血压了。这一点,儿子10岁时,我就已经在他身上做了实验,并得到了证实。 10岁左右的孩子,其理解力之出色,感受性之敏锐,好奇心之旺盛,远远超出了大人的想象。接触孩子们的机会越多,我就越想跟他们交谈,越想对他们的未来寄予希望。 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长大后是很难改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从小就注意,那么,养成好习惯也并不难。如果说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习惯的积累,那么,现在10岁的孩子正值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我把我们至今未能实现的世界和平寄希望于你们,恳切地希望你们能够实现。这是我现在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因为有了这种强烈的愿望,才有了此书。 想象着10岁的小朋友们就在眼前,然后,我开始给他们讲述我小时候的事情。此时,我10岁时的记忆也清晰地浮现出来。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10岁时发生的许多事情让我至今难忘! 在医学院读书时,我因为肺结核,征兵前体检时被查为丙种球蛋白,未服兵役,打仗时也免于上战场。后来我一直在医院做医生,给病人看病。 1943年,我在银座的教堂举行了婚礼。当时,太平洋战争激战正酣,政府限制使用灯火,因此,为了不使灯光外泄,我们还把教堂的遮光窗帘全部拉上,遮个严严实实。当时,每天空袭不断,天天都有大量的伤员被送进圣路加国际医院。我也顾不上新婚的甜蜜,住进了医院,没日没夜地给伤员治疗。战争期间,由于条件不允许,我们当时也没要孩子,到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长子出生,两年后,二儿子出生,又过了两年,三儿子出生。 战争结束后,医院人手很少,我为工作所迫,经常连续加班,连考汽车驾驶证的时间都没有。3个儿子全部交给妻子照顾,我根本没时间细心留意孩子们是怎样长大的。多年后,当我在工作之余,看到与我们同住一起的孙子的成长过程,才惊讶地感到,孩子们不仅身体发育快,心智的发育也很快。 我第一次与小学生在教室面对面,是缘于NHK电视台的《授课》这一节目的录制。当时是1978年,我76岁。 我给我的母校——神户诹取山小学五年级学生讲“生命”,还让他们用听诊器听自己的心跳声。听到心脏“怦、怦、怦”跳动的声音,孩子们一脸惊讶。用血压计测量到由心脏流出,遍布全身的血液流动,孩子们眼睛闪着光芒。自那以后,一有机会,我就会跟孩子们谈“生命”这个话题,并饶有兴致地教他们测量血压的方法。 到目前为止,许多小学都给了我授课的机会,其中有府中市立府中第十小学、东京的私立和光鹤川小学、御茶水女子大学附属小学、位于圣路加国际医院对面的中央区立明石小学,还有松本市立五常小学、广岛市立牛田小学、九州的长崎大学附属小学等等。 从两年前开始,受“传统艺术振兴会”的委托,讲述“生命”这一话题。 我在报纸上看报道说,最近,日本的孩子运算和阅读能力下降。但是,对于我谈到的“生命”等相关话题,所有的孩子都相当敏感。有的孩子能敏锐地感知到我所讲的“生命”的本质。在与他们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反而是我经常强烈地感受到,孩子们的蓬勃朝气,给我以心灵的洗涤。 2005年10月21日,为了纪念原子弹爆炸60周年,我和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策划了一个名为“向世界呼吁和平”的活动,旨在通过孩子们的行动,向世界发出和平的倡议。 活动在广岛市内可容纳7千人的大会堂里举行。我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和平的日子,孩子们在期盼》。 女演员吉永小百合朗诵了两篇与原子弹爆炸有关的诗歌。 由小泽先生指挥,小泽征尔音乐学校的管弦乐队和450人的大合唱团,一起表演了福莱的《安魂曲》。 2006年10月,我将95岁,在今后的余生中,我要肩负起一个“新老人”的使命,强化生活在21世纪的孩子们的和平理念,通过日本的孩子们,向世界各国传递对世界和平的渴望。为此,我将不遗余力。 以前,我们倡导“反对核武器”,现在,我们要将视野进一步扩大,要拥有一颗“热爱生命的心”,并通过孩子们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今后的人生中,我会与孩子们进行更多的交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给孩子们灌输更多和平的理念。 最后,附上3篇小学生写的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同学在学校里都来听过我的讲课,从他们的感悟中,大家一定能感受到孩子们纯真无邪的心灵。 感谢原田武秀先生,他为我的文章费了很多心思,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感谢富山房国际出版社的诸位先生,使本书得以顺利地与读者见面。另外,小学时,我曾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阅读过富山房国际出版社出版的“新译插图版模范家庭文库”系列丛书中的《一千零一夜》、《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现在,我的这本书能由富山房出版,也是一种缘分,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