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藏经洞因为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可是人们却不知道,藏经洞为什么开凿?是谁在什么时候开凿的?为什么把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贝集中在这里?十二生肖是中国独有的用12种动物纪年计时的方式,它们分别和12个地支符号相配合来纪年。十二生肖是何时出现的?又是如何选定这些动物来命名的?……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打造出一个彩色的、立体的阅读空间,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大家在享受阅读快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全书分历史悬案和未解之谜两个部分。分别把远古文明、军事世界、名人轶事、政治悬案、历史建筑、生命的奥秘、自然奇观诸方面最经典的未解谜团一一呈现。通俗流畅的语言、新颖独到的视角、科学审慎的态度,生动剖析了这些尚未破解的悬案和神秘现象产生的原理,揭示了谜题背后隐藏的玄机。
大西洲真的存在过吗
在古希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哲学家叫柏拉图。柏拉图的思想学问很高深,他的哲学被看做是西方哲学的基础。
柏拉图曾经在他的两本书里提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就是大西洲。这个地方的人们不愁吃、不愁喝,整天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这个美丽的大西洲突然遭到了强烈的地震,海水冲上了陆地,从此,大西洲就从地球上消失了。
柏拉图讲的这个故事是真的吗?那个叫大西洲的地方真的存在过吗?1898年,人们在亚速尔群岛附近的海域,发现了一块海底高地,它的面积、形状都跟柏拉图笔下的那个大西洲非常像。科学家们通过对当地土质的研究,证明了这块地方在10万年前的确是一片大陆。那么,这就是那个
美丽的大西洲吗?
更加惊人的发现还在后面呢。1968年,人们在巴哈马一带海域,竟然发现了一段海底城墙和几座金字塔!这个地方跟传说中大西洲的位置非常接近。根据这个发现,很多人都相信柏拉图所说的大西洲真的存在过。有一些作家还根据柏拉图的描述,发挥想象力,写出了很多有趣的书。比如有一个叫维立考夫斯基的作家,就写了《星球相撞》一书,证明了这块地方在10万年前的确是一片大陆。那么,这就是那个美丽的大西洲吗?
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一颗巨大的彗星撞向地球,炸沉了大西洲的情景。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大西洲的存在,一些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就持着怀疑的态度。历史学家给出的理由是:假如大西洲真的存在过,并拥有高度的文明,那为什么考古学家找不到一点证据呢?而地质学家则根据地质学的知识,说大西洲不可能存在。
因为,在很久以前,所有的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由于自然力的原因才分裂开来,形成了今天的五大洲。根据这个理论,大西洋里根本不可能有沉没的陆地。
那么是柏拉图在骗人,还是美丽的大西洲真的存在过呢?不管答案是什么,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永不停止的。
小档案
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是德国气象学家和探险家魏格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被海洋包围的原始泛大陆。到古生带以后泛大陆开始破碎,碎块在地球自转和日月潮汐力的作用下,逐渐漂移开来,形成了今天的陆海分开格局。
摩亨佐达罗古城的消失
古代的印度河流域,曾经产生了非常灿烂的文明,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奇迹。其中有一处最大的城市遗址,就是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境内的摩亨佐达罗古城。
这是一座很雄伟壮丽的城市,让今天的人们都叹为观止。虽然这座城市的屋顶遗址已经不存在了,但它的城基和房基遗址却都保留了下来。最奇特的是,它的城墙、路面、上下水道都是用砖建成的,这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砖城。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摩亨佐达罗文明已经非常发达了。
摩亨佐达罗古城的文明差不多持续了1000年。到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摩亨佐达罗古城里的人突然都消失了,而这座繁华雄伟的城市也被人忘却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经过研究,一些科学家认为是自然灾害毁灭了摩亨佐达罗古城里的人。在大约公元前1700年的时候,地球经常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很多城市都被摧毁了。在印度河流域,由于地震的发生,树木田地遭到了破坏,瘟疫在人问蔓延,还有一群群的害虫飞来飞去,啃食庄稼。当地的人们再也无法生活下去,只好背井离乡,另外寻找家园去了。
现在,很多人都赞同这种说法,因为它合情合理。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些人就认为是战争造成的。因为摩亨佐达罗古城很繁华,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嫉妒,于是那些国家出动军队,攻下了这座城市,把里面的财宝都给抢走了,把人也杀光了。
最有意思的是“球形闪电”的说法。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摩亨佐达罗古城是遭到了闪电的袭击才烧毁的。当然,这不是一般的闪电,而是一种球形闪电。这种闪电最厉害的地方是它会爆炸,威力就像原子弹一样。
不过,很多人都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这简直是胡说。因为“球形闪电”发生的概率太小了。但是,在1918年的纽约和1984年的苏联,都曾经出现过这种“球形闪电”。
正像其他历史谜团一样,摩亨佐达罗古城的谜团也没有最正确的解释。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总有一天会揭开这个谜底的。
小档案
世界上最大的土砖城
昌昌城位于秘鲁北部特鲁希略城西北4千米处的海滨沙漠地区,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土砖城遗址。昌昌城全部是用土砖垒成,是人们用当地最丰富的黏土、贝壳和沙粒磨成细粉后,掺水混合成型,然后又用火烧制而成的。这种紫红色土砖的硬度并不比现代的混凝土差,可以使建筑物保存很久。
吴哥城消失的文明
1861年的一天,有一个法国人跟着4个同伴在中南岛的丛林中探险。他们在找一座叫吴哥城的古城。他们找了很长时间,但是一无所获。那些同伴们都找得不耐烦了,他们对那个法国人说:“我们已经找了这么久了,但是什么也没找到,不如回去吧。”
那个法国人不听同伴们的话,继续寻找。他说:“你们千万不要放弃,我们一定会找到的。”就这样,他们在丛林中找了4天,但还是没找到什么。这一下,连那个法国人都灰心了,他想,要是明天再找不到的话,就回去吧。
第五天,他们又找了半天,还是没有结果。于是,就垂头丧气地往回走。然而,就在这时,突然有5座石塔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雄伟异常,特别是中间的那一座,高大宏伟,在夕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啊,我们找到了!”那个法国人高兴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就和他的同伴们热烈地拥抱。
从这个时候开始,举世闻名的吴哥城开始慢慢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这是一座非常宏伟的城市,它的东西长1040米,南北长820米。这个城市里面有几百个外形独特的石塔,还有许多仙女、大象雕刻在建筑物上。这个城市里最吸引人的,是它的172个“首级像”,它们排列得非常整齐,看上去很有气势。在这个城市里,还有图书馆、浴场、寺庙等建筑遗迹。后来,发现吴哥城的那个法国人去世了。但是,当时的法国政府却没有放弃探索,他们派了很多人来到中南岛,继续实施这个计划。
吴哥城虽然被发现了,但是对于它的荒废原因,人们却还没有找到一点头绪,只有一些历史书上有简单的记载。历史书上说,在1431年,有一支暹罗人的军队,花了7个月的时间,把吴哥城攻下了。他们冲人城内,抢夺了大量的财富。第二年,这支暹罗人的军队再次来到这里时,却发现这座城市已经荒废了。
那么,吴哥城到底是怎样荒废的呢?人们作出了种种的猜测。有人认为,吴哥城在被暹罗人的军队攻下之后,城里的人都被抓去做奴隶了,所以吴哥城也就荒废了。
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人们到现在还不清楚。也许,关于吴哥城的秘密,只有等待后人来揭晓了。 小档案
吴哥寺
吴哥寺在梵语中的意思是“庙宇般的城市”,它属于印度教寺院,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建筑物遗址和最大的神庙。它的始建者宣称:吴哥寺是自己宇宙观念的一种展示,四周的护城河是浩瀚无垠的大海,台基、回廊、墙壁象征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5座耸立的佛塔则是圣人居住的须弥山。
敦煌藏经洞到底是为何开凿的
敦煌藏经洞是莫高窟的第17窟的俗称。20世纪初,有一个姓王的道士,每天在废弃的莫高窟念经打坐,他在请人整修洞窟时,发现了藏经洞。到现在,藏经洞内已经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佛经、道经及世俗文书等,几乎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是研究中国近两千年学术文化发展的宝贵文献。
敦煌藏经洞因为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可是人们却不知道藏经洞为什么开凿?是谁在什么时候开凿的?为什么把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贝集中在这里?到现在为止,还很难找到这座巨大宝库的开拓者的资料,这让藏经洞的来历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对北区洞窟的考古报告表明,这些洞窟是僧人居住修行或印制佛经的地方,所以,关于藏经洞的来历,目前较为公众认可的说法是:藏经洞是僧侣们为了避免战乱而有目的开凿的,以免破坏宝贵的佛教资源,这种说法叫“避难说”。
约在11世纪,西夏人占领了敦煌。在破城之前,寺院的僧人们将不便带走的经卷、文书、绣画、法器等物分门别类,匆忙用白布包起来胡乱码放在洞窟中,然后封闭了洞口,又抹上一层泥,再绘上壁画掩人耳目,但后来僧徒也因为逃避战争而没有回来,使洞窟在风沙中埋没了近800年。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也主张“避难说”。他认为,在第一次党项攻打敦煌时,为避免兵灾,当时的僧人匆忙将这些东西堆入洞中,封了起来。原因是藏经洞中的藏品堆放没有一定的顺序和分类,而且没有西夏文书。
另一种观点是“废弃说”,认为藏经洞的开凿是为了收集敦煌各个寺庙里的废弃佛教用品。因为宗教用品都是礼佛敬神的东西,是神圣的,不可随便丢弃,而且,由于儒家的影响和文化的稀缺,中国古代很尊重写过字的纸,还有人专门走街串巷收集各家的字纸来统一祭拜后焚烧。僧侣们把没有用处的佛教用品保存起来,他们没有焚烧,而是凿洞封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坦因。
到现在为止,敦煌藏经洞开凿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敦煌藏经洞带着这些千古之谜,在茫茫大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光彩。
小档案
敦煌飞天是什么
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是天歌神,紧那罗是天乐神。他们原是古印度神活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培8众神之一。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合为一体,变为飞天。
东非是人类的发源地吗
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起源和性的选择》一书里就推测人类是从旧大陆某种古猿演化来的。达尔文的观点是否准确呢?
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在非洲首先发现了南猿化石。60年代以来,人们在这里找到了更多的古猿、南猿和直立人的化石。在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岸和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所发现的化石,证明在300多万年以前这里曾经有过类人的动物居住。根据这些证据,有科学家认为,大裂谷是人类的发源地。也就是说,东非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
也有人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早在1857年就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最早提出人类亚洲起源说的美国古生物学家赖第,主张人类起源于中亚。1911年,在一次题目叫《气候和演化》的演讲中,古生物学家马修列举了种种理由,强调高原是人类的摇篮。这种观点影响很大。1927年,中国发现“北京人”化石后,中亚起源说更加风靡一时,30年代还组织了中亚考察团,到蒙古戈壁里去寻找人类祖先的遗骸。
主张中亚说的人提出了许多理由,其中主要的有:首先,非洲缺乏生物进化的“外界刺激”,而中亚却有,那就是喜马拉雅山的崛起,使中亚地区高原地带的生活环境比低地困难,对于动物演化来说,这种刺激大有益处,可以促进进化并最终形一成人类。其次,按哺乳动物迁徙规律,常常是最落后的类型被排斥到发源地之外,r而最强盛的类型则留在发源地附近继续发展。所以,在离老家比较远的地区,反而能发现最原始的人类。
除了中亚说之外,还有人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这种假说最早是海克尔提出的,他绘了一幅图,用来表示现在的各个人种是由南亚中心向外迁移的。他认为,除了非洲的黑猿、大猿和人类亲缘关系相近这一点之外,褐猿和长臂猿的化石和遗骸在南亚发现得很多。并且,最近有人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证明,褐猿和人类的关系甚至比非洲的猿类与人类的关系更密切,这又为南亚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当然,人类的起源地究竟是非洲还是亚洲,是中亚还是南亚,目前仍然无法确定,只能期盼着更为详细和准确的考古资料来给人们一个答案。
小档案
被500名科学家质疑的进化论
2006年,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争论迅速由美国燃烧到了世界。一份有514名科学家联合签署的质疑进化论声明引发轩然大波。这些科学家包括154名生物学家、76名化学家和63名物理学家,他们都拥有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
P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