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季羡林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收录了其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季羡林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季羡林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季羡林,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季羡林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收录了其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 内容推荐 《季羡林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收录了季羡林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 《季羡林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收录了《世态炎凉》;《走运与倒霉》;《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论朋友》;《谈孝》;《老年谈老》;《八十述怀》;《九十述怀》;《九三述怀》;《九十五岁初度》;《国学漫谈》等作品。 目录 人生/1 再谈人生/3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5 不完满才是人生/7 世态炎凉/9 走运与倒霉/11 缘分与命运/13 做人与处世/15 容忍/17 成功/19 知足知不足/21 有为有不为/23 论朋友/25 谈孝/27 老年谈老/29 八十述怀/33 九十述怀/37 九三述怀/45 九十五岁初度/49 国学漫谈/52 略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56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60 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73 西方不亮东方亮/77 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86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89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91 才、学、识/93 陈寅恪先生一家三代的爱国主义/96 朱光潜先生的为人与为学/101 为胡适说几句话/105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110 回忆梁实秋先生/114 扫傅斯年先生墓/117 悼念沈从文先生/121 我的家/125 一个预言的实现/128 再谈爱国主义/130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132 我的美人观/134 赞“代沟”/139 笑着走/142 我害怕“天才”/144 病中琐谈/146 枸杞树/162 海棠花/166 神奇的丝瓜/169 怀念西府海棠/172 清塘荷韵/176 老猫/180 喜鹊窝/188 一条老狗/193 黄昏/199 晨趣/203 回忆/205 寻梦/209 春满燕园/211 清华颂/213 月是故乡明/215 人间自有真情在/217 赋得永久的悔/219 两个小孩子/224 官庄记行/229 富春江上/232 观秦兵马俑/237 我爱北京/242 歌唱塔什干/245 尼泊尔随笔/254 佛教圣地巡礼/265 大觉寺/274 试读章节 老年谈老,就在眼前:然而谈何容易! 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自己有时候承认老,有时候又不承认,真不知道从何处谈起。 记得很多年以前,自己还不到六十岁的时候,有人称我为“季老”,心中颇有反感,应之逆耳。不应又不礼貌,左右两难,极为尴尬。然而曾几何时,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听得入耳了,有时甚至还有点甜蜜感。自己吃了一惊:原来自己真是老了,而且也承认老了。至于这个大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自己有点茫然懵然,我正在推敲而且研究。 不管怎样。一个人承认老是并不容易的。我的一位九十岁出头的老师有一天对我说,他还不觉得老,其他可知了。我认为,在这里关键是一个“渐”字。若干年前,我读过丰子恺先生一篇含有浓厚哲理的散文,讲的就是这个“渐”字。这个字有大神通力,它在人生中的作用决不能低估。人们有了忧愁痛苦。如果不渐渐地淡化,则一定会活不下去的。人们逢到极大的喜事。如果不渐渐地恢复平静,则必然会忘乎所以,高兴得发狂。人们进入老境,也是逐渐感觉到的。能够感觉到老,其妙无穷。人们渐渐地觉得老了,从积极方面来讲,它能够提醒你:一个人的岁月决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抓紧时间,把想做的事情做完、做好,免得无常一到,后悔无及。从消极方面来讲,一想到自己的年龄,那些血气方刚时干的勾当就不应该再去硬干。个别喜欢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或许也能收敛一点。老之为用大矣哉! 我自己是怎样对待老年的呢?说宋也颇为简单。我虽年届耄耋,内。部零件也并不都非常健全:但是我处之泰然。我认为,人上了年纪,有点这样那样的病,是合乎自然规律的,用不着大惊小怪。如果年老了,硬是一点病都没有,人人活上二三百岁甚至更长的时间,那么今年狂呼“老龄社会”者,恐怕连嗓子也会喊哑,而且吓得浑身发抖,连地球也会被压塌的。我不想做长生的梦。我对老年,甚至对人生的态度是道家的。我信奉陶渊明的两句诗: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这就是我对待老年的态度。 看到我已经有了一把子年纪,好多人都问我:有没有什么长寿秘诀。我的答复是: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我常常看到有一些相信秘诀的人。禁忌多如牛毛。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尝,比如,吃鸡蛋只吃蛋清,不吃蛋黄,因为据说蛋黄胆固醇高;动物内脏决不入口,同样因为胆固醇高。有的人吃一个苹果要消三次毒,然后削皮:削皮用的刀子还要消毒,不在话下;削了皮以后,还要消一次毒,此时苹果已经毫无苹果味道,只剩下消毒药水味了。从前有一位化学系的教授,吃饭要仔细计算卡路里的数量,再计算维生素的数量,吃一顿饭用的数学公式之多等于一次实验。结果怎样呢?结果每月饭费超过别人十倍,而人却瘦成一只干巴鸡。一个人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人生之乐呢?如果再戴上放大百倍的显微镜眼镜,则所见者无非细菌,试问他还能活下去吗? 至于我自己呢,我决不这样做,我一无时间,二无兴趣。凡是我觉得好吃的东西我就吃,不好吃的我就不吃,或者少吃,卡路里维生素统统见鬼去吧!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脑勤我认为尤其重要。如果非要让我讲出一个秘诀不行的话,那么我的秘诀就是: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 我已年届耄耋,但是,专就北京大学而论,倚老卖老。我还没有资格。在教授中,按年龄排队,我恐怕还要排到二十多位以后。我幻想眼前有一个按年龄顺序排列的向八宝山进军的北大教授队伍,我后面的人当然很多。但是向前看,我还算不上排头。心里颇得安慰。并不着急。可是偏有一些排在我后面的比我年轻的人,风风火火,抢在我前面,越过排头,登上山去。我心里实在非常惋惜,又有点怪他们。今天我国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七十岁,比解放前增加了一倍,你们正在精力旺盛时期,为国效力,正是好时机,为什么非要抢先登山不行呢?这我无法阻拦,恐怕也非本人所愿。不过我已下定决心,决不抢先加塞。 不抢先加塞活下去目的何在呢?要干些什么事呢?我一向有一个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看法: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到了晚年,更是如此。我还有一些工作要做,这些工作对人民对祖国都还是有利的,不管这个“利”是大是小。我要把这些工作做完,同时还要再给国家培养一些人才。我仍然要老老实实干活,清清白白做人:决不干对不起祖国和人民的事:要尽量多为别人着想少考虑自己的得失。人过了八十,金钱富贵等同浮云,要多为下一代操心。少考虑个人名利,写文章决不剽窃抄袭,欺世盗名。等到非走不行的时候,就顺其自然。坦然离去,无愧于个人良心,则吾愿足矣。 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但是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发点牢骚。我在上面提到“老龄社会”这个词儿,这个概念我是懂得的,有一些措施我也是赞成的。什么干部年轻化,教师年轻化,我都举双手赞成。但是我对报纸上天天大声叫嚷“老龄社会”。却有极大的反感。好像人一过六十就成了社会的包袱,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我看有点危言耸听,不知道用意何在。我自己已是老人,我也观察过许多别的老人。他们中游手好闲者有之,躺在医院里不能动的有之,天天提鸟笼持钓竿者有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这只是少数,并不是老人的全部。还有不少老人虽然已经寿登耄耋,年逾期颐,向着百寿甚至茶寿进军,但仍然勤勤恳恳,焚膏继晷,兀兀穷年,难道这样一些人也算是社会的包袱吗?我倒不一定赞成“姜是老的辣”这样一句话。年轻人朝气蓬勃,是我们未来希望之所在,让他们登上要路津,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对老年人也不必天天絮絮叨叨,耳提面命:“你们已经老了!你们已经不行了!对老龄社会的形成你们不能辞其咎呀!”这样做有什么用处呢?随着生活的日益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还要提高,将来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还要提高。即使你认为这是一件坏事,你也没有法子改变。听说从前钱玄同先生主张,人过四十一律枪毙。这只是愤激之辞,有人作诗讽刺他自己也活过了四十而照样活下去。我们有人老是为社会老龄化担忧,难道能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统赐自尽吗?老龄化同人口多不是一码事。担心人口爆炸,用计划生育的办法就能制止?老龄化是自然趋势,而且无法制止。既然无法制止,就不必瞎嚷,这是徒劳无益的。我总怀疑,“老龄化”这玩意儿也是从外国进口的舶来品。西方人有同我们不同的伦理观念,我们大可不必东施效颦。质诸高明,以为如何? 牢骚发完,文章告终,过激之处,万望包容。P29-3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