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戍卫一生(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刘辉山//古远兴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中央领导人身边的警卫战士到首善之区的将领,众说纷纭的8341部队元老亲述中国红色革命领导人历经的惊险“大事件”!

他们是中央领导人身边的警卫战士,是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政卫团、延安时期的中央警备团,到新中国建立伊始的中央公安纵队第二师和众说纷纭的8341部队。一路走来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回忆,是中央机关警卫史的生动纪录。

《戍卫一生(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一书根据刘辉山和古远兴生前的一些材料、口述、回忆文章以及《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一文编著而成。

内容推荐

《戍卫一生(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一书根据刘辉山和古远兴生前的一些材料、口述、回忆文章以及《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一文编著而成。

刘辉山、古远兴十几岁时在家乡江西参加革命,后成为保卫中共中央首长的警卫战士。他们跟随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九死一生到达延安,护卫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转战陕北,挺进北京,参与组建中央公安纵队第二师,保卫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文革”期间,他们继续警卫受冲击的军委首长,并奉命执行特殊任务。他们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艰苦卓绝历程和人民领袖纵横帷幄的风采。

目录

第一篇 从参加革命到延安

 革命的起点

 在五次反“围剿”斗争中

 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项英要我给他当副官

 在中央警备团

 毛主席要我们好好学文化

 我派张思德去烧炭

第二篇 转战陕北

 差点跟上林彪去东北

 蒋介石的进攻与毛泽东的策略

 警备团严阵以待

 击落一架敌机,损失一头毛驴

 中央决定3月18日撤出延安

 毛主席的吉普车被敌机打了两个窟窿

 朱总司令召集警备团连以上干部开会

 误闯敌军前沿警戒

 中央委员加电台等于党中央

 毛主席说:“你们给我留一个班就行了”

 毛主席转战陕北的坐骑

 意外的惊喜

 毛主席突然要休息一下

 任弼时司令员作报告

 周副主席回来了

 毛主席指挥若定,野战军连战连捷

 胡宗南为什么抓不到毛泽东

 毛主席非要打一仗再转移

 一个排阻击敌一个旅

 小河村遇险

 毛主席早已把敌人算死了

 到敌人后方去敲打敌人

 保卫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

 中央与敌军仅隔一天的路程

 毛主席坚决不到黄河东岸去

 毛主席命令古远兴阻击敌人一小时

 强渡葭芦河

 转战陕北中毛主席第一次用真名通电话

 警备团换了些好武器

 毛主席晕倒了

 抓到12名特务

 胜利前夕的嘱托

 毛主席站在人群中看戏

 毛主席参加警备团欢迎新战士大会

 在杨家沟警卫中央和西北野战军会议

 救命的盘尼西林

 开展“三查三整”活动

 东渡黄河:再见,陕北!

第三篇 移师北平

 护卫中央机关抵达西柏坡

 中央警备团扩编

 防空警报惊醒了刚刚入睡的毛主席

 周副主席门前哨兵走火事件

 卫戍石家庄

 七届二中全会期间的警卫工作

 中央警备团首批入城部队的番号

 为党中央移师北平护驾

 保卫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毛主席为二师题词

 赴朝警卫板门店谈判会场

 彭德怀批准警卫师盖礼堂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组建仪仗队

第四篇 进京后的警卫工作

 回老家见到自己的墓碑

 毛主席看戏的安保准备

 警卫军委首长住地

 “文化大革命”初期对大院孩子们的特殊保护

 在“文革”初期执行周总理布置的警卫任务

 奉命调入警卫团

 1967年奉毛主席的指示带队执行针织总厂“支左”任务

 1968年奉命带领部队和工人宣传队进驻清华大学

 在人民大会堂的日日夜夜

 刘少奇从中南海疏散到外地

 执行周总理交代的特殊任务

 负责林彪警卫工作的半年

 “九一三”前夜的人民大会堂

 所谓天安门广场抢花的事情

 在西花厅讲为人民服务和传统课

后记

试读章节

1909年12月9日,刘辉山出生在江西省永丰县三坊乡一个叫太平岙的小山村。这是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仁华为他取名叫义文。他现在的名字是参加红军后改的。

在1953年的整党运动中,刘辉山这样描述了自己参加革命的动机和过程:

由于地主土豪的压迫,民不聊生,家里很穷。我很小就给地主土豪打短工、当长工。我在给地主收割稻谷时,起早贪黑,但地主不给吃饱饭,就带头磨洋工;在土豪的榨糖作坊里做工时,常常被土豪克扣工钱,我心中充满对地主土豪的憎恨。农民对这些地主恶霸无不恨之入骨,但又无法反抗,只好忍受,生活在苦难的日子里。

1927年2月间,江西吉安特委派来了一位同志,到吉水、永丰交界地区做农民运动工作。他对我们说:土豪对我们穷人残酷剥削,我们穷人年年挨饿受冻。要摆脱挨饿受冻,我们就要组织起来,向土豪作坚决的斗争,抗他的租,抗他的粮,分他的地。只有这样做,我们穷人才能挖掉这个穷根,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我和很多受苦的穷人听了很受鼓舞,大家议论纷纷,决心团结起来和地主土豪斗争。

同年3月,在共产党的指引下我们这个小山村成立了农民协会。我(虚岁18岁)当即报名参加了赤卫队。

赤卫队在农民协会的领导下消灭了反动地主武装靖卫团、红枪会、大刀会,追缴烧毁土豪的卖契、典契、当契、租契等;将没收土豪的田地分给农民协会会员。那时老百姓不知高兴得怎么才好,又跳又唱。大家纷纷议论说:这下好了,自己有田了,自己耕田自己吃了,欠土豪的债不要还了,也不受土豪的剥削和压迫了,以后只要自己好好耕田再也不会挨饿受冻了。农民协会给我们穷人办好事挖穷根,我们要拥护和保护农民协会。

但是由于土豪劣绅组织的所谓五市联防靖卫团(民团)全面向农民协会发动进攻,到这年五六月间农民协会暂时失利了。我和赤卫队的同志都上了山,组织成立了游击队,同反动势力继续坚决的斗争。

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里讲道“江西的农村起义比哪一省都要普遍,红军游击队比哪一省都要多”,对江西的武装形式给予了肯定。随着各地农民武装的发展,永丰县白沙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和人民自卫军大队,我和游击队的同志们也加入到自卫军大队并担任副大队长。自卫队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强大,斗争也一天比一天尖锐。

1930年7月,中央红军、红四军、红十二军以及赤卫队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包围了吉安城,向吉安守敌发起猛烈的进攻,打下了吉安城。老百姓欢天喜地,到处飘扬着红旗,锣鼓声、欢呼声、鞭炮声响彻吉安上空。苏维埃动员干部和年轻的赤卫队员参军,我当即带着两个弟弟刘义武、刘义达和一部分赤卫队员参加了红军。8月20日,我被编入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政卫团第二连三排七班任副班长。连长是陈世全,党代表是龙开富。

政卫团的职责就是负责保卫首长的安全。从参加红军的这天起,刘辉山就成了一名警卫战士。

古远兴,小名金石古,1917年4月11日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江背镇山区一个叫果源头的小村里。他生长在一个贫农的家庭,家中有父亲古久钊,母亲李氏,还有兄嫂和弟弟。家里有一头小牛,有四五间草房,有三块没有树木的小山地。

家里全部财产,难以维系全家的最低生活,没有办法只好向地主租田种。地主收租想要收多少粮食,你就要交多少,如果不按他的要求去交,他就要把地收回去,不叫你再种了。交完了地租后,没有粮食吃,又要向地主去借粮食,利息很高,但不借他的粮食,一家人的生活就没有办法维持下去。

古远兴看到从地里收回的粮食大部分都交给了地主,愤愤不平地问父亲:“我们种的粮食,为什么都给了别人,我们吃什么?”父亲无法回答,只是说命中注定。其实这就是地主的剥削。

地主的剥削办法很多,使你富不起来。靠种地是不够吃的,还要搞些副业生产接济,冬天靠做纸炮。做纸炮也需要资金买材料,没有本金还是要向地主去借钱。借钱和借粮是一样的,利息也很高。但为了解决困难,也只能向地主去借。借了地主的钱是还不清的,利滚利越滚越多。穷人也知道地主的剥削是十分厉害的,但也没有办法,吃饭的人多负债就重。  红军来了,有了苏维埃政府,家里分到了田地,欠地主的一百元白洋旧债也给废除了,家里的生活也好了。

1929年,家乡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只有12岁的古远兴参加了儿童团。儿童团的中心任务是打破迷信,禁止吸大烟,如果发现有人吸大烟,就抓起来戒烟或者游街。

在这几年里古远兴先后参加了少年先锋队和赤卫军,主要任务是支援红军反“围剿”的斗争,动员青少年参加红军,帮助没有劳力的“红军家属”进行劳作。

在第三次反“围剿”后,各苏区为了支援红军,号召人们参加红军。

1932年8月兴国县委组织了“扩红”工作,召集了一千多人参加红军;10月至11月又进行了三批“扩红”,共两干余人。毛主席看到兴国人民对中国革命和红军的支持,给予了“模范县”的称号。古远兴就是在这一时期参加红军的。

这一年的10月,在李志香同志的带领下,古远兴和12位同志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这其中还有他的远房哥哥古远浩、远房弟弟古远海。P2-4

后记

《戍卫一生——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一书根据刘辉山和古远兴生前的一些材料、口述、回忆文章以及《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一文编著而成。

由于刘辉山长期担负中央领导的警卫任务,极少谈起个人的经历,仅在儿女参加工作或参军离开他身边时,才与他们谈起参加红军以及长征途中的艰苦经历,以此来鼓励后代在工作中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书中所涉刘辉山的史料据其1953年向党组织汇报个人履历的手稿、回忆游击队时期的手稿和在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星火燎原》一书第二册发表的《欢庆红色中央政权的诞生》一文。

书中关于古远兴的史料据其在不同时期所作的传统教育讲话稿、工作笔记,在家人面前同老首长、老同志的谈话记录,以及对爱人李纶及子女讲述的史事i另外,还有他的回忆文章,如1997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公安部队回忆史料中《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安全进北平》一文,2003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真实的毛泽东——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一书中收入的古远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里》一文。

《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是中国青年杂志社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征文,由刘辉山、古远兴、向前口述,苏振之、侯慧云、刘继述整理,最初在《中国青年》1958年第20~24期和1959年第1期连载。这篇关于中央警备团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最早的纪实性回忆录,虽然已经发表了五十多年,并不时被人引用,但从未系统出版过。为了让读者了解中央警备团,记住那些为红色警卫事业付出心血的干部、战士们,我们根据所掌握的史料对该文做了一些补充和修改,纳入本书。在此之前,我们曾试图联系向前、苏振之、侯慧云、刘继述等诸位叔叔及后人,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因素,未能联系到,为此我们感到非常遗憾。我们相信诸位叔叔及后人看到本书会感到欣慰,因为我们是在彰显革命一生的父辈们的光辉业绩。

在整理编撰本书时我们还参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警卫师军战史》(1955年8月公安军警卫师司令部编印),对中央警备团成立、转战陕北、向西柏坡转移、保卫中央移师北平及全国解放后的重大事件等进行了若干补遗。

此外,我们走访了惠金贤的爱人贾簌伟,还走访了杜泽洲、史宏斌、郭光金和熊健等前辈,他们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材料和鼓励。陈祖江的爱人陈超和何有兴的爱人阎桂馨也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同时,还要感谢为历史留下珍贵影像资料的摄影师们。由于时间、资料所限,书中部分历史照片未能找到拍摄者,请拍摄者见到本书后与作者联系,以便作者支付合理费用。

在此我们还要感谢当代中国出版社为此书的出版付出的艰辛工作。

囿于我们的学识及能力,书中如有叙述不周、表述不准确的地方,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刘新民古伍延古永江

2013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5:10:18